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業采伐作業的環境保護技術及對策探討

2014-08-15 00:42李鵬源
山西農經 2014年6期
關鍵詞:伐區林地環境保護

□李鵬源

環境質量將關系到整個人類社會的生存與發展,進入二十一世紀以來,各種環境問題日益突出。全球變暖、淡水資源不足以及森林資源過度使用等環境問題已經進入全球人民的視野之中,人們在環境保護上逐漸達成了共識,多方面采取措施共同維護生態平衡,保護我們的“地球村”。在林業發達國家或地區,其林業采伐作業已經由人力勞動轉變為機械化作業,生產率顯著提高,然而,當下的機械化采伐作業也給森林生態環境帶來了一些問題,有些國家采取不恰當的采伐工藝導致嚴重的土壤侵蝕及水患影響。為此,林業采伐作業中的環境保護技術已成為國際林學界研究的重點,并形成了一門新的學科,即森林作業保護技術,其宗旨在于解決林業采伐作業過程中帶來的環境保護問題。

1 林業采伐作業對環境的負面影響

1.1 帶來水土流失問題

森林是人類重要的資源寶庫,具有保護土壤、涵養水源、調節氣候、凈化空氣等功能。它可以通過枯枝落葉層、森林土壤以及林冠的保護作用來減緩水土流失,而林業采伐作業卻在一定程度上破壞了森林的結構。具體體現在:其一,林業采伐作業減少了林地的枯枝落葉層。在完成林業采伐之后,地面就會失去林冠的蔭蔽,地表溫度升高,因此,抑制分解生物活動的物質輸入減少,共生菌也減少,非共生的腐養生物活動加強了,最終導致枯枝落葉層分解速度加快。其二,林冠擋雨功能減弱甚至是徹底喪失,土壤表層被采伐作業所破壞,從而導致水土流失問題的加劇。第三,集運材通道、裝車場等土木工程的修建也對土壤的穩定性造成了不利影響。

1.2 導致森林生態系統多樣性的退化

森林生態系統的水平結構、垂直結構以及營養結構均比較復雜,植物種類豐富。林業采伐作業常會導致森林生態系統的退化或消亡。具體體現:其一,目前,人工林的樹種一般比較單一。有些林地比較分散,未能集中連片種植,所以,森林類型、組成以及群落結構都比較簡單,通常是只有一個樹種的單層同齡純林。由此可見,物種的多樣性降低,生態系統也更加脆弱;其二,林業采伐作業導致森林生態系統的退化以至消亡。

1.3 導致森林景觀的破碎化

在當下的林業采伐作業過程中,多采用間隔塊狀或者帶狀采伐,為采伐地留下種源,保證林地的自然更新。這種作業法也有利于修筑公路,降低水土流失發生的可能性。但另一方面,這種散布式采伐也會帶來景觀破碎化,對物種的生存不利。

2 我國環境保護工作中的問題

2.1 經濟建設和環境保護存在的矛盾性

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建設進程的逐步加快,在贏得良好的經濟效益的同時,也對環境造成了一定的負面影響,引發了一系列的環境問題,尤其是水土流失、山地滑坡等問題的頻繁出現,也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在經濟建設的背景之下產生的亂砍濫伐的現象時有出現,沙塵暴以及水土流失等環境問題較為嚴峻。環境的好壞與人類社會的發展的關系密不可分,如果忽視環境問題必將會受到自然的嚴懲。

2.2 環境立法上的滯后性

由于我國的環境立法出現的時間比較晚,因此,在內容及實施方面都存在一定的不足。在20世紀80年代,在計劃經濟體制的背景下,其立法思想多是在促進經濟發展的前提之下對環境進行保護的,而90年代,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逐步確立,其環境立法也開始注重市場經濟體制的特殊要求并且在內容上有了一定的改變,但其根本未變。我國的環境立法由于長期受到計劃經濟的束縛,在立法上只注重經驗性卻忽視了先導性,很多的立法內容明顯滯后,還有一些與現實脫節,尤其是對于林地的環境保護方面,立法不足。

2.3 環保部門執法力度不夠

在我國現行的體制面前,環保部門沒有直接強制性的執行權力,因此,這無疑增加了環保部門的工作難度,環保部門對許多有關環境方面違法行為常常束手無策,無法進行有效地監督和管理。在實際的執法過程中,環保部門也正由于缺乏必要的直接強制執行的權力,因此其執法的權威性和嚴肅性常常受到挑戰,不僅不利于執法部門執法積極性的提高,也使得執法效率大打折扣,并在無形之中助長了環境違法分子的猖獗。

