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職院校商科學生通用能力培養探析

2014-10-21 19:53范玲俐李瑞芳
科學時代·下半月 2014年12期

范玲俐 李瑞芳

【摘 要】成功的職業教育,應以人力資源市場需求為出發點,關注教育對象的特點為基礎,通用能力的培養,是高職教育必須強化的目標?;谏鐣l展及商科專業學生的基本素質需求,本文從高職教育對象的特點為出發點,探討現階段高職院校商科類學生通用能力及其培養的途徑與建議。

【關鍵詞】高職商科;專業文化;通用能力;商科專業

一、高職學生的特點

1、文化基礎知識偏差,但思維活躍

在我國大部分高職院校錄取分數較低,所以進入高職的大部分學生文化基礎偏差,對于教學組織有一定的困難。尤其對于理論的學習,高職學生則普遍反應上課聽不懂,尤其是數學、物理、化學、英語等基礎文化課程,高職生對這些課程的學習積極性不高。但高職學生對于自己感興趣的專業問題或社會熱點問題則比較積極參與,課堂的討論非?;钴S。他們往往不大受傳統的理論約束,思維比較活躍,對問題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哪怕觀點并不很成熟但發言的主動性和膽量可以看出他們的主見和思想。

2、自我管理與控制能力偏弱

由于學生現在大部分家庭經濟水平較好,尤其是獨生子女的家庭,父母自幼更加嬌慣孩子,導致其課堂上自我管理與控制能力偏弱。與本科生相比,高職學生在課堂上玩手機、打瞌睡的現象更多。有些院校由于缺乏較好的目標引導和職業規劃,學生學習缺乏方向,表現出動力不足。

3、社會實踐參與熱情高

高職學生對于校園活動參與熱情高,他們比較喜歡動手操作,經常主動參與到社會實踐工作中去。對于假期兼職、下企業實習鍛煉很感興趣。對于動手和參與工作比較主動,并且表現出極大的好奇心和熱情。

二、高職商科類學生通用能力解析

通用能力是現代職業人都需具備的各種職業能力,商科類學生的通用能力培養,以參與商業創業、企業運營管理等綜合性通用能力為本位培養目標,既傳授商業理論知識以發展學生智力,又注重管理技能訓練以增強學生技能。根據商科類專業的培養目標,要求學生具備以下方面的通用能力:經濟眼光與意識、人際溝通能力、團隊協作能力、文案創作能力、信息收集處理能力、活動策劃能力、自我規劃能力、耐勞耐挫能力等八項通用能力。

1、經濟眼光與意識

作為商科類學生,在學習有關經濟理論課程掌握一定的經濟基礎知識,從參與課程的商業實訓和企業的實踐活動中,感悟商業魅力。商科學生較其他專業的學生對市場信息應更具有敏感性,對于商業創業活動更有好奇心和激情,所以應該培養他們的經濟眼光與意識。

2、團隊協作能力

團隊協作能力是現代企業非常重視的一種能力,目前很多高校通過各種校園活動、課程教學改革來培養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從課堂的學習到課外的實訓、競賽活動,從學校到企業鍛煉,都滲透著團隊精神的培養。

3、人際溝通能力

作為商科類學生,從商業的基礎工作的執行到商業活動的運營管理,都離不開與人溝通的能力。除了學會傳統的聽、說、讀、寫溝通方式外,還要掌握以現代化信息技術為導的溝通方式。

4、文案創作能力

商科學生在執行市場活動中會涉及各種商業文案,比如商業投資方案、廣告策劃、企業文化策劃、企業管理的各種制度、商業標書等,他們在工作中接觸與應用商業文案比理工類學生也多,所以培養他們的文案創作能力成為我們培養的目標之一。

5、信息收集處理能力

現代社會信息量極其豐富,人們搜集和存儲信息的渠道不斷增加,但對各種商業信息的真偽識別也變得更加困難。一個優秀的商科人才不僅要學會甄別、篩選信息,同時也要學會利用現代化的技術手段來處理各種商業信息,將隱藏在信息叢中的信息提煉轉化為商業所用。比如利用現代的云計算,將客戶進行分類、發現、挖掘客戶的消費習慣與購買潛力,為企業營銷和財務管理提供決策依據。

6、活動策劃能力

商科類學生就業主要將面向企業銷售、客戶管理、財務服務、企業運營等基層崗位,未來他們的職業可能是市場部、銷售部或財務部的主管人員,是企業的中堅力量。作為企業市場活動的策劃者與執行者,能夠將企業的人力資源、產品與服務、財力、信息等資源有機整合起來,將自己所想的創意方案描繪出來加以執行。

