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環海峽旅游圈視角下的臺灣地區旅游發展研究

2014-09-15 21:04徐凱李悅錚江海旭
世界地理研究 2014年3期
關鍵詞:旅游發展臺灣地區

徐凱+李悅錚+江海旭

摘 要:依據2013年臺灣統計年鑒和臺灣交通部觀光局觀光統計年報,在吸收和繼承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從旅游發展條件和旅游發展現狀分析臺灣地區的旅游發展,并結合國家環海峽旅游圈的政策導向進行研究。研究表明:臺灣地區具有優越的區位、發達的經濟、豐富的資源、便利的交通以及良好的環境,這些都為臺灣地區旅游發展提供充分的條件;臺灣地區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其旅游也加快發展;在入境旅游和出境旅游不斷增長的同時,區內旅游漸趨疲軟,在整個旅游業中所占份額越來越??;臺灣地區入境旅游市場增長較快,大陸和港澳地區正逐步成為入境旅游市場的主體,洲際客源分布較為穩定,入境游客構成存在一定變化;入境旅游和出境旅游受國際關系和地區關系的影響顯著,入境旅游市場和出境旅游市場的發展不均衡,使旅游成為“花匯產業”;近年來隨著臺灣地區入境旅游的快速發展,特別是海峽兩岸旅游合作的進一步深入,大陸已取代日本成為臺灣地區第一大客源市場,入境旅游市場和出境旅游市場的不平衡性正在縮小。

關鍵詞:環海峽旅游圈;旅游發展;臺灣地區

中圖分類號:F592.7 文獻標識碼:A

1 引言

國家旅游局在2007年出臺《關于推進海峽西岸經濟區旅游產業發展的意見》,明確支持并推進構建海峽兩岸旅游合作體系[1]。2009年5月,國務院出臺《關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的若干意見》,支持和推動福建省加快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并使海峽西岸經濟區提升到國家戰略層面,其旅游業發展也受到相應的重視[2]。2009年12月,國務院出臺《關于加快發展旅游業的意見》,明確提出要把旅游業培育成國民經濟的戰略性支柱產業和人民群眾更加滿意的現代服務業,把建設我國重要的自然和文化旅游中心、國際知名的旅游目的地明確為海西經濟區建設的四大戰略定位之一[3]。2012年8月,福建省政府下發《關于加快旅游產業發展的若干意見》,首次以福建省委、省政府名義出臺加快旅游產業發展的政策性意見,著力推動海峽旅游創新發展,加快構建環海峽旅游圈[4]。環海峽旅游圈包括福建、臺灣、港澳地區,南連珠三角,北接長三角,具有明顯的區位優勢和旅游特色[1]。

國內學者對臺灣旅游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旅游市場、旅游政策、旅游文化、旅游資源和旅游目的地形象等方面。陳雯認為由于雙邊經貿關系、親情關系以及大陸的旅游資源優勢,都對臺灣游客有巨大的吸引力,使得他們再度重訪成為必然趨勢,從而得出發展海峽兩岸的旅游業前景廣闊的結論[5]。劉佳等對臺灣開放大陸赴臺旅游的經濟影響度進行研究[6]。謝偉鳴認為臺灣自1956年起,開始有計劃制定旅游政策,并仿效多國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促使臺灣旅游業成為臺灣地區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7]。此外,胡洪彬還對臺灣旅游公共服務體系進行研究[8]。陶德宗認為臺灣文化是中華文化的海上分支,它的根在大陸,臺灣文化的中華血統,使得臺灣同胞具有中華情結[9]。此外,胡幸福還對臺灣文化進行研究[10-11]。王亞欣認為在營造的目的、規劃和管理的方法以及部落旅游特色的形成等方面,臺灣原住民部落觀光有值得借鑒之處[12]。崔峰等對臺灣25各地區全年各月旅游氣候舒適度進行分析評價后,認為臺灣全省旅游氣候舒適期較長,不適宜期主要集中在夏季的6、7、8月份,且受臺風影響較大[13]。肖亮等通過對兩岸綜合旅游網站、旅行社網站及臺灣旅游官方網站的內容分析,提煉出互聯網傳播的臺灣旅游目的地形象主題:自然生態、度假、鄉村、文化、城市;進一步的相關分析發現,各類網站構建并傳播的臺灣旅游目的地形象不同;研究結果為大陸居民赴臺旅游市場的開發和臺灣旅游目的地形象的提升提供借鑒[14]。此外,張文等[15]也對臺灣旅游目的地形象做過研究??傊?,對臺灣地區旅游研究更多的是側重于臺灣旅游的某一方面或幾方面進行研究,整體研究略顯不足。本文擬從臺灣地區旅游發展條件及現狀來研究臺灣地區的旅游發展。

