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火電施工企業創建標準體系實踐

2014-10-21 19:53朱玉麗
科學時代·下半月 2014年12期
關鍵詞:標準體系實施成果

【摘 要】為進一步夯實企業管理基礎,深化和完善企業標準化工作,按照標準體系要求,積極采取有效措施,對企業標準體系進行了有效的運行和控制,使企業標準化工作得到了順利展開。本文闡述了企業建立標準化管理體系的實施步驟,總結了企業標準化工作實施取得的成果,得到的一些經驗體會。

【關鍵詞】標準體系;實施;成果;經驗

1 引言

企業標準化是管理的重要基礎性工作,對建立現代管理制度、提高工作質量和效率,確保企業生產安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當代標準化反映的是市場和企業的需求,標準的貫徹實施是通過企業實現的。因此,企業是標準化工作的出發點,也是標準化工作的落腳點。企業不僅要積極參與標準化工作,更應該成為標準化工作的主體。

2 企業標準體系的創建與實施

電力施工企業實行標準化管理,最初階段的特點是質量為先,兼顧安全、健康、環境等管理體系。隨標準化管理理論的成熟和企業管理升級的需要,電力施工企業健全標準化組織機構,建立了以技術標準為主體、管理標準和工作標準相配套、協調一致的企業標準體系。

2.1 組建標準化委員會

首先應建立企業標準化委員會,組建標準化委員會的人員,使標準化委員會能夠正常履行全面領導企業標準化工作、審批企業標準化工作中長期規劃、評審決策企業標準化工作重大事件等關鍵職能。

2.2 健全標準化工作機構

標準化工作機構是企業開展標準化日常工作重要機構。應包括部門負責人、標準化主管、標準化工程師、標準專職管理員等標準化工作人員,分工合理、責任明確,使標準體系的運行、監督和改進等各項標準化工作得到有效展開。

2.3 完善標準化工作網絡

企業在各職能部門應設專/兼職標準化工作人員或標準化工作組,負責本部門的標準化日常工作。一般原則上各部門由負責人及其指定人員作為二級組織中標準化工作人員,并根據人員的變動情況及時調整,使標準化工作網絡能夠有效運作,企業標準化體系得以全方位的實施、監督和改進。

2.4 標準化培訓及宣貫

企業應每年把標準化培訓納入年度培訓計劃當中,通過外送、內培、網絡培訓等形式進行標準化知識的培訓與宣貫。建立標準化學習園地,保證每個員工都能通過不同形式,了解、熟悉和應用有關的標準化知識,使企業員工深切地體會到了標準化是提高技術和管理工作效率的重要途徑,在理念上逐步對標準化的作用產生共識,把標準化工作融入到其本職工作中,提高全員標準化意識。

2.5 標準體系表建立與評價

根據國家標準GB/T15496- 2003、GB/T15497- 2003 、GB/ T15498- 2003的要求,標準體系表是企業標準化工作的藍圖,是制訂標準化工作年度計劃和長遠計劃的依據。企業應把先進技術與實踐經驗的綜合成果制定為企業技術標準;在ISO9000、ISO14000和GB/28001等先進管理標準的指導下制訂企業管理標準;從工作分析入手,將每一崗位的任職條件、工作目標和考核等進行展開,形成各崗位的工作標準;形成了較為完備的技術標準、管理標準、工作標準體系。標準體系表應包括編制原則、結構圖、標準明細表、統計表等組成,結構圖由總結構圖、第一層次結構圖與第二層次結構等組成。企業標準化專職人員對標準體系表進行動態監測和更新,對使用單位提出的問題進行識別、查證,對標準體系表進行系統的、全面的適用性評價,并根據評價結果對標準體系表進行更新和完善。

2.6 外來標準的獲取、發放和更新

根據企業業務特點,一般從事火力發電廠、核電廠、燃機電廠等電廠安裝施工的,本著凡事“有標可依,有標必依”的原則,針對企業的各項業務,包括鍋爐、汽機、電氣、儀控、調試、起重、焊接、建筑、管道等專業以及輔助技術專業的各管理事務,對國際、國家、行業及地方等各級標準進行識別和獲取。為及時獲取企業適用的國際、國家、行業及地方標準,企業應積極拓展標準情報渠道,加入了電力信息網和國家標準網,并建立標準采購渠道,保證了國家、行業、地方標準和適用法律法規及時獲取。只有具備了暢通的信息流通渠道,才能使標準化工作切實得以實施。為解決一般火電施工企業項目分散、流動性強、使用標準種類繁多等情況,最好形成了以企業信息集成系統平臺為依托的標準查詢系統,員工根據需要直接使用WEB瀏覽器(IE等)進行瀏覽使用。對于施工中使用頻繁的標準,根據技術、管理人員的專業、工作范圍和需求給個人配備紙張文本;項目施工需要的專業技術標準,在各項目資料管理部門配備一套標準以供查閱。企業標準化工作機構應對新獲得的法律、法規和各級標準,組織識別其有效性和適用性,確定并獲取對企業適用的文本;企業各部門也應將獲得的企業適用的法律法規和各級標準及時傳遞給企業標準化工作機構, 標準化工作機構應統一收錄在標準體系表的中,企業標準體系表由標準化工作機構實行動態管理,每年發布。

