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學啊文學

2014-10-20 07:11林子
高中生之友·青春版 2014年8期
關鍵詞:小品文抒情氣味

林子

主持人語

倘若一群人在一起談生活,談著談著就像是在談哲學了;倘若一個老師在給學生講哲學,講著講著就免不了舉一個生活的例子。這可見,生活和哲學是不可割裂的。

前兩年,央視做了一個題為“你幸福了嗎”的調查,使“你幸福了嗎”迅速成為一句流行語。眾多調侃和揶揄的背后,這個題目其實也觸動了很多人對自身生活的思考??v觀各位網友發在微博上的觀點,除了各種對生活壓力的發泄外,大家對幸福的理解還是千差萬別:工作繁重的人覺得多幾個休息日是幸福;和家人分離的人認為相聚和團圓是幸福;薪水低的人覺得沒有比漲工資更幸福的事了,學生則希望放假不要多補課……一位作家說:“幸福是一個謎,你讓一千個人來回答,就會有一千種答案?!蔽蚁胙a充一句:幸福不是謎,而是一種需求。人的需求是有很多層次的,像梭羅那樣的人,給他很多錢,他會覺得十分幸福嗎?像毛姆《幸?!分械脑透吒?,能因為擁有假期而感到莫大的幸福嗎?

既有不同的需求層次,那么幸福對每個人來說,機會還是公平的,只要我們不好高騖遠,不脫離實際,發現著,感受著,活著活著也就找到幸福了。

主題概述

文學啊文學,本是韓寒的題目,借用著,還想在后面加半句——叫我如何不愛她。這樣的抒情恐怕是要挨罵的,提到文學程度上,直接抒情通常只能遭人嫌。但本質也就那樣,馮唐寫小品文的浪漫,說“他們的性情附在他們的小品文上”,明顯是愛;季羨林在《漫談散文》中先揚后抑,說對散文“偏愛”之后有“偏見”,但后來又轉回去,說散文“娓娓動聽,逸趣橫生;讀罷掩卷,韻味無窮”,簡直在堆砌褒義詞了,不是愛又是什么?莫言對小說有明顯的偏好,在小說寫作方面一再有驚世之言,《小說的氣味》中,他說“一個具有創造力的好作家,在寫作時,應該讓自己的筆下的人物和景物,放出自己的氣味”,如沒有深沉的愛,斷不能就小說說出這樣舉重若輕的話來;張愛玲的小說空前絕后,散文也不在話下,就是不寫詩,一生中僅有的幾首,在那個年代算起來不差,但不符合她天才之名,她未見得多么愛詩,但寫起《詩與胡說》,照樣可以讀出她的深情。

聽聽這些作家談各種文體,也許我們可以嘆一句:文學啊文學,這是多么高深而又撩人的東西??!

猜你喜歡
小品文抒情氣味
卷首
高原往事
會抒情的灰綠
大家的小品文
氣味圖書館
約會
好濃的煤氣味
談談小品文
這個“氣味”不簡單
發現和表現尋常生活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