2 臺灣地區旅游發展條件分析

2.1 優越的區位

臺灣地區位于我國東南沿海的大陸架上,東臨太平洋,北近日本和韓國,南與菲律賓隔巴士海峽,西與福建隔臺灣海峽相望,西南臨近港澳地區。臺灣地區位于西太平洋航道的中心,是太平洋地區各國海上聯系的重要交通樞紐。北回歸線橫穿臺灣島中南部,使其氣候具有熱帶和亞熱帶特征。臺灣地區周圍環海,特別是黑潮暖流的影響,使其降水豐富。受海洋性季風影響,臺灣地區全年氣候適宜,冬季溫度較高,夏季無極端高溫,樹木四季蒼翠,百花芬芳,全年氣溫偏高,平均氣溫在22℃左右。臺灣本島是我國最大的島嶼,它還包括周圍的澎湖列島、釣魚島、赤尾嶼、彭佳嶼、蘭嶼、綠島等幾十個島嶼,海岸線綿長。臺灣本島平原約占全島面積的1/3,山地占2/3。臺灣本島東部為太平洋板塊和歐亞板塊擠壓所形成的斷層海岸崖壁陡峭,凹凸曲折,峽灣相間,奇石怪巖極具觀賞價值。平原多分布在臺灣西部,總稱臺西平原。臺灣山脈集中分布在島的中部和東部,以中央山脈為骨干,自東向西有臺東海岸山脈、中央山脈、雪山山脈和玉山山脈、阿里山脈等。其中,3000米以上的山峰有62座。臺中港、高雄港、花蓮港、基隆港為本地區四大國際港。

2.2 發達的經濟

臺灣地區經濟發展迅猛,地區生產總值、人均地區生產總值及人均可支配所得不斷增長(表1)。自1981年到1991年,地區生產總值增長約3.76倍,人均地區生產總值增長約3.41倍,人均可支配所得也增長約2.54倍,表明自20世紀70年代臺灣經歷兩次嚴重的石油危機后,經濟轉型之路走得頗為成功。1981年人均GDP達到2715美元,旅游進入休閑時代。1991年,臺灣地區的人均生產總值達到9 263美元,表明臺灣地區進入家庭購買汽車消費的發展階段。20世紀90年代以來,臺灣當局制定經濟建設計劃,積極改善經濟發展環境,使經濟在90年代仍然保持較高的增長率。臺灣地區人均可支配收入在1981年~2012年間也不斷增長,居民的購買能力不斷上升,生活水平顯著提高。隨著汽車進入居民家庭,臺灣地區居民的出行能力大幅度上升,居民自駕旅游逐漸普遍。而且隨著交通、能源、通訊等基礎設施逐步完善,旅游供給能力、配套水平不斷提升。

2.3 豐富的資源

臺灣地區旅游資源豐富,質量較高。由于緯度位置較低,全年溫度適宜,森林茂密,動植物資源豐富,有“蝴蝶王國”之稱。獨特的地質環境、溫暖濕潤的氣候、四面環海使本區地貌復雜,海蝕地貌和喀斯特地貌發育,形成許多頗具觀賞價值的自然景觀。臺灣十二景有太魯閣的魯谷幽峽、阿里山的阿里曉日、溪頭的溪頭朝霧、玉山的玉山層峰、合歡山的合歡積雪、日月潭的明潭清波、鵝鑾鼻的鵝鑾觀海、故宮文物的故宮瑰寶、野柳的野柳聽濤、大霸尖山的大霸九仞、秀姑巒溪的秀姑漱玉。此外,有亞洲第一高樓之稱的臺北101大廈、基隆旭岡、淡水、八仙山和壽山等都是久負盛名的景點。

