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化環境下中小學“翻轉課堂”研究綜述

2014-09-26 11:46張錚余靜
中國信息技術教育 2014年17期
關鍵詞:觀念師生翻轉課堂

張錚 余靜

● “翻轉課堂”的研究積淀

1.翻轉課堂的概念

翻轉教學最早源自于美國科羅拉多州伍德蘭帕克高中的兩位化學教師的嘗試。翻轉教學的起因是一些學生由于參加活動耽誤了上課,教師使用PowerPoint的抓屏功能錄制課程,然后公布到網上供學生學習?!胺D課堂”之所以獲得成功,得益于他們一直采用探究性學習和基于項目的學習,讓學生主動學習。學生可以通過互聯網使用優質的教育資源,改變了單純的教師面授。而課堂和教師的角色也發生了變化,教師的責任主要是去理解學生的問題和引導學生運用知識。在翻轉課堂中,學生在家完成知識的學習,而課堂變成了師生之間和學生之間互動的場所。

2.國外研究現狀

翻轉課堂從2007年開始在美國一些學校流行,但直到2011年才有了如火如荼之勢,為眾多教師熟知并成為全球教育界關注的教學模式,這一切都要歸功于薩爾曼·可汗創立的可汗學院及其教學實踐。薩爾曼·可汗為了給住在異地的侄女輔導數學課程,將課程內容制作成視頻上傳到網絡供侄女自學,在無意中這些視頻被更多的人看到,從而幫助世界各地的人解決了數學學習問題。以此為契機,薩爾曼·可汗建立了非營利的“可汗學院”,將其教學視頻放在該網站上供人們學習使用。2011年,特殊形態的“可汗學院”和它所代表的“翻轉課堂”迅速躥紅美國并影響全球,比爾·蓋茨稱其為“一場革命的開始”。

在美國,翻轉課堂以實踐推動理論研究的態勢蓬勃發展,出現了一大批翻轉課堂實踐的典型案例,除了林地高中開創性的實踐外,得克薩斯州的高低村小學、明尼蘇達州斯蒂爾沃特市石橋小學、密歇根州的東大急流城高中等,都以自己的方式演繹出了翻轉課堂的精彩。

3.國內研究現狀

在中國知網以“翻轉課堂”、“顛倒課堂”、“反轉課堂”等為主題或關鍵詞進行搜索,可以得到49篇相關論文。從發表時間來看主要集中于2012、2013兩年,國內研究大多停留在引進、介紹、理論探討的層面,僅有個別學校開展了翻轉課堂的教學實驗,如重慶的聚奎中學和廣州珠海區第五中學。

從內容來看,已有文獻主要集中于對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初步探索上,如張金磊等人探討了翻轉課堂的起源、概念與特點,分析了國外翻轉課堂的教學案例,并構建了翻轉課堂教學模型,指出了實施中的挑戰;金陵在《中國信息技術教育》的專欄中撰寫了多篇短論探討了翻轉課堂翻轉了什么,以及如何用學習任務單翻轉課堂教學;丁建英等人在論述翻轉課堂的內涵時,提出翻轉課堂教學設計的具體流程,設計出了支撐翻轉課堂教學實踐的教學平臺;汪文華認為,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同樣適用于教師培訓,這一觀點恰好點破了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下教師教學觀念轉變與教學技能培訓的關鍵,那就是讓教師培訓也變成“翻轉”模式;另外,有一些學者認為,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不僅適用于中小學教學,更適用于大學教學,并結合具體課程論述了開展翻轉教學的成效。

● “翻轉課堂”的理論基礎

1.人本主義學習理論

人本主義心理學家認為,教育的目標、學習的結果應該是使學生成為有高度適應性和內在自由性的人。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恰好與人本主義學習理論在理念上不謀而合,撼動了“以教師為中心”的傳統教學模式的根基,在真正意義上建構了“以學生為中心”的新型教學模式。

2.建構主義理論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反對被動接受知識,強調以學習者為中心的主動意義建構,強調“情境”與“協作學習”對意義建構的重要作用。在翻轉課堂的實施中,微課程的學習正體現了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中心的個性化自主探究的學習過程,學習者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和獨特的學習需求在合適的時間和地點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內容,以合適的學習進度開展微課程學習,并在課堂上同其教師和其他學習者進行交流協作完成意義建構??梢?,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對翻轉課堂的教學設計和開展具有指導意義。

