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方高校與社區教育互動發展研究——基于學習型社會建設的思考

2014-08-15 00:46范建麗
黃山學院學報 2014年1期
關鍵詞:應用型社區發展

范建麗,王 鵬

(黃山學院,安徽 黃山245041;吉林師范大學,吉林 四平136000)

一、引 言

隨著高等教育進入大眾化階段,應用型地方高校成為社區建設的絕對主力軍,逐漸扎根于地方,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根本利益服務。20世紀80年代中期興起的社區教育,是在一定地域的社區范圍內,以社區全體成員為對象,充分整合利用各類教育資源,旨在提高社區成員整體素質和生活質量,促進社區發展和人的全面發展的一種教育活動。[1]84-85為區域社會服務,建設學習型社區,進而為實現學習型社會的理想打下基礎是應用型地方高校和社區教育共同的功能和目標。美國社會心理學家喬治·米德的符號互動理論認為,社會是一種動態實體,是經由持續的溝通、互動過程形成的。應用型地方高校參與社區教育是一種互動、溝通過程,是伙伴合作關系,[2]237-268有利于彼此的發展,兩者的互動有利于促進雙贏。

二、現狀及問題分析

1.學校與社區教育互動研究現狀

目前教育界對學校與社區互動合作的研究十分關注,研究內容包括(1)學校與社區的互動關系研究,提出應“以科學發展觀指導學校與社區的互動,以現代信息技術手段為互動利器,優化合理的互動運行機制,推動雙方積極參與互動?!盵3]48-56(2)學校與社區互動的限制因素分析,包括“升學的壓力使得學校不敢與社區進行互動,學校和社區互動缺乏思想觀念上的認可、國家政策支持、專項經費支持、法律支持、宣傳力度,并且互動形式缺乏多樣性?!盵4]198-199(3)學校與社區良性互動的保障機制研究,以“政策法規、制度安排、互動經費和督導評價機制”確保學校與社區良性互動。[5]24-26這些研究從宏觀和微觀方面為學校與社區教育的互動提出了一些措施。

還有研究人員如張春等人對地方高校與社區教育互動發展路徑進行思考,指出“應建立政府引導、高校主導、社區積極參與的多元管理體制,以有效推動地方院校與城市社區教育的互動發展?!盵6]67-69郝美英等人對社區教育中高校資源的開發進行研究,主張“在社區開發高校的資源時,應充分考慮高校的校情校力,在此基礎上開發出適應社區情況、滿足社區居民學習需求的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社區教育項目?!盵7]23-24但關于地方高校與社區教育互動的研究較少,且成果不明顯,而應用型地方高校與社區教育互動的研究更是少有人涉及。

2.地方高校與社區教育互動存在的問題

已有的研究成果表明,盡管我國學者對社區教育的研究已取得了一些成績,但仍然存在著很多問題,如教學設備設施還不夠完善,管理體制存在較大的問題,教育教學管理水平不理想,教學質量較低等。相反,學校教育在國家的大力支持下,發展已具有一定規模,擁有充足的教育資源,因此促進學校教育與社區教育相結合,充分利用各類教育資源,調動各類教育機構的積極性,學校、社區相互作用、相互影響,協同發展,為實現終身教育、終身學習提供了重要途徑和組織實施保證。[8]172地方高校作為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積極參與到社區教育的發展過程中,顯得尤為重要。這是因為地方高校與社區教育的關系變得越來越密切,地方高校教育的擴散效應正在不斷地融入社區,地方高校與社區融合并參與社區教育是其發展的必然方向,沒有這種參與,地方高校的發展就會缺乏深度、廣度和現實動力。同時,離開了地方高校的積極參與,社區教育發展必然受到制約。因此,地方高校與社區教育的聯系是一種雙向交流、雙向服務、雙向受益的過程,有利于兩者協同發展。

然而,事實上地方高校與社區教育互動并不理想,存在問題概括為以下幾點:一是地方高校與社區教育互動的動力不夠;[9]156-157二是地方高校與社區教育共享的資源利用率不高;三是地方高校與社區教育互動的內容與形式有限;[10]99-101四是地方高校與社區教育互動的穩定性缺少保障。[11]95-96解決對策包括:轉變更新意識、觀念;完善互動機制;加強制度建設等。

