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職生心理危機的歸因及干預對策

2014-10-21 19:53董敏杰
科學時代·下半月 2014年12期
關鍵詞:心理危機干預高職生

【摘 要】當前,高職生中發生心理問題的比例呈逐年上升趨勢,心理危機事件也時有發生。心理危機一旦發生對高職生個體、家庭、學校乃至社會都會產生嚴重的影響,高職院校應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從導致高職生心理危機的主要原因入手,探索出有效的干預對策,對提升高職生的心理品質、維護校園的和諧與穩定將起到重要的作用。

【關鍵詞】高職生;心理危機;干預;對策

一、前言

心理危機是指當個體面臨自然、社會或個人的重大事件時所出現的情緒、心理、行為嚴重失衡的狀態。高職生作為高校學生群體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心理健康狀況應該受到積極的關注。當前,隨著社會發展步伐的不斷加快,對于在校的90后高職生來講,要承受不同方面的壓力,由于個體的個性特征、成長環境等不同而行為表現不同。近幾年,各高職院校的心理普查結果顯示,大約有10%左右的高職生有不同程度的心理問題,心理危機事件在高職院校發生也并不罕見。眾所周知,心理危機一旦發生,對個體、家庭、學校、社會等多方面都將產生嚴重傷害和影響,甚至有些損傷是不可逆轉的??因此,如何對高職生心理危機進行有效的干預是高職院校必須研究的重要課題。

二、高職生心理危機的主要歸因

(一)高職生的總體特征

目前高職生多為90后,他們有著同齡人的共性,同時有著這一群體的特性。高職生在高考各批次錄取中位于最后,普遍學習能力不強,學習的自主性不夠。由于不能正確定位自己的高職生身份,又不愿接受現實,更不愿意和別人說自己進了高職院校讀書。社會上普遍認為高職生在學習習慣、環境適應等方面普遍較差,進而形成了社會的刻板印象。同時,這些90后高職生的個性上有著明顯的時代特征。他們普遍自我意識較強,遇事以自我為中心考慮問題,抗挫折能力相對較差。

在調研過程中,對浙江省發生心理危機預警(一般關注和重點關注)的高職生(樣本數量355人)個體進行了調查與統計,具體情況如表1所示。

從表1中可以看出,存在“潛在心理問題”的學生中農村生源占了72.68%,性格內向的比例占了85.41%,這些因素在后天的生活中是不能改變,但在個體身上卻成為導致心理問題的間接因子。從整體上看,高職生獨生子女的比例是較高的,但在被關注的群體中獨生子女與非獨生子女的比例相差無幾。在教師訪談中可以發現,農村家庭生兩個子女的居多,當父母對待孩子“公平”上失衡時,被忽略的個體往往產生強烈的不滿或怨恨情緒,體現在對他人有敵意、人際關系不好等方面。而成長環境不和諧的比例占到了90.70%,這個群體確是心理危機事件高發的群體之一,是需要被積極關注的!

(二)高職生心理危機的主要歸因

針對高職院校已發生心理危機的90個個案進行了調查、統計,結果顯示導致心理危機發生的原因主要為:人際交往不暢、戀愛問題、個體自卑、學習困難、家庭教養方式不當等,具體如表2所示。

1、人際交往問題

人際交往是個體社會化的必由之路,在交往的過程中,人與人會互相影響,從了解他人的意見、情感 、要求等,進而個體把認同的他人的行為方式、態度、價值觀念等進行同化吸收,并通過行為方式表現出來。高職生正處在由校園生活向社會生活的過渡期,遠離家人,孤獨感隨之產生,他們渴望朋友的關心與支持,期待被他人認可。然而,在實際調研中發現,90個心理危機個案,有15個是由于人際交往不暢直接或間接引發的。這些個案中的當事人有共同特點,他們在人際交往中存在極度的恐懼心理,自我評價低,故意逃避交往,或以暴力、語言攻擊、敵視等方式對待周圍的人。從內心出發,這些個體更希望他人接收自己的觀點、希望周圍的人對自己熱情、擁戴等等,但是卻事與愿違。這些個體在校園中朋友很少或者一個朋友也沒有,他們也是滿腹委屈:為什么,大家都不理我?在校園中,他們多數時間獨來獨往,上課時不與同學坐在一起,他們內心無比痛苦,孤獨感遠遠高于人際交往正常的高職生。因而在遇到挫折時,這些個體的社會支持系統相對貧乏,找不到傾訴的對象,得不到最及時有效的支持時,導致了心理危機的發生。

