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十年高職高數教學感想

2014-10-21 20:07袁生
管理學家·學術版 2014年12期
關鍵詞:高數高職教學

袁生

摘要:高等數學是工科、經管類等專業核心課程之一,是后續專業基礎課和專業課學習的重要工具,也是對學生的思維能力、思維方法及創新能力培養的重要手段,因此學好高等數學是很重要的。下面就這些年自己的教學實踐,談談怎樣搞好高等學校數學課教學。

關鍵詞:高職;高數;教學;感想

記得第一次走上三尺講臺時,心怦怦直跳,還有些忐忑。但拿起三寸粉筆的那一刻,就告誡自己,我是一名教師,我要承擔起教書育人的責任與義務。光陰任然,歲月如梭。轉眼走上講臺已經十年,回顧這十年所經歷的事,工作雖然繁忙,但很充實。今天加以回顧,以便今后更好地教學,也使自己在今后的教學中不斷完善自己。

近幾年來,我國的高職教育有了很大的發展,為社會輸送了大批各類應用型人才。各學科和高等數學的結合將更加廣泛和深入,數學的思維品質在人才綜合素質中的地位越來越受到重視。筆者結合十年工作實際,對高職高等數學的教學現狀進行回顧。

一、教學方式方法的變化

十年前,備課教案是手寫,基本每個晚上都要花上幾個小時寫教案。那時上課教室也沒有多媒體設備,上課都是以粉筆加黑板為主,它具有很多的優點,如能讓學生有充足的時間跟著老師的講課思路走,能體現教師教學的綜合能力。但也有其很大的局限性,當一些數學概念需要動態演示時尤為如此。如講導數的幾何意義、定積分概念時等,教師講的很累,學生接受卻很慢。另外,一堂課有很多時間都花費在板書上,往往時間不夠用,準備講授給學生的知識講不完。而近幾年教室安裝了多媒體設備以后,教師上課不用浪費時間板書。且有時可結合音頻視頻等,讓內容更豐富,講課時活動范圍也加大,不用來回講臺和臺下有利于突破教材重難點、活躍課堂氣氛、調動學生參與、提高教學效果等。當然在此要強調的是上課不是一味地只用大屏幕播放或對照大屏幕講解就可以了,有的時候還是必須要板書。隨著自己教學經驗的不斷豐富和多媒體授課的熟練使用,由開始只會單一的傳統的教授法,也不斷學會使用了其他教學方法,比如案例教學法、情景教學法、討論法、演示法等等。傳統的數學教學,非常重視對學生運算能力和運算技巧的培養。而對于技術應用型人才,數學是他們從事專業工作的工具,學數學主要是為了用來解決工作中出現的具體問題,這種人才規格決定了使用數學工具的重要性。在教學中改變過去忽視各種數表、計算器等工具的應用。因為我們培養的人才在今后的工作中如果遇到了數學問題,主要是通過計算器、電腦(包括我們隨身攜帶的手機)等工具能迅速、準確地得到結果,達到完成任務的目的。傳統教學手段與現代化教學手段相互配合、相互補充,充分發揮各自所長,從而達到數學教學更完美的效果。

二、教學內容的變化

數學教育歷來把對學生能力(特別是思維能力)的培養作為己任,傳授知識與培養能力相輔相成、相得益彰。但在高職高專教學中無法顧及,好像只能勉強把知識塞給學生,把數學純粹作為工具介紹給學生。不這樣做,完不成教學任務,這樣做了,又覺得沒把數學課上好,心有不甘。

教育部發出的《關于以就業為導向深化高等職業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見》中明確提出:高等職業教育要以就業為導向,培養面向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第一線需要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實踐能力強,具有良好職業道德的高技能人才。隨著對高職高專教育目標的深刻認識,這就使得高等職業技術教育與普通的高等教育在類型上區別開來。高職人才的培養應走“職業型”、“實用型”的路子,而不能以“學術型”、“理論型”作為人才的培養目標。所以,高職的高等數學教育與普通高校的高等數學教育不同,不應過多強調其知識的系統性、邏輯的合理性、思維的嚴謹性,而應將其作為專業課程的基礎課、工具課,并為學生提供文化素養和就業后滿足崗位職責所需的數學基礎知識。數學教師要擯棄唯“我”獨尊的潛意識,樹立服務觀念。數學作為一門學科,被譽為科學王冠,但在高等職業技術教育體系中,它只是也只能是“仆人”,為專業知識學習提供服務。盡管數學教學還具有邏輯培養、思維訓練等多項功能,然而這些功能應在為專業知識學習提供工具的過程中實現。

