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議我國思想政治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2014-10-21 11:36李月
商品與質量·消費視點 2014年11期
關鍵詞:價值取向主體性思想政治工作

摘要:市場經濟發展的同時,整個社會的步調和節奏都是加快的,往往很多事情都存在問題,只是我們一心向前走,而忽略了一些問題的存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我國的思想政治工作就存在的好幾點問題,有待我們加以重視。

關鍵詞:市場經濟條件;思想政治工作;主體性;價值取向

一、主體性思想政治工作方面存在問題

市場經濟的主體性主要是指作為主體而存在的活動事項,包括經濟活動方面的自主性和社會主體對于個體需求的追求。在計劃經濟體制下,一切的個人利益都得讓位于國家的利益,個體的經濟利益必須以不侵害國家利益和集體利益為前提,一旦滋生享樂主義思想,就會被誤認為是要走資本主義道路,樸素的革命風氣彌漫在新中國的角角落落,土地財主和資本家成為嚴重批判的對象,所以物質利益關系一片混亂,沒有人敢過份享受生活,否則就是下一個批斗的對象。市場缺乏該有的自由度,做事都畏手畏腳的,更何況去追究經濟利益,那是不可想象的,市場的主體性也就沒有嶄露頭角的機會,完全被新中國時期的信仰覆蓋住了。市場經濟條件下,就大不一樣了,我國實行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共同發展的市場經濟體制,合法的個人利益受國家保護,長此以往,社會主體地位不斷的提高,自己的覺悟也在提高,對于合理的經濟利益有了全新的認識,市場主體不斷去開拓市場,引領潮流,與此同時市場也樂于接受新鮮的血液,不斷地壯大。因為市場經濟中個體個性需求的凸起以及個體的價值得到了社會普遍的認同,以前舊社會的保守僵化的價值取向也正在淡化。經濟利益問題值得提到當前的議程中來討論,也是思想政治工作發展中不可避免的問題,這兩個命題就是一對矛盾關系,可以相互促進,相互轉化,進而演變為社會對于個體價值和個體利益的充分尊重與滿足,是思想政治工作必然的發展方向。

(一)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主體性混亂

在《黑格爾法哲學批判》導言中,馬克思就曾經指出: “批判的武器當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質力量只能用物質力量來摧毀;但是理論一經掌握群眾,也會變成物質力量。理論只要說服人,就能掌握群眾;而理論只要徹底,就能說服人。所謂徹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但是,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彪m然馬克思并沒有為我們解答“理論”和“人本身”的辯證關系和到底“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指的是什么,但是我們可以明確的一點是人的主體性在思想政治工作中有著不可動搖的地位。人們都把關注度放在了馬克思的《資本論》等大巨作上了,而沒有好好揣摩馬克思說那段話的意圖,進而導致我們長時間對思想政治工作的主體性的混亂。

(二)在思想政治價值取向上忽視個體自我價值

思想政治教育的價值取向既包含個體的社會價值,也包括自我價值。社會價值和自我價值是相輔相成的關系,社會價值往往被特別的重視,而自我價值總是被忽略。實際上,社會價值的實現必然要借助于自我價值的實現,二者之間是打斷骨頭連著筋的關系,沒有哪個更重要,只是體現為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以及主要作用和輔助作用。社會價值的實現是通過二者的合力發揮作用的。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也有些地方是需要糾正過來的,我們一直被教導凡事要考慮大局,要從社會的需要出發,總是在強調自身的責任和使命,要求每個人都必須要做好隨時準備為國家做出犧牲的準備一樣,而自我價值一度被壓抑著,個性的自由得不到釋放,個人的利益通不過國家政策的審核。一切都是以時間,地點,條件為轉移的,在改革開放之前,大無畏的奉獻精神值得人人學習和膜拜,但時過境遷,我們要適應當下的環境,不是一味地強調國家利益就能使大家過上幸福安康的生活,國家利益的實現也是建立在個人利益的基礎上,人的主體性是隨著時代的發展不斷地增強,若還是得不到最基本的尊重和理解,勢必會物極必反。個體的社會價值不該和自我價值相抵觸,兩者之間應該建立一種協調關系,從而把那些壓抑自我主體性的人群解放出來。

(三)在思想政治方法上忽視受教育者的主體性

思想政治工作是一種目的性很明確的教育活動,是一種內化的過程。主要是指把社會所推崇的思想觀念意識內化為具體的受教育的思想意識和行為方式。盡可能的幫助和引導個體的思想意識朝著社會的主流思想去演變,這中內化的過程實際上就是接受教育,把受教育者的思想觀念同化教育者的思想政治教育行為。但是思想政治工作最終的目標和方向,不是要把受教育者都變成完全誠服于教育者威力下的被操縱者,一味地灌輸教育只能教育出考霸和僵硬死板的書呆子,照搬照抄的本領已經完全使其變得沒有自己的思想;而是要充分發揮受教育者的主觀能動性和調動其積極性。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間不該是單向的傳導,而應該是相互之間的教育和學習,這個過程中需要充分發揮受教育者的主體性,帶動他們的積極性,教育者要考慮到受教育者的切身需要以及當下受教育者是否能接受教育者所教育的知識。教育者應該做到讓受教育者主動地、積極地參與到學習的過程中。

