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如何增強教師職業的幸福感

2014-10-21 20:07高國忠
管理學家·學術版 2014年12期
關鍵詞:職業幸福感增強教師

高國忠

摘要:教師作為一個重要的職業,不僅具有所有職業所共有的特性,更具有教書育人的特殊性。所以其職業幸福感的高低不僅僅關系到教師個體的身心健康,而且還影響著學生的心理、行為與學習,對學生的成長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如何讓教師充分體驗教師職業的幸福感,做一名引領孩子成為幸福生活的創造者的教師成為學校研究的重要課題。

關鍵詞:教師;職業幸福感;增強

近年來,伴隨著教師心理問題增多、壓力增大、職業倦怠的產生,導致教師職業幸福感下降。實踐證明,一個沒有幸福感,沒有積極向上心態的教師,不僅不利于其自身的身心健康,而且也不可能培養出具有積極心態的陽光學生。對于教師職業,人們有太多的美譽:“人類靈魂的工程師”、“燃燒自己,照亮他人的蠟炬”……而真正走進教師這個職業,人們對教師職業的評價卻是“如人飲水,冷暖自知”。這個職業有太多的清苦與勞累:少的可憐的工資待遇,各種政令的嚴格束縛,家長社會的過高期待……,其實世界上不存在所謂幸福指數高的職業或行業。從積極人格理論來看,幸福感是一種主觀感受,不同的人對同一種生活會產生明顯不同的主觀幸福感,而同一個人在不同的生活中也可能產生同樣的主觀幸福感。那如何增強教師的職業幸福感呢?我想可以從以下四個方面實現。

一、理解什么是幸福

(一)我認為幸福是一種感覺

所謂幸福,其實是一種觀念的東西,是一種心理上的感覺。人之幸福,全在于心之幸福。也就說幸福沒有絕對的標準,不是說達到了什么標準你就幸福了。幸福是相對的,不是絕對,簡單說你感覺你幸福你就幸福,你感覺你不幸福你就不幸福。

(二)我認為幸福是自我欣賞

人們可以幫助你擺脫貧困,可以幫助你富裕,但無法幫助你幸福。因為,幸福需要你自己去發現,去體驗。學會欣賞自己的每一次成功、每一份擁有,你就能找到屬于自己的幸福。

(三)我認為幸福是自我享受

有句廣告語說得很好“你快樂也是一天,不快樂也是一天,何不快快樂樂的過好每一天”。我們教師的工作,每天都是兩點一線,除了學校就是家。但是這兩個地方都是充滿快樂和幸福的地方,在學校我們享受孩子們的天真和快樂,在家里我們享受家庭的溫馨與幸福。這就是幸福的自我享受。

(四)我認為幸福是多種多樣的

有物質的,有感官的,更有精神的。無論哪種幸福,都需要去不斷地追求。這里,我不排斥物質的幸福。因為我們都是平凡之人,我們誰也不愿意過苦行僧般的生活。但是作為特殊職業的教師,我認為還是更應重視精神的幸福。

二、做一個幸福的教師是教師個體生命的呼喚, 更是教育事業的需要。

(一)教育是心靈的事業,更應是幸福的行業

真正的教育是發自教育者內心的,充滿激情的,是能讓教育者享受工作樂趣和幸福感的。學校是學生心靈成長的快樂場所,也是教師全面發展的精神家園。教師職業使命的真諦是精神育人,即引導未成年個體精神世界的生長、生成,啟迪他們對于人生和世界的美好情懷,諸如愛心、希望、自信、善良、誠實、正直、幸福感等,給他們的幸福人生奠定良好的精神基礎。教師幸福是教育幸福的前提,沒有教師精神的解放,很難有學生個性的飛揚。教師以什么樣的精神狀態面對學生直接影響并決定著學生的成長快樂、幸福與否。一個內心灰暗、自私自利的教師,一個整日身心疲憊、心力交瘁的教師,一個整天忙忙碌碌、無所思索的教師,一個不講方法、簡單粗暴的教師,何來快樂、何談幸福?一個不快樂的教師同樣也無法讓學生獲得人生的幸福與快樂,從這個意義上說,做一個快樂的教師,做一個幸福的教師是教師個體生命的呼喚,更是教育事業的需要。

簡單說我們幸福與否,不僅關系到我們自身,還關系到學生,所以我們必須要幸福。

(二)要想獲得幸福,就必須重塑教育信仰

信仰是人的精神、生命、行為的終極依據,它從終極關懷上指導人類精神世界,它在終極價值目標上給人提供一種內在的動力,它是對人生最高價值和社會最高理想的反映、評價和把握。因此。具有信仰的人一定是個內心自由、心靈幸福、生命豐富的人。

教育需要有教育信仰的教師。教育信仰把教育理念轉化到自己的教育行為中并貫徹始終,它能使教師堅定地認同教師職業及與這一職業相關的生活方式。更為重要的是,教育信仰能為教師提供強大的力量支持,引導教師在萬花筒般的世界中拒絕各種誘惑,把自己所有的力量集中在教育理想的追求之中,并能從中體驗到生命的意義和價值,體驗到人生的幸福。

三、享受教師職業的幸福

(一)享受職業本身的快樂與幸福

1、能感受到學生的人生價值觀是幸福的。例如:批改學生的作文其實是閱讀學生的心靈,天底下還有比這更幸福的事嗎?

