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好員工,快到碗里來!”

2014-08-07 02:41陳方好
支點 2014年7期
關鍵詞:王健林董明珠格力

陳方好

核心提示:不同的企業,對于如何雇人、用人、留人有著不同的方法。不過,不同的方法其實都蘊藏著同樣的本質,那就是讓員工認同企業價值,并為之不斷奮斗。

亞馬遜A9副總裁Benoit Dupin跳槽到了蘋果、諾基亞中國原總裁趙科林加盟聯想、原魅族副總裁馬麟低調加盟樂視……2014年剛剛過半,但大公司高管頻頻跳槽的現象卻讓眾多老板們苦不堪言。

類似“怎樣才能留住好員工?”“到哪里去找到好員工?”等問題在網絡上滿天飛,求賢若渴的老板們不得不向各路專家尋求良方。

而專家們談得較多的,還是萬達、騰訊、格力三大巨頭的用人之道。三家公司所在行業不同,老總性格不同,用人方式也各不相同,但他們都帶領著團隊在各自領域創造了輝煌。

萬達集團董事長王健林對于人才一向不惜重金,無論是萬達電商,還是萬達百貨,乃至創建萬達學院,在人才面前,“錢都不是事兒”。的確,王健林深諳“人才資本”的重要性:“萬達的發展,讓我深深體會到,人就是錢,人就是事業,所以人才是決定性的?!?/p>

不過,并不是所有企業大佬都認同王健林的用人觀,比如馬云和董明珠??梢哉f,每個人的“取才之道”不盡相同。不同的企業,不同的價值觀,不同的發展階段,“人才資本”的獲取和增值,勾勒了完全不同的企業人才藍圖。

“挖,獵頭挖”

2014年對于萬達電商而言,是一個新的開始。兩年前,萬達電商高薪聘請曾經是谷歌、阿里巴巴核心高管的龔義濤擔任CEO,從零開始搭建萬達電商。而在萬達電商趨于成型之際,龔義濤卻轉身離開了萬達,開始了自己的商業地產O2O創業之旅,對于他而言,“歷史使命已經完成?!彪S著龔義濤的離開,獵頭公司又開始為萬達電商操辦起新一輪納賢。

萬達習慣以“高薪挖角”的方式來填補市場開發的人才空缺。在中國,排名前80位的獵頭公司都在跟萬達合作,而萬達每年花在獵頭公司上的費用就有上億元。在這種大手筆“挖人”行動的背后,有王健林的堅定立場:“人才培養是很慢的,有時候來不及怎么辦?挖,獵頭挖?!?/p>

這種價值立場,來自于萬達迅速擴張的需要——無論是萬達商業地產,還是萬達院線,或者萬達電商、萬達金融,高速的企業擴張,決定了萬達需要在短期內滿足其各類專業人才的需求。

“對人才來說,想要做到有用,就需要把‘有用落地,落地落在那里?只能是落在‘崗位上,怎么體現出對崗位有用?自然就是做出‘業績來?!比f達商學院院長陳平如是說。

不難看出,萬達需要的是“執行力價值”。頻頻更換高管的萬達百貨可以證明這一點:2013年加入萬達百貨的原銀座股份總經理孫靖寰,在未能完成利潤計劃的情況下,僅僅一年就被調職。萬達對合作伙伴的處理方式,也能夠佐證萬達的這種價值思維——對于那些不能成為固定合作伙伴的企業,特別是中國尚且欠缺相關人才的國際合作,往往采取買斷知識產權、委托開發的模式。

陳平認為,萬達的“挖人”理念之所以能夠運用得當,取得成功,源自于萬達對于所有環節的“標準化”運營。

與萬達人才資本高效運轉并行的,是萬達的高速擴張。短短幾年內,萬達就完成了由商業地產向多元化經營的框架構建。但是,隨著萬達發展框架的鋪開,其“人才隱患”也開始逐漸顯現——據不完全統計,僅2011年,從萬達離職的高管就高達14人,這其中包括萬達集團副總裁張誠、萬達商業管理公司副總經理王銳等。此時,王健林立即意識到人才的高流失率帶來的負面影響,他在一次內部會議上表示:“這幾年萬達業務超速發展,現在制約萬達成為世界級企業的核心不是錢、不是資源,而是人才?!?/p>

