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浙江跨區域糧食基地建設路徑探討

2014-10-15 23:33樓佳
北方經濟 2014年10期
關鍵詞:糧源糧食基地

樓佳

糧食、能源和水是人類賴以生存的三大基本物質, 也是當今世界三大戰略物資,保障糧食安全已成為世界各國日益關注的重大經濟、政治和社會問題。如果說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那么糧食就是基礎的基礎。解決13億人口的吃飯問題,一直是我國政府高度重視的大事。但直至上世紀80年代,中國的糧食總量仍舊短缺,溫飽并沒有完全解決。上世紀90年代初,美國學者甚至提出“誰來養活中國人”的問題。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政府采取有力措施提高糧食生產,實現了從長期短缺到總量基本平衡、豐年有余的歷史性轉變,以占世界8%的耕地養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我國已連續7年糧食總產穩定在10000億斤以上,并實現了連續10年增產。2012年全國糧食總產量達到12038.7億斤,比上年增長2.1%,并首次突破了12000億斤大關,超出了《國家糧食安全中長期規劃綱要》確定的2020年糧食產量10800億斤的目標。我國糧食安全保障工作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增強了我們把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的信心。

但不容忽視的是,由于自然資源比較匱乏和人口基數過大,我國糧食安全保障的基礎仍不穩固,一直存在脆弱平衡、強制平衡、緊張平衡的“弱質三性”。尤其是浙江等東部發達省區,糧食生產規模出現較大幅度下降,糧食自給率進一步降低。浙江人多地少,人均耕地面積僅有0.54畝,是全國第二大缺糧省份,再加上二三產業迅速發展,本省自主糧食產出遠遠無法滿足市場需求,浙江“米袋子”工程任務艱巨。因此,浙江省認真貫徹落實2013年末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的抓好糧食安全保障能力建設,根據浙江的實際情況,在省外建立糧源基地、多渠道掌控糧源對確保浙江糧食安全,具有重要意義。

一、浙江糧食生產存在的問題

(一)糧食產需缺口不斷擴大

浙江是全國第二大缺糧省,65%的糧食需要從外省調入。2010年浙江糧食缺口1205萬噸,2011年缺口1270萬噸,2012年缺口1335萬噸,預計2015年全省糧食產需缺口將達到1295萬噸,2020年達1600萬噸。當前,我省從糧食主產省年調入糧食1000萬噸,水稻的調入地以東北、江蘇、安徽、江西為主,玉米以東北、河北為主,小麥以河南、山東為主。粳稻每年從外省調入約340萬噸,其中黑龍江約占122萬噸。今后一段時期,浙江省對外省的糧食倚重度將進一步增加。

(二)糧食產量穩定困難重重

一是種糧比較效益依然偏低。雖然糧食補貼政策每年都在加大,國家稻谷最低收購價也是逐年提升,但種糧效益仍然偏低,農民的種糧積極性不高。目前我省種糧效益為250元/畝左右,遠低于其他經濟作物。大多數農民只種口糧,不愿多種糧食。2013年流轉土地用于種糧的比重僅為43%,比2012年下降3個百分點。二是種糧成本持續上升。近年來我省土地流轉價格、雇工價格大幅上漲,據農業部門測算,2013年種糧成本每季上漲100元左右,早稻增加117元,連作晚稻增加82元,單季晚稻增加130元,基本沖抵了政策補貼效應。三是糧食產量存在脆弱平衡,我國糧食雖已實現十連增,形勢越好越容易產生拐點,一旦東北、河南、黑龍江等糧食主產區發生大的災害,就有可能引發全國性糧食安全問題,到時我省購糧的難度比廣東更大,因為浙江的近鄰上海是個糧食大銷區。

