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貨幣供應量模式探析我國超額貨幣供給

2014-09-19 20:28王晨瑋曹冠甲楊檸寧張佩曹穎智
北方經貿 2014年7期

王晨瑋+曹冠甲+楊檸寧+張佩+曹穎智+劉降斌

摘要:超額貨幣是我國現階段發展的一個特殊現象,本文通過以貨幣供給理論為基礎,從基礎貨幣和貨幣乘數的內生性與外生性幾個角度,結合我國的具體實際,研究我國超額貨幣現象。不僅有助于更深入地探索我國經濟金融運行的一般規律,對于今后的宏觀調控也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關鍵詞:超額貨幣供給;基礎貨幣;貨幣乘數;內生性;外生性

中圖分類號:F820.5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913X(2014)07-0188-02

所謂超額貨幣現象我國是以M2衡量的貨幣增長速度經常超過經濟增長速度與通貨膨脹率之和即M>Y+P意味著有一部分貨幣供給是超過貨幣需求的。我國現階段正處于轉型期的發展中國家,一個較為突出的現象就是M2/GDP的比例增長過快:從1978年到2003年,我國GDP增長了8.33倍,CPI上漲了2.47倍。貨幣增長率均遠大于物價上漲率和實際GDP增長率之和,這就是所謂“超額貨幣”現象。

一、基礎貨幣對M2的影響

基礎貨幣的變化會影響貨幣供給量的變化。我國從1994年第三季度開始正式按照貨幣供應量統計指標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要求,現階段我國的貨幣供應量劃分為如下三個層次。

M0=流通中的貨幣量

M1=M0+活期存儲

M2=M1+定期存儲+儲蓄存款+其他存款+證券公司客戶保障金。

從2007年開始,我國流通中的貨幣(M0)增長率高達1.22倍,M1為1.44倍,M2為2.75倍,貨幣供應量井噴式增長。其中央行從中起著主導作用。圖一為央行數據庫中我國貨幣供給量的變化。

一般情況下,基礎貨幣是現金加上金融機構在中央銀行的存款。其計算公式為:B = C+ R,C代表現金,貨幣在央行的資產負債表中是貨幣發行的表現,R代表金融機構在央行的存款,以及少數的機構和組織存款?;A貨幣的主要問題有兩個基本途徑:一是財政渠道:政府通過發行債權,從社會各界融資從而增加基礎貨幣供給;二是信貸渠道:通過數個具有內生性的工具如:商業銀行信用貸款。

二、貨幣乘數對M2的影響

基礎貨幣通過貨幣乘數會成倍地增加或減少貨幣供給量。影響貨幣乘數的因素有很多,從微觀經濟主體的經濟行為到宏觀政策都會影響到貨幣乘數。貨幣乘數的公式為:

式一貨幣乘數公式

其中k為現金漏損率; rd代表活期存款的法定存款準備金率;rt表示定期存款法定存款準備金率;t表示定期存款比率;e表示超額存款準備金比率。在公式中中央銀行可以控制法定存款準備金率,因此其具有外生性,而其他變量中央銀行無法控制,都具有內生性,中央銀行通過商業銀行的發放貨幣存儲供給口令,從而間接影響企業、個人等微觀行為主體等內生變量,也能達到國家宏觀調控的目的。因此,必須有一個完善的金融市場才能夠迅速地傳導中央銀行的貨幣政策意圖,使其能夠達到調控貨幣供給,穩定經濟運行的目的。下面重點討論這兩大變量對貨幣供給的影響。