2、戀愛問題

調查發現,多數高職生贊同在大學期間談戀愛。但在樹立正確的戀愛觀方面,還存在一定的偏差。高職生的主要任務是學習,理所當然地把主要精力集中在學習上。但一些高職生把戀愛當做了人生的唯一要務!在戀愛過程中,這些高職生不會理性地思考問題,只選擇對自己有利的一面,不會面對不利的一面。在因情感問題發生心理危機的個案中,有的高職生選擇:先哀求,再糾纏不休,最后惱羞成怒,采取了嚴重傷害對方的方式;有的高職生選擇了自暴自棄,輟學甚至放棄生命!在一定程度上講,高職生還不會理性地處理情感問題,更不會理智地對待戀愛與失戀。這類學生不以家庭經濟條件、學習成績為限,有的高職生家庭環境非常富裕,成績優異,依然在處理情感問題上采用了極端的方式,導致了不良的社會后果發生。因情感問題發生心理危機事件的情況在省內高職院校都有發生,而且占了較高的比例。

3、個體自卑心理

高職院校部分學生由于家庭經濟條件、地域差異、個性敏感或者個人外在條件等方面的綜合原因而產生不同程度的自卑心理。這些高職生普遍個性敏感,在意周圍人的一言一行,生怕自己受“傷害”。對別人的言行過于在意,并無理由地與自身情況“對號入座”。具有嚴重的自卑心理的高職生,在遇到不可抗誘因的時候會導致個體出現強烈的應激反應,如:傷害自己、傷害他人或者更為嚴重的后果。他們多數為性格內向,高度自尊,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達到人生的目標,但是理想與現實的差距越來越大,使個體無法承受,于是開始內歸因或外歸因,進而導致心理危機事件的發生。

4、學習困難

高職生普遍存在自主學習能力不強的情況,光靠在課堂上聽講,對有些課程來說是不夠的,還需要課下進一步學習。學習困難的高職生存在的主要問題是,知識基礎薄弱、聽課效率差、可惜啊學習方法不夠得當等。學習困難的學生因其個體差異,又存在兩種情況。一種是,學習困難,索性就不學了;另一種恰好相反,學習困難,但非要學好不可!調研中發現,后者是容易導致心理危機發生的。例如:某高職院校的一位女同學,在學習上表現的十分努力,但是成績依然較差。同學普遍反映該生上課認真,從不缺課,考前更是早起晚睡地復習,甚至半夜里還在洗手間里學習,即使這樣還是多門功課不及格??結果導致惡性循環,一到考試前,她就開極度焦慮,如:睡不著覺,考場上出虛汗,呼吸困難等,進而無法正常學習與生活。這類學生在各高職院校都存在,比例雖不算高,但應引起高度重視。

5、成長環境異常

個人成長環境是導致高職生心理危機事件發生的最重要原因。從表面現象看,心理危機事件是由“誘因事件”直接引起的,而經過分析會發現,多數的危機事件在高職生的成長過程中就埋下了深深“隱患”。在實際發生的個案中,由于成長環境異常等因素導致的心理危機占了近40%,處于各類誘因之首。隨著個體年齡的增長,生活環境的不斷刺激與強化,這類高職生的“心理問題”對其生活、學習、人際交往的影響會越來越深,當遇到挫折時,隨時可能引發危機的發生。每個高職生的家庭境況是不同的,監護人為孩子提供的成長環境就會不一樣。例如:同樣是愛孩子、為了孩子,有的家長選擇了“恨鐵不成鋼”式的愛,有的家長選擇了溺愛,有的家長選擇了“放養”式的愛??家長們忽略了“因材施教”的重要性,結果成了“錯愛”??還有一些高職生是在“缺少愛”的環境中成長的,如父母離異,負責撫養權的一方嫌棄孩子的;或是孤兒,從小寄人籬下,看別人臉色長大的;亦或是家庭結果健全,但是沒有給高職生提供和諧溫馨的成長環境的。在心理危機事件發生后的分析過程中,可以看到,一個“問題學生”的身后是一個甚至多個“問題家長”!

