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揮九年一貫辦學優勢 促進中小一體協同發展

2014-07-26 12:37徐向東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14年7期
關鍵詞:學制課程設計中學

徐向東

九年一貫制是根據國家義務教育法有關實施九年義務教育年限的規定組建起來的,在九年義務教育的年限中,連續而均衡地實行基礎教育中的小學和初中階段教育的一體化學制。此種學制的設立有其特殊性和優勢,是學校學制建設、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教育質量提升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六三”學制、“五四”分段管理的研究與探索

研究目的。充分發揮九年一貫學制特點,研究中、小教育教學管理差異,提高學生在中小銜接過程中的心理適應能力。中小學教師共同協作,取長補短,研究中小銜接過程中的課程設計與實施,減少中小銜接過程中出現的問題。了解中小學教育教學方法,培養學生自主管理、自主活動能力,提升畢業生的整體素養。

實施的措施與銜接課程設計。學生進入六年級后,教育教學及學生管理統一由初中部負責,使教師和學生逐步接受初中的管理方式,做到自然過渡、平穩銜接,減少因中小銜接不暢產生的問題。六年級教學工作以小學教研組、區小教研為主,適度了解中學教研情況方式。在六年級第二學期設計、研發銜接課程,以專題方式設計,由初中教師主講,讓學生了解初中的要求和變化,加強知識能力交流的培養。

課程目標建立及教育處一體化管理

九年一貫制學校的教育教學管理應著重整體設計、遵循規律、加強銜接,對小學與初中的共性與個性特征進行深入研究,不斷探索實踐、把握規律、抓住特點、揚長避短,促進學校的整體發展。

九年一貫課程體系的建立。九年一貫整體設計,是九年一貫教學課程設計一體化的主要依據。有些中學教師有慣性想法,認為進入中學,相關的活動、興趣課程沒必要開設,一切以中考為前提,對學校課程的整體設計不太理解。我們的解決思路為:一體設計、區分管理,體現中小學的不同特點。例如,“語文的課程設計”:學校語文課程結構由國家語文基礎課程、地方寫字課程和校本“人文閱讀與生命教育”特色課程、語文實踐應用課程三個部分組成。國家語文基礎課程重在國家標準教材與多種課程資源的整合,而校本“人文閱讀與生命教育”特色課程以學校校本教材《語文多水平閱讀》和其他文學社會資源為基礎,形成教師導讀、經典誦讀、圖說漂流、書香交流多種課堂實施模式。國家課程標準在中小學不同學段有共性的要求,但在教學內容、落實方式上有一定的差異,小學強調指導、引導,中學強調自主與評測,保證學生個性發展。

教育處一體管理、分項管理,保障全校教育教學秩序。教育處由具有中學教師資質人員擔任,其他人員分養成、學生生活與活動、家長工作、少先隊團委等分專項負責。這樣學校的德育工作有統一要求,能提升全員德育理念,認真落實,促進整體質量提升;又能考慮學生年齡特點區別專項管理,協調進行,保障良好的教學秩序,共享資源、減少不一致帶來的問題。

學校實行九年一貫制管理后,教師更加了解小學、中學教育教學的不同特點,了解各學段的教學方式,促進學生潛力發展。學生整體精神面貌改進大,更加嚴格要求自己,學會向中學生看齊,學會幫助小同學共同進步成長。家長也減少了對孩子進入中學的壓力和擔心,有效預防學生進入中學后出現兩極分化、成績突變、厭學、青春期等相關的典型問題。另外,中小學教育教學工作也發生了顯著的變化。中小學之間的合作更加密切,中小學教育教學研究活動更加融洽,中小學教師之間的理解溝通更加深入,中小學在教學方式、學習方式上的銜接更加主動自然。學校的校風、學風也發生較大的變化,減少了誤會,大家相互體諒、尊重,學生之間跨學段相互幫助,“自主學習、自主管理、自覺行動”的校園文化逐漸形成。學校的辦學理念得到系統地落實,相關的教育教學實驗有更廣闊的空間,促進了學生健康發展。

隨著九年一貫整體質量的提升,學校的美譽度、社會影響力逐漸增強,學生學習的潛力、學習生活、道德習慣養成、學習能力以及學校綜合實力和競爭力不斷提升,真正促進了中小一體協同發展。

編輯 吳君

猜你喜歡
學制課程設計中學
龍鳳元素系列課程設計
在多解中學創新
Big Hero 6: Always be with You
“癸卯學制”與晚清女子教育
基于Articulate Storyline的微課程設計與開發
中國近代的學制流變
長學制醫學生全程專業英語教學模式的構建探討
大學推出“彈性學制”值得期待
基于自動化系統的PLC課程設計
開放大學課程設計與資源開發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