(一)從弗里德曼提倡的貨幣供給外生變量考慮

所謂外生變量的含義是貨幣供給這個變量主要是由于貨幣當局的貨幣政策決定的。目前我國的中央銀行還是能較為有效地控制貨幣供給的。

1.寬松的貨幣政策。央行寬松的貨幣政策是我國經濟強有力的助推器,近30年來我國的年均GDP增速達到了10%左右,遠超出了政府既定的年均8%的經濟增長目標,如圖三所示。但同時寬松的貨幣也是我國超額貨幣供給的成因之一,我國的貨幣政策的制定在很大程度上是服務于國內經濟發展的時機適當緊縮銀根,同時多次下調存款準備金率和利率,但由于國際金融危機加劇又開始實施寬松的貨幣政策,央行連續下調存貸款基準利率,同時下調存款準備金率,取消對商業銀行信貸規模的約束,并大力引導商業銀行擴大貸款總量以期望能調整微觀經濟回落的勢頭。2009年我國國內新增信貸總量達歷史最高,全年新增信貸總額達到9.59萬億元。歷年來在寬松的貨幣政策調控下,國內市場具備并累積了充足的流動性過勝,從而導致我國一些年份經濟過熱現象的發生。

(二)從凱恩斯提倡的貨幣供給內生變量考慮

所謂內生變量其含義是貨幣供給這個變量是由于經濟因素,貨幣當局的貨幣政策起不了決定性的作用。起決定作用的是經濟體系中的實際變量據此提出以下觀點。

1.以政府投資為主的擴張性財政政策。1998年以來,我國政府加強宏觀調控,通過擴張性的財政政策來推動經濟增長。這一政策帶來經濟飛躍的同時,也產生了諸多負面影響。首先,政府投資相對于私人投資缺乏優化信息資源的能力,尤其是非市場因素造成的地區之間的復制建設和過度競爭非常嚴,大量的資源被嚴重浪費。其次,政府投資拉動經濟的方法提高了資本在收益中的分配權,資本所有者獲得大部分的收益,勞動所有者的工資收入增長比較緩慢,這大大加劇了社會矛盾。再次,資本的邊際效用遞減,貨幣的經濟效用不斷減弱,增加貨幣并沒有帶來相應的經濟增長和購買力的提高,并最終導致超額貨幣供給現象。

2.商業銀行巨額的不良資產。商業銀行在貨幣調節機制中充當舉足輕重中作用,凱恩斯學派著名代表Lavoie(1984)指出現代意義上的貨幣指的是信用貨幣,信用貨幣包括商業銀行發行的通貨和各種存款憑證,它們形成于商業銀行的貸款發放,莫爾從信用貨幣、基礎貨幣、商業銀行負債管理、商業銀行角色轉換和貨幣乘數五個方面論證了貨幣供給內生性變量,商業銀行貸款在貨幣供給中的作用,商行信貸通過派生貨幣創造了新的儲蓄,派生存款如果能夠推動有效投資,那么對經濟不會產生不利影響,但是這并不意味著,商行不會面臨巨大的金融風險,最糟糕的莫過于派生存款的最終以不良貸款的形式留存。在中國,商業銀行仍是國家支持的不得破產企業,但商行無法像央行通過調整利率來影響貨幣供應量。廉價資本、較低的投資和消費能力導致商行發行了大量的無效的貸款。增加了貨幣存量以及對實體經濟的影響也很少。

3.國際收支雙順差。從1998年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國際收支多年呈現雙順差現象。從經常項目來看,我國國內的商品市場存在供大于求的情況,需求無法消耗供給,過剩的供給向海外留出,導致外匯收入的增加,從而導致貨幣量增加。另一方,資本與金融項目中我國在存在信貸規??刂频那闆r下,吸引直接投資一定程度上可以成為變相套取人民幣的手段,可觀的投資回報大量進入外商的腰包,而并非本國的資本持有者。這種雙順差的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被認為是儲蓄大于投資情況下利用外國需求拉動總需求的一種方式,是內外失衡情況下的總體均衡,它在暫時緩解總供求矛盾的同時,加劇了超額貨幣供給。