3.研究性教學理論

當前,以教科書和自上而下的外部評價為圭臬的“傳遞性教學”已經與時代的發展背道而馳,取而代之的是以觀念的誕生為核心的“研究性教學”。從本質上講,人之所以為人,是因為其作為一種精神生命具備誕生觀念的能力,教學從本質上講是催生新觀念的過程,而不是傳遞現成知識技能的過程,學生的觀念是教學的出發點和歸宿。翻轉課堂模式改變了傳統教學模式遏制人的主體性的弊端,為學生提供了更多自主學習的機會,同時也使學生具備了誕生觀念、表達觀念、交流觀念的權利。

4.對話教學理論

對話教學是“師生基于關系價值和關系認知,整合反思與互動,在尊重差異的前提下合作創造知識和生活的話語實踐,該實踐旨在發展批判意識、自由思想、獨立人格、關心倫理和民主的社區”。從本質上講,對話教學并非一種具體的教學模式、方法或技術,而是一種“融教學價值觀、知識觀與方法論于一體的教學哲學”,是一種“教學關系,以參與者持續的話語投入為特征,并由反思和互動的整合所構成”。從這個意義上講,教學中的對話有以下兩個特征:一是尊重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差異,二是提倡師生之間、生生之間合作創造知識。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提倡學生的個性化學習,個性化必然帶來差異性,因此,尊重學生的不同觀點,學生與教師觀念的差異成為“翻轉課堂”的基本特征?!胺D課堂”正是建立在“在差異中、通過差異、為了差異”的話語環境中,以欣賞、尊重并提升差異為己任。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從誕生之日起,就立志打破這種師生對立的二元模式,搭建師生合作創造知識的舞臺。

● “翻轉課堂”的典型優勢

1.幫助學生實現創造性自主學習

在“翻轉課堂”中,學生完全可以根據自身情況來安排和控制自己的學習進度。學生在家中觀看教師的視頻講解,整個學習的過程處于一種輕松的狀態,不同于傳統教學模式下集體教學時,學生緊繃神經,生怕遺漏某一環節。學生觀看視頻時,可以根據自己的學習習慣,通過掌握知識的節奏來隨意拉動視頻或者反復觀看有難度的部分,也可以暫停下來與同伴或教師進行在線交流,碰撞出思維的火花。在這種自由的學習氛圍中,學生充分享受精神自由和探究創造的權利,從這個意義上講,“翻轉課堂”的教育也是一種尊重人的精神自由的人性化的教育。

2.促進師生角色轉變與課堂互動

“翻轉課堂”向傳統的師生角色觀提出了挑戰,即教師不再僅僅是“教授者”,其自身也在與學生的對話中受教育,在教他人的過程中被他人教。師生互動頻率的提高與角色的轉變相伴而生,一旦二者變為“稱作教師的學生”和“稱作學生的教師”,那么課堂中就不再有“誰是主體”的困惑,專制主義與話語霸權的橫行也不復存在了,教師與學生就形成了一種合作對話的關系,可真正實現教學相長。

3.方便教師應對學生學習中遇到的問題

“翻轉課堂”節省了教師講授這一環節,而學生反饋與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被同時放在課堂中進行,教師可以及時幫助學生釋疑,使學生能在課堂之內消化問題,而不是把問題帶回家中浪費大量時間;最后,教師可以適時地發現每位學生遇到的不同問題,對學生施以個體化的指導。翻轉課堂可以培養學生積極思考,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學習習慣、思維習慣。

在倡導移動學習、個性學習的今天,“翻轉課堂”為方興未艾的教育提供了可資借鑒的范式。技術的發展為教育提供了無限的可能性。把課堂轉化為課外或校外,移動終端、數字化的學與教的系統平臺服務的發展為“翻轉課堂”的實現提供了可能的硬件支持,相信這些改變必將使學生的學習方式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endprint

猜你喜歡
觀念師生翻轉課堂
釣魚的觀念
首屆“接班人”杯廣西中小學師生書法作品展示
當觀念成為藝術
首屆“接班人”杯廣西中小學師生書法
殷周時期“中”觀念的生成演變
翻轉課堂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
翻轉模式在“液壓與氣動”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翻轉課堂在英語語法教學中的運用研究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PLC應用技術》課程教學中的應用
麻辣師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