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新農村建設中的文化建設

2014-10-21 19:44李愛林
華人時刊·下旬刊 2014年5期
關鍵詞:新農村文化建設建議

李愛林

【摘要】近年來,黨和政府對農村文化十分重視。今天新農村文化建設取得了可喜的成績,但在社會飛速發展的今天,也存在著一些問題,還需要進一步的解決。本文從文化建設的重要性、現狀以及影響因素入手分析,提出解決影響農村文化發展的五點建議。

【關鍵詞】文化建設;新農村;建議

中圖分類號:F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0278(2014)05-099-01

近年來,黨和政府對農村文化十分重視。為進一步加強農村文化建設工作,豐富農民群眾的文化生活,提高農民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養,促進農村經濟發展,當地黨和政府投入了很大力量,對農村文化建設起了重要的指導和推動作用,使得新農村文化建設取得了可喜的成績,但在社會飛速發展的今天,也存在著一些問題,還需要進一步的解決。

一、文化建設在新農村建設中的重要性

(一)加強農村文化建設,提高農民科學文化水平,是新農村建設的必然要求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是要進一步解放和發展農村生產力,促進農民持續增收。是農民持續增收最有效的途徑,是要大力發展現代農業,嚴格遵循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規律。這時,農村文化建設就顯得尤為重要。

(二)加強農村文化建設,提高農民思想道德水平,是新農村建設的精神動力和思想保證

從目前農村的一些地方和農民來看,集體主義思想,法律意識淡薄,發展意識、競爭意識不濃,文明意識、健康意識不強,一些傳統陋習,與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樹立社會新風尚、建設鄉風文明要求格格不入。必須通過加強農村文化建設,充分發揮文化啟迪思想、陶冶情操、傳授知識、鼓舞人心的積極作用,推動農村思想道德建設,不斷提高農民的思想道德水平,保障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健康順利進行。

(三)加強農村文化建設,不斷滿足農民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要目標之一

農民不僅要富,農民還要有樂。從農村的實際情況看,雖然我們黨和政府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使農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但農村文化建設還是相對滯后,已經不能滿足廣大農民群眾日益增長的文化精神需要。因此,加強農村文化建設,就成了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一項重要任務。

二、當前新農村文化建設的現狀

當前文化建設取得很多可喜的成績,出現了黨政領導重視、各有關部門齊抓共建的局面。最顯著的成績體現在作為農村文化建設“重中之重”的教育方面,義務教育全部免除學雜費、全部免費提供教科書、對家庭經濟困難寄宿生提供生活補助。除此之外,還加大了文化建設的經費投入。大力扶植文化館、圖書館建設,成立文體活動中心、健身廣場等,使文化機構日益健全,文化投入渠道擴大,文化基礎設施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文化活動日益豐富活躍,農民文化生活消費逐步增長,農村勞動力文化素質不斷提高。

三、影響農村文化發展的因素

(一)封建迷信和邪教組織的思想滲透

鄉鎮的許多居民遇到重大的事情都要燒香拜佛,預測兇吉甚至有些老年人有病不去醫院而是依賴封建迷信。由于老一輩的不良認知,使邪教近來更加有組織有紀律進行地下活動,也乘機通過各種手段來蒙騙群眾,非法達到各種政治目的或者達到聚斂財物的目的。

(二)農村民間藝術的流失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祖先留給人類的共同財富。發掘它、傳承它、保護它不但體現著現代人類對于自己祖先的尊重,也更體現著對于我們自己歷史的善待。隨著我國綜合國力的提高和民族意識的理性回歸,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重視,為此我國政府還將每年六月的第二個星期六定為我國的“文化遺產日”,這一切都是值得讓人欣慰與鼓舞的。

四、解決影響農村文化發展的幾點建議

(一)加大政府對農村文化事業的扶持

將農村文化建設納入經濟社會發展規劃之中,大力實施文化惠民工程,積極推進廣播電視“村村通”、社區和鄉鎮綜合文化站建設、文化信息資源共享、每個小區成立農家書屋、修建體育健身廣場等公共文化服務工程,努力使農村文化設施建設有一個大的改觀。

(二)要認真制定和完善農村制度,加強法制建設

完善村民自治機制,發展基層民主,構建充滿活力的鄉村治理機制,反對宗族勢力的干擾,避免居民上當受騙!通過文化建設加強法制宣傳,增強村民的法制意識。

(三)建立農村藝術團體

在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上,華西村特別注重從實際出發,寓教于樂,寓教于戲,比如華西村藝術團發揮了重要作用。華西村的文化建設中讓我們學習到農村建設應以人為本,一起從人民群眾角度出發,讓各項活動有更多的參與性,建設符合農民生活需要的各種團體,讓大家都參與進來,讓文化建設朝著積極,創新,向上,正面的方向發展。

(四)加強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

各級政府已經認識到文化問題的特殊性,文化從來就不是打造出來的,而是一個自然生長的活態過程。文化是一棵樹,不是一架機器,需要的是細心的照料和精心的呵護。比如大孟莊鎮寺各莊竹馬會,在大孟莊鎮寺各莊村有一道傳承200多年的花會——竹馬會。竹馬會是200年前由一位山東藝人帶入村里,受到村民們的熱情歡迎,吸引了很多人爭相學習,由此傳承下來。多年來,竹馬會以其獨樹一幟、文武兼備的特點,成為遠近聞名的一道花會。竹馬會被納入天津市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并被推薦申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這對我們是個很大的激勵。像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產,我們要盡最大的努力,把這些藝術繼續傳承下去,豐富居民的業余生活。

(五)不斷滿足農民綜合素質提高的需求

1.為農民搭建學習平臺要為農民渴求知識提供一個學習的平臺,積極引導和鼓勵有經濟實力的村建立適應農村文化發展、適合農民閱讀的“農家書屋”,加大圖書室的建設和開放力度。2.結合當地實際開展文化活動挖掘當地歷史事件,通過建村史陳列室等方式,提煉人文精神,使文明創建由表及里,從現狀整治向提升文化內涵轉變。讓農民群眾就近方便地參加各種群眾文化活動,最大限度地發揮文化設施的作用。3.積極開展送文化下鄉活動要不斷創新公共文化服務方式,街文化館、圖書館、文化站、劇團等的服務重心要不斷下移,積極為“三農”服務,并在這個過程中不斷創新服務的方式、機制。

猜你喜歡
新農村文化建設建議
關于不做“低頭族”的建議
創新民間美術傳承模式 生態式發展新農村文化建設
馬克思主義的文化觀及其現實意義
加強基層文化建設滿足群眾文化生活需求
三代人的建議
FOOD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