4.人民幣匯率的波動。此外,近些年人民幣匯率的波動對我國超額貨幣供給的形成也有一定的影響。1994年我國對人民幣匯率制度進行重大改革,實行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單一的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直到2005年之前我國實際采取的是盯住美元的匯率制,匯率水平長期保持在1美元兌換8.27人民幣的平穩水平。自從2005年我國啟動匯率改革以來,我國人民幣對美元的累計升值已超過20%。在人民幣不斷升值過程中,一些海外的熱錢也瞄準的外匯收益不斷涌入,在現行的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下,央行為了維持匯率的穩定,不得不被動投放本幣,導致基礎貨幣供給不斷增加,這樣也間接推動貨幣超額供給規模的進一步擴大。

可見,多年來隨著我國經濟增長貨幣領域的非均衡現象——超額貨幣供給問題也不斷加深。在今后的發展道路上,政府應做好從單一拉動經濟增長機制轉變為優化產業結構和為私人投資提供機會多方面職能,加強我國的外匯管理體制和匯率制度,提高宏觀調控方面的水平,進一步推動各項經濟體制改革。

參考文獻:

[1]齊永生.我國貨幣供給沖擊對通貨膨脹的影響研究[D].上海:華北師范大學,2011.

[2] (荷) 尼爾斯·赫米斯.金融發展與經濟增長[M].余昌淼等譯.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03.

[3] 牛秀起.對我國“超額貨幣”成因的歷史和現實考量[J].金融與經濟,2008(3).

[4] 薩秋榮.我國貨幣供給量M2的影響因素分析[J].內蒙古科學與經濟,2005(5).

[5] 王麗珠.我國超額貨幣供給的成因分析[J].經濟參考報,2004(3).

[責任編輯:王鑫]

摘要:超額貨幣是我國現階段發展的一個特殊現象,本文通過以貨幣供給理論為基礎,從基礎貨幣和貨幣乘數的內生性與外生性幾個角度,結合我國的具體實際,研究我國超額貨幣現象。不僅有助于更深入地探索我國經濟金融運行的一般規律,對于今后的宏觀調控也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關鍵詞:超額貨幣供給;基礎貨幣;貨幣乘數;內生性;外生性

中圖分類號:F820.5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913X(2014)07-0188-02

所謂超額貨幣現象我國是以M2衡量的貨幣增長速度經常超過經濟增長速度與通貨膨脹率之和即M>Y+P意味著有一部分貨幣供給是超過貨幣需求的。我國現階段正處于轉型期的發展中國家,一個較為突出的現象就是M2/GDP的比例增長過快:從1978年到2003年,我國GDP增長了8.33倍,CPI上漲了2.47倍。貨幣增長率均遠大于物價上漲率和實際GDP增長率之和,這就是所謂“超額貨幣”現象。

一、基礎貨幣對M2的影響

基礎貨幣的變化會影響貨幣供給量的變化。我國從1994年第三季度開始正式按照貨幣供應量統計指標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要求,現階段我國的貨幣供應量劃分為如下三個層次。

M0=流通中的貨幣量

M1=M0+活期存儲

M2=M1+定期存儲+儲蓄存款+其他存款+證券公司客戶保障金。

從2007年開始,我國流通中的貨幣(M0)增長率高達1.22倍,M1為1.44倍,M2為2.75倍,貨幣供應量井噴式增長。其中央行從中起著主導作用。圖一為央行數據庫中我國貨幣供給量的變化。

一般情況下,基礎貨幣是現金加上金融機構在中央銀行的存款。其計算公式為:B = C+ R,C代表現金,貨幣在央行的資產負債表中是貨幣發行的表現,R代表金融機構在央行的存款,以及少數的機構和組織存款?;A貨幣的主要問題有兩個基本途徑:一是財政渠道:政府通過發行債權,從社會各界融資從而增加基礎貨幣供給;二是信貸渠道:通過數個具有內生性的工具如:商業銀行信用貸款。

二、貨幣乘數對M2的影響

基礎貨幣通過貨幣乘數會成倍地增加或減少貨幣供給量。影響貨幣乘數的因素有很多,從微觀經濟主體的經濟行為到宏觀政策都會影響到貨幣乘數。貨幣乘數的公式為:

