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貧困學生教育保障的主要問題研究

2014-10-20 19:23孟強張晨波
新校園·中旬刊 2014年9期
關鍵詞:貧困生問題

孟強+張晨波

摘 要:貧困學生的教育是一個非常敏感的問題,做好了受惠無窮,做不好罵聲一片。因此,貧困學生的教育保障問題,一直是國家各級政府部門和學校非常重視的問題。

關鍵詞:貧困生;教育保障;問題

近年來,棗莊市嶧城區以教育均衡發展為總抓手,不斷加大教育投入,改善辦學條件,提高教師待遇,穩步推進素質教育,教育教學質量得到顯著提升。同時,認真貫徹黨的群眾路線,真正地把困難學生的教育保障制度落實到實處,使困難學生達到“有學上,上好學,輕負擔,好未來”的目標。但是,在實際的執行過程中,還存在著一些困難和問題有待解決。

一、貧困生認定中存在問題

長期以來,貧困生的認定標準一直沒有科學、詳細、操作性強的規定。貧困生認定方面,全國各地區、各學校之間尚無科學的、統一的標準,貧困生認定存在諸多問題。部分高中通行的認定標準是以學校所在地居民的最低生活保障線為準,按學生最低生活費的支出劃分。而在實際操作中,往往是由班主任大致地了解困難學生每月的消費情況,缺乏定量的實際標準。另外,有的學生本人所提供的家庭經濟情況可信度較低,有的學校根據各地民政部門或鄉鎮(街道)、村委會開據的貧困證明認定貧困生。由于生源地部分職能部門工作浮于表面、把關不嚴,使貧困生認定不準確,最終導致資助金無法實現最優化配置。按照“邊際效應遞減”原理,在這種情況下,有限的資助金無法發揮其最大作用。沒有將助學金使用到最需要的貧困學生上,還有可能引發學生之間甚至校園的不和諧。

二、學生資助金來源有限,尚未形成資金循環機制

學生資助金主要來自國家的財政撥款、社會捐贈以及金融貸款等。然而,當前社會尚未形成完善的慈善捐贈制度,對于獲贈資金的管理和使用還不夠透明,缺乏法律規范和引導,這導致華僑、社會名流和企業的無償捐贈積極性不高,只是偶爾為之。另外,國家助學貸款因金融系統的風險防范意識而未能及時到位,僅僅靠政府財政撥款來保障龐大的貧困生群體能夠順利完成學業是不現實的。因此,在資助額度與學生實際需要之間還存在一定的差距。

三、資助方式相對孤立,難以取得最佳資助效果

基本助學方式的資助對象、資助作用和評定標準各不相同,不可混為一團。如獎學金與助學金的關系。2002年,教育部頒布并施行《國家獎學金管理辦法》,該辦法的目的是“幫助家庭經濟困難的普通學校學生順利完成學業,激勵家庭經濟困難的普通學校學生勤奮學習”。然而,貧困生并不完全是優秀學生。將獎學和助學視為一體,一方面,各校不但無法把握、難以操作,而且導致“獎學”的激勵作用難以得到發揮;另一方面,將獎學金等同于助學金,等于剝奪了非貧困生獲獎的權利,對他們是不公平的。因此,獎學金的評定應主要依據學生的專業文化成績,貧困生未必是優秀生,不應把貧困生作為單一的考慮對象。2005年新出臺的《國家助學獎學金管理辦法》對這方面作了新的調整,分別設立了國家獎學金和國家助學金,以緩解獎學金和助學金的矛盾。

四、忽視對貧困生的“精神資助”

通過經濟資助可以解決貧困生的物質之需,卻很難解決因貧困而產生的心理問題。因此,對貧困生的資助不能僅考慮物質需求,也要考慮由于經濟困難給他們帶來的心理負擔,如人際交往障礙、抑郁、過度焦慮、自尊與自卑相沖突等心理問題。這些問題如果得不到及時的疏導和診治,不但會對貧困生的學習產生不良影響,阻礙他們的健康成長,甚至嚴重時還可能釀成社會問題。因此,需要改變當前重“物質”輕“精神”的資助現狀,提高資助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姚春,吳藝.貧困大學生心理問題的成因及支持策略[J].職業時空,2006(12):65-67.

猜你喜歡
貧困生問題
貧困生的隱私與尊嚴亦當細心呵護
高校貧困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及其對策
大學生因穿耐克鞋被取消助學金
避開“問題”銀行股
演員出“問題”,電影怎么辦(聊天室)
大學用話費查“裝窮”貧困生月超150元取消資格
韓媒稱中俄冷對朝鮮“問題”貨船
“問題”干部“回爐”再造
莫與貧困生“搶飯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