?

淺議思想品德課教學活動設計

2014-07-26 12:24徐慢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14年7期
關鍵詞:品德課學情教學活動

徐慢

進入新課改以來,在新課改理念的影響與感召下,思想品德課教師不斷探索與實踐,積極設計并實施各種課堂教學活動,以激發學生學習政治課的興趣與熱情。在觀課的過程中,我們既看到了有效的教學活動設計為政治課教學帶來的實效性,同時也發現了低效甚至是無效的教學活動設計帶來的不良影響。如何使思想品德課教師的教學活動設計做到有的放矢,就成為本文主要探討的問題。

教學活動是師生為了達到教學目的而采取的行為系統,包括教學活動設計行為、教學活動實施行為和教學活動反思行為。本文將著重從教學活動設計的角度進行論述。影響教師進行教學活動設計的因素很多,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有:學情、教學目標以及教師創設的教學情境。

利用學情分析設計教學活動

教師在進行教學活動設計之前,首先要分析學生學習新知與原有的知識和生活經驗的關系;其次,教師還要分析學生的認知特點,即不同年齡的形象思維和抽象思維的特點;再次,根據前兩步的分析做出理性判斷,即將要傳授的新知與學生原有的認知結構是屬于同化還是順應。

我在進行《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這一內容的教學設計前,首先對初中學生的情況進行了解:學生對我國面臨的嚴峻的人口、資源和環境問題有一定感性認識,但是認識不足,對黨和政府實施的一系列基本國策和發展戰略有理解不深刻,甚至是不理解的現象,在生活中有自覺或不自覺地浪費資源、破壞環境的行為。學生的這一認知狀況和教學內容所要傳遞的信息之間產生一定的沖突。因此,在設計教學目標時確定了這樣的三維目標:知識目標——說出我國面臨的主要環境問題及總體形勢;概括保護環境和節約資源的基本國策。能力目標——在正確認清我國人口、資源與環境等基本國情的基礎上,比較、分析、概括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內涵、必要性。具有用實際行動保護環境、關愛自然的能力。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初步建立關愛自然、保護環境、珍惜資源的情感。依據教學目標在“回眸我們美麗的家園”這一教學內容中設計了觀看兩段視頻的教學活動,第一段視頻表現美麗的自然風光,第二段視頻呈現我國面臨的環境問題與嚴峻的形勢。兩大視頻反差巨大,學生在觀看的過程中對比、感受并歸納出我國所面臨的環境問題,并在教師的引導下進一步思考造成環境問題的原因。

教學活動設計要與教學目標相一致

教學目標既是教學活動設計的方向、起點,同時也是教學活動設計的落腳點。有效的教學活動設計前提是有一個具體的、符合學生實際情況的、可操作性較強的教學目標。

我在制定《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這一課的教學目標時,依據初中學生的認知特點,按照上述步驟,在制定知識目標時選擇了諸如“說出”我國面臨的主要環境問題及總體形勢;“概括”出保護環境和節約資源的基本國策的行為動詞;在制定能力目標時選擇了比較、分析、概括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內涵、必要性的行為動詞;在制定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時選用了初步建立“關愛自然、保護環境、珍惜資源”體現情感的行為動詞。這些行為動詞的共同特點是符合初中學生的實際情況,比較具體,可操作性與可測評性較強。

活動設計要創設符合學情的教學情境

所謂創設符合學情的教學情境是指符合學生的年齡特點、認知特點等相關實際情況的具體情境,即教師在設計教學活動時,要結合教材,從學生能感受到的多彩的生活出發,通過一個個學生感興趣的話題,引導學生觀察和體驗生活中的各種事物,尤其是要尋找學生“生活中遭遇的、體驗的社會性、道德性問題”,作為教學的切入點,采用生動活潑的教學方式,分析、解決自己“遭遇、體驗”到的社會性、道德性問題。

例如:在進行盤點“我們現實的家園”這一內容時,我設計了一組幻燈片:中國十大環境問題、全球重大環境污染事件、我國環境污染的案例。這一觀察圖片的活動旨在引導學生了解我國環境的基本狀況,通過問題情境幫助學生感悟環境污染給我們帶來的危害,以及造成環境污染的人為原因。學生在觀察的過程中充分感受并體驗了實際生活中存在的問題,而這些問題離我們越來越近。

綜上所述,思想品德課教師在進行教學活動設計時應從教學活動設計的主要影響因素入手,即學情、教學目標以及教師創設的教學情境等。在充分了解學情、理解課程與教材的基本精神的基礎上制定具體的、符合學情的教學目標,并圍繞教學目標進行教學活動設計。

編輯 王宇華

猜你喜歡
品德課學情教學活動
住培教學活動指南專題
小學數學實踐教學活動初探
針對學情,實干巧干
作業批改中如何了解學情
立足學情以點帶面
如何在初中思想品德課中融入法制教育
如何構建低耗高效的高中數學教學活動
例說依據學情開展課堂教學的必要性
在思想品德課中教師如何以“惰”督“勤”
高中語文閱讀教學活動設計探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