式一貨幣乘數公式

其中k為現金漏損率; rd代表活期存款的法定存款準備金率;rt表示定期存款法定存款準備金率;t表示定期存款比率;e表示超額存款準備金比率。在公式中中央銀行可以控制法定存款準備金率,因此其具有外生性,而其他變量中央銀行無法控制,都具有內生性,中央銀行通過商業銀行的發放貨幣存儲供給口令,從而間接影響企業、個人等微觀行為主體等內生變量,也能達到國家宏觀調控的目的。因此,必須有一個完善的金融市場才能夠迅速地傳導中央銀行的貨幣政策意圖,使其能夠達到調控貨幣供給,穩定經濟運行的目的。下面重點討論這兩大變量對貨幣供給的影響。

(一)從弗里德曼提倡的貨幣供給外生變量考慮

所謂外生變量的含義是貨幣供給這個變量主要是由于貨幣當局的貨幣政策決定的。目前我國的中央銀行還是能較為有效地控制貨幣供給的。

1.寬松的貨幣政策。央行寬松的貨幣政策是我國經濟強有力的助推器,近30年來我國的年均GDP增速達到了10%左右,遠超出了政府既定的年均8%的經濟增長目標,如圖三所示。但同時寬松的貨幣也是我國超額貨幣供給的成因之一,我國的貨幣政策的制定在很大程度上是服務于國內經濟發展的時機適當緊縮銀根,同時多次下調存款準備金率和利率,但由于國際金融危機加劇又開始實施寬松的貨幣政策,央行連續下調存貸款基準利率,同時下調存款準備金率,取消對商業銀行信貸規模的約束,并大力引導商業銀行擴大貸款總量以期望能調整微觀經濟回落的勢頭。2009年我國國內新增信貸總量達歷史最高,全年新增信貸總額達到9.59萬億元。歷年來在寬松的貨幣政策調控下,國內市場具備并累積了充足的流動性過勝,從而導致我國一些年份經濟過熱現象的發生。

(二)從凱恩斯提倡的貨幣供給內生變量考慮

所謂內生變量其含義是貨幣供給這個變量是由于經濟因素,貨幣當局的貨幣政策起不了決定性的作用。起決定作用的是經濟體系中的實際變量據此提出以下觀點。

1.以政府投資為主的擴張性財政政策。1998年以來,我國政府加強宏觀調控,通過擴張性的財政政策來推動經濟增長。這一政策帶來經濟飛躍的同時,也產生了諸多負面影響。首先,政府投資相對于私人投資缺乏優化信息資源的能力,尤其是非市場因素造成的地區之間的復制建設和過度競爭非常嚴,大量的資源被嚴重浪費。其次,政府投資拉動經濟的方法提高了資本在收益中的分配權,資本所有者獲得大部分的收益,勞動所有者的工資收入增長比較緩慢,這大大加劇了社會矛盾。再次,資本的邊際效用遞減,貨幣的經濟效用不斷減弱,增加貨幣并沒有帶來相應的經濟增長和購買力的提高,并最終導致超額貨幣供給現象。

2.商業銀行巨額的不良資產。商業銀行在貨幣調節機制中充當舉足輕重中作用,凱恩斯學派著名代表Lavoie(1984)指出現代意義上的貨幣指的是信用貨幣,信用貨幣包括商業銀行發行的通貨和各種存款憑證,它們形成于商業銀行的貸款發放,莫爾從信用貨幣、基礎貨幣、商業銀行負債管理、商業銀行角色轉換和貨幣乘數五個方面論證了貨幣供給內生性變量,商業銀行貸款在貨幣供給中的作用,商行信貸通過派生貨幣創造了新的儲蓄,派生存款如果能夠推動有效投資,那么對經濟不會產生不利影響,但是這并不意味著,商行不會面臨巨大的金融風險,最糟糕的莫過于派生存款的最終以不良貸款的形式留存。在中國,商業銀行仍是國家支持的不得破產企業,但商行無法像央行通過調整利率來影響貨幣供應量。廉價資本、較低的投資和消費能力導致商行發行了大量的無效的貸款。增加了貨幣存量以及對實體經濟的影響也很少。