依托悠久的歷史和豐富的文化,臺灣大力發展文化旅游[16]。自三國時代,中國福建、廣東等地的人民便逐漸開拓、經營臺灣。臺灣文化包括原住民文化、閩南文化、客家文化、外省族群文化和南洋移民文化。日本文化和歐美文化的影響在臺灣也形成獨特的亞文化。原住臺灣的少數民族總稱為高山族,根據語言、風俗的不同,分為阿美、泰雅、排灣、布農、卑南、魯凱、曹、雅美和賽夏等,分居區內各地。

2.4 便利的交通

臺灣地區交通四通八達,是全球重要的交通樞紐之一,海運、航空、鐵路、公路、管道五種運輸方式一應俱全,代理、供應、服務、保障、管理等支持系統配套完整,商貿、旅游、金融、保險、信息等第三產業聯動發展,為臺灣地區的旅游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條件。機場、火車站、長途客車、公交車等合理銜接,構成海陸空立體的交通網絡體系,為旅客提供方便舒適的環境,為旅客進出臺灣、游臺灣提供強有力的交通支撐。隨著環海峽旅游圈的發展,臺灣地區旅游將迎來發展的春天。

由表2可知,臺灣地區旅客運輸方式以公路運輸為主,其次為鐵路運輸、民航運輸、船舶運輸。自1981年以來,臺灣地區鐵路客運量不斷增長,公路運輸客運量雖有波動但仍占主要地位,船舶客運量波動較大后又緩慢回升,民航客運量基本平穩。1981年到2003年間,臺灣地區人均GDP由2715美元漲至14197美元,達到并超過國際上促使私人購車將出現爆發性增長的3000美元標準,私家車的數量不斷增加,使公路客運量減少并逐漸趨于穩定。在1981年到2012年間,民航客運量也穩步上升,自2005年國際客運量超過區內客運量,自此航空運輸以國際旅客為主。

1981年至2012年臺灣地區的道路長度不斷增加,部分鐵路運輸份額為公路運輸所取代,造成鐵路營運里程的波動。期間船舶登記數呈相對平穩的增長態勢,民航起降次數不斷增加,表明來臺旅客數量的增長和臺灣地區航空運輸的健康發展。道路長度和民航起降架次的增加,增強了臺灣地區的可進入性及區內活動的靈活性,為旅游進一步發展提供保障。

2.5 良好的環境

1996年服務業占臺灣國民生產總值的61.24%,已然成為臺灣地區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作為服務業重要組成部分的旅游業,對區域環境的依賴尤為顯著。

由表3可知,臺灣地區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從1991年到2003年增長速度較快,從2004年到2011年變化比較平緩且有逐年下降的趨勢。20世紀90年代以來,臺灣經濟已經由“工業經濟型”轉化為“服務業經濟型”,在轉型初期還存在大量的工業經濟,導致初期溫室氣體排放量的逐年上升。2007年之后,隨著工業經濟的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量平穩下降。從1991年到2012年間,PSI①>100日數占總測定日數的百分比由16.24%下降到0.96%,地區內空氣質量顯著提高。臺灣經濟的轉型,由高排放的工業經濟轉變為低排放的服務型經濟必然會引起空氣質量的大幅度改善。臺灣地區當局于1999年頒布《臺灣噪音管制法》以及之后的一系列規章制度,加強對噪音的控制,提高地區居民生活的舒適度,表明臺灣地區當局對環境的高度重視。因此,環境音量和交通音量的不合格時段比率在之后的時間段里呈大幅度下降趨勢。從1991年到2012年,臺灣地區的垃圾妥善處理率更是由60.20%上升到100%,極大地改善了地區居民的生活環境以及提高了地區的美觀度。同時,臺灣地區自然保護區域面積增加約3倍,對維持當地生態系統的完整性和支撐臺灣地區旅游資源的開發具有重要意義。地區環境的改善和資源的保護及合理利用,不僅可以使當地的自然景觀不被破壞,自然資源不致枯竭,而且可以有力地支撐當地旅游及相關配套產業的發展。