7、自我規劃能力

自我規劃能力需建立在獨立思考的精神基礎之上,由于長期以來基礎教育在這方面培養的缺失或力度不足,導致了學生對畢業感到茫然與困惑。讓高職商科學生清晰地認識自己的人格和職業興趣,從而對大學的學習和未來求職做好規劃。

8、耐勞耐挫的能力

對于90后出生的員工,他們大部分是獨生子女,從小過著比他們父輩更加優越的物質生活,生活學習條件大大地改善,所以吃苦耐勞與抗壓能力稍有下降?,F代商業競爭卻日益激烈,作為高職商科類學生要適應未來的工作,培養他們耐勞受挫的能力,肯于敢于從基層做起,成為當代大學生的培養的必備能力之一。

三、高職商科學生通用能力培養體系的構建

1、構建合理的課程體系

通過開設經濟學、會計學、管理學、市場營銷、演講與口才等功能性課程,改革傳統的理論教學,將這些商務基礎理論課程任務化,將原來枯燥的理論演繹為現實可行的操作任務,讓學生在做任務的過程中學習。在功能性課程的基礎上加設一些軟技能課程,如《SYB培訓》、《商務禮儀》、《商務談判》、《職業生涯規劃》《演講與口才》等促進學生自我發展與溝通合作能力的課程;通過學習《組織架構與設計》、《市場調查與預測》、《人力資源管理》、《財務管理》等課程來提高資源整合管理能力;通過選修如《運籌學》、《組織行為學》《領導學》等提升組織運營能力。

2、營造良好的商學文化

主要以“傳承經典,爭創先鋒”的文化育人教育活動為載體,通過“愛國、誠信、責任、感恩”主題活動,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達到“培養管理精英,塑造商界領袖”的育人宗旨。同時強化文化育人氛圍,通過教室文化、寢室文化、樓道文化、辦公文化的建設,形成“時時處處皆育人”的良好局面,努力實現全員育人、全程育人、全面育人,加強學生的商業思維和商業素養教育。

在專業文化育人環節,通過學生通用能力技能競賽,比如大學生職業規劃大賽、商務禮儀大賽、經濟應用文寫作大賽、創業策劃大賽、市場活動策劃大賽、經濟知識競賽、“商學才子”演講大賽、“言商論道”辯論大賽等具體賽事。通用能力技能競賽將理論與實際操作有機融合,讓學生在做中學,在做中悟,營造以賽促練的競賽文化,有效促進學生通用能力的培養。

3、打造綜合的實訓平臺

學??梢酝ㄟ^“走出去,引進來”,為商科學生打造綜合的實訓平臺。學校與本城區相應的企業合作,鼓勵教師和學生走出校園,進入企業掛職鍛煉,學生到崗實訓。另一方面學校投入預算,引進企業的商界精英,親自指導學生實訓課程。為學生提供適合模擬商務活動的實訓條件,比如商務沙盤模擬軟件的應用、現代財務軟件的使用、模擬證券軟件的操作等。從而形成教學設施齊全、設備現代的實訓場所。

4、塑造“商師型”師資團隊

培養商科學生通用能力并不是簡單的經濟基礎知識的普及,專業教師應該結合學生職業特點和未來職業發展,具備系統的商科理論基礎,同時應該更多地將理論與實際的商業運營相結合,鼓勵教師親自到企業掛崗鍛煉,參與企業的實際商務活動,從而提高教學水平和技能。同時也吸引校外企業優秀商界精英來校講座或兼職授課。從而塑造一支形成學校專職教師與社會商界精英相結合,共促進、共育人的真正懂得言商懂商的“商師型”師資團隊。

參考文獻:

[1]陸江東,顏莉霞.高職商科類學生通用能力培養策[J].教育探究,2012(2).

[2]孫黎.美國商學院課程新趨勢[J].管理教育,2012(10).

[3]商科專業學生通用能力的培養 ——以江西環境工程職業學院商學院為例[J].園地,2014(22).

作者簡介:

范玲俐(1979—),女,湖北黃岡人,江西環境工程職業學院商學院副院長,副教授,碩士,研究方向:經濟管理、高職教育。

李瑞芳(1979—),女,江西南昌人,江西環境工程職業學院,碩士,研究方向:人力資源管理。

課題項目:

本文系江西省高校人文社會科學2014年度項目《高職商科專業學生通用能力培養途徑研究》(批準號:JY1464)部分研究成果。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