3.國際收支雙順差。從1998年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國際收支多年呈現雙順差現象。從經常項目來看,我國國內的商品市場存在供大于求的情況,需求無法消耗供給,過剩的供給向海外留出,導致外匯收入的增加,從而導致貨幣量增加。另一方,資本與金融項目中我國在存在信貸規??刂频那闆r下,吸引直接投資一定程度上可以成為變相套取人民幣的手段,可觀的投資回報大量進入外商的腰包,而并非本國的資本持有者。這種雙順差的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被認為是儲蓄大于投資情況下利用外國需求拉動總需求的一種方式,是內外失衡情況下的總體均衡,它在暫時緩解總供求矛盾的同時,加劇了超額貨幣供給。

4.人民幣匯率的波動。此外,近些年人民幣匯率的波動對我國超額貨幣供給的形成也有一定的影響。1994年我國對人民幣匯率制度進行重大改革,實行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單一的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直到2005年之前我國實際采取的是盯住美元的匯率制,匯率水平長期保持在1美元兌換8.27人民幣的平穩水平。自從2005年我國啟動匯率改革以來,我國人民幣對美元的累計升值已超過20%。在人民幣不斷升值過程中,一些海外的熱錢也瞄準的外匯收益不斷涌入,在現行的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下,央行為了維持匯率的穩定,不得不被動投放本幣,導致基礎貨幣供給不斷增加,這樣也間接推動貨幣超額供給規模的進一步擴大。

可見,多年來隨著我國經濟增長貨幣領域的非均衡現象——超額貨幣供給問題也不斷加深。在今后的發展道路上,政府應做好從單一拉動經濟增長機制轉變為優化產業結構和為私人投資提供機會多方面職能,加強我國的外匯管理體制和匯率制度,提高宏觀調控方面的水平,進一步推動各項經濟體制改革。

參考文獻:

[1]齊永生.我國貨幣供給沖擊對通貨膨脹的影響研究[D].上海:華北師范大學,2011.

[2] (荷) 尼爾斯·赫米斯.金融發展與經濟增長[M].余昌淼等譯.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03.

[3] 牛秀起.對我國“超額貨幣”成因的歷史和現實考量[J].金融與經濟,2008(3).

[4] 薩秋榮.我國貨幣供給量M2的影響因素分析[J].內蒙古科學與經濟,2005(5).

[5] 王麗珠.我國超額貨幣供給的成因分析[J].經濟參考報,2004(3).

[責任編輯:王鑫]

摘要:超額貨幣是我國現階段發展的一個特殊現象,本文通過以貨幣供給理論為基礎,從基礎貨幣和貨幣乘數的內生性與外生性幾個角度,結合我國的具體實際,研究我國超額貨幣現象。不僅有助于更深入地探索我國經濟金融運行的一般規律,對于今后的宏觀調控也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關鍵詞:超額貨幣供給;基礎貨幣;貨幣乘數;內生性;外生性

中圖分類號:F820.5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913X(2014)07-0188-02

所謂超額貨幣現象我國是以M2衡量的貨幣增長速度經常超過經濟增長速度與通貨膨脹率之和即M>Y+P意味著有一部分貨幣供給是超過貨幣需求的。我國現階段正處于轉型期的發展中國家,一個較為突出的現象就是M2/GDP的比例增長過快:從1978年到2003年,我國GDP增長了8.33倍,CPI上漲了2.47倍。貨幣增長率均遠大于物價上漲率和實際GDP增長率之和,這就是所謂“超額貨幣”現象。

一、基礎貨幣對M2的影響

基礎貨幣的變化會影響貨幣供給量的變化。我國從1994年第三季度開始正式按照貨幣供應量統計指標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要求,現階段我國的貨幣供應量劃分為如下三個層次。