三、高職生心理危機的干預對策分析

心理危機事件發生時具有突發性和緊迫性的特點,因此高職院校多數采取補救式干預來應對。實際上,心理危機中的極端行為是發生在心理問題潛伏期、個體心理掙扎階段、個體尋求社會支持等過程之后的。因此,對高職生的心理危機除了采用補救式干預方式之外,還應該采取積極的預防式干預,從各高職院校的實踐來看,預防式干預具有較好的實效,能夠最大限度地防止心理危機事件的發生。

(一)預防式干預

高職院校應根據學生的特點,制定切實可行的預防式干預體系,最大限度地呵護學生成長,提升學生的心理品質,有效預防心理危機事件的發生。

1、做好入學初的心理普查工作

心理普查是高職院校預防心理危機發生的重要環節。在入學時,針對全體新生開展心理普查,對普查結果進行科學比對后,對個別因子異常的個體進行逐一訪談。通過一對一的訪談后,可以確定重點關注對象、一般關注對象。當然,也會有極少數高職生對待心理普查的態度不夠端正:不認真做問卷或隨意亂寫選項,還有極個別的高職生因看過有關心理問卷分析的書或接受過心理咨詢等原因而產生防御心理,致使問卷結果不能如實反應個體的心理健康狀況,這些學生在訪談中會進行排除。對于篩查出來的重點關注對象,在校期間需要全程進行積極關注和心靈呵護,他們往往是心理危機事件的高發群體之一。對于這類群體,高職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機構要定時約談,輔導員老師在日常生活中要多加關注,同時,家長也要同這類高職生保持良好的溝通。

2、面向全體高職生開設心理必修課

在全國各高職院校中,部分高職院校由于教學資源等方面的原因還沒有開設心理必修課。事實上,心理必修課是進行高職生心理健康教育不可或缺的環節,通過課堂教育,可以使學生從學科的角度去理解心理健康問題,避免學生對“心理”問題的避諱而不愿談及,更不用擔心去心理咨詢會被別人“對號入座”。

實踐證明,高職生具備一些基本的心理學常識和辨別心理異常的能力,對預防心理危機事件的發生是至關重要的。在課堂上,教師通過系統的心理健康知識的講解,使學生有選擇地參與到實踐活動中去,從而全面認識自我,學會自我調節,逐漸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質。教師在進行心理健康知識教育的過程中,學生會進行自我檢查:自己在哪些方面做的不夠科學?如何使自己心理更健康?然后進行自我調整。在講到一些典型的心理危機案例時,學生自然會思考,會與現實生活作對比,進而使他們身邊的一些有潛伏性心理問題的學生“浮出水面”。存在不同程度心理問題的個體在語言、行為、待人接物等的表現中會有或多或少的異樣,其他同學利用已有的心理知識或判斷標準進行對照,會在第一時間將有異常舉動同學的信息反饋給有關老師,使得預防式干預及時開展,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心理危機事件的發生。

3、搭建有效溝通的“護心”平臺

通過調研發現,生活中“缺少愛”的高職生最易發生心理危機。作為高職生,來自家庭、學校的關心、關注、關愛是其健康成長的依托。對高職生來說,來自家庭的“愛”顯得尤為重要。有的高職生在進入高職以前就有心理問題、心理疾病甚至精神疾病,但是,家長刻意隱瞞這一事實,當心理危機發生時,才不得已告知實情。這樣的愛,可能給孩子帶來更大的傷害。也有高職生的家長在孩子發生心理危機之后仍百思不得其解:吃飽穿暖了,要錢給錢,要買電腦就買電腦,從不沒打罵他,怎么會這樣呢???其實,在這樣的家庭里少了心與心的溝通,少了應有的理解與關愛。另有少數家長存在錯誤的理念,他們認為,反正把孩子送到學校了,學校要為孩子負責到底!可是,有沒有替孩子想過,一旦發生心理危機,后果是難以預料的。高職只是他們人生的一個階段,當他們走出校門,還有漫長的人生路要走。隨著高職生成長,他們的心靈更需要呵護,家人的關愛使其充滿自信與幸福,學校師長、同窗的關愛使其快樂成長。作為高職生家長,應該及時與孩子溝通,了解孩子的所思所想;作為高職院校,應積極搭建心理育人平臺,為高職生提供及時的心理援助,助其成才!