3 林業采伐作業的環保技術及對策

3.1 保護保留木的技術措施

在林業采伐作業中,降低對保留木毀壞的措施包括:適當的采伐強度、定向伐木、選擇合理的機械設備以及合理配置集材道等。加強對采伐人員操作技術的培訓,不斷增強他們的環保意識。據有關調查顯示,在采伐作業之前,伐除藤本植物能夠有效減少對保留木的毀壞。通過改進作業技術也可起到同樣的效果。在擇伐作業的過程中,深開下口,多打楔子,在林木倒下之前快速拉鋸,確保伐木倒向準確位置,從而減少對保留木的損傷。

3.2 選擇合理的集材方式和集材機械

為減少集材作業對生態的不利影響,需結合林地所在地的經濟技術發展特點,選擇合理的集材方式和集材機械,伐區機械應該盡量選擇輕便、快速、經濟型的。近些年,我國進一步完善了架空集材索道的結構及類型,且適合山地條件的天然林擇伐集材索道及輕型人工林間伐集材索道已逐漸被應用。畜力集材的優點在于:對土壤的破壞小、對保留木的損傷小,無污染,是一種兼具經濟和生態保護的集材方式。在我國的東北林區使用牛、馬車等畜力集材的比例近些年來不斷上升。而在坡度比較小的伐區,仍使用拖拉機集材。增加林道網的密度,減少集材拖拉機的通過次數,可以有效減少對林地土壤的碾壓。降低壓實程度。進一步完善作業方法,如采用犁耕法使集材道上的土壤恢復;伐區作業應該避開雨季,利用冬季進行作業,以充分利用冰雪道進行集材,從而減少作業對森林生態環境的破壞。

3.3 改進代區清理措施

據研究表明,在我國的南方山地林區,當天然林采伐之后,應盡量將剩余物散鋪開或者是帶狀堆腐,這樣可以減少對土壤干擾,提高幼林地地表覆蓋度。采用化學滅草的方法,可大大地降低成本,且枯死雜草可以覆蓋林地,起到保持水土、增加土壤肥力的作用。此外,還有學者認為,伐區清理最好是把采伐剩余物保留在跡地上。保留倒木及活立木,利用跡地上留下的大量有機物為幼林的生長提供有利的物質基礎,這也是維持及恢復整個森林生態系統的重要方式。

3.4 優化采伐方式和伐區配置

依據其林地的適用條件,選擇合理的采伐方式。在具體的采伐作業中,要加強指導以及法規規范,盡量避免大面積連片采伐作業,嚴格控制采伐作業的強度。通過對東北林區的天然林及次生林的研究,我們發現,實行低強度大面積采伐作業,采用低強度、集中集材或原條等工藝方案進行聯合的作業方式對該林地更為適用。不僅能夠大大降低作業成本,還能夠有效保護保留林分。美國有學者提出,應當適當集中伐區,而非分散小塊伐區配置,可以有效降低森林景觀破碎程度,也可降低伐區作業的生產成本。

3.5 完善相關采伐技術政策

應該從生態環境保護出發,重新審視及修訂現有的采伐技術政策,使其完善。逐步完善當前的環境保護法律,采用監督問責制度,以督促人們在進行林業采伐作業的同時,能夠自覺遵守環保法。在完善環境立法的同時,加大環境保護的執法力度,嚴格管理和整治那些亂砍濫伐的行為,對于違法者予以適當懲治。將科學發展觀落到實處,完善環保的體制與機制,從而使我國的經濟發展是生態保護相平衡。各國的采集作業機械化程度在不斷提高,但值得注意的是,要因地制宜,將機械化和手工生產相結合,形成人、機以及畜并用的多層次結構。采伐機具應以油鋸為主,將輕型油鋸打枝進行推廣;在坡度較小的山地,積極發展拖拉機集材,而對于坡度較大的林地,則采用架空索道集材的方式。

結束語

人類社會的進步與發展和環境有著密切聯系,若環境遭到破壞,則必定會危及人類社會的長期發展。在當今這個經濟全球化的發展趨勢下,環境問題已經成為一個全球性的問題,為世界人民所關注。所以,我們必須積極探索林業采伐作業的環境保護技術及對策,實現人與自然的共存。

[1]邱仁輝,周新年,楊玉盛.森林采伐作業的環境影響及其保護對策[J].中國生態農業學報,2003(1).

[2]惠金祥.對森林采伐作業的環境保護技術探討[J].科技致富向導.2011(8).

猜你喜歡
伐區林地環境保護
環境保護
環境保護中水污染治理措施探討
關于森林采伐伐區設計規程分析
基于環境保護的城市污水處理
丹東市林地分類研究
淺談林地保護及恢復措施
伐區調查設計對森林采伐量的影響
林地流轉模式的選擇機理及其政策啟示
小型無人飛行器用于林地監視的嘗試
南方集體林區伐區蓄積量樣木調查法的運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