有鑒于此,高職數學教學必須充分體現“以應用為目的,以必需、夠用為度,少而精”的原則。數學教師必須樹立以“必需、夠用”為度、以應用為目標的思想指導,確立淡化系統性與抽象性、注重操作性與實用性的教學基本思路。

這樣,數學教學的任務就是:在學生擁有必備的高中數學知識基礎上,緊緊結合專業培養目標進行教學內容改革,按需決定高等數學內容,使其內容結合專業,突出數學知識的應用性,突出培養專業人才的目的。比如,對經濟管理專業的學生,在今后的工作中與曲線的凹凸及函數圖形的描繪等問題很少接觸,也就沒有必要花時間來學習這些內容,而把重點放在與今后工作中天天都要接觸的單利、復利、最小投入、最大收益、邊際分析等知識點上,對其更實用、更有價值。同時,直接選取專業課程的相關內容作為例題、習題講解和練習,強調知識的應用。通過反復學習,學生得以反復記憶,直到熟練掌握,這更有利于所培養的人才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夠勝任其崗位職責,為用人單位創造更好效益。

另外,為了適應學生的實際情況,可將高等數學的一些內容降低難度要求,比如,只針對工程技術和經濟應用上常見常用的函數(有理函數、三角函數、指數函數、對數函數)來進行導數、微分、不定積分、定積分運算,不要造出一些結構復雜的函數難為學生。對微積分的精髓——極限,也只要突出其概念的學習,并以“代入法”求極限為主,減少許多技巧性的極限求法。

總之教學內容上,一、減少不必要的理論推導,理論以必需、夠用為度。二、結合專業講清概念,突出實用性。

三、教育對象的變化

高職高專院校在高考錄取中屬于最后批次錄取,雖然也有分數線限制,但錄取線很低,因此高職高專院校生源文化基礎,特別是數學基礎較差,對學習相對抽象、枯燥的數學分析抱有畏懼心理。不少學生的初等數學知識殘缺不全,也沒有良好的學習習慣。有些學生剛進校時還有學習熱情,不久就歸于消沉,覺得自己實在不是學數學的料。高職高專院校生源中還有一部分三校生(中專、技校和、職高),這部分學生專業知識稍好但文化基礎更差,出現這種現象更是不足為奇。

所以在教學中將普通高中生源學生和三校生生源兩類分開編班,因材施教。

從時間上來講,80后和90后的大學生們最顯著的特點就是信息量的極大豐富和創造力的提高?;ヂ摼W的普及和信息化教學的發展改變了傳統的教育模式和學習模式,也改變了學生的面貌,在某些方面常深感現在的學生懂得比老師多得多。但80后和90后的學生也有差異。自主意識和自我認知一代比一代強,自尊心一代比一代強,自理能力一代比一代差。80后還算務實,并不自私,榮譽感很強,在面對挫折時有時會出現意志力不夠堅強。90后個性獨立,思想早熟,自信張揚,有自己的一套行事風格,渴望平等。對待90后我們老師要在生活上和他們以朋友相稱,在課堂上要嚴肅點,讓他們覺得你值得信任。

學生在隨著時間的流逝不斷變化,這也需要我們教師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與時俱進,不斷學習,不斷進取,勇于創新。既要具備精深的專業知識,嫻熟的教學技能,又要具備廣博的綜合知識。作為一名人名教師,我時刻有著一份沉甸甸的責任感和油然而生地自豪感!

參考文獻:

[1]向昭紅.關于高等數學教學改革的幾點意見.數學理論與應用,2001(4)

[2]王石安,趙立新,付銀蓮.改革農科高等數學教學,提高教學質量.高等農業教育,2001(9).

[3]汪紅艷,李維嶼,襲楊.關于高等數學教學改革的思考.山西科技,2008(3)

[4]張海妮.高職院校高等數學教學探索與改革.西安航空技術高等??茖W校學報,2006(5).

猜你喜歡
高數高職教學
新媒體視角下高等數學教學方法創新性分析
好書
基于適應性教學的高等數學網上第二課堂建設初探
“自我診斷表”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
高職數學教學和創新設計的滲透
wolframalpha在高職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在遺憾的教學中前行
計算教學要做到“五個重視”
教育教學
我太喜歡考試了等5則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