3 臺灣地區旅游發展現狀分析

3.1 臺灣居民區內旅游現狀

隨著臺灣地區經濟的發展,社會穩定,居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旅游需求不斷被激發。臺灣居民的區內旅游是臺灣地區旅游的重要組成部分。由表4可知,臺灣地區區內旅游總旅次和區內旅游收入整體呈現上升趨勢,但其中也有波動。自2001年到2004年,臺灣居民區內旅游總旅次及旅游收入以平緩態勢上升, 2005年下降幅度較大。2005年,全球多國爆發禽流感疫情并且臺灣地區也出現相應疫情,臺灣地區當局也大力宣傳疫情防護工作。在這種情況下,臺灣地區居民的出行意愿便被降低。同時,國際原油價格也創歷史新高,臺灣地區作為融入全球化程度較高的地區并且油氣資源匱乏,國際原油價格的升高必然會影響到臺灣的交通運輸業,對居民出行造成沖擊。2007年到2009年的全球金融危機使居民消費意愿降低以及社會呈現消費疲軟的趨勢,對居民的區內旅游也產生較大影響。2007年到2009年間,臺灣地區居民區內旅游總旅次和區內旅游收入呈現明顯下降趨勢,但總體來說要小于2005年的波動幅度。在金融危機過后的2010年,區內旅游市場迅速恢復并且超過2007年的水平,臺灣地區居民區內旅游總旅次和區內旅游收入達到12393.7萬人次和2381億元新臺幣。在總旅次和區內旅游收入波動的同時,觀光總收入也呈現出一定的波動,但并不完全一致。區內旅游收入占觀光總收入的比例由2001年的62.25%下降到2012年的43.64%,說明區內旅游在臺灣地區整體旅游中的地位發生變化,入境旅游已經取代區內旅游在臺灣地區旅游中的主體地位。入境旅游受國際關系影響較大,這加大了臺灣地區旅游發展的潛在不穩定性。

3.2 臺灣地區入境旅游現狀

3.2.1 入境旅游市場增長較快,但遭遇意外事件所受影響較大

由表5可知,從2001年到2012年,臺灣地區入境旅游的外匯收入占觀光總收入的比例已經由最低的31.76%增長到56.36%。2012年,臺灣地區入境旅游人數達731.15萬人次,比上年增長20.11%;入境旅游外匯收入達208.83億美元,比2011年和2010年分別增加7.04億美元和30.5億美元,保持了較快增長態勢。但2012年來臺游客的平均停留夜數為6.87夜,要略低于2011年的7.05夜和2010年的7.06夜。

2003年在“非典”的嚴重影響下,臺灣地區入境旅游人數由2002年的297.77萬人次下降到2003年的224.81萬人次,旅游外匯收入也由2002年的1585億元新臺幣下降到2003年的1015億元新臺幣??梢娕_灣入境旅游市場易受意外事件的沖擊。在2007年到2009年的全球金融危機中,外匯收入和來臺旅游人次依然平穩增長,似乎并沒有受到全球金融危機的影響。這主要是因為2008年7月大陸居民赴臺游正式開始,大陸居民赴臺人數不斷攀升在一定程度上相對抵消了全球金融危機對臺灣入境旅游的不良影響。

3.2.2 大陸和港澳地區正逐步成為入境旅游市場的主體

臺灣地區入境旅游市場可以分為兩大部分,一部分是大陸、港澳同胞及僑胞,另一部分是外國人(包括已加入到外國國籍的海外華人)。在2010年之前,臺灣地區的入境旅游客源市場的主體是日本和港澳地區。自2008年6月臺灣地區開放大陸游客赴臺游以來,大陸赴臺旅游客流量由2008年的32.92萬人次增長到2012年的258.64萬人次,并于2010年取代日本成為臺灣地區入境旅游的第一大客源市場。2011年臺灣地區入境旅游人數達608.75萬人次,其中所有外籍游客358.87萬人次,占到總數的58.95%;港澳地區72.07萬人次,占到總數的11.84%;大陸赴臺客流量為175.55萬人次,占到總數的28.84%;大陸和港澳地區占到總數的40.68%。2012年臺灣地區入境旅游人數達731.15萬人次,其中所有外籍游客383.16萬人次,占到總數的52.41%;港澳地區共90.66萬人次,占到總數的12.40%;大陸赴臺共255.15萬人次,占到總數的34.90%;港澳地區和大陸占到臺灣地區入境客流量的47.30%。由此可見,大陸和港澳地區正逐步成為臺灣地區入境旅游市場的主體。

