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民道德建設對高職學院學生德育教育改革的指導意義

2014-10-21 19:44寇建宏
華人時刊·下旬刊 2014年5期

寇建宏

【摘要】當前,中國社會正處在一個大轉型時期,如何提升公民道德,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成為當務之急。學校德育教育,擔負著培育“四有”公民的重任。是培育提升公民道德的主要途徑。本文擬就如何加強學校德育教育改革,為加強公民道德建設,提高公民的道德水平服務進行有益的探索。

【關鍵詞】公民道德建設;學校德育改革;大學生道德培養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0278(2014)05-194-01

公民道德建設對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對建立發展社會主頁市場經濟,對全面推進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本文試圖探索在加強公民道德建設目標的指導下,深入開展高職學院德育教育的改革,加強公民道德建設,提高高職學院學生道德修養,道德素質和道德水平的指導意義進行分析。

一、公民道德建設對整個國家的和諧運行和社會發展具有深遠的意義

(一)公民道德是一個國家的公民應當遵守的最基本的道德規范和道德要求

公民道德對整個國家的和諧運行和社會發展都具有深遠的意義。公民基本道德規范既是在最基礎、最重要的道德規范方面,對已有社會主義道德體系進行具體化,又在公民道德建設方面,對已有的社會主義道德體系內容進行了新的拓展和完善。①是我國在道德建設方面取得的新進展和新的成果。

(二)公民道德建設,是新形勢、新環境下中國大發展的需要

和平與發展仍然是當今世界的主題,中國需要抓住難得的和平環境,加快發展步伐。從國內來說,一是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二是必須加快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步伐,三是必須確保順實現第三步戰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這樣的國際,國內新形勢、新環境,對我國社會全體公民的思想道德來說,必然提出了新的任務和新的要求。

(三)公民道德建設,是解決當前存在的道德問題的客觀需要

公民道德建設基本目標是要解決社會的一些領域和一些地方道德失范的問題,包括是非、善惡、美丑界限混淆,拜金文主義、享樂主義、極端個人主義有所滋長,見利忘義、損公肥私行為時有發生,不講信用、欺騙、欺詐成為社會公害,以權謀私、腐化墮落現象嚴重存在。這樣一些問題如果不及時有效地解決,就必然會損害正常的經濟和社會秩序,損害改革發展穩定的大局。

二、促使高職院校在學校德育改革中直面現實,立足現實

(一)傳統道德教育在新形勢下存在的問題

傳統道德教育對學生強調、灌輸和訓練,在日新月異的現代社會,在文化和價值觀念多元化日益成為社會的交流存在的前提下,這種由上而下的“美德”灌輸已經不能有效處理人們面臨的各種倫理困境和道德問題。道德教育必須直面現實,立足現實。學校必須教會孩子如何面對人生的各種復雜萬象,培養一種開放的心態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新形勢下德育教育要生活化

教師要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和做事的能力,培養他們為自己的行為負責,培養他們的自信和自尊,培養誠實和信任。教育學生怎樣尊重自己和他人,怎樣與人打交道,怎樣注意自己的行為舉止,怎樣注重他人的感受。這是最基礎、最重要的道德教育。②無論是道德還是德育,都是為了人的生活而存在的,即它們要向人們揭示人本來可以擁有哪一些美好的可能生活,所以,只有植根于生活世界,道德才能具有深厚的基礎和強大生命力。

三、促進高職學生在生活實踐中增長道德智慧

大學生的道德修養決不是把自己關在象牙塔里背頌道德條文,而是要在自己豐富的生活實踐中建立道德認知,培養道德情感、鍛煉道德意志、形成道德信念,在道德沖突和矛盾中學會辨明是非、判斷善惡、進而形成良好的道德習慣和道德品質,具體來說,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一)在基礎文明建設中培養良好的行為習慣

大學生要在學校、家庭、社會的各個領域,充分發揮“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糾正、自我監督”的作用,從生活中的點滴小事做起,分階段,有重點地糾正與社會主義公民道德相違背的不良行為習慣,培養良好的道德習慣。

(二)在校園文化建設中升華道德情感

大學生朝氣蓬勃,精力充沛,課余應積極參加各種學術和文體活動,從中開闊視野和襟懷,陶冶自己的情操,使自己的道德情感在潛移默化中得到升華。大學生除了應積極投身于健康向上的校園文化活動外,還應當自覺抵制各種低級、庸俗、腐朽甚至反動的文化拉圾,尤其應學會鑒別良莠不齊,五花八門的網絡信息,自覺遵守網絡道德。

(三)在集體活動中堅定道德信念

大學生應當充分利用各種機會,在宿舍、班級、社團等團隊建設中,努力培養理解關心,幫助他人和熱愛集體的集體主義精神,營造互相關心、互相幫助,團結和諧的集體氛圍,從而堅定社會主義道德信念。

(四)在社會實踐活動中鍛煉自己的道德意志

社會實踐活動是道德修養的重要載體。大學生不但要學習專業知識,具備扎實的專業基礎,而且應當積極參與社會實踐活動,在豐富的社會實踐活動中鍛煉自己的道德意志,陶冶自己的思想情感,使自己的精神生活更加充實,道德境界進一步提升。

總之,現階段,在我國加強社會主義公民道德建設對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和現代化建設具有深遠的意義。學校德育教育適應新形勢、新要求,必須改革教育方式、方法和手段、以適應時代和社會發展的新要求,為公民道德建設,提高公民道德水平,為培育社會主義“四有新人”服務。

注釋:

①王志泓.高職院貫徹《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的途徑[J].遼寧高職學報,2003,5(1):93-94.

②周興中.高職院校學生貫徹落實《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的方法和途徑[J].蘭州石化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2,2(4):56-59.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