4、有針對性地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動

比起純理論教學,高職生更喜歡寓理論教學于各類活動中的教育形式,通過親身參與到活動中,來潛移默化地提升高職生的心理品質。各高職院??梢愿鶕W生的不同特點組織心理育人活動,例如:剛入學時,高職院校通過戶外團隊活動來增強班集體的凝聚力,在活動中,如果發現有個別學生不主動參與到活動中來,總是游離于班集體之外,班主任老師對這些學生要予以關注。學習過程中,開展“人際交往技巧”、“如何學會自我減壓”、“確立正確的戀愛觀”等講座,使一些在學習生活中有不同困擾的學生能夠從中掌握自我調節的方式、方法,以更加陽光的心態面對生活。在畢業季,高職院校通過職業生涯規劃指導、就業指導等形式的教育活動,有效地緩解心理壓力。

5、規范心理咨詢、定期回訪

高職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部門為學生提供的心理咨詢不同于社會上的心理咨詢機構,是義務為有心理咨詢需求的學生提供心理幫扶的過程。在高職院校,隨著心理健康教育的宣傳和推廣,多數高職生不再“談心色變”了,他們遇到挫折、壓力、人際困惑的時候,會主動到心理中心咨詢、找老師傾訴,不再怕別人知道來咨詢過了。負責接待學生的老師遵守心理咨詢的相關規則,負責做好來訪學生的心理檔案,并且定期進行回訪,對超出咨詢范圍的個體及時進行轉介。這樣,對有效預防心理危機事件的發生起到了重要的防御作用。

(二)補救式干預

心理危機的補救式干預與預防式干預有所不同,它是在危機發生時以及危機發生后進行的各種以幫扶、救助個體脫離危險境遇為目的的心理危機干預方式。盡管,在預防式干預中,各高職院校都會積極采取各種方式去預防危機事件的發生,但由于心理問題乃至精神疾病有一定的潛在性,加上少數家長的不配合(如故意向學校隱瞞學生病情)、對孩子的心理問題漠然置之(缺乏家庭應有的關愛)等,致使個體的情況沒有被預警到,在遇到個體認為無法承受的外界刺激時,還是會導致心理危機事件的發生。在補救式干預中,首先,信息傳遞的速度直接關系到危機事件的結果:危機信息第一時間傳遞到可以有效處置事件者,并開展了無滯留性的緊急處置,依然可以避免災難性結果的發生,否則,極易釀成嚴重后果。其次,幫助個體積極構建社會支持系統,取得社會支持系統的有效支持是當事個體順利走出危機的關鍵。第三,高職院校應制定行之有效的心理危機預警機制與處置流程,這是心理危機事件得以有效干預的不可或缺的環節。

四、結語

當前,高職生多數是獨生子女,他們是家庭的未來與希望,在他們身上凝聚著長輩們深深的關愛;在校期間,高職院校對學生也寄予厚望,希望他們是勇于擔當的一代,更希望他們身心健康,“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他日成為社會的棟梁;社會也對高職生滿懷期待??因此,建立高職院校心理危機干預機制至關重要。面對高職生中“心理問題”學生比例逐年上升、心理危機事件時有發生的現象,社會、學校、家庭都應予以高度重視,心理危機事件的發生,將對個體、家庭、學校、社會造成破壞性的傷痛,有些災難性的后果對家庭的打擊是不可逆轉的,甚至是毀滅性的!在正視心理危機產生原因的基礎上,各方聯動起來,積極開展“育心”、“助心”行動,培養高職生陽光心態,為“和諧心靈”打下堅實的基礎,以有效避免心理危機事件的發生!

參考文獻:

[1]陳蕾.大學生心理危機預防性干預的探索[J].文教論壇,2007,4:5- 6.

[2]陳愛梅.高職生心理危機原因及干預策略[J].衛生職業教育,2007,7:14- 15.

[3]黃丹.高職大學生心理危機及其干預策略[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10,7:97- 98.

基金項目:

本文系2014年浙江省教育科學規劃課題《高職生心理危機預防式干預機制研究——以浙江省為例》的研究成果,項目編號:SCG170。

作者簡介:

董敏杰(1974-),女,副教授,浙江建設職業技術學院心理健康教育指導中心主任,主要從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猜你喜歡
心理危機干預高職生
積極心理學視域下高職生就業觀教育研究
高職生開展電子競技運動的現狀調查與分析
高職生的學習現狀與改善措施
關于高職生換元積分法教學的探索
大學生心理危機表現以及應對策略淺析
體育舞蹈對留守兒童心理健康干預效應的實驗研究
大學生心理危機的專業化干預
積極想象在音樂治療中的運用研究
警衛官兵心理危機干預體系構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