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語文激勵教學法

2014-09-17 02:54王素霞
吉林畫報·教育百家 2014年17期
關鍵詞:激勵性創造性主體

王素霞

心理學研究表明,激勵和需求、動機有密切關系。當人產生某種需要而未得到滿足時,會產生一種不安的緊張的心理狀態,這是激勵的起點,在遇到能夠滿足需求的目標時,這些緊張的心理狀態就轉化為動機,使人一股內在的動力,朝所期望的目標前進,然后導致個人向某種目標前進的行為,達到目標,獲得某種生理、心理上的滿足,激勵過程也就完成。激勵性語言以創造適合每一個孩子發展的教育環境為優勢,對當前推進素質教育有著積極的作用。研究激勵性語言的功能,將有利于進一步用好語言這一工具。這對我們每一位語文教師更有著深遠的意義。

動機需要刺激才能不斷產生,采取何種方式才能不斷激發它呢?于是,老師們運用各種各樣的方法來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與動機。

1、嘗試激勵法。有的老師在教學中對學生說:“試一試,老師相信你能行!”、“勇敢點,你一定能回答上來的”、“你們誰是最勇敢的人,哪一個敢來回答這個問題?”、“剛才某某同學指出了你在回答這個問題時出現的一個小錯誤,你聽懂了嗎?那么你重新再做一次,改過來好不好?”、“做錯了沒關系,大膽去做就是好樣的!”采用這種方法的實質就是讓學生在嘗試中學習,在嘗試中體驗成功,由成功的喜悅所引發的激勵機制會促使學生具有更強烈的學習動機,產生更大的學習興趣。

2、競爭激勵法?!氨纫槐?,看哪一個同學最守紀律?”、“比一比,賽一賽,看哪一個同學做得最好?”、“行、行、你真行,有誰比他還要行!棒、棒、你真棒,有誰比他還要棒!”、“別大意,別人正準備超過你們呢!”通過小組競爭、個人競爭等方式,鼓勵學生的勇氣,向他人展示自己的本領,激發其學習的熱情、上進心和自信心,使學生在超越他人、戰勝他人的過程中享受到獲得成功的喜悅。

3、目標激勵法。在教學中為學生設置可達到的目標,讓目標符合學生的思維發展,使其經過一定的思考后能夠實現目標,這也具有明顯的激烈作用。因為目標是刺激人們引起需要的一種誘因,它能給人帶來希望,使人產生爭取達到目標的強烈愿望,促使人們不斷去努力,通過努力以實現目標,獲得成就感和滿足感。

4、榜樣激勵法。人們常說,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榜樣具有示范性、生動性和鮮明性,有了榜樣,不僅學有方向,趕有目標,而且學起來看得見,摸得著,說服力大,號召力強。因此,在教學中我們要以小見大。

在教學中,可根據具體情況因地制宜,靈活運用上述提到的多種激勵性方法,以激發每個學生的學習動機和積極性。

在以往的教學活動中,學生也參與教學活動,但那是一種被動的參與,這種參與沒有體現出學生主體性的發展,反而會強化學生的消極性、被動性和依賴性,扼殺學生的創造性。只有主動參與,才是學生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發展的根本途徑。如何使學生主動參與語文教學活動?我們知道,學生正在成長之中,特別是小學生僅僅是一個潛在的發展主體,不會自發地變成現實的發展主體,要使學生有潛在的發展主體變成現實的發展主體,就必須介入教育的力量,給予適當而又必要的外在激勵,這才能充分發揮學生參與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成為現實的發展主體,并獲得主動的發展。激勵性語言背后隱藏的是一種教育策略——激勵性策略,即運用激勵性的方法喚醒學生的主體意識,尊重學生的個性特點,尊重他們的主體價值,充分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主動性、實現自身潛能,以真正確立學生主體地位。

教師要將激勵性的策略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中,為最大程度地激發學生的主動性,促進學生主動參與、主動發展創造出良好的氛圍。在課前巧設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在教學過程中,通過檢查及時糾正學生出現的問題,并給予不斷地鼓勵,幫助學生獲得成功;在活動結束時,注重運用激勵性評價,鼓勵學生進行創造性學習,評價中又注意引導學生評估優點,往好處看,從而強化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情感和動機。另外,在課堂上自始至終都在使用激勵性的語言,積極主動地尋找學生的閃光點給予激勵,這種做法所體現的教學思想就是教師要主動走到每個學生身邊,認識到每個學生都是生命的主體。學生一旦感到自己被老師關注和認可,就會出現主動樂學的情景,這種情景下進行教學,就會取得意想不到的良好的教學效果。

因此,通過運用激勵性策略,對學生參與行為充滿期望,多肯定,多鼓勵,堅持肯定性評價,從而產生出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的師生共同參與合作的教學情景,使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進入最佳發展境界。長期以來,在語文教學實踐中,師生關系是這樣一幅情景:教師有絕對權威,教師意志決定一切,教學中存在強制、訓斥、威脅和鄙視的現象,師生關系疏遠、緊張,缺乏心靈的溝通,本來應該充滿愉快和成功體驗的教學活動卻是單調的、枯燥乏味的,甚至會厭倦的。以激勵為手段,以語言為載體,采用激勵性教學策略在很大程度上是對傳統教學中不良師生關系的一次積極和徹底的糾正。

為學生創設出充滿情感、激勵氣氛的教學情境,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受到激勵,進行積極思考,達到“不治而治”的境界,收到“潤物細無聲”的效果,這比單純的語言效果更佳。俗話說,“三人行,則必有我師”,給學生創設發揮“為師”潛能的環境,使他們由一貫當學生的角色轉化為教師的角色,因此,我在教學過程中常常采取兩種方式,一是創設出“人人為生,個個為師”的氛圍。如“誰來幫幫他?”、“把你的好方法告訴大家,讓大家都來學習”。二是創造性地運用一些教學手段,創設出輕松愉快的氛圍,激發學生主動參與、主動學習的熱情。使學生由被動學習轉化為主動積極地思考,激活了他們創造性的思維,也激活課堂氣氛,有利于課堂教學效率提高。

總之,在教學中要有效的發揮激勵性語言在課堂教學中的作用,激發了學生的學習欲望,使學生學得主動積極、活潑有趣,促進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在這種教學模式下,必將對素質教育的深化具有極其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深遠影響。

猜你喜歡
激勵性創造性主體
論碳審計主體
磨課活動中多元主體需求的深度挖掘
何謂“主體間性”
建立和實施企業激勵性年金制度探討
化學課堂教學中激勵性評價的運用與思考
淺談激勵性語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運用
租賃房地產的多主體貝葉斯博弈研究
租賃房地產的多主體貝葉斯博弈研究
軍人激勵性薪酬體系優化設計
保持創造性的29個方法,每天看一遍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