2、課堂上與學生情投意合的交流是幸福的。

3、能做學生的知心朋友是幸福的。

4、望著學生渴求知識的眼神是幸福的。

5、突然觸發的教育靈感帶給自己的滿足是一種幸福,師生間自然融洽的打招呼是一種幸福,學生對自己的一個親昵的動作(來自非親人感覺的親近感)也是一種幸福。這種幸福不是其他任何職業所能享受得到的。

(二)享受工作平凡的快樂與幸福

教師工作平凡而具體,清貧而低微,既不能有轟轟烈烈的宏圖偉業,也不可能有衣錦還鄉的榮華富貴,而且壓力大、任務重、時間長、不確定性多、待遇低。但一個快樂的教師總是能看到其工作平凡背后的非凡,清貧背后的豐盈,繁雜背后的恬淡。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說,教師最大的快樂就是創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學生。能夠意識到教師對學生的未來有所影響,是教師職業信念的重要支撐。教師職業是精神享受大于物質回報的職業,教師是擁有“雅?!钡娜后w。學生的道德成長、學業進步,進而對社會做出的貢獻,都是教師生命意義的確證;師生之間在學業傳授和道德人生上的精神交流、情感融通都是別的職業所難以得到的精神“滋補品”。學生尤其是兒童的心靈,是天下最純潔、最燦爛的心靈,童心、童趣、童真隨時都在洗滌著教師的靈魂。

和成長中的孩子們生活、學習在一起,欣賞他們人性中最純美的一面,教師的心理因此永遠年輕,精力總是充沛。選擇做人民教師,首先要擁有一顆平凡心。一是要安于平凡、甘于平凡。印度詩人泰戈爾曾說過:“花的事業是甜蜜的,果的事業是珍貴的,讓我干葉的事業吧,因為葉總是謙遜地垂著她的綠蔭的?!碑斀處?,就要有這種從平凡中見偉大的綠葉精神。二是要淡泊名利。教師的工作性質不是謀利的經濟型或謀官的權力型,而是屬于“群體”社會型工作,陶行知先生曾經對教師職業特征做過這樣的分析:“教育者應當知道教育是無名無利且沒有尊榮的事。教育者所得的機會,純系服務的機會,貢獻的機會,而無絲毫名利尊榮可言?!币虼?,想升官發財的人不要當老師。當教師就要努力排除追名逐利、拈輕怕重的干擾,以平平常常的心態,去干實實在在的事情。

“用心”是幸福的教師一個重要的特征。幸福的教師用心地在自己的工作中發現和品嘗工作的甜頭。一次學生矛盾的及時化解;一個后進生的轉化提高;一個重要的概念通過反復講解終于讓學生們理解;一次班隊活動取得的優異名次;還有學生臉上那真摯的笑容……幸福教師的快樂之情都會流溢而出。要懂得享受學生:教師職業幸福感最重要的源泉一定是學生的成功和他們對你的真情回報,影響教師職業幸福感的許多不利因素都可以從學生對教師的尊重、理解、感激中得到彌補。但要讓學生感恩你,你就必須學會感恩學生、呵護學生、尊重學生。不斷地給自己增加成功的體驗,是幸福的教師持續快樂、不斷快樂的關鍵因素。

(三)享受事業成功的快樂與幸福

有的教師終日忙忙碌碌、渾渾噩噩卻始終弄不清楚自己的目標是什么。沒有目標的人很容易喪失工作的原動力與內驅力,消磨工作的銳氣與激情,從而滑入“職業倦怠”。

因此教師要能理性認識自我,科學規劃職業生涯。在審視自己的優勢、專長、個性、愛好與現實起點的基礎上找到自己恰當的位置和符合自己條件的發展方向,做好短、中、長期發展規劃。

懷揣對自己夢想的美好追求,每天的備課、上課、輔導、談心、家訪、作業批改與反思總結,都將變成一個個跳動的音符,一起匯成我們職業生涯的美妙詩篇。

我們畢業班教師每當送走一屆學生,目送著學生步入高一級教育殿堂的那一刻,很多教師都流下了幸福的淚水,這時老師體會到的不是如釋重負的輕松,而是快樂幸福的收獲。由此看來,教師的快樂源自于對教育理想和人生價值的追求,體現在富有創造性和建設性的教育教學實踐中??鞓返慕處熡掠趯嵺`、敢于探索,在實踐與探索中掌握教育規律,探索教育方法,形成自己的教育理念,提升自己的教育智慧。

