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安縣農業信息化發展現狀及對策

2014-08-15 00:51韋安勤
中國農業信息 2014年22期
關鍵詞:信息化農業信息

韋安勤

(江蘇省海安縣農業委員會,海安 226600)

1 海安縣農業信息化發展的現狀

近年來,海安農業信息化發展,以電腦等設備開始使用及局域網的建立、網站的建立、 “12316”三農熱線開通、信息技術特別是物聯網技術的初步應用為標志,取得階段性成效。

1.1 信息體系建設不斷完善

近年來,縣及部門領導對農業信息工作較為重視,思想上增強意識,工作上大力支持,每年投入農業信息化專項資金均在20萬元以上。加強農業信息服務體系建設,縣一級,由縣農林技術推廣服務中心辦公室具體負責,與農委業務綜合科合署辦公,有專職信息工作人員兩名, “十一五”初,引進計算機專業碩士畢業的專門人才;鎮一級初步建立了農業綜合信息服務站;村一級,結合技物結合服務,配備了一名兼職農業信息員。

1.2 信息人員素質不斷提高

近年來,農委每年都組織委屬部門、單位,各鎮農業服務中心、畜牧獸醫站信息員,開展農業信息培訓,邀請省、市業務主管部門等領導及縣相關媒體負責人就農業信息相關知識進行專題講座,利用遠程教育平臺,開展網上培訓;組織農業企業等市場主體的負責人參加省、市、縣業務主管部門組織的農產品網上營銷、農業信息化應用等培訓班,參觀外地及本縣農業物聯網技術應用典型,進行現場培訓;組織舉辦致福工程 “農民免費學電腦”培訓班,對農民進行電腦操作和網絡知識培訓等。同時,農委每年都下發農業信息 (新聞外宣)工作意見,對縣、鎮部門 (單位)信息資源建設等進行考核,并給予精神和物質獎勵。

1.3 信息平臺建設不斷加強

“十一五”以來,組織實施農業信息服務全覆蓋工程項目,包括農業門戶網站及特色農業網站建設、縣級視頻會議系統建設、“四電合一”農業信息綜合服務平臺建設、“12316三農熱線工作站”及惠農短信平臺建設等項目。海安農業信息網自2001年開通以來,網站功能不斷完善,年新增各類原創信息3000多條,每月平均訪問量達3萬多次,一次獲江蘇農業網站風格設計獎,3次獲省“縣級優秀農業政務網站”,2012年江蘇省283個涉農網站測評數據顯示,海安農業信息網綜合得分排名第25位。建設“四電合一”農業信息綜合服務平臺,實行電視、電臺、電話、電腦的有機結合,與縣電視臺合作聯辦農業專題欄目《農家農事》,與縣廣播電臺合作聯辦農業電臺節目《野萍說農村》,“12316”為農服務熱線運行常態化,注意信息資源整合,在網站同步發布電視、電臺節目的視頻、音頻信息,提升農業網站建設水平。開展惠農短信服務,前些年,利用 “農迅通”、“企信通”、“農家致富手機報”為農 (漁)業科技示范戶及種植養殖大戶開展手機短信服務,近兩年,對全縣5 080戶重點農業市場主體短信用戶加強跟蹤服務,年發布惠農短信50萬條次,平均每戶達百條,其短信采編及管理工作經驗在2013年全省召開的 “12316”惠農短信應用技術交流會議上介紹。