2.7 適用性評價和標準更新

企業應采用“部門/單位負責制”和標準化工作機構統一管理相結合的方式對標準的適用性進行管理,對各自歸口管理的標準進行適用性評價,標準化工作機構在部門評價的基礎上進行匯總和處置。在日常管理中,標準化工作機構處根據已建立的渠道獲取標準更替、發布信息,對標準體系表進行動態管理。及時發布“標準改版/失效”信息,采購和提供有效的標準紙張文本,同時在企業信息集成系統平臺上及時發布或更新替代,保證標準的有效性和適用性。

2.8 企業標準的編制、評審與修訂

企業應在每年初組織各部門編制年度標準制訂計劃,各單位按照計劃的要求進行標準的編制工作。企業標準嚴格實行“三稿定標”的原則編制、評審、修訂。企業管理標準應滿足企業各項管理的需要,企業技術標準應覆蓋鍋爐、汽機、電氣、儀控等企業所從事的范圍,企業工作標準規范了人員錄用、崗位確定、人員考評等工作。企業標準化管理部門應組織各部門對標齡三年及以上的企業標準進行了復審,對需修訂的標準計劃在近兩年內修訂完成,以保證企業標準的適用性和先進性。

2.9 標準的推廣與完善

標準發布后,企業應采用了多種形式對標準進行宣貫,包括培訓班、研討會、內部學習、現場指導、監督檢查、交底、站班會等方式。標準信息系統應保證了各個需要的場所都能及時的獲取最新的標準文本。技術標準要求通過作業指導書的引用在施工的各個環節中得到應用;管理標準要求直接落實到企業各項目部門的各項管理中;工作標準作為人員的選聘、上崗、評價的依據實施。企業還應根據發展狀況和施工管理需要,在深度和廣度上不斷完善企業標準。

2.10企業標準體系的監督和改進

標準化工作機構每年至少一次對企業各部門、項目的標準實施情況進行系統性的監督檢查,監督中關注選用標準的合理性、恰當性和充分性;適用的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地方標準及合同和規范中規定標準的執行情況,以及制定企業標準的執行情況。各部門組織的各類日常監督檢查、質量驗收都包括對各類技術、管理標準實施情況的監督檢查。對于監督檢查中發現的標準實施時不符合項都按照相應的企業管理標準進行有效控制,進行糾正,必要時采取糾正和預防措施。

2.11參加國家和行業標準的制定

企業應積極參加國家和行業標準的制定,提升企業在行業中的形象和話語權。

3 企業標準化工作實施取得的成果

標準化工作的深入開展,使企業的質量、安全、環境、計量、檔案、政工、成本等各方面管理的規范化和科學化程度大幅度提高,對企業適應目前電力工業大力發展,施工項目點多面廣的現狀,起十分重要的作用。

3.1 增強了職工的標準化意識

企業廣大人員通過多年的標準化工作實踐,深切地體會到了標準化是企業最重要的基礎工作,是提高技術和管理工作有效性和效率的重要途徑。管理理念已從“要我標準化”轉變到“我要標準化”,標準意識得到了很大的加強,企業標準化的基礎地位也日益加強。主要表現在,從最初貫標時的不理解,執行有抵觸心理,不按照統一的規范、標準施工,較多憑經驗工作,到目前努力將企業標準化管理的要求與自己本職工作有機地結合起來,養成規范工作的習慣,使工作的實施過程、以及形成的各類文件記錄都滿足標準體系要求,提高了工作效率。實現從傳統的經驗管理到現代化的科學管理的超越。

3.2 促進了工作的規范和協調

技術標準的制訂,統一了同類事物施工作業的方法。對不受環境和設備影響的施工作業,成為直接指導現場施工的規范;對那些受外部因素影響大的作業,制定了基本的施工技術標準,技術人員進行選擇與剪裁,這樣,規范了施工人員的行為,使工程施工有序化,工作效率得到提高。同時施工人員在遇到問題時能部分從技術標準中找到解決辦法,避免了“錯誤施工”的風險,提高了效率。管理標準的制定規范了各部門的職責,明確了接口關系,使部門內部管理有章可循,部門與部門之間的接口關系清楚,從制度上保證技術標準的有效實施;同時為項目的部門提供了統一的規范,防止了企業與項目或專業企業管理規范上的不一致情況,大大提高了管理效率。工作標準的制定,是對相應崗位人員的任職條件及崗位職責進行了規定,為人才的選撥提供了依據,為企業機構改革、競爭上崗、外聘、崗位培訓、績效考核和責任追究等諸方面打下了工作基礎,并為在職人員樹立了“復合型人才”的培養目標。通過工作標準的有效實施,企業在人才引進、人員的發展更加規范化,規定了“德、勤、績、能”四個指標作為考核依據,通過同事考核和上司考核相結合的方式,使考核結果相對公正,從而規范了職工行為,職工工作積極性增強,工作效率提高。