一個不思進取、業務低下的教師在工作中無法感受人的偉大、無法進行創造性勞動、也不會有實際的收獲,當然也無法體味教育勞動的快樂,更不會體驗到職業的幸福。因此教師在創造學生的同時,也要努力創造自我新形象,教師要敢于打破常規、大膽嘗試、積極探索、勇于創新,不斷尋找工作的突破口與動情點,努力形成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探索歸納出獨特的教育模式等,這樣才會大大增強我們事業的成就感與魅力感。

(四)享受和諧交往的快樂與幸福

首先要學會傾聽。傾聽是理解,是尊重,是接納,是心與心的靠攏,是情與情的對流,是思維與思維的交鋒;傾聽是一個人心理素養、交際智慧與語言功力的綜合表現。

其次要學會尊重與服從。服從并不是唯唯諾諾,而是規規矩矩、不折不扣地履行職責,積極承擔責任并有所作為,是一種求同存異、顧全大局的合作智慧,更是個人人格的一種升華。

再就是樂于合作,雙贏發展。無論在生活還是工作領域,高效能基本上都是通過兩人或多人合作努力達成的。雙贏思維正是一種基于伙伴互敬、需求互惠的思考框架,基于“我們”而不是“我”的思維方向雙贏,思維把社會、生活看作是一個合作的舞臺,而不是競爭的劇場。

一個快樂的教師一定是善于合作、樂于分享的教師。而有的教師永遠生活在以自我為中心,以個人主義為半徑所畫的小圈圈里,在給別人制造不愉快的同時,自己也永遠得不到快樂……

(五)享受自我發展的快樂與幸福

教師的內在快樂還來自于專業成長與自我實現。以前教師的工作得到認可和表揚就是成功了,而在教師專業化發展的背景下教師除了完成工作任務外,還要開展課題研究,參加公開教學,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教學特色,并在一定范圍內產生影響等。

這就要求我們要順應時代潮流,自覺走向終身學習、自我教育、自主發展。

首先教師要敞開胸懷,善于學習。不斷地向書籍報刊學習,向同行學習,向專家學習,向學生學習,向生活學習,向自己學習。通過學習,贏得競爭的砝碼與發展的主動權。

其二要勤于反思。教學反思是教師激活自己隱性的教育思想與理念、提升教育智慧、進行教育創新的必要環節和有效途徑,是教師專業發展和自我成長的“助推器”。思廣則能活,思活則能深,思深則能透,思透則能明。一個教師如果僅僅滿足于現有經驗,而不進行深入思考,就象李鎮西所說,即使有“20年的教學經驗,也許只是一年工作的20次重復,永遠只能停留在新手型教師的水準上”。教師的反思不是閉門苦思瞑想,而是“在行動中體驗,在調控中感悟,在寫作中反思”。

其三要精于研究。教師不應該是“教書匠”“教育工人”,而應是推進教育教學改革乃至發展教育理論的重要力量。教師的舞臺不僅在課堂、實驗室,還在教育的“思想空間”。教育研究是教師勞動的魅力所在,是促成教師自主專業發展的快車道。

(六)享受心靈自由的快樂與幸福。

教育是心靈的事業,也是良心的事業。教師需要有一點“靜心”與“定力”。面對千姿百態、錯綜復雜的現實世界,面對車水馬龍、燈紅酒綠的塵埃濁世,我們在工作生活之余不妨多讀讀書以修養心性、凈化靈魂;不妨停一停匆匆的腳步,給自己一點時間,給自己一個空間,與自己的靈魂真誠晤對,于沉靜中反思、梳理、聆聽來自心靈深處的聲音,給自己的靈魂找一個可以靠靠岸、歇歇腳的港灣,保持心性的平和,有所為而有所不為,有所求而有所不求,有所堅守而有所舍棄,贏得心靈的自由與高貴?,F實生活總有這樣或那樣的不如意,社會發展總要歷經種種波折后螺旋前進,教育的發展和學生的成長更不可能一蹴而就,我們無法改變教育的大環境,更無力扭轉乾坤,但我們可以改變自己的心態,就如魏書生說得那樣,“多做自己能做成的事,少想自己說了不算的事”。

猜你喜歡
職業幸福感增強教師
未來教師的當下使命
基于教師的職業幸福感看高校教師對學生的影響
積極心理學在區域心理健康教育教師職業幸福感提升中的實踐應用
秋天在哪里
發展增強海洋經濟的策略
關于小學數學教學構建學生參與課堂的措施探討
共產黨員要增強信仰定力
美育教師
積極心理學視角下提升高校輔導員職業幸福感之研究
提升高職教師職業幸福感的對策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