3.2.3 洲際客源分布較為穩定

臺灣地區洲際客源分布依次為:亞洲地區、美洲地區、歐洲地區、大洋洲地區、非洲地區。2011年亞洲地區、美洲地區、歐洲地區、非洲地區分別比上年增長10.06%、4.30%、4.35%和8.29%,大洋洲地區比上年減少1.96%。2012年亞洲地區、美洲地區、歐洲地區、大洋洲地區分別比上年增長22.98%、0.50%、2.78%和6.91%,非洲地區減少0.82%。亞洲地區客源市場增長最為迅速,是臺灣地區的主要客源地之一。這與亞洲地區擁有大量的華人華僑、港澳同胞以及2008年以來開放大陸居民赴臺游,共同加快亞洲地區客源市場的增長。

在2003年“非典”期間,亞洲地區來臺游客為176.76萬人次,占臺灣地區客源市場的首位(表6)。從2001年到2012年數據可以看出,美洲地區和歐洲地區也是臺灣地區重要的客源市場,來臺旅客人次逐年上升,2012年達到49.76萬人次和21.80萬人次。作為亞洲之外離臺灣地區最近的大洲,大洋洲地區的客源市場也基本保持增長趨勢,但與亞洲地區、美洲地區和歐洲地區的客源市場相比還有很大差距。非洲地區作為臺灣地區客源市場之一,2006年到2012年之間赴臺旅客一直低于9000人次,處于最低水平。

3.2.4 入境游客構成特征

從年齡構成來看,來臺的中青年游客占大多數。從2001年到2012年間,19歲及以下的游客比例由2001年的6.07%緩慢增長到2012年的7.45%,在這個年齡段的游客絕大部分沒有經濟能力,并且出于安全考慮父母不會讓這個年齡段的子女獨自遠行,因此在臺灣地區入境游客中所占比例較低。在20歲至49歲的年齡階段內的中青年游客比例占大多數,2001年占到游客總數的68%,在2001年到2012年期間所占比例呈逐漸減少趨勢,至2012年占到58.55%。中青年是社會的主力軍,在這個年齡階段內往往具有一定的收入和閑暇時間或是出于工作的需要,并且精力充沛思維活躍具有探索精神,因此在入境游客中所占比例較大。在50歲到59歲年齡階段的游客,所占比例由2001年的16.54%增長到2012年的17.43%,在這個階段往往達到事業巔峰,有足夠的出行能力和閑暇時間。60歲以上的游客比例增長最為明顯,由2001年的9.39%增長到2012年的16.56%,這個年齡階段絕大多數為退休人員,不僅具有一定的經濟能力,而且有足夠的閑暇時間來追求高品質的生活。60歲以上游客比例的增長,對中青年游客比例造成影響。

從性別構成來看,男性游客占多數,女性游客占少數。2001年來臺游客中男性的比例為62.90%,女性為37.10%,可以看出男性占絕大多數。在2001年到2012年期間,男性所占比例逐漸下降,相反女性所占比例逐漸上升,至2012年時分別為51.14%和48.86%。女性游客比例的上升沖擊男性游客占絕大多數的優勢地位,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女性在社會中地位的提升。

從旅游動機分析,來臺游客中觀光占絕大多數,其次是業務和探親。2012年來臺游客中觀光目的占63.97%,業務和探親目的占18.30%。觀光目的比例從2001年的36.08%增長到2012年的63.97%,增長幅度較大。

從職業構成來看,家庭退休、秘書和商人在來臺游客中所占比例較大。2012年家庭退休、秘書和商人占到來臺游客中的48.83%,其次為文教人員10.91%。同時,軍公人員、家庭退休、秘書、商人、專技人員和文教人員共同占所有來臺游客的65.60%。