3.3 提升和積累了企業的無形資產

企業制訂的技術標準,其中包括工藝標準、質量標準、調試標準等。含有大量以往施工的成功經驗,部分標準中還特別針對常見的一些質量通病進行了描述,且給出了解決或防治辦法。這些企業技術標準的制定和使用,防止了企業成熟工藝的流失或失傳,為企業積累無形資產。而企業管理標準大都是在原有的規章制度基礎上,經過反復討論,修改制訂而成。它們代表了企業目前現有的管理水平,是對以往管理經驗的總結和提煉。

3.4 提高了企業管理績效

通過標準體系的有效運行,全面展開了標準化,保證了企業整體管理水平和工程質量、安全績效的提高。在質量管理方面,更加重視產品的質量,從管理入手,規范作業活動,加強人員的培訓,扎扎實實地在產品質量上下功夫。在施工過程中,積極總結以往項目的經驗和教訓,減少或避免各類質量問題的發生;在安全、健康、環境方面,運用PDCA的過程管理方法,對各類危險、環境因素進行預先控制,對現場的安全進行過程的動態管理,安全管理更加有針對性,走上了正規化、日?;能壍?。

3.5 減少了重復勞動與成本支出

企業技術標準的實施減少了技術人員的重復勞動,防止施工成本增加,減少返工的風險。技術人員在每個施工項目開工前都需編制作業指導書,通過對已有企業標準的選擇和剪裁,減少了技術人員編制作業指導書的時間。通過對較成熟技術標準的引用,使返工的風險大大降低。技術標準是對以往工作的提煉和總結,其中包含了大量有價值的經驗。其主體內容是成熟且可靠的。在施工中引用它將使施工人員可以“少走彎路”,減少返工。企業管理標準的實施所帶來的直接效益是減少了項目管理人員的數量,減少了管理費用;使企業、項目的管理有“法”可依且相對穩定,提高管理水平。此外,編制的技術標準可以作為新工人進廠的培訓資料,使培訓工作更貼近實際工作,減少重復編寫培訓資料的可能,培訓資料的可信性、先進性、科學性都得到了保障。

4 企業標準化工作的經驗和認識

要進一步作好標準化工作和標準體系建設,更好發揮標準化的作用,提升標準化工作的價值,以下幾方面是至關重要的。

4.1領導是關鍵

管理者的推動對企業標準化工作的開展和推廣起十分重要的作用。只有各級領導重視,把它作為企業必不可少的基礎工作,并積極推動其所轄工作的標準化,標準化工作才能真正落到實處并獲得發展。

4.2注重企業標準質量

企業標準的制訂,應充分征求各方面意見,特別是執行該標準這部分人的意見。正式實施之前,宜進行運行磨合,及時修訂,使企業標準具有可操作性。片面追求制標數量或抱有“畢其功于一役”的想法是不可取的。這樣會導致重數量、輕質量的現象,使企業管理、技術標準的編制質量不高,對企業標準化工作是一個隱性的打擊。

4.3 積極吸收先進的經驗、博采眾長

標準化工作涉及面廣,既需要有高的理論水平又要有豐富實踐經驗,如果光靠企業慢慢摸索、自然進化,則見效太慢,因此,標準化工作要強調交流,制訂標準不應局限于本企業的力量,應通過行業和地方標協等組織,分工協作、交流信息,以便博采眾長和減輕負擔。

4.4 標準有效實施需要有效的監督

標準制定的目的是要有效實施,而保證有效實施的前提,除了制定高質量的標準外,對實施情況的監督必不可少。管理體系建立和運作給企業標準化工作樹立了樣板,特別是其中的體系審核和管理評審制度和相應一系列活動,作為一種完善的標準實施評價方法,可以作為健全整個企業的標準化運行機制的成功借鑒。

作者簡介:

朱玉麗(1969-),女,館員,大學,主要從事企業標準管理工作。

猜你喜歡
標準體系實施成果
驗收成果
數說中國—東盟經貿合作成果
勞動成果評比
一張圖看懂“論壇成果清單”
煙草標準管理體系的現狀分析與應用研究
新形勢下高校二級學院教務管理優化路徑探析
房地產項目策劃課程案例教學探索與實施
共情教學模式在科學課堂的構建與實施研究
加強出入境檢驗檢疫局認證審核流程探析
會計信息化標準體系構建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