綜上所述,結合地方高校與社區教育互動實踐情況,現有的地方高校與社區教育互動發展在體系和功能上存在一定的缺陷。就體系而言,雙方互動的體系較單一,欠完整。體系缺陷表現在互動大多為志愿性的社會服務活動,活動安排大多帶有隨機性,缺乏互動、溝通與協作的長效機制與保障機制。只有通過建立多元化的互動模式,構建相對完整的互動發展體系,才能滿足雙方發展需求,達到“雙贏”目的。就功能而言,雙方互動的功能缺陷表現在形式上和內容上的缺陷。所謂形式上的缺陷是互動方式以教學設備、場館設施、師資、課程共享為主導,缺乏全方位的資源整合,應在形式上有所創新,增加活力;所謂內容上的缺陷是互動局限在技能培訓、思想政治教育等方面,內容欠全面性、全局性,不能滿足學習型社區建設的需求。

三、地方高校與社區教育互動發展應遵循的原則

1.雙向溝通原則

2.共建共享原則

共建共享包含“共同建設”和“共同享有”兩方面的內容?!肮餐ㄔO”是前提,是集多方智慧和資源,實現優勢互補,共同為實現某一目標而努力;“共同享有”是目的,是在“共同建設”的基礎上利益共享。地方高校與社區教育互動發展應本著“在共建中共享,在共享中共建”的原則,根據實際的發展需要,把握時代信息,制訂發展趨勢,以雙方受益、共同發展為出發點和根本目的,整合互補,結合當地社會的風土人情,發揮高校的辦學特色,建立共建內容,拓展共建項目,做到共享互補、揚長避短、互惠互利。

3.系統規范原則

首先,地方高校和社區教育互動發展應強調在互動前、中、后自覺地進行反思與評價,形成完整的系統性,并將系統的反思與評價貫穿于互動全過程,形成理論、實踐、反饋、再理論、再實踐的長效互動機制。其次,互動應制定計劃,建立運行機制和載體,規范互動內容、形式及考核標準。由于地方高校和社區教育互動發展在我國尚處于探索階段,經驗積累、過程管理、整體反思將是進一步完善兩者互動體系的重要環節。

4.社會服務原則

社會服務是地方高校和社區教育互動發展的根本出發點和歸宿,在服務社會的過程中,在促進所在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精神文明建設的同時,二者也能獲得不竭的發展動力。[12]110-113地方高校和社區教育的管理者及全體員工在互動過程中應樹立為社區服務、為社區發展做貢獻的理念,形成全員、全程、全方位的社區大教育觀,并且認真對待社區成員的建議及評價,全力為區域社會發展服務。

四、地方高校與社區教育互動發展模式思考

地方高校與社區教育互動發展模式應走多元化道路,應推進資源聯動、共享機制的建設,共享地方高校和社區的優質教育資源,激發社區民眾終身學習的愿望,滿足其多樣化的學習需求,為建設學習型社會提供強有力的保證。

1.基于資源共享的互動發展模式

整合高校和地方資源,包括地方高校的人才資源、設施資源、科研資源、智力資源、課程資源等教育教學資源和地方教育的物質文化資源、非物質文化資源、環境資源、機構組織資源、財力資源等本土資源,充分合理調配各類資源,提高資源互動共享率。

地方高校物質及人力資源豐富,各種軟硬件設施齊全,與社區共享,可以提高資源利用率。首先,充分發揮地方高校師生資源優勢,強大的師資力量可以為社區民眾提供多樣化的知識盛宴,鼓勵高校教師利用自身智慧和專業知識參與社區教育總體規劃建設,用業余時間為社區居民送去先進的科技文化知識和關于社會現實問題的理論分析,或者針對社區教育某一方面的問題進行專項研究,使社區教育效益最大化。大學生志愿者們可以通過社團活動、社區掛職等方式參與到社區教育中,為有需求的家庭提供義務家教,為孤寡老人提供心理安慰與家政服務等,為社區居民們提供各種信息資源,進行普法宣傳教育,或是一起參加各種文體比賽,舉辦豐富多彩的社區教育活動。其次,地方高??梢栽鰪妼W校教育的開放性,通過舉辦不定期的校園開放日活動,將先進的文化設施,如教室、實驗室、圖書館、體育場、大禮堂、儀器設備等向社區成員開放,這將對社區教育起到重要推動作用。再次,地方高校通過整合本校課程資源,可以針對社區成員開設一些反應我國傳統文化、貼近大眾日常生活、技術技能普及類或關注社會熱點問題的大眾化課程,以提高民眾的修養和素質。