3.3 臺灣地區出境旅游現狀

自1956年以來,臺灣地區的旅游業已經形成區內旅游、入境旅游、出境旅游三大市場。自1979年臺灣地區當局允許出境旅游以來,臺灣地區出境旅游發展迅速,1987年出境旅游突破100萬人次,1989年又突破200萬人次,并首次超過入境旅游人次。1988年,臺灣地區出境旅游增長率為51.4%,遠遠超過同期入境旅游增長率(9.89%)。之所以出現這種現象,與1987年臺灣地區當局重新開放大陸探親關系密切。海峽兩岸血脈相連,臺灣地區政策的改變,極大地釋放長久以來被壓抑的、非常規的出境旅游需求,從而促使臺灣地區出境旅游高速增長,使按人口計算的出境旅游率居于世界前列,達到21%。臺灣地區出境旅游在經過高速增長后,速度放緩。這也是長期積壓的出境旅游需求釋放之后,使出境旅游需求相對緩解所造成的趨勢。1993年臺灣出境旅游人次更是達到入境旅游人次的2.5倍,使臺灣地區出境旅游市場和入境旅游市場嚴重失衡。

2001年,臺灣地區來臺旅游人次為283.1萬人次,出境旅游為715.29萬人次,來臺旅游人次為出境旅游人次的0.4倍。2012年,臺灣地區來臺旅游人次為731.15萬人次,出境旅游為1023.98萬人次,來臺旅游人次為出境旅游人次的0.7倍。由此可見,臺灣入境旅游市場不斷發展,將逐步扭轉臺灣地區出境旅游市場和入境旅游市場的不平衡局面。2010年,大陸赴臺游客達到163.1萬人次,超過日本一躍成為臺灣地區最大的客源市場。2012年,大陸赴臺游客為258.64萬人次,占來臺總客流量的35.37%。隨著海峽兩岸合作進程的不斷推進以及環海峽旅游圈的構建和運行,大陸赴臺客流量將進一步增加。

4 結語

臺灣地區具有優越的區位、發達的經濟、豐富的資源、便利的交通以及良好的環境,這些條件共同為臺灣地區的旅游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臺灣地區旅游發展較早,至今已取得顯著成績,但同時也存在一些問題。在入境旅游和出境旅游不斷增長的同時,區內旅游漸趨疲軟,在整個旅游業中所占份額越來越小。入境旅游和出境旅游受國際關系和地區關系的影響顯著,區內旅游份額的減少無疑會加大臺灣地區旅游發展的不穩定性。對于區內旅游在臺灣地區整體旅游中地位的變化,應該引起臺灣地區當局足夠的重視,努力加強區內旅游,保持旅游發展的穩定性,促進地區經濟健康發展,更好地造福臺灣地區居民。臺灣地區入境旅游市場增長較快,大陸和港澳地區正逐步成為入境旅游市場的主體,洲際客源分布較為穩定,入境游客構成存在一定變化。同時,入境旅游市場和出境旅游市場的發展也不均衡。自1989年出境旅游市場首次超過入境旅游市場之后,至2012年出境旅游市場依然領先于入境旅游市場,造成巨大的旅游逆差使旅游成為“花匯產業”。近年來隨著臺灣地區入境旅游的快速發展,特別是海峽兩岸旅游合作的進一步深入,中國大陸已取代日本成為臺灣地區第一大客源市場,入境旅游市場和出境旅游市場的不平衡性正在縮小。環海峽旅游圈的建構將推動兩岸地區的旅游交流與合作,并將改善臺灣地區入境旅游市場和出境旅游市場的不均衡局面,促進臺灣旅游回歸創匯產業的本色。通過海峽兩岸的旅游合作,推廣海峽旅游產品,擴展環海峽旅游圈的知名度,塑造地區旅游整體形象,提高環海峽旅游圈的旅游競爭力,將其建成全球重要的自然、文化旅游中心和旅游目的地。

參考文獻:

[1] 張麗娜. 福建構建“環海峽旅游圈”[EB/OL]. http://www.toptour.cn/detail/info98286.htm,2013-10-11.

[2] 國務院辦公廳. 國務院關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的若干意見[EB/OL]. http://www.gov.cn/zwgk/2009-05/14/content_1314194.htm,2009-05-14.