M0=流通中的貨幣量

M1=M0+活期存儲

M2=M1+定期存儲+儲蓄存款+其他存款+證券公司客戶保障金。

從2007年開始,我國流通中的貨幣(M0)增長率高達1.22倍,M1為1.44倍,M2為2.75倍,貨幣供應量井噴式增長。其中央行從中起著主導作用。圖一為央行數據庫中我國貨幣供給量的變化。

一般情況下,基礎貨幣是現金加上金融機構在中央銀行的存款。其計算公式為:B = C+ R,C代表現金,貨幣在央行的資產負債表中是貨幣發行的表現,R代表金融機構在央行的存款,以及少數的機構和組織存款?;A貨幣的主要問題有兩個基本途徑:一是財政渠道:政府通過發行債權,從社會各界融資從而增加基礎貨幣供給;二是信貸渠道:通過數個具有內生性的工具如:商業銀行信用貸款。

二、貨幣乘數對M2的影響

基礎貨幣通過貨幣乘數會成倍地增加或減少貨幣供給量。影響貨幣乘數的因素有很多,從微觀經濟主體的經濟行為到宏觀政策都會影響到貨幣乘數。貨幣乘數的公式為:

式一貨幣乘數公式

其中k為現金漏損率; rd代表活期存款的法定存款準備金率;rt表示定期存款法定存款準備金率;t表示定期存款比率;e表示超額存款準備金比率。在公式中中央銀行可以控制法定存款準備金率,因此其具有外生性,而其他變量中央銀行無法控制,都具有內生性,中央銀行通過商業銀行的發放貨幣存儲供給口令,從而間接影響企業、個人等微觀行為主體等內生變量,也能達到國家宏觀調控的目的。因此,必須有一個完善的金融市場才能夠迅速地傳導中央銀行的貨幣政策意圖,使其能夠達到調控貨幣供給,穩定經濟運行的目的。下面重點討論這兩大變量對貨幣供給的影響。

(一)從弗里德曼提倡的貨幣供給外生變量考慮

所謂外生變量的含義是貨幣供給這個變量主要是由于貨幣當局的貨幣政策決定的。目前我國的中央銀行還是能較為有效地控制貨幣供給的。

1.寬松的貨幣政策。央行寬松的貨幣政策是我國經濟強有力的助推器,近30年來我國的年均GDP增速達到了10%左右,遠超出了政府既定的年均8%的經濟增長目標,如圖三所示。但同時寬松的貨幣也是我國超額貨幣供給的成因之一,我國的貨幣政策的制定在很大程度上是服務于國內經濟發展的時機適當緊縮銀根,同時多次下調存款準備金率和利率,但由于國際金融危機加劇又開始實施寬松的貨幣政策,央行連續下調存貸款基準利率,同時下調存款準備金率,取消對商業銀行信貸規模的約束,并大力引導商業銀行擴大貸款總量以期望能調整微觀經濟回落的勢頭。2009年我國國內新增信貸總量達歷史最高,全年新增信貸總額達到9.59萬億元。歷年來在寬松的貨幣政策調控下,國內市場具備并累積了充足的流動性過勝,從而導致我國一些年份經濟過熱現象的發生。

(二)從凱恩斯提倡的貨幣供給內生變量考慮

所謂內生變量其含義是貨幣供給這個變量是由于經濟因素,貨幣當局的貨幣政策起不了決定性的作用。起決定作用的是經濟體系中的實際變量據此提出以下觀點。

1.以政府投資為主的擴張性財政政策。1998年以來,我國政府加強宏觀調控,通過擴張性的財政政策來推動經濟增長。這一政策帶來經濟飛躍的同時,也產生了諸多負面影響。首先,政府投資相對于私人投資缺乏優化信息資源的能力,尤其是非市場因素造成的地區之間的復制建設和過度競爭非常嚴,大量的資源被嚴重浪費。其次,政府投資拉動經濟的方法提高了資本在收益中的分配權,資本所有者獲得大部分的收益,勞動所有者的工資收入增長比較緩慢,這大大加劇了社會矛盾。再次,資本的邊際效用遞減,貨幣的經濟效用不斷減弱,增加貨幣并沒有帶來相應的經濟增長和購買力的提高,并最終導致超額貨幣供給現象。