(三)現有生產模式對提高糧食保障水平的制約

2013年我省糧食種植面積1880.55萬畝,比上年增加3.22萬畝,增長0.17%;單產390.3公斤,比上年減少19.7公斤,降低4.8%;總產733.9萬噸,比上年減少35.9萬噸,降低4.7%。從目前情況來看,生產技術和種子技術已相當成熟,要在擴大種植面積和提高單產上非常困難。根據2004年度全省土地利用變更調查的結果,全省土地利用構成中,農用地面積為12961.2萬畝,占全省土地總面積的82.0%,可開墾土地面積11.096萬畝, 其中大面積集中連片分布的有海涂灘地和荒(坡)草地等類型??砷_墾荒草地面積為12.29 萬畝,相對集中地分布浙西南、浙西北山丘盆(谷)坡地, 浙中東和浙中西丘陵崗臺坡地和盆坡地區,耕地后備資源短缺。此外耕地分布破碎化和產權分散化問題比較突出,農業就業呈現老齡化、兼業化,90后農民基本不會種田。

(四)未來導致糧價波動加劇的因素增多

近年來,受國際政治、經濟、氣候、軍事、投機等因素的交疊影響,國際市場糧食價格波動較大較快,未來糧價的波動幅度和頻度有進一步加大的趨勢,保持省內糧食市場價格平穩的難度很大。同時,由于我國糧食市場價格形成機制的一些特殊性,出現了糧價“產區銷區價格倒掛、原糧與成品糧價格倒掛、國際國內價格倒掛”的市場扭曲現象,使得大批糧食經營企業面臨連續虧損的狀況,這對我省糧食安全保障也非常不利。

二、國內外經驗

(一)國外

建立海外糧食基地,確保國家糧食安全,是我國實施農業走出去戰略的重要內容。截至2012年,吉林省企業在俄羅斯、哈薩克斯坦、菲律賓、贊比亞、斯洛伐克等國家已投資建設8個示范農場,總投資額超5億元人民幣,以種植玉米、水稻、大豆為主,示范面積已達2.33萬公頃,比2011年增加1萬公頃。浙江省農業處于走出去的起步階段,但投資領域和地域分布趨廣。投資領域涵蓋農林牧漁各業,涉及糧食種植、經濟作物種植、設施農業、森林采伐、遠洋漁業捕撈、農業機械等,投資地域分布在五大洲31 個國家和地區,其中亞洲8個,包括日韓、香港和東南亞國家;歐洲6 國,除俄羅斯外,均在西歐;南、北美洲5 國,北美的美國、墨西哥和南美的阿根廷、秘魯、烏拉圭;大洋洲僅斐濟;最多是非洲,有11個國家。浙江福地農業有限公司在巴西投資達4860 萬美元,從事大豆、糧食作物種植以及林業生產,實施土地開發項目16800 公頃。

(二)上海

浙江的近鄰上海市預計到“十二五”末糧食總需求600萬噸,產需缺口80%。上海市政府決定以上海良友集團為主體建設糧食主產區糧源收儲基地。為了在糧食主產區建設糧源收儲基地,上海良友集團制定了“26248”計劃:在糧食主產區建設2個糧源收儲體系、6個糧食收儲基地(東北4個、蘇北2個),每年可實現糧食收購經營量200萬噸(東北160萬噸、蘇北40萬噸),覆蓋糧源播種面積400萬畝(東北320萬畝、蘇北80萬畝),每年可實現糧食物流吞吐量800—1000萬噸。

目前,已實施4個基地建設。其中黑龍江省虎林市通過控股綠都集團公司建立緊密型糧源基地(倉容21.5萬噸),其他3個分別位于黑龍江省大慶市(倉容4.5萬噸)、江蘇省大豐市(倉容15萬噸)和灌云縣(倉容5萬噸),以參股、租賃場地、建立協議合作平臺等方式落實。按照“上控糧源、中控物流、下控渠道”的戰略思路,在糧源基地建設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2012年收購糧食42.47萬噸,2013年上半年收購糧食27.32萬噸。綠都股份借助良友集團在上海糧食市場的渠道和品牌優勢,銷售虎林大米。2012年累計銷售糧食22.24萬噸,其中:上海市級儲備糧就地轉儲 7.52萬噸,發往上海 12.87萬噸;2013年上半年銷售糧食6.85萬噸。