[3] 國務院辦公廳. 國務院常務會通過《關于加快發展旅游業的意見》[EB/OL]. http://www.gov.cn/ldhd/2009-11/25/content_1473006.htm,2009-11-25.

[4] 福建省政府. 省委省政府出臺關于加快旅游產業發展的若干意見[EB/OL]. http://www.fujian.gov.cn/fjyw/fj

yw/201209/t20120903_503674.htm,2012-09-03.

[5] 陳雯. 臺灣旅游市場前景分析[J]. 旅游論壇,1998(3):76-77.

[6] 劉佳,龔唯平. 臺灣開放大陸赴臺旅游的經濟影響度研究[J]. 商業研究,2012(2):177-182.

[7] 謝偉鳴. 臺灣旅游政策述論[J]. 旅游學刊,1993(2):50-54.

[8] 胡洪彬. 臺灣旅游公共服務體系及其對大陸的啟示[J]. 臺灣研究集刊,2013(5):60-68.

[9] 陶德宗. 論臺灣文化中的中華血統[J]. 社會科學戰線,2006(4):161-164.

[10] 胡幸福. 旅游臺灣文化準備[J]. 廣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12):62-66.

[11] 胡幸福. 正確看待臺灣旅游文化中的日本角色[J]. 旅游論壇,2009(2):291-294.

[12] 王亞欣. 對臺灣原住民部落觀光營造的思考[J]. 旅游學刊,2006(4):27-31.

[13] 崔峰,劉亞洲.臺灣旅游氣候舒適度分析與評價[J]. 長江流域資源與環境,2013(9):1234-1242.

[14] 肖亮,趙黎明. 互聯網傳播的臺灣旅游目的地形象[J]. 旅游學刊,2009(3):75-80.

[15] 張文,頓雪霏. 探討大陸游客對臺灣旅游目的地形象的感知[J]. 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學報,2010(11):75-82.

[16] 江海旭,李悅錚,王恒. 地中海海島旅游開發經驗及啟示—以西班牙巴利阿里群島為例[J]. 世界地理研究,2012(4):124-131.

Research on Tourism Development in Taiwa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trait Tourism Circle

XU Kai1, LI Yue-zheng1,2, JIANG Hai-xu3

(1.School of Urban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Liaoning Normal University, Dalian 116029, China; 2.Key Research Institute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at Universities-Center for Studies of Marine Economy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Liaoning Normal University, Dalian 116029, China; 3. Schoo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Liaoning University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and Economics, Dalian 116052, China)

Abstract: Based on statistical Yearbook of Taiwan and Taiwan "Tourism Bureau" statistical Yearbook of tourism in 2013, on the basis of absorbing and inheriting existing research results, the author analyses the tourism development in Taiwan from the conditions of tourism development including its present situation and combines with the policy guidance of national strait tourism circle for study. Research has shown that Taiwan has a superior location, developed economy, abundant resources, convenient transportation and good environment, all these provide sufficient conditions for tourism development in Taiwan. With the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Taiwan, its tourism also accelerates quickly. Inbound tourism and outbound tourism grow constantly at the same time, the area of tourism is gradually weakening, and its share in the whole tourism industry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smaller. Inbound tourism market is growing rapidly in Taiwan, the mainland , Hong Kong and Macao regions are gradually becoming the main inbound tourism market, intercontinental source distribution is relatively stable, there are some changes in the composition of inbound tourists. Inbound tourism and outbound tourism are significantly influenced by international relation and regional relation, the development of inbound tourism and outbound tourism market is not balanced, making tourism industry "consumption of foreign exchange industry".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bound tourism in Taiwan, especially the further tourism cooperation across the Taiwan straits, the mainland has replaced Japan as Taiwan's largest tourist source market, and the imbalance between inbound tourism and outbound tourism market is shrinking.

Key words: strait tourism circle; tourism development; Taiwan

[16] 江海旭,李悅錚,王恒. 地中海海島旅游開發經驗及啟示—以西班牙巴利阿里群島為例[J]. 世界地理研究,2012(4):124-131.