王健林的擔心不無道理,這也是所有高速擴張中的企業面臨的共同問題。根據麥斯特人力資源有限公司的資料,在國內的各類并購案中,并購成功的只占10%,而90%的失敗案例中,約有一半是因為人力資源整合出現問題?!霸诓①忂^程中,并購資本是可以量化的,但是并購人力資本管理要素中的人卻是變化的,企業文化如何有效融合是并購能否成功的關鍵要素?!丙溗固厝肆Y源有限公司董事長李妍菲說。

“好東西是需要時間的”

被萬達奉為圭臬的人才整合理念,在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馬云那里,卻不怎么行得通。1999年,馬云拿著高盛牽頭的500萬美元風險資金,從香港和美國引進了大量的外部人才。接下來幾年,阿里巴巴聘用了更多的MBA人才,部分來自哈佛、斯坦福等名校。

不過,這些高薪聘請的一流人才,并沒有讓馬云滿意。相反,馬云在后來開除了95%的MBA人才,因為他們“只能談規劃,不能談執行”。馬云為此曾懺悔,為了給MBA人才“開道”,馬云對一起創業的同伴劃下紅線 :“創業人員只能夠擔任連長及以下的職位,團長級以上職務全部由MBA擔任?!?但這些一路拼殺的隊友,在阿里巴巴的發展進程中,最終用實力證明了自己的價值——他們取代了MBA人才,成為阿里巴巴各個部門的高管,創造了阿里巴巴今天的成就。

經歷過用人失誤的馬云,自此開始探索適合阿里巴巴的用人之道。經過多年沉淀,馬云建立起的企業人才觀念與王健林截然相反。

“如果你希望公司穩健發展,盡量少從外面‘挖高層人員,多花時間招聘優秀年輕人,訓練他們。好東西是需要時間的?!蓖瞥錾缃黄脚_來往時,馬云這樣闡述自己的企業人才觀。不過,馬云并不是完全否定“挖人”,但一定要為“挖”來的人烙進阿里巴巴的DNA,“從外面請人也很有必要,否則公司的文化和創新有大問題。但請人的原則是因為他對公司未來發展有好處,而不是要他立即出效果,出成績。同樣,對新請來的管理人員要注意特別的培養和訓練?!?/p>

馬云的企業DNA,是深入阿里巴巴的企業文化。蝦米網創始人王小煒曾供職阿里巴巴,在他看來,阿里巴巴是所有互聯網巨頭中最喜歡給員工灌輸價值觀、營造企業文化的公司,“他能把自己的夢想和價值觀源源不斷地灌輸給你,用其‘扭曲磁場使得你產生認同并與之共同努力?!痹诎⒗锶丝磥?,他們崇拜的是自己,是自己的事業。在這種不斷復制的文化價值中,阿里巴巴激發了員工的工作潛力——而這其實和萬達的“業績高壓”異曲同工,都達到了助推企業發展的功效。

如此,不難解釋為何王健林和馬云雖然在用“什么樣的人才”上有分歧,但是卻在“怎么用人才”上保持高度一致——無論是完成項目任務,還是把企業當事業,這些人才進入到企業的目的,都是要解決企業發展需要解決的問題,最終推動企業發展。當然,兩種方式運轉的變量也有所不同:阿里的員工需要更長的時間去培養,但有著相當高的忠誠度;萬達的員工容易“速成”,但更易被“挖角”或單飛。

可以說,企業的用人方式,都需要基于企業發展所需來挑選合適的人才,套用馬云的話,就是“把飛機的引擎裝在了拖拉機上,最終還是飛不起來”。

培養有價值的員工

為滿足企業發展的需要,近年來,國內的企業自辦的商學院不斷涌現。無論是萬達、阿里巴巴,還是國有企業格力集團,也有著自己的研究院、商學院。不過,不同于傳統的“學院式”培養,企業的商學院更多的是配合企業自身發展,對員工進行培訓,幫助員工更加快速地融入到自身的工作崗位中,并產生更大的價值。

有人開玩笑說,萬達是人才黑洞,多少都不夠。的確,從萬達學院每年一萬人次的培養規??梢钥闯?,王健林對于人才的渴求。萬達集團在商業地產界一直都有“黃埔軍?!钡拿雷u。而對于萬達的員工而言,商學院則真的如“軍?!币话銍揽?。