三、跨區域建立糧食基地的途徑研究

跨區域建立糧食基地有利于緩解浙江省的糧食短缺問題,為市場提供足夠的糧源,實現省內糧食生產和消費的基本平衡,將糧食產量和糧食價格波動水平控制在一個科學合理的范圍之內??鐓^域建立糧食基地又是一項系統工程,意義重大,影響深遠,必須與浙江省的實際情況相符。

(一)選址

黑龍江、吉林、遼寧三省耕地面積約3億畝,占全國耕地總量的1/6,東北平原以肥沃的黑土地著稱于世,是世界僅有的三大塊黑土區之一。從耕地面積來看,2008年底,東北三省的耕地面積分別為1183.01萬公頃、553.46萬公頃、408.53萬公頃,占全國耕地的比重分別為9.72%、4.55%、3.36%。2010年,東北三省的糧食總產量分別為501.3萬噸、284.25萬噸、176.5萬噸,其中玉米和大豆產量最高,玉米年產量4000萬噸,占全國產量的1/3,居全國首位。東北大米占全國總產量的10%,由于其口感好,非常受市場的歡迎,能賣出較高的價格。與其他地區相比,東北三省有建立糧食基地得天獨厚的優勢。

(二)合作形式

商品糧基地是指具有發展糧食市場優勢,能夠穩定地提供較多的商品糧,在地區上連片分布的產糧區?;匾艘约Z食收儲能力建設為核心,以訂單生產為重要糧源組織方式?;氐幕疽笠弦韵聴l件:一是在糧源充足的主產區,收購糧食的腹地縱深較大,且能夠建立較為穩定的契約關系,在糧食緊張時期也能保證收購;二是對外交通便利,一般應具有鐵路專用線;三是現有一定的倉儲、烘干等較為齊全的配套設施,或有足夠布局這些設施的空間;四是產權清晰、管理規范,企業經營管理比較接近浙江省委省政府的要求;五是當地政府支持,能在糧源掌控、土地、稅收、人員安置等方面提供必要的政策支持。

(三)倉儲

從糧食生產出來到消費,需要經過運輸和倉儲兩個環節。通運能力緊張使東北糧食運不出去,因此建立中轉倉庫是東北糧食收購、倉儲、中轉的重要節點。國家提出力爭再用3至4年時間提前完成全國1000億倉容建設任務,浙江省可積極爭取國家政策、資金扶持,在東北三省建立符合現代倉儲要求的糧食儲備庫,實現科學保糧儲糧,減少因儲糧不善等造成的損失。

(四)物流中轉

根據糧源基地的選點布局,結合浙江省人口分布特點和應急投放需要,采取以鐵路為主,水路、公路為輔并開展多式聯運的方式,應用物聯網等先進技術提升糧食供應鏈管理水平,進一步優化、暢通省外糧食調入通道。黑龍江基地均布設鐵路專用線或臨近專用線,一般情況下,糧食通過鐵路直運省內。同時還可充分利用長江和大運河黃金水道優勢,將安徽北部糧食通過公路集裝箱運輸集并到沿江港口,以內河船舶運輸到省內各地。在省內糧食供應緊張時,采取公路直運或公鐵聯運方式。

(五)銷售

為確保糧食調入省內以后,能“及時、足量、平價”投放到全省各地市場,要進一步完善市場網絡和分銷渠道,充分整合社會資源,形成布局合理、有較強市場影響力的銷售供應網絡。

(作者單位:浙江大學理學部)

責任編輯:代建明

猜你喜歡
糧源糧食基地
珍惜糧食
流翔高鈣為黨建示范基地錦上添花
珍惜糧食 從我做起
我的糧食夢
北京加快構建環京1小時成品糧配送囤
我的基地我的連
小麥市場糧源緊俏 價格小幅上漲
市場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