社區教育應利用區域環境、本土文化、人力物力、政策輿論等為地方高校提供服務。具體包括以下幾個方面:一是社區的自然風光和人文環境無一不對地方高校產生影響,應充分發揮本土優勢,為地方高校創造良好的發展環境和氛圍;二是通過社區文化的傳承和傳播,使得地方高校進一步優化整合校內文化資源,突出地方特色,形成和諧包容的文化氛圍;三是社區的博物館等一些社會教育活動中心能為高校師生提供教育教學活動場所,有益于培養青年學生綜合文化素養,激發師生服務基層的決心。四是社區中的生活設施、經濟市場不僅為地方高校師生提供了生活上的諸多方便,還為高校的教學和科研提供了實效性的實踐條件。

4)混合(mixed)接觸:此時rz=0,Δrx與Δry中一個為0、一個不為0,即法向無間隙,切平面的一個方向無相對滑動、而另一個方向有相對滑動。

2.基于定向培養的互動發展模式

地方高校利用學科、人才和科研上的優勢,為社區教育、地方企業定向培養人才,如研究開發社區教育工作者培訓課程,培養社區教育專業人才;對社區管理者進行培訓,提高其管理能力;針對用人單位需求,共同制定人才培養方案,實施“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為社區和企業培養“用得上、留得住”的高水平、高素質的應用型人才。

社區教育發揮自身優勢,根據崗位職責及技能、能力要求,結合實際所需向地方高校開展各種職業技能培訓,其一,職前培訓:了解社會所需,崗位所求,增強就業競爭力;其二,在職訓練:提高實用技術能力,提升工作認識,調整和改進思想觀念及工作態度;其三,職后提高:了解行業發展趨勢和動態,堅持改革、創新。以上培訓有利于提高地方高校人才培養質量,為學習型社會建設儲備力量。

3.基于專項服務的互動發展模式

地方高校應針對不同社區群體開展各種專題講座、宣傳活動、公益活動、主題活動。例如:以提高青少年生活及學習能力為目的的家庭教育知識講座,以珍愛生命、遠離毒品為主題的宣傳、展覽活動,以保護環境為代表的廢物利用活動、廢舊電池回收活動,以欣賞美、傳播美、創造美為宗旨的書法美術展、文藝表演等。

社區教育通過座談會、宣講、展覽等形式對地方高校教師進行閑暇教育,或者向師生提供專題調研、社會實踐、實地考察等服務。具體包括:搶險救災、植樹造林、美化環境、社會治安、移風易俗、掃盲治愚等社會實踐;強身健體的體育運動;各類人際交往活動;參觀美術館、科學館,游覽山河林川;考察名勝古跡;研究社會習俗等。

4.基于機構共建的互動發展模式

地方高校和社區應互動合作,共同搭建共享開放的教育平臺。第一,共同建立社區教育學院、社區教育中心和社區教育學校三級教育網絡,依托高校和社區的優質師資和設備,分階段、多層次地積極開展各類教育工作者培訓、成人教育、網絡教育等工作,或組織一系列形式多樣、內涵豐富、強身益智的活動,大力推進學習型社會建設;第二,共建工程研究中心、重點實驗室、研究所、實習實訓中心等機構,為高校師生及社區相關專業人員提供研究及實踐場所,并為科研成果投入市場提供便利。共建機構能為全民參與的各類學習型組織提供軟硬件支撐,并有助于宣揚終身學習理念,使其深入人心。

5.基于協同創新的互動發展模式

地方高校與社區教育建立協同創新戰略聯盟,積極同地方科研機構、企業開展深度合作,借助彼此間人才、資本、信息、技術等方面的優勢,在行業產業、區域發展以及文化傳承創新等方面協同創新。以此推動戰略新興產業和傳統產業深度融合,促進區域經濟健康快速發展,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增強中華文化國際影響力。

高校與社區互動可使高校教育與社區教育進行有效的交流與溝通,高校教育可充分吸收社區文化中的精髓,使民族文化與高校先進知識體系相融通,促進高校教育內涵更豐富,更本土化、多元化。

五、加強地方高校與社區教育互動發展管理以形成長效機制

為切實保障地方高校與社區教育互動發展態勢良好,應做到建章立制、管理先行。管理要突出以人為本,做到公正和民主,注意換位思考,相互監督,共同發展,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