Research on Tourism Development in Taiwa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trait Tourism Circle

XU Kai1, LI Yue-zheng1,2, JIANG Hai-xu3

(1.School of Urban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Liaoning Normal University, Dalian 116029, China; 2.Key Research Institute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at Universities-Center for Studies of Marine Economy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Liaoning Normal University, Dalian 116029, China; 3. Schoo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Liaoning University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and Economics, Dalian 116052, China)

Abstract: Based on statistical Yearbook of Taiwan and Taiwan "Tourism Bureau" statistical Yearbook of tourism in 2013, on the basis of absorbing and inheriting existing research results, the author analyses the tourism development in Taiwan from the conditions of tourism development including its present situation and combines with the policy guidance of national strait tourism circle for study. Research has shown that Taiwan has a superior location, developed economy, abundant resources, convenient transportation and good environment, all these provide sufficient conditions for tourism development in Taiwan. With the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Taiwan, its tourism also accelerates quickly. Inbound tourism and outbound tourism grow constantly at the same time, the area of tourism is gradually weakening, and its share in the whole tourism industry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smaller. Inbound tourism market is growing rapidly in Taiwan, the mainland , Hong Kong and Macao regions are gradually becoming the main inbound tourism market, intercontinental source distribution is relatively stable, there are some changes in the composition of inbound tourists. Inbound tourism and outbound tourism are significantly influenced by international relation and regional relation, the development of inbound tourism and outbound tourism market is not balanced, making tourism industry "consumption of foreign exchange industry".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bound tourism in Taiwan, especially the further tourism cooperation across the Taiwan straits, the mainland has replaced Japan as Taiwan's largest tourist source market, and the imbalance between inbound tourism and outbound tourism market is shrinking.

Key words: strait tourism circle; tourism development; Taiwan

[16] 江海旭,李悅錚,王恒. 地中海海島旅游開發經驗及啟示—以西班牙巴利阿里群島為例[J]. 世界地理研究,2012(4):124-131.

Research on Tourism Development in Taiwa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trait Tourism Circle

XU Kai1, LI Yue-zheng1,2, JIANG Hai-xu3

(1.School of Urban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Liaoning Normal University, Dalian 116029, China; 2.Key Research Institute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at Universities-Center for Studies of Marine Economy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Liaoning Normal University, Dalian 116029, China; 3. Schoo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Liaoning University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and Economics, Dalian 116052, China)

Abstract: Based on statistical Yearbook of Taiwan and Taiwan "Tourism Bureau" statistical Yearbook of tourism in 2013, on the basis of absorbing and inheriting existing research results, the author analyses the tourism development in Taiwan from the conditions of tourism development including its present situation and combines with the policy guidance of national strait tourism circle for study. Research has shown that Taiwan has a superior location, developed economy, abundant resources, convenient transportation and good environment, all these provide sufficient conditions for tourism development in Taiwan. With the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Taiwan, its tourism also accelerates quickly. Inbound tourism and outbound tourism grow constantly at the same time, the area of tourism is gradually weakening, and its share in the whole tourism industry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smaller. Inbound tourism market is growing rapidly in Taiwan, the mainland , Hong Kong and Macao regions are gradually becoming the main inbound tourism market, intercontinental source distribution is relatively stable, there are some changes in the composition of inbound tourists. Inbound tourism and outbound tourism are significantly influenced by international relation and regional relation, the development of inbound tourism and outbound tourism market is not balanced, making tourism industry "consumption of foreign exchange industry".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bound tourism in Taiwan, especially the further tourism cooperation across the Taiwan straits, the mainland has replaced Japan as Taiwan's largest tourist source market, and the imbalance between inbound tourism and outbound tourism market is shrinking.

Key words: strait tourism circle; tourism development; Taiwan

猜你喜歡
旅游發展臺灣地區
基于全域旅游視角的武陵山片區旅游發展研究
全域旅游視角下朝陽市旅游發展探索
新常態思維下黔東南村寨旅游改革發展的SWOT
區域旅游業發展與經濟增長關系的時間序列分析
基于SWOT分析的黃公望景區發展研究
張家界市休閑旅游發展研究
駭圖
兩岸版權貿易現狀及發展趨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