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學生語文自學能力的培養

2014-09-17 02:54張海燕
吉林畫報·教育百家 2014年17期
關鍵詞:想象課文思維

張海燕

當今時代是知識經濟時代,新知識迅猛增長,舊知識迅速更新,構建終身學習能力已經成為時代的要求。與時俱進,才能適應時代的要求而不被時代所淘汰。

什么才是終身學習能力呢,我認為那就是自學能力,因為終身學習已經成為世界趨勢和人們共識,而人們的學習主要是在沒有老師的指導下進行的。所謂自學能力,就是通過自己已經理解和記憶的知識,獨立鉆研,刻苦努力,自覺去探索,獲取新知識的能力那么怎樣培養中學生的語文自學能力呢?

一、激發興趣,是培養自學能力的基礎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則是客體。只有教師的積極性,而無學生的積極性,培養學生的語文能力則是一句空話,要提高語文教學質量是絕對辦不到的,只有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才能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變消極為積極,變被動為主動,學生才可能有強烈的求知欲和濃厚的學習興趣。在此基礎上,教師的主導作用才可能產生強大的動力,二者的有機結合,才會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學生的語文能力才可能逐步形成,語文素質才可能全面地提高,語文教學質量也就能隨之而提高。要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之對語文學科有濃厚的興趣。

首先要讓學生在學習語文的過程中,逐步懂得語文和社會生活的關系,語文和科學技術發展的關系,語文和自己今后工作、學習和生活的關系。初中一冊語文教材的選編,是充分考慮到這點的。所以在語文課本的說明中明確提出:“第一階段(第一學期一),認識學習語文與生活的關系,著重培養一般的語文能力,課文按照其反映的社會生活內容分類安排?!痹诔踔幸粌缘恼Z文教學中,我注意指導學生閱讀每個單元的“單元提示”,學生從中了解語文與家庭生活、學校生活、社會生活、革命生活、自然景物、經濟文化生活、科學世界和想象世界的關系,在課文教學中再深入認識這些關系。在作文教學中,結合課文教學,結合學生生活命題,學生寫自己身邊的人和事,說自己想說的話,進一步加深對語文與社會生活關系的理解,培養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對課文后面介紹的與課文有關的、有趣味的小知識(或小資料、小言論、小趣聞等),也要求學生認真閱讀,以擴大學生視野,增強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調動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

其次,要注意課堂教學的生動活潑。初中學生求知欲旺盛,生性好動,思維活躍。呆板的說教式的課堂教學,常會使學生產生厭惡情緒,阻礙學生的個性發展,抑制學生思維興奮狀態。這樣的教學,如和尚念經,索然無味,學習的興趣從何而來。在課堂教學中,我注意學生的心理特點,不斷探索和改革課堂教學,往意教學方法的多樣性、適用性、趣味性。根據教材和大綱的要球,或安排討論,或開展小小的競賽活動?;蛞跃毚v。對一些內容淺顯的文章,采取好的學生講、大家議、教師點評的方法,促進課堂教學的生動活潑,學生始終保持濃厚的學習興趣和較高的積極性。

此外,開展各種形式的課外活動。寓教于樂,在活動中培養學生學習語文的濃厚興趣

我們說激發興趣是培養學生自學能力的關鍵,絕不是說可以撇開語文教學目的于不顧。而一味地說笑話,?;?,而是在教學過程中不斷地創造情境讓學生領略,不斷地獲得新的規律性的知識,這樣學生就會經常處于好景在前的心理狀態之中,就會越學越有趣,越學越有勁,遇到難題也非攻克它不可。這就是"不教"的開始了。

二、啟發思維,是培養自學能力的關鍵

思維能力是智力的核心,沒有思維能力的人根本就談不上具備自學能力。因此,要培養自學能力,就必須開啟學生思維的門扉,讓學生經常處于積極的思維狀態之中,把所學的知識融會貫通,化"身外之物"為自己的財富。這樣,自學能力才有依托,才會得到進一步發展。

1.邏輯思維和發散思維應統一培養

分析、綜合、比較、抽象、概括和具體化,是邏輯思維的基本方法??梢龑W生運用這些方法去提出自己的獨立見解。發散思維提一種多向開展的思維,它不墨守陳規,不拘泥于一種想法,而是廣開思路,從多方面進行思考,從不同方向進行探索,對問題作出多種答案

如通過對《臺階》和《背影》的內容比較從而理解兩片課文中心后,老師可啟發學生:還可以從什么方面去比較,可以得出什么樣的認識?如果從線索上去比較,就會得出另一種認識?!杜_階》以臺階為線索表現了子對父的同情與敬重,《背影》以背影為線索表現了父愛子,子思父,可見分析的角度不同結論也不同。正所謂“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p>

2、注重培養學生的想象思維

自學離不開創新,創新離不開想象,可以說沒有良好的想象力就沒有創新,也就不會自學。所以,要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就必須培養學生良好的想象能力。當然要以合情合理為基礎。在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方面,語文有其獨特的學科優勢,不少的課文,特別是一些文學作品很利于學生想象能力的培養。我在進行語文教學時,充分利用了這一優勢對學生進行想象能力的培養。在進行詩歌教學時,我就特別注意培養學生通過對詩歌精練語言的理解,體會其優美的意境,捕捉詩人強烈而含蓄的思想感情,"猜測"出詩歌背后的深層的意蘊,以此培養學生的想象力。

培養想象能力的另一個途徑是作文教學。傳統的作文教學注重對學生進行寫前指導、寫中指導、寫后指導,這有其可取的一面,然而也會對學生形成束縛,尤其是寫前指導和寫中指導對學生的束縛更大,不利于學生的自由發揮。所以,我在作文教學中,很少進行這樣的指導,而是讓學生獨立思考,放開膽子,大膽想象,寫出優秀的作文來。在題材方面,也有偏重,多寫有利于學生想象的文章,如《相會3000年》、《假如我是校長》等等。

葉圣陶先生說過一句名言“教是為了不需要教”,為了達到這個目的,教師要從思想上明確樹立“教是為了學,而不是代替學;講是為了練,而不是代替練,發揮主導作用是為了使主體自立,而不是否定主體作用”這樣的基本觀點。這就需要老師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猜你喜歡
想象課文思維
快樂的想象
一生
那時我們如何想象未來
端午節的來歷
背課文
思維總動員(二十五)
思維總動員
善問讓思維走向深刻
想象的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