1.完善制度保障機制

互動的有序開展、深入推進需要科學、有效、規范的規章制度作保證。如何建立符合地方高校與社區教育互動實際、促進兩者可持續發展的長效機制,是當前研究領域的熱點和難點。我們應建立健全相應的規章制度,以法律的形式確定地方高校和社區教育相互的義務和管理權力,就互動的意義、兩者的關系、組織形式、運行機制等多方面做出明確的規定,使此項事業有章可循、有法可依,能夠沿著健康、完善的軌道不斷前進。

2.制定考核評價機制

完備的考核評價機制,可以充分發掘內部潛力,不斷提高地方高校和社區教育互動的層次和水平,提高互動的效力。首先要制定互動監督考評體系,把評價作為促進學校與社區互動發展的工具,突出針對性、有效性與評價標準的多元化;還可制定可行的互動過程性和終結性評價指標體系,對互動過程進行監督,對互動結果進行評價。

3.實施激勵機制

除了制度的保障,考核的促動,還要有獎勵的刺激,才能使管理更加完備??梢灾贫ㄔ敿毧刹僮鞯奈镔|、精神激勵政策,以激發地方高校和社區教育互動的愿望和熱情,調動彼此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切實推進地方高校與社區教育良性互動的形成與長效發展。

六、促進地方高校與社區教育互動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應用型地方高校與社區教育互動打破了校區和社區之間的壁壘,使高校輻射作用與社區教育得到了有機的融合,對二者的協同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1.有利于應用型地方高校的發展和應用型人才的培養

應用型地方高??偸翘幵谝环N特定的社區環境之中,積極參與社區教育互動,并為不斷適應社區教育的發展做出調整,可以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提高學生的道德意識;提高學生創新能力、豐富學生知識面;增強學生對真實社會的認知,促進學生優良品質的形成,為培養應用型人才奠定基礎。與社區教育互動將促使應用型地方高校樹立服務社會的理念,促進深層次開放;有利于解決目前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就業難問題,改善師生關系,增強師生的歸屬感和榮譽感;應用型地方高校還可通過產學研合作等方式獲得地方資金支持,促進自身發展。

2.有利于社區教育的規范和快速健康發展

社區可以利用應用型地方高校豐富的物力、智力和人力等教育資源,舉辦層次較高、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社區教育活動,吸引各類人群參與到社區教育活動中來,以改變活動層次較低,內容單一的現狀,獲得長足發展;應用型地方高校具有多方面的優勢,可以為社區教育提供科學技術、文化、學校設施等服務,對社區教育的發展起著促進作用。

3.有利于學習型社區、學習型社會的建設

應用型地方高校和社區教育的發展,為社區的建設和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實現了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服務的功能,也為社區居民終身教育、終身學習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更為構建學習型社會發揮了重要作用。

[1]羅祥華,李麗芳.論社區教育與地方高校社會功能的互動發展[J].南昌高專學報,2010(1).

[2]Keith,N.Z.Can urban school reform and community development be joined?A potential of community schools[J].Education and Urban Society,1996,28(2).

[3]符登霞.學校與社區的互動關系研究[D].長沙:湖南大學,2009.

[4]王忠華,劉倩姝.學校與社區互動的限制因素分析[J].高教高職研究,2010(7).

[5]盧松波.學校與社區良性互動的保障機制研究[J].當代教育科學,2010(11).

[6]張春,張喜桃.地方院校與社區教育互動發展路徑與思考[J].湖南冶金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9(4).

[7]郝美英,張維.論社區教育中高校資源的開發[J].成人教育,2010(8).

[8]饒琛,張月.促進學校教育與社區教育相結合[J].教育管理,2011(8).

[9]談文,李志剛.首都高校參與學習型社區教育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現代經濟信息,2008(9).

[10]譚娟暉.地方高校參與學習型社區建設的模式研究——以杭州市為例[J].理論觀察,2011(1).

[11]單曉竹.高校與社區文化建設聯動模式研究——以社會工作專業為例[J].高等教育,2012(1).

[12]張皓,唐加軍,陳坤.地方高校社會服務原則探析[J].西華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4).

猜你喜歡
應用型社區發展
關于應用型復合人才培養的教學模式探討
邁上十四五發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續發展的“未來牌”
社區大作戰
“5-2-1”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探索實踐
3D打印社區
在社區推行“互助式”治理
砥礪奮進 共享發展
第8講 “應用型問題”復習精講
改性瀝青的應用與發展
基于應用型的成本會計教學改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