1.4 信息服務應用不斷拓展

通過農業網站、接受12316惠農短信、撥打12136熱線電話、收看農業電視節目、收聽農業電臺節目、接受培訓、資料學習等多種途徑,農業企業、農產品批發市場、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種養大戶等重點農業市場競爭主體,每周至少接受農業信息服務一次,農業信息服務覆蓋率達90%以上。電子商務逐步發展,農產品網上銷售勢頭較好,據調查,2013年全縣通過實行 “網上發信息、網下做交易”,網上營銷額達13億元,通過 “網上訂購、網上支付”、第三方平臺 (如淘寶、天貓)開設網店,實現交易額1 563萬元。物聯網技術在農業生產上得到初步應用,2011年農業部在海安設立小麥苗情遠程監控系統,實時采集小麥生長期的環境參數,結合衛星遙感數據,實現小麥苗情網絡化、數字化、可視化遠程監測,2012年在海安縣方祥禽業公司和孫愛娟養雞場,進行物聯網畜禽養殖應用試點,2013年江蘇中洋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的特種水產養殖、南通天成現代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及海安縣婷婷農副產品有限公司的蛋雞養殖、南通三盛鑫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杏鮑菇栽培等全面開展物聯網應用較大面積試點,節約了勞動力,降低了勞動用工,增加了產量和收益。

2 海安縣農業信息化發展的制約因素

2.1 觀念的制約

近年來,基層政府和農業行政主管部門對農業信息化建設的重視程度不斷提高,但建設進度仍較緩慢。主要原因還是少數行政領導干部對信息化建設重視不夠,農民及基層工作人員的信息意識淡薄,與農村對農業信息服務的需求不相適應。在不同層面存在對農業信息化的重要性認識不到位,認為農業是露天工廠,信息化離我們還遠,存在工作不到位的現象。

2.2 人才的制約

農業信息服務涉及農業生物技術、氣候、地理環境、農產品銷售等多個領域及其相關信息的采集、存儲、分析、計算、傳輸等多個環節,這就要求信息服務人員既要懂得農業科學技術,又要懂得信息技術,而這種復合型人才在基層十分缺乏。以海安縣為例,農委系統縣鎮在編在崗的500余名科技人員中,計算機專業畢業的僅1人。

2.3 素質的制約

據調查,海安從業農民老齡化趨勢明顯,農業勞動力平均57.11歲,60歲以上的勞動力占45.3%,50歲以下的勞動力僅占27%,從業農民文化層次低,43.6%的從業農民處于小學以下文化程度,從業農民的素質不高,從事農業信息工作人員素質的參差不齊,致使農業信息技術應用速度不快,檔次不高。

2.4 資金的制約

農業信息化建設屬社會公益性事業,其投資較大,加上農業生產周期長,產生效益低等原因,近年來無論是政府引導資金,還是市場主體的自身投入均不足,與農業信息化建設需求形成反差,農業信息化進程受到資金制約是一個不爭的事實。部分鎮農技站人員的工資還要靠農資經營上繳發放,更無暇顧及農業信息化建設,使用的微機型號也較落后。

3 海安縣農業信息化發展的對策

3.1 加大投入,強化基礎設施建設

黨的 “十八大”作出堅持走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道路,促進 “四化”同步發展的戰略部署,農業信息化工作是信息化的重要方面,也是農業農村工作的重要公益型職能,被列入江蘇省實施農業現代化工程十項行動計劃相關內容,應更新觀念,增加投入,強化對農業信息化重要性的認識。一是增加資金投入,加快農業信息網絡基礎設施建設,它是完善農業信息服務網絡最重要的環節,是分析、處理以及快速傳播各類信息的必備條件,包括硬件和軟件建設兩個方面。二是實施農業信息全覆蓋工程項目,包括鎮村綜合信息服務站項目、農產品網上整體營銷推介建設項目、農業遠程視頻監控系統建設項目等,地方配套并安排專項資金用于推進農業信息化建設。三是出臺地方鼓勵發展和應用農業信息化技術的激勵政策,通過農業項目資金的引導,來激發經營主體的應用積極性。

