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良好的預設與生成,讓數學課堂更精彩

2014-10-08 08:05王軼坤
數理化學習·教育理論版 2013年12期
關鍵詞:長度線段算式

王軼坤

因學生所處的文化環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維方式的不同,面對同樣的問題將會產生不同的看法.作為課堂教學的引導者,勢必要站在多個角度對問題作深入的思考.但教師的思考永遠不能替代學生的思考,在我們課堂上經常會出現一些非教師預設的場景,此時,教師應該怎樣面對這樣的生成?筆者試結合幾個實例,談談自己的一些思考.

一、順水推舟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在人的心靈深處,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在教學中,當學生在特定的情景中,對某個問題突然“奇思妙想”,或者有某些“頓悟”,教師要根據學生思維的價值取向,合理的整合原有的教材,調整自己設計的預案,順水推舟,推波助瀾,使學生的探索、研究向縱深發展.

例如,在蘇教版教材第三冊P84有這樣的一個題目:

1+3=□ 1+3+5=□ 1+3+5+7=□

2×2=□ 3×3=□ 4×4=□

當學生填好□后,突然有一個學生喊了起來,說:“教師,我覺得后面如果還有一組算式,應該是1+3+5+7+9=□和5×5=□這兩個算式,而且這兩個算式的得數是相等的.”

顯然學生是按照前幾個算式的推理得到的,但我們也不難看出:這個學生的 “靈感”,仍停留在直覺思維,對其中隱含的規律仍處于“半清晰”狀態,而其他學生則處于“模糊”狀態.為了讓所有學生能得到更深入的發展,我采用了順水推舟的教學策略.

我問:“如果后面再寫一組算式,會怎樣寫呢?”這樣的問題,看似簡單,其實讓更多的學生參與了思考,多數學生找到了正確的算式,這時,教師再拋出“你有什么發現?”的問題,學生很快就能將得到的規律說了出來,此時,教師再問:“如果用這個規律,我們還能接著寫出什么算式?”

從表面上看,在找出規律的前后,都有讓學生寫算式的過程,但是學生在寫時已經發生了質的變化:前面寫算式,教師是讓學生去猜的過程,這樣的猜伴隨著觀察、分析、概括等思維活動,而后面的寫算式帶著檢驗、驗證規律的過程.作為二年級的課堂,我們還不必要對其講什么是猜想和驗證,但我們可以通過活動,將猜想、驗證的活動隱含在教學過程之中.

正是因為有了一個學生的“喊”,有了教師的順水推舟的處理藝術,使得學生經歷了一個豐富的、有趣的發現過程.雖然說,教師在此處多花了一些時間,但對于學生的發展是積極的.

二、欲擒故縱

荷蘭著名數學教育家弗賴登塔爾強調:學習數學唯一正確的方法是學生實行“再創造”,也就是由學生本人將要學的東西自己去發現或創造出來.但由于學生的生活經驗與思維方式的不同,“創造”出來的結果也可能不一樣.由于負遷移的影響,有很多結論具有一定的片面性,或是不正確的.此時,教師只顧結果,以一個學術淵博的身份來評價誰是誰非,誰對誰錯.對于不正確的學生來說,要求其被動的修正自己的思考答案,被動的接受教師強加給他的方法,且不是強人所難?那些有主見的學生將會依舊我行我素,抱著自己的錯誤不放.

其實,為了讓學生對問題有更深刻的認識,可將分析問題的權利還給學生,給其充裕的時間與空間,讓他們討論、交流、辯論,尋求最后的共識.

如,在教學“分數的除法”,我讓學生小組合作探究得出分數除法的計算法則后,出現這樣一道題:18÷ .但是在校對答案時,卻有兩種意見:①18÷ =18× =60;②18÷ = × = .顯然,②的算法受 ÷18的影響,造成算法錯誤,這可是我未料到的.此時,我沒有直接評價,而是問:“誰來評價一下這兩種算法?”經過一段時間的小組討論,進行全班交流.生1:“我覺得這兩種算法都是對的.”生2:“我不贊成生1的意見,我認為第②種解法是錯的.因為除法可以用‘除數×商=被除數來進行驗算, 乘的結果不是18.”生3:“我認為第①種解法是正確的,我運用商不變規律這樣得出的:18÷ =(18× )÷( × )=60÷1=60.”生4:“我認為②錯在沒有按照計算法則進行計算.應該用被除數乘除數的倒數,而它卻用除數乘被除數的倒數.”此時,學生已從正反兩方面對問題進行了剖析,已不需教師再做補充.這樣做,不僅使學生從錯誤中汲取教訓,避免犯類似的錯誤,還能培養學生思維的批判性,在互相啟發與爭辯中共同提高.

三、乘勝追擊

讓不同的人學習不同的數學.在一些特定的情景下,我們要善于利用追問的藝術,乘勝追擊,將課堂的探究活動不斷的引向縱深,使得課堂更具有活力.

例如,在教學四年級的“認識三角形”,當學生通過擺小棒,探究得出“三角形兩條邊的長度的和大于第三邊”后,教師出示了這樣的一道題目:用2厘米、4厘米、7厘米的三條線段可以圍成三角形?有一個學生說:4厘米與7厘米的和,大于2厘米,所以可以圍成三角形.面對這樣的分析,說明這個學生對“三角形兩條邊的長度的和大于第三邊”理解還不夠透徹,其實這里的“兩條邊”是“任意兩條邊”.因而我們判斷三條線段能否圍成三角形,是要看任意兩邊的長度的和是否都大于第三邊.因為最長的邊與任意一條邊的長度的和都大于另外一條邊,所以我們主要看兩條短邊的和是否大于最長的那條邊的長度.面對這個學生的回答,我一邊拿出2厘米、4厘米、7厘米的小棒,一邊拋出了這樣的問題:對于這位學生的回答你有什么看法?學生在交流與活動中對問題有了更深刻的認識,體會到判斷三條線段能否圍成三角形,從看任意兩條邊的長度的和大于第三邊,到主要看兩條短的線段的長度的和是否大于最長的線段的長度.這樣的探索活動,使得學生對三角形的三條關系有了更深的認識.可見,在課堂中,我們可以利用適當的時機,通過追問,將學生的探究活動引向深入.

[ 江蘇省濱??h濱淮鎮梁港小學 (224000)

]

猜你喜歡
長度線段算式
一次函數助解線段差最大絕對值
愛的長度
一道加法算式
一道減法算式
特殊長度的測量
線段圖真好用
長度單位
長度學校里的故事
如何確定線段的條數
觀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