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化學教學創設有效課堂情境的探索

2014-09-17 02:54劉冰爭
吉林畫報·教育百家 2014年17期
關鍵詞:課堂情境化學教學學生

劉冰爭

摘要:傳統的化學課堂教學重視知識的傳授,輕視學生的問題意識。新課程化學教學強調以學生為本。達到這個目的,創設有效的課堂情境至關重要。創設有效課堂情境需符合學生的認知;滿足學生的思考;結合學習的目標。具體通過以下途徑,善于營造學生參與的氛圍,創設引起學生思考的問題情境,利用生活經驗創設問題情境。

關鍵詞 化學教學; 課堂情境;學生

傳統的化學課堂教學重視的是知識的傳授,輕視甚至排斥學生的問題意識,從而抹殺了學生的個性和特長的發展,學生也就難以形成對事物深層次的問題意識。新課程背景下的化學教學強調以學生為本的觀念,把知識學習、能力培養與情感體驗有機結合起來,努力增強教學內容的趣味性,培養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教學,在參與的過程中使學生的個性、潛能、智能得到全方位的發展。要達到這個目的,創設有效的課堂情境至關重要。本文根據筆者的教學實踐,談談課堂情境創設的一些探索。

1. 高中化學教學創設有效課堂情境的要求

高中化學教學創設有效課堂情境需滿足以下要求:

1.1符合學生的認知

在化學教學中,現在特別強調從生活中的化學汲取知識,課本內容的設計也更多地結合了生產、生活的知識,就是體現這一理念的很好證明。教師在傳授這些知識的時候,有利于學生既有一定的感性認識,又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符合學生的認知水平。

1.2滿足學生的思考

學習情境的創設不但要聯系學生實際,激發學習興趣,更要有效激發學生的化學思考,引導學生將思維聚集于情境所內隱的化學知識、化學方法上。舉個簡單的例子,我們在傳授鹽類的水解的時候,都會提出這個問題:純堿為什么稱之為堿,它到底有沒有堿性?下面的問題順理成章,用pH 試紙檢驗一下,就可以得到結論;為什么會有堿性,又會引發學生去進一步探索Na2CO3在溶液中存在的變化,從而得到鹽類水解的實質一個簡單的情境,就牢牢抓住了學生的思維,從而有效地激發學生思考,促使學生進一步積極探索。

1.3結合學習的目標

學習情境是服務并服從于內容主題和學習目標的。教師所選擇的學習情境素材應有指向明確、具體的學習目標,能夠在學習活動與學習內容之間搭建平臺,同時本身又融入活動和內容之中,成為學生與新知識之間的橋梁。教學情境的創設是為學生更好地理解知識、教師更好地傳授知識服務的,這一點不能有偏離。在一堂課中情境的創設并不是多多益善,而應該保持一個度,如果為創設情境而沖淡了教學要達成的目標,那又是得不償失的。情境的創設只要為新知識的引入和疑難問題的解決服務就可以了,并不是每一個知識點都去創設情境,這樣既保持動態生成性,又要保持靜態穩定性。

2. 高中化學教學創設有效課堂情境的途徑

根據高中化學教學的特殊情況及教學的基本要求,化學課堂的情境創設可以通過以下幾種途徑來實現。

2.1善于營造學生參與的氛圍

要使學生的學習潛能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教師要充分相信學生,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有更多的機會進行探究學習、合作學習,在參與學習的過程中感受學習的樂趣,在愉悅中掌握知識、形成技能。例如濃硫酸的教學中,老師可在教學中設置以下幾個問題:(1)稀硫酸具有酸的通性,具體表現在哪些方面?(2)現有體積相同的濃硫酸和濃鹽酸,分別放在等質量的兩個試劑瓶中,不用化學方法怎樣識別?(3)潮濕的O2通過裝有稀硫酸和濃硫酸的洗氣瓶,是否都能得到純凈的O2?為什么?(4)將火柴梗分別插入稀硫酸和濃硫酸,取出后的現象有何不同?為什么?(5)做四個對比實驗:稀硫酸與銅常溫混合;稀硫酸與銅混合后加熱;濃硫酸與銅常溫混合;濃硫酸與銅混合后加熱,對不能反應的說明原因,對能反應的檢驗產物。(6)將鐵或鋁片分別放入稀硫酸和濃硫酸中,現象有何不同?為什么?(7)碳與稀硫酸是否反應?碳與濃硫酸在加熱條件下是否反應?為什么?(8)參照課本,做蔗糖與濃硫酸的反應實驗,該實驗有哪些現象?說明什么問題?教師要先讓學生預習這些問題,上課時再讓學生進行小組討論和探究實驗,然后讓學生進行講解,教師在其中穿針引線。這種課堂教學模式能讓每一位學生以飽滿的熱情,強烈的參與意識參與到學習活動中來,并通過互相感染、影響、碰撞,實現“以優帶差、以差促優、優勢互補”的目的。

2.2創設引起學生思考的問題情境

“學起于思,思起于疑”,在教學中教師要善于創設問題情境,讓問題成為學生思維活動的導航。如利用引言、過渡語和結束語設疑,可激發學生進一步探求新知;在重點、難點處設疑,有利于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在學生對知識迷惑不解時巧妙設疑,適當引導,能幫助學生思索,使學生及時走出困境。例在“物質的量”的教學中,可先提出問題“請你結合電流強度、質量等物理量進行分析,研究一個物理量要了解哪些問題?”,學生很容易理解必須了解的研究對象、單位和單位的標準,再過渡到“物質的量”的教學上,使學生接受起來并不感到困難。

2.3利用生活經驗創設問題情境

教師從化學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入手來創設情境,將學科與學生生活的結合點兩相融通創設問題情境,如日常生活中一幅熟悉的場景、一次親身的經歷、一個生動的自然現象、一件有趣的化學事實等,都可以讓學生體驗化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關系,感受化學知識學習的意義與作用,增強學習化學的興趣和動機,激發改造自然和探索科學奧秘的情感,培養分析和解決與化學有關的實際問題的能力。

案例如,“亞鐵化合物與三價鐵的化合物相互轉變”問題情境的設計

教師:大家都有這樣的生活經驗,削皮后的蘋果顏色就會變銹,誰能知道其中的奧秘呢?

學生:思考、困惑(引起認知矛盾),學生討論

教師提示:Fe2+與Fe3+在溶液中各顯何種顏色,有哪些化學性質?

學生思考自主學習

學生得出結論:蘋果中的二價鐵離子被空氣中的O2氧化成三價鐵離子呈黃色。

教師:亞鐵化合物與三價鐵的化合物如何轉變,就是本節課要探究的問題。

化學與生活聯系緊密,生活中處處涉及化學,從化學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入手來創設情境,既可以讓學生體會到學習化學的重要性,又有助于學生利用所學的化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1]徐斌.新課程高中化學課堂情境創設的幾點體會[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 (教育科學版),2010,(6).

[2]王金芳.高中化學教學中情境創設初探[J].教育教學論壇,2011,(8).

猜你喜歡
課堂情境化學教學學生
趕不走的學生
如何創設小學數學課堂情境
學生寫話
從《雨霖鈴》課堂實例看信息化的運用
淺析高中化學教學中探究式教學的實施策略
多媒體技術與化學課堂教學
化學探究性學習方式的構建
如何培養學生的化學核心素養
基于口語能力培養的英語教學要點分析
英語課堂情境創設的行與思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