3.2 整合資源,加強信息平臺建設

一是進一步健全農業網站體系。不斷完善縣、鎮農業政務網站建設,建成以海安縣農業信息網為龍頭、鎮村信息聯播網為支持,農業龍頭企業、專業市場、示范園區、種養基地、專業大戶、家庭農場等網站為補充的全縣農業信息網絡體系。強化農業信息資源的開發利用,擴大信息來源的范圍,拓寬信息采集的渠道,增強網站信息發布內容的針對性、時效性和實用性,使得各級網站成為農業時訊、農業技術、農業法律法規等信息發布和交流的主要平臺。二是加大信息平臺整合力度。加強與通信公司、廣電等部門的合作,完善信息發布平臺建設,健全農業信息網、12316三農熱線、惠農短信服務系統與 “四電合一”相結合的信息傳播格局。三是加強電子政務平臺建設。大力推行政務公開、加強公共信息平臺建設,促進電子政務工作常態化,農委要在運作好現有固定資產管理平臺、行政許可報送平臺、行政處罰報送平臺,公告信息披露等平臺的基礎,積極實施行政權力網上公開透明運行,推進農業政務服務事項提質提效。

3.3 強化服務,推進信息 “進村入戶”

一是健全縣、鎮、村、市場主體四級協同的農業信息服務體系??h一級建立農業信息中心,鎮一級建立農業綜合信息服務站,村一級建設農業信息服務點,加強市場主體信息員隊伍建設。二是加快培育新型農業主體。培育專業大戶、家庭農場、農業專業合作社、農業企業等新型經營主體,引導農村土地向規模經營主體流轉,形成一批懂技術、會操作、能應用的一線農業生產者、經營者,推進適度規模經營,提升集約化水平。三是加強對農業信息員及務農勞力的信息培訓。通過專題講座、網上授課、現場觀摩、創業指導等形式,對農業信息員、各類市場主體及農民開展信息培訓;通過多種方式,為農業市場主體提供市場、技術、政策等信息服務,實現農業信息服務全覆蓋,有效解決信息服務 “最后一公里”的問題;加強信息人才隊伍建設,發展農業信息產業。

3.4 示范帶動,加快信息技術應用

一是加快推進信息化技術在種植業上的試點。大田作物上,結合稻麥高產創建、國家小麥產業技術體系、農業部公益型行業科研專項、江蘇省科技支撐計劃等項目的實施,試點 “3S”系統、自動控制系統、射頻識別系統等現代信息技術在稻麥生產上的應用,提高大田農業生產設施裝備的數字化、智能化水平,發展精準農業。同時積極推進農田管理地理信息系統、土壤墑情氣象監控系統、測土配方施肥系統、作物長勢監控系統、病蟲害監測預報防控系統等信息技術的應用。設施園藝上,在基礎設施較好的連棟溫室大棚內應用溫室環境監控系統、植物生長管理系統、病蟲害預警系統等信息技術。二是加快推進信息化技術在養殖業上的應用。在規模較大、設施水平較高的養殖場 (企業),開展養殖業信息化示范。逐步應用設施養殖環境智能監控系統、飼料配方輔助決策系統、動物健康管理輔助決策系統和動物疫病診斷與預警輔助決策系統等,實現集約養殖場健康養殖的智能化管理。以天成、婷婷、中洋等企業為示范,在全縣逐步推廣智能化畜禽、水產養殖技術。積極推進船舶自動識別 (AIS)、捕撈作業系統、船舶自動導航系統和漁船管理系統在捕撈漁船上的應用。三是加快推進農產品信息溝通體系建設。支持農產品批發市場、大型超市等開展糧、油、禽、肉、蛋、水產、蔬菜等重點農產品的產地、價格、物流、市場、管理、交易信息溝通平臺建設,同時建立良種、種苗、農藥、肥料、飼料等農資產品管理信息公開及產品市場信息發布平臺,減少交易中間環節,提高交易效率,降低交易成本,緩解因信息溝通不暢導致的農產品價格暴漲暴跌。加強物聯網技術在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上的應用,探索應用二維碼等信息技術,建立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監測平臺,實現監測數據即時采集、加密上傳、智能分析、質量安全狀況分類查詢、直觀表達、風險分析和監測預警等功能,為政府加強有效監管,公眾及時了解農產品質量安全權威信息、維護自身合法權益提供信息保障。

猜你喜歡
信息化農業信息
國內農業
國內農業
國內農業
擦亮“國”字招牌 發揮農業領跑作用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幼兒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訂閱信息
展會信息
信息化是醫改的重要支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