2.商業銀行巨額的不良資產。商業銀行在貨幣調節機制中充當舉足輕重中作用,凱恩斯學派著名代表Lavoie(1984)指出現代意義上的貨幣指的是信用貨幣,信用貨幣包括商業銀行發行的通貨和各種存款憑證,它們形成于商業銀行的貸款發放,莫爾從信用貨幣、基礎貨幣、商業銀行負債管理、商業銀行角色轉換和貨幣乘數五個方面論證了貨幣供給內生性變量,商業銀行貸款在貨幣供給中的作用,商行信貸通過派生貨幣創造了新的儲蓄,派生存款如果能夠推動有效投資,那么對經濟不會產生不利影響,但是這并不意味著,商行不會面臨巨大的金融風險,最糟糕的莫過于派生存款的最終以不良貸款的形式留存。在中國,商業銀行仍是國家支持的不得破產企業,但商行無法像央行通過調整利率來影響貨幣供應量。廉價資本、較低的投資和消費能力導致商行發行了大量的無效的貸款。增加了貨幣存量以及對實體經濟的影響也很少。

3.國際收支雙順差。從1998年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國際收支多年呈現雙順差現象。從經常項目來看,我國國內的商品市場存在供大于求的情況,需求無法消耗供給,過剩的供給向海外留出,導致外匯收入的增加,從而導致貨幣量增加。另一方,資本與金融項目中我國在存在信貸規??刂频那闆r下,吸引直接投資一定程度上可以成為變相套取人民幣的手段,可觀的投資回報大量進入外商的腰包,而并非本國的資本持有者。這種雙順差的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被認為是儲蓄大于投資情況下利用外國需求拉動總需求的一種方式,是內外失衡情況下的總體均衡,它在暫時緩解總供求矛盾的同時,加劇了超額貨幣供給。

4.人民幣匯率的波動。此外,近些年人民幣匯率的波動對我國超額貨幣供給的形成也有一定的影響。1994年我國對人民幣匯率制度進行重大改革,實行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單一的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直到2005年之前我國實際采取的是盯住美元的匯率制,匯率水平長期保持在1美元兌換8.27人民幣的平穩水平。自從2005年我國啟動匯率改革以來,我國人民幣對美元的累計升值已超過20%。在人民幣不斷升值過程中,一些海外的熱錢也瞄準的外匯收益不斷涌入,在現行的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下,央行為了維持匯率的穩定,不得不被動投放本幣,導致基礎貨幣供給不斷增加,這樣也間接推動貨幣超額供給規模的進一步擴大。

可見,多年來隨著我國經濟增長貨幣領域的非均衡現象——超額貨幣供給問題也不斷加深。在今后的發展道路上,政府應做好從單一拉動經濟增長機制轉變為優化產業結構和為私人投資提供機會多方面職能,加強我國的外匯管理體制和匯率制度,提高宏觀調控方面的水平,進一步推動各項經濟體制改革。

參考文獻:

[1]齊永生.我國貨幣供給沖擊對通貨膨脹的影響研究[D].上海:華北師范大學,2011.

[2] (荷) 尼爾斯·赫米斯.金融發展與經濟增長[M].余昌淼等譯.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03.

[3] 牛秀起.對我國“超額貨幣”成因的歷史和現實考量[J].金融與經濟,2008(3).

[4] 薩秋榮.我國貨幣供給量M2的影響因素分析[J].內蒙古科學與經濟,2005(5).

[5] 王麗珠.我國超額貨幣供給的成因分析[J].經濟參考報,2004(3).

[責任編輯:王鑫]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