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洋海軍將領的素質與甲午海戰的結局

2014-10-21 20:07劉玉靜
管理學家·學術版 2014年12期
關鍵詞:北洋學堂海軍

劉玉靜

摘要:肯定北洋海軍將領在中國海軍近代化建設中的重要貢獻,著重從其將領素質的缺陷這一角度論述其對甲午戰爭產生的嚴重影響。

關鍵詞:北洋海軍;軍官素質

“2014年是中國新的甲午年,120年前的1894年爆發了甲午戰爭,中國慘敗于日本,再加上今天中日對抗似乎成了我們最大的外部挑戰,這兩個甲午之年的對比縈繞在不少中國人的心頭?!狈此技孜鐟馉?、把握新的甲午年,成為中國在2014年繞不過去的重要話題。

19世紀60年代,大清王朝的第一次“新政”拉開了序幕,邁出了近代中國人學習西方科學技術的第一步,其重要成就之一就是在1885年建成了北洋海軍。然而,我們卻無法面對這樣一個事實:耗銀數千萬兩,歷經數十年努力建成的亞洲一流艦隊竟然屢戰屢敗乃至全軍覆滅。對北洋海軍的一切失敗原因后人已作過無數次細致的分析,其實北洋海軍的失敗并非全由客觀原因所致,而海軍將領們的素質在這其中亦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一、思想素質

盡管丁汝昌及大部分管帶在海戰時拼死抵抗,將生死置之度外,如鄧世昌、林永升等,但從整體上看,他們僅僅是典型的忠君報國的封建型軍事指揮官,帶有濃厚的封建意識,政治思想素質并不高。

(一)在舊的封建官僚體制下,學生官進入北洋海軍服役的同時,也便進入了官場,“僅有的那點職業熱情和進取精神很快便消磨殆盡,并在追逐私利貪圖安逸的腐敗風氣中隨波逐流。比如,水師中大多為福建人,他們人多勢眾,排斥非閩系軍官,甚至連身為北洋水師提督的安徽人丁汝昌也不得不承認“孤寄于群閩之上,遂為閩黨所制,威令不行”。訓練“多尚虛文”,流于形式而不考慮實戰,各艦管帶集體作弊,虛應敷衍,弄虛作假。

(二)紀律敗壞,走向腐敗,帶頭違紀的還是眾管帶?!侗毖笏畮熣鲁獭芬幎ǎ嚎偙韵赂鞴俳K年住船,不建衙,不建公館。然而實際上各管帶早已在基地及附近興建私宅,攜妻妾而居,海軍軍官生活大多奢侈浮華,嫖賭乃常事,劉公島上賭館、煙館、妓院林立達七十多家。 還有,水師提督丁汝昌原是陸軍將領,不下功夫學習海軍知識,還常以外行自居;在海軍基地劉公島上開設店鋪斂財,與部下發生齟齬;還自蓄優伶,生活驕奢淫逸?!皾h”艦管帶方伯謙在威海、煙臺、福州有五套公館,在艦隊常去之地還金屋藏嬌。

二、科學文化素質

洋務運動期間,洋務派創辦了30多所新式學校。這些新式學堂,開設西文和西藝課程,改變了過去以經學為主的教學內容,使中國教育步入了近代化的行列。福州船政學堂就在其中。北洋海軍的戰艦管帶幾乎均為福建船政后學堂(駕駛班)的前幾屆畢業生,有些人如林永升等還曾作為留學生去英國深造。他們的海軍生涯可以說是從福建船政學堂起步的,而在校學習階段又是其素質養成的關鍵時期。