“萬達學院新學員的培訓時間是五天,我們需要員工快速勝任自己的崗位;而對于中層干部,我們則會把復盤、評審、審計、法務、客戶投訴等各個部門發現的問題收集上來,作為一個個獨立課題,界定原因,尋找方案,跟蹤解決,讓犯過的錯不再犯,以此優化組織效率?!标惼浇榻B說,“我們所傳播的萬達精神,就是從心智模式的深度對業績負責?!?/p>

如此嚴格的培訓制度,讓萬達集團培養出來的人才非常整齊劃一,對項目流程的把握十分到位。而這種“標準化”的培訓模式,則讓萬達為國內起步不久的商業地產市場輸送了不少人才——換句話說,就是萬達集團的員工和高管非常容易受到市場青睞,從而被“挖角”。

但在王健林看來,員工的價值,不僅僅體現在對于企業發展的幫助上,也在于在社會流通中所帶來的企業品牌價值?!叭丝梢酝谧?,但是萬達的品牌和品牌所帶來的資源是永遠也帶不走的?!蓖踅×謱τ谌f達的人才模式十分自信,而且他的自信不無道理,正如前文所言,萬達培養出來的人才,需要的是類似于萬達的流水線式的標準化平臺,而這種平臺在國內少之又少。離開這種平臺的萬達式人才,很可能面臨著壓力遞減卻縛手縛腳的工作狀況。也正可能是對自身的人才模式有著充分了解,萬達對于那些流失的人才十分包容,離職后在兩年之內回到萬達的員工,能夠保留原有的崗位與薪資。王健林認為,萬達不怕人才流通,只有人才流通,才更加能夠“留住人才”。

同樣曾有業內“黃埔軍?!敝Q、已經升級為“西點軍?!钡母窳瘓F,也同樣向國內、甚至世界輸送著人才。但和萬達不同,格力對于流失人才并不包容。董明珠的硬派作風,使其對員工的忠誠度有著極高的要求。格力原則上不收留同行走出的員工,不使用曾離開過的員工,這是董明珠的用人原則。

2007年,一位在格力工作多年、被競爭對手重金挖走的制冷專家想重回格力,遭到董明珠和朱江洪的回絕。

格力的用人原則,也有著自身的道理。格力研究院——格力的人才基地,主要以培訓技術類人才為主,對于格力這種傳統制造型企業而言,技術革新是企業生存發展最大的本錢。正如創新工場董事長兼CEO李開復所言,“在‘創新工場里的很厲害的科學家或工程師,跟一個普通的科學家或工程師,他們的生產力可能差十倍、一百倍、一千倍,或不可比擬,因為科學家發明了一件東西,別人沒有辦法發明?!奔夹g類員工的“出走”,也就意味著技術的“出走”——這不同于萬達,萬達模式并不是秘密。由此可以推想,如果技術人員可以隨意往來于不同企業之間,那么“獨門秘方”就不再是秘密,這將給企業發展帶來巨大壓力。

不過,對流失人才重返企業態度上的不同,并不妨礙董明珠與王健林在人才流失的市場效應上保持一致,因為董明珠說過,“這證明了格力的價值”。無論是對于萬達或是格力,員工的價值,都不僅僅體現在“哪里需要哪里搬”的實用主義,更加體現在員工帶來的企業品牌價值。

貼上了企業標簽的優秀員工,是企業發展軟實力的最佳法寶。

“藏”好企業人才

優秀的人才,值得企業家“三顧茅廬”來請,更需要企業家“藏”好。聯想創始人柳傳志這樣看待企業如何留人:“真正有能力的人來到企業,為什么愿意在這里發展?一是發展空間,讓他覺得有奔頭,整個公司有奔頭 ;二是拿到自己認為物有所值的物質回報;三是有良好的工作軟環境,上下級團結一致,沒有辦公室政治;四是所在的企業能夠有更好的聲望?!?/p>

馬云是留住企業人才的個中高手,就連獵頭公司都給阿里員工打上了“不好挖”的標簽。

一位供職于阿里巴巴的技術人員說:“阿里對于員工的意見比較開放,可以隨便吐槽。假如有人不配合你,你就可以當著他的面,甚至在老板面前跟他說,你為啥不配合我?沒問題,這些都可以吐槽的?!?/p>

