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兩個北京

2014-09-02 19:36鄧人偉
作文·初中版 2014年7期
關鍵詞:北漂胡同暴雨

鄧人偉

一年前的暑假來北京,那時已是傍晚。坐車駛出高鐵站,第一次見識到了北京這全國有名的“堵”城。晚高峰的車流裹挾著有一波沒一波的暴雨一寸寸嚙噬著腳下的路,陰沉的天空下擁擠的高樓使人莫名地壓抑,積蓄了一整天的疲憊和煩躁,此刻宣泄在那晃瞎人眼的遠光燈和汽車駛過時濺起老高的混合著泥漿和尾氣的水花里。詩人愿意在這迷蒙的景致里找尋古都的滄桑美感,可惜我沒有詩人的浪漫情懷。

說真的,我有點失望。這與我印象中的首都差遠了。作為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我印象中的北京應當是古老與時尚的結合體,是透著優雅與矜持的??蛇@暴雨中的城市,怎么看都只是落魄貴族。

當晚的暴雨對于北京這個相對干旱的城市來說簡直是一場災難。第二天就變成了全國的新聞。且撇開北京郊區的嚴重災情,只說北京城內。立交橋下的積水居然能沒過車頂,導致行人死傷。聽著出租車內廣播對城內災情的播報,我這個從潮濕多雨的南方三線城市來的游客不由得感到好笑。偌大個首都城市竟敵不過一場在南方可以輕松應對的暴雨?地表上的光鮮,地底下的不堪,正是我們周圍許多東西的縮影。

住在二環內的一個賓館,臨近老居民區,卻發現住在這里的北京人已經很少,除了一些老人不愿再遷居,還生活在這里。這里住的多是“北漂”族、外來務工人員。在七拐八轉的胡同里,我看到炎炎夏日里孤單的老人坐在家門口扇著蒲扇,精瘦黝黑的“小候鳥”們成群結隊地奔跑游戲。在僅容得下一張床的沒有門的屋子里,一個“北漂”蜷縮在床鋪上睡得很香。一家衛生狀況不佳的簡易作坊運作不息,一塊油膩的門簾像猶抱琵琶半遮面的歌女廉價的面紗一般輕輕遮去了里面的骯臟,門簾上寫著如同密語一般的“檳榔”二字,而我,顯然不屬于這密語的受眾……他們或許是每天擁入北京的數以萬計的人中的一個,亦或許是這龐大的城市中的失敗者、被淘汰者。也可能他們明天就能搬出這破舊狹隘的胡同,又或者……這些胡同里,開不進汽車,看不到幾臺空調外機,覆蓋不到無線網絡。晴天路面都被曬得發燙發軟,雨天里菜市場里蔬菜水果的腐臭味撲鼻而來,陰溝里的臭水咕嘟嘟地往地面上冒。如果不是親眼所見,我不會相信這是在距離全世界最大的人民廣場、全國最繁華的商業步行街不到20公里的二環內。

但事實上根本不需要20公里。今年再去北京,去的地方與去年完全不同。坐大巴進了朝陽區,晚上五六點鐘依舊高懸的太陽照在高樓大廈的玻璃幕墻上,折射出耀眼的光芒,這或許就被叫作“現代化”。國有企業的總公司在這里,全國各地的辦事處在這里,教育部、外交部都在這里……這是寸土寸金的地段。我開始理解以前不理解的事:為什么“北漂”族中的很多人在北京省吃儉用,甚至有人為省房租而露宿街頭,難道是為了過這樣連在老家的日子都比不上的生活?或許我是帶著一種來自較為富裕的城市的優越感在質問吧。有人問我:“既然一樣是打拼,這些人去無錫打拼,和去北京打拼的區別又在哪里呢?”我想,就是因為這里是首都,是經濟文化中心,有很多誘人的東西,能打拼出更好的生活吧!早高峰的地鐵站里每個人都在拼命擠上那沙丁魚罐頭般的列車,搶到座位,拿出手機,開始一天的生活。那忙著用手機接發郵件的白領,那瀏覽著新聞的公務員,那捧著磚頭書嘴里念念有詞的學生,那拎著蛇皮袋灰頭土臉的建筑工人……地面上是氣勢雄偉的中國石油總公司,地面下是充斥著汗臭、疲沓、手機鈴聲的快軌?!吧扯◆~罐頭”里那些渺小的人,建設起了地面上那個誘人的首都。地鐵站里那個女孩兒,一把吉他,一個音箱,唱著《征服》,文藝青年說她在追逐夢想,我卻以為,她只是在過一種自己渴望的生活。

胡同里奔跑玩耍的孩子和快餐店里擺弄著蘋果、三星的孩子一樣,都是在玩兒。地鐵里忙著收發郵件的白領和灰頭土臉的農民工一樣,都是為了生活。二環內在我看來破敗不堪的北京和朝陽區繁華時尚的北京在同一個北京……這就是生活,生活里從來沒有戲劇。

而我只是個過路的旅客,站在局外,看得片面,也看得全面。endprint

猜你喜歡
北漂胡同暴雨
“80年未遇暴雨”襲首爾
暴雨
當暴雨突臨
臺灣影視人的“北漂”路
光陰,在胡同中流逝
最不像胡同的胡同
I LOVE SPIDER—MAN
北漂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