福州船政學后堂招生的學生一般在12---17歲之間,這個年齡段可塑性極強,學校也深知這一點并給予了足夠的重視。但他們不是針對這一特征對學生進行有效的軍事訓練以培養其軍人素質,而是用傳統的中國式教法來規范學生。學生除學習所設課程(近代科學知識)外,還要學習傳統文化,如讀《圣諭廣訓》、《孝經》 。當時的船政大臣沈葆楨認為:“今日之事,以中國之心思通外國之技巧也,以外國之習氣變中國之性情也?!边@是中體西用理論的早期表述,也是洋務派對西方科學技術的基本態度。在很大程度上,他們與保守頑固派有著相通之處。在19世紀70年代前后,洋務派是中國社會對世界形勢和中國面臨的危機了解得最多的一個社會集團,沈葆楨又是其中的佼佼者。然而他對于中西文化的看法不過如此,人們又怎能祈求洋務派倡導的“自強”運動取得根本勝利呢?因而船政后學堂培養的只是一批掌握“外國之技巧”的中國士子。在他們身上,中國傳統士子所具有的一切特征,如重文輕武、好靜不好動、好思考而惡勞作等都已經具備了。如果這些特征存在于傳統的中國士子身上也無可厚非,但對軍人來說則是致命的弱點。

在駕駛班的前幾屆畢業生中,少數優秀者曾被派往英國留學。他們先后進入格林尼茨皇家海軍學院學習駕駛理論,并到英國艦隊的各種軍艦上實習。英國作為當時世界第一流的海軍強國,其海軍和教育方式、內容及環境均屬一流,為留學生深造提供了極為有利的客觀條件。但是對中國留學生而言,他們所關注的仍是海軍轉業技術的學習與實踐,對軍事理論則幾乎不聞不問。因而在留學的兩三年時間里,他們除了提高了海軍軍事技術水平外,本身薄弱的軍事素質并沒有多大改進。

三、身體素質

船政后學堂學制五年,開設英文、算法、駕駛、測算、槍炮操法五科。英文和算法貫穿堂的始終。后學堂要培養的是未來的海軍軍官,而不是普通的輪船船長。而在課程設置中僅有“槍炮操法”一科與軍事有關,至于最起碼的強身健體的體育課程根本未開設,因而也就無從談起培養學生的軍人素質。由于受儒家教育的影響,這些學生多尚文輕武,喜靜不喜動,善思考而惡勞作。據在福建船政學堂考察的英國教官回憶:中國海軍學員們“有巾幗味道,下完課后只是在各處走走發呆,或是做功課,從來不運動”,認為在“佛龕里呆著比在海上警戒工作更合適”,外籍教師也承認“讓清國學生做體育運動比做學術教育遠遠為難”,在海上訓練時“學生不喜歡體力勞動,怕弄臟手指”,在英國留學的學員嚴復也承認“西洋筋骨皆強,而華人不能”,并看出造成兩者的差距在于大清水師“少養成”。在校學生尚且如此,踏入仕途后更是耽于享樂,恥于勞動,疏于鍛煉,身體素質越來越差。因此,清朝海軍軍官充其量不過是掌握了一些海軍專業技能的文弱書生,這些學生在駕駛班沒有受到應有的軍事教育和軍事訓練,與培養近代海軍軍官的要求相去甚遠。

中日兩國海軍120年前的那場大決戰,是一個落后的封建大國與一個新興的資本主義小國之間的對抗,是一支武器裝備初步近代化的封建軍隊與一支已經全面近代化的資本主義軍隊之間的對抗。按照封建社會標準培養的指揮員,其素質無法與按照近代資本主義標準培養的指揮員相比,失敗在所難免。120年前的這場戰役告訴我們,指揮員素質對一場戰爭的勝負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我們無意貶低北洋海軍的管帶們,也不否認他們各自的長處以及其中的優秀者,只是想使他們的形象更趨于完整和真實。

120年前的戰爭,沉淪了一個民族,強盛了一個民族。作甲午之祭,就是要回顧洋務運動150多年來,中華民族為實現民族復興、建現代化國家坎坷奮斗歷程中所受的屈辱。反思甲午戰爭,思文化教育之保守、軍隊之落伍,而圖中華民族之警醒、之復興。

猜你喜歡
北洋學堂海軍
新北洋打印未來
北洋海軍為何會輸
從報刊角度探北洋時期的民主思想
森林學堂
機械能守恒定律的應用
寶寶國學堂
海軍協議1
寶寶國學堂
馬來西亞海軍最新型的護衛艦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