可以看出,阿里巴巴的部門協同合作,是通過“共創會”來完成的,更加“阿里化”的說法,就是“吐槽會”。會議上,所有員工會對于需要解決的問題達成共識,最后形成一個“我要為你做什么,你要為我做什么”的文案?!耙先グ词钟〉?,甚至要對賭,就是到年底做不好,這部分薪水就沒了,這是我們自己給自己設的KPI(績效統計)。這不是領導教你玩,是下面團隊自發就這么玩?!鄙鲜鋈耸空f,“換到其他公司,就是扯皮、內訌,你絕對不適應?!?/p>

這正是柳傳志心中良好的工作軟環境,很顯然,這種環境讓阿里巴巴的員工欲罷不能。中國人民大學商學院李秋華教授這樣解釋了“軟環境”對于阿里巴巴的重要性:“企業內部擁有簡單而真誠的人際關系,上下級、同級之間關系和諧融洽,能夠激發員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边@的確是阿里巴巴值得稱道的地方。更有人評價,阿里巴巴的企業文化是互聯網企業中最優秀的。

當然,阿里巴巴同樣注重員工的物質回報。在薪水上,馬云永遠是動真格的:員工完成項目的基準績效考核,就可以拿到15個月獎金,而績效超標,則可以拿到18個月甚至24個月的薪水。單從物質層面來說,就不難理解阿里人為何不想離開。如果非要拿“阿里巴巴有錢”來挑刺,也許2008年金融危機到來時,馬云的薪酬決策更加有說服力,“盡管經濟大環境面臨空前困難,公司仍然作了2009年加薪和2008年豐厚的年終獎計劃”,這是馬云當時給全體員工內部郵件中的話。

對于物質條件的回饋,格力的做法也非常有代表性。二十多年來,格力的工資水平一直高于行業的薪酬水平。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公司就為員工購買養老、醫療、失業、工傷、生育等保險,并提供免費上下班車、免費午餐、節假日慰問金、中晚班津貼、工齡津貼、特殊工種津貼等各種福利。最讓同行羨慕的,要數格力的住房福利——格力電器先后斥資6億元建設員工宿舍,讓一線員工都能享受“一人一居室”,結婚了則有一套50平方米的“過渡房”。

不過,董明珠并不認為物質回報是留住員工的最佳法寶,在她看來,“格力要做的,是讓員工在這個平臺中有尊嚴感、有自豪感,那么他自然而然會留下來?!痹诟窳﹄娖?,沒有“空降兵”,公司的技術骨干、中層干部乃至高層領導,大都來自基層。10多年土生土長培育起來的核心骨干占格力研發團隊總數量的20%。大型空調的技術研發全部自主創新,提供廣闊的發展平臺供員工自主成長,增強了員工的歸屬感、認同感。

同時,董明珠還有著非常濃厚的“制造業精神”情結,“格力一直努力在做一個造福社會的企業,如果員工對企業的文化不認同,就不是你留不留的問題,而是別人選擇不選擇的問題?!倍髦檎f,金錢無法衡量一個人,更無法衡量一個高素質、優秀的員工,50萬元、100萬元的年薪也許能夠讓他們短暫地留在企業,但這并不是最終的解決辦法。

用“道不同不與之謀”來形容董明珠的用人觀念可能最為準確——在她眼中,和企業有著共同追求的員工,永遠不會背離企業。 對于格力而言,個人發展空間,與企業、行業乃至國家的發展是共通的,擁有大情懷的員工,或許在格力有著十分的滿足感。

對于王健林來說,如何給員工提供一個具有前景的發展空間,正是他當下思索的問題。前不久,在萬達工作了10年的沈嘉穎,被委任為萬達百貨的總經理——在萬達歷次的高管任命中,沈嘉穎是為數不多非“空降”的員工。這也許預示著,萬達集團已開始考慮如何通過晉升機制來“藏”住人才,而非讓市場來“驗證”員工的價值。(支點雜志2014年7月刊)

猜你喜歡
王健林董明珠格力
Comparative Efficacies of Next-Generation Insecticides Against Yellow Stem Borer and Their Effects on Natural Enemies in Rice Ecosystem
340億砸向萬達王健林為何要告別商業地產開發
吹牛
“鐵娘子”董明珠:最好的愛是給兒子發展的空間
吹牛
海格力斯和仇恨袋
格力玩“多棲”
王健林 亞洲首富
格力 大玩家的小確幸
熱刀董明珠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