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我國商業銀行信用卡風險管理

2014-10-21 20:07周芳
管理學家·學術版 2014年12期
關鍵詞:信用卡風險管理商業銀行

周芳

摘要:在我國信用卡作為一種新興產業近年來得到了突飛猛進的發展,信用卡的發卡量和其消費額持續增長.伴隨著信用卡的飛速發展,信用卡風險問題也日益凸現,信用卡風險管理方面還存在很多問題.本文分析了我國商業銀行在信用卡風險管理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并針對問題提出了改進風險管理的對策建議。

關鍵詞:信用卡;信用卡風險;風險管理;商業銀行

信用卡在西方發達國家已有半個多世紀的歷史,是西方發達國家的重要業務。如美國信用卡的消費占商業銀行總貸款的20%--30%,花旗銀行更是超過50%。與國外相比,我國的信用卡業務起步較晚,經歷了一個從初始階段到高速發展的過程。據央行2012年公布的數據顯示,國內信用卡總量已突破3.31億張,全年信用卡交易量達5.1萬億元,其中信用卡消費金額2.7億元。然而,隨著信用卡業務的迅猛發展,與之相伴隨的信用卡風險問題也與日俱增。因而,我國商業銀行必須嚴格防范各種風險對信用卡健康發展的沖擊,盡快建立和完善信用卡市場風險管理體系,從而達到提高資產質量,提升商業銀行核心競爭力的目的。

一、信用卡業務及信用卡風險類型

(一)信用卡業務的概念

信用卡業務是指與信用卡產品和服務相關的,包括發卡業務,、收單業務、數據處理和轉接活動、資金結算清算業務等在內的一切經濟活動和關系的總稱。

(二)信用卡業務風險的含義

信用卡業務風險指信用卡業務經營管理過程中因各種不利因素而導致的發卡機構、持卡人、特約商戶三方損失的可能性。本文中的信用卡風險特指我國商業銀行在經營管理過程中可能面臨的損失的可能性。

(三)信用卡業務風險的主要類型

1、信用風險。信用卡風險主要是指因持卡人信用不良,違約拒付而產生的壞帳風險。由于信用卡是免擔保、免保證金、免抵押品的信貸方式,信用風險是一個最主要的損失來源。當前各銀行在信用卡業務的發展上,重規模、輕質量,不能有效區分客戶,對客戶授信未予以嚴格把關,發卡對象有向高風險群體擴展的現象,過度消費,透支炒股等高風險事件時有發生,信用風險是信用卡風險中最主要的風險。

2、欺詐風險。欺詐風險是指不法分子惡意透支、騙領、冒用、使用仿造或作廢的信用卡以及特約單位詐騙給銀行造成經濟損失的可能性。

3、操作和管理風險。操作風險是指銀行工作人員違規操作或操作失誤造成銀行資金損失,或者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之便,與不法分子勾結串通作案,引起發卡行或客戶資金損失的風險。

4、利率風險。利率風險主要分附在兩種不同的情況兩個不同的主體上。一方面當利率過高時,持卡人的負擔加重,難以實現對銀行的本息償還,可以形成風險。而利率過低時,銀行的預期收益也將會降低。

二、信用卡業務的風險特點

(一)信用卡風險具有隱蔽性和滯后性

銀行對每名持卡人的用卡情況實時監控難度大,一旦出現問題,損失轉化為現實風險,而持卡人卻已經失業或破產,無法還貸,銀行滯后風險增大。

(二)信用卡內風險符合“大數定律”

對于銀行信用卡業務來說,風險很高或很低的客戶,由于其收益風險的正比及其成本因素,他們一般都不能使得銀行盈利,而往往產生利潤的是風險靠中的客戶。

(三)信用卡風險具有分散性

信用卡客戶,他們之間完全獨立,從事不同職業,位于不同領域,且風險出現原因、時間和地點不會完全相同,甚至無法預料和處理。

(四)信用卡風險具有復雜性

信用卡業務涉及的主體眾多,交易場所與環境多種多樣,與銀行的管理水平、工作人員職業素質、持卡人素養密切相關。而且信用卡風險引起的原因具有不確定性,有時原因單一,有時多個因素相互交織,情況比較復雜。

三、我國商業銀行信用卡風險管理存在的主要問題

現階段我國商業銀行在信用卡風險管理中還存在著許多問題,這些問題嚴重制約著各商業銀行信用卡業務的發展。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風險管理意識淡薄

風險管理理念決定了商業銀行在經營管理過程中風險管理的意識和行為模式,它關乎對風險控制的重視程度,涉及信用卡業務的各個環節,滲透到每一個銀行員工的行動理念中。具體體現在一是缺乏全面風險管理意識;二是缺乏差別化管理意識;三是對收益與風險的辯證關系認識不足,往往高估收益而輕視風險。

(二)風險控制技術落后

目前,我國在信用卡風險管理技術上沒有根據實際要求真正做到定量和定性管理相結合。我國信用卡現階段多為磁條卡,較易被仿制成偽卡或讀出卡片信息進行不法犯罪行為。較低的電子聯網率、過時的電子聯網技術以及網絡化和電子化程度較低都會導致信用卡在使用過程中出現問題。我國國內許多銀行并未建立完全的風險評估與計量標準系統,風險管理全面性、精細化不夠高。限額管理機制不足、預警時效性不高,偵測鑒別率不足,量化統計與檢測不完善。

(三)個人征信體系不健全

我國缺乏一個跨地區、跨行業、中立的個人信用評估和征信機構,因而加大了銀行進行風險評估的難度,增加了風險管理的成本。信用體系不健全已成為制約我國信用卡業務發展的重要瓶頸。

(四)商業銀行自身風險管理模式不完善

目前,我國商業銀行絕大部分信用卡風險管理的模式屬于總分行制,即總行和一級分行負責制訂業務制度和風險管理政策,二級分行的發卡機制根據總行和上級行的決策進行信用卡業務市場發展、資信審查、帳戶管理、風險管理等。這種機構設置的高度集中化與實際業務相分離不僅存在低效率,高成本問題,而且會造成營業機構前端發卡標準不明,渠道不暢,后端風險更加難以得到統一控制的局面。

(五)相關法律法規不完善

我國商業銀行開展信用卡業務的時間不長,對信用卡業務進行規范的法律法規也滯后于形勢的發展,并沒有形成一部專門針對信用卡業務的健康發展。目前商業銀行主要依據《銀行卡業務管理辦法》開展業務,但這一管理辦法對發卡機構、持卡人等的權利、義務界定不夠明晰,不利于發卡銀行對風險的防范和化解。這與發達國家針對信用卡市場大都有完備的法律法規形成明顯的對比。比美國制定了專門針對信用卡業務的法律,如《貸款真實性法案》、《公平信用報告法案》、《公平債務催收作業法》、《信用卡發行法》、《電子資金劃轉法案》等。

猜你喜歡
信用卡風險管理商業銀行
住房公積金風險管理信息化審計探討
風險管理在心內科中的應用效果觀察
2020中國商業銀行競爭里評價獲獎名單
基于因子分析法國內上市商業銀行績效評
基于因子分析法國內上市商業銀行績效評
2018中國商業銀行競爭力評價結果
招商銀行:招行兩大APP支持信用卡免費還款
養老保險精算的分析與風險管理的研究
養老保險精算的分析與風險管理的研究
信用卡資深用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