二、市場經濟體制下道德誠信缺失嚴重

市場經濟體制下,道德滑坡嚴重,誠信問題讓人堪憂。主要原因是誠信意識越來越薄弱,而且從價值評估的角度來看,失信于人根本不需要負什么責任,成本太低。

(一)缺乏誠信意識

我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四大文明古國之一,自然誠實守信也是優良的傳統美德之一。但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經濟利益至上代替了道德至上的觀念越發嚴重,這兩個極端的相互取代也說明了一個比較嚴峻的問題,那就是當下我國的誠信意識遇到了麻煩。21 世紀第三產業服務業已經成為了衡量一個國家發展程度標準,而服務業鏈條需要強大的信用作為保障。在投資理財中,很多人把閑置的財產找個負責理財產品的業內人士投入到金融產品或金融衍生產品中。巨大的資金鏈條需要誠信來保駕護航。在我國市場經濟還沒有發展到完全成熟的地步,社會信用關系也缺乏保證。如今“誠實守信”已經被納為到基本政策方針中了,可見社會是多么需要去完善誠信的意識。

(二)失信成本低

在我國,法律在信用領域沒有明確做出約束或制約的相關法規,導致人們認為誠實守信的含金量不大,頂多就是自身內心的小得意,并不能給自己帶來具體的利益,而在不影響自己權益的情形下,往往有不少人會選擇對已經承諾的事情違約,因為這樣,對他們沒有什么危害,但相應地被違約方可能要自掏腰包承擔預期之外的損失。很多企業在經營業務的過程中,會遇到各種經濟利益糾紛,對于經濟糾紛問題,依據當前的法律體系還不能在最有效的時間里解決問題。因為中國當前的法律體系還不是很完善、執法力度也不強、再加上地方保護主義嚴重的惡劣環境,往往出于不利的一方想要借助法律手段來追回損失,是難上加難。而那些始作俑者們卻依然逍遙法外,不受法律約束制裁,導致誠信的滑坡,信用不被認可。

三、市場經濟體制下各種利益糾紛復雜化

市場經濟體制下,企業以追求利潤最大化為目標,在維護各自的利益的同時,就會涉及到正當利益與道義之間的權衡了,如何取舍都在于個人。重義輕利、舍義逐利和尚義親利三者都會和維護正當利益相矛盾沖突。

(一)維護正當利益與重義輕利之間的問題

盡管改革的進程已經邁開了很大的步伐,也取得了不小的成效,但傳統的文化帶來的是社會價值觀的部分延續。畢竟在改革開放前期,社會經濟發展并不是很快,經濟模式缺乏多樣性,比較單一,所以人的思想和政治經濟的發展保持著一致的步調。傳統的社會道德價值觀就是凡事重義氣,唯有重義之人才能得到社會一致的認可。相比現在,人們雖然也講義氣,但個體之間看中最重的還是自身的利益關系,如果有利益關系必然是收到追捧的,一旦失去利用價值,就會像垃圾一樣被處理掉。古代人的義氣覆蓋了全部的道德情操,而今思想的開放,已經帶動人們把義氣拋擲到腦后,雖然日常里,見面打招呼都要把義字放在嘴邊,但歸根到底還是變了味,這種說出來了義氣是不值得相信的。如果人人都標榜自己是個重義輕利的人,那這世道怎么會存在這么多的坑蒙拐騙行當。市場自由化,思想開放化,不阻止大家獲取合理的正當利益,但是如果借用清高的借口來間接獲得自己的小算盤,這就觸犯了道德的底線,徹底激化的矛盾了。

(二)維護正當利益與舍義逐利之間的問題

國家的利益、集體的利益是神圣的,不可觸及的。在國家利益和集體利益面前,個人利益要讓步。通過自身的付出,得到正當的利益,是任何人都無權干涉的。但是如果利用某些手段,只為了追求個人的利益,甚至出賣自身的道德來換取物欲,這種行為就會受到大家的鄙視。曾經在反對封建剝削時期,個體的利己主義為人類爭取反抗的斗志起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某種程度上為人的自我完善和自我發展增添了一縷陽光。但時代在進步,如果不加遏制這種思想,必然會造就成超階級的自私主義,會縱容一大批的寧可舍棄義氣而不顧一切去追求物質利益的人群。在這樣的環境下,利益至上,沒有道德倫理的約束,人的社會和動物界將沒有了區別,等于就是社會的進程在后退。

(三)維護正當利益與尚義輕利之間的問題

尚義輕利行為是一種無償的利他行為,具有大公無私的價值觀。奉獻是他們一貫的宗旨,就像共產主義的宗旨一樣,必須全心全意地為他人服務。這種行為值得我們去學習和敬仰。但市場經濟體制下,只會他人不為自身考慮的思想行為并不利于調動人們生產和生活的積極性。這類人群具有太過神圣的作風,讓當下的世人難以接受。

四、市場經濟體制下存在不當競爭問題

在市場經濟體制下,利益被看得很重,很多情況下,為了利益會不折手段的干一些超越道德法律之外的行當,多數情況只是為了追求自身的私有利益,給正經行當的人群帶來傷害。這就造成了不正當競爭行為,政府和經營者往往都會犯這樣的錯誤。

(一)政府利用權力縱容不當競爭行為

政府部門有時候會公私不分,濫用職權。就拿房地產這塊來說,競標的公司應該具有平等公平的機會,但是往往中標的公司都是早就內定好的,有出于私情的,也有出于本地區的利益關系,但這些都出于不正當的競爭。還有些行為更加惡劣,家里有親戚是做生意的,就利用自己的權利有意指使他人到指定的地方購買商品,內部的關系交易十分復雜。當然也有的政府部門會為了本地區的發展,而引進外地的資金來發展本地的經濟,用價格打壓戰術從而有意地排斥本地的競標者。

(二)經營者不正當競爭行為

在經營的過程中,往往會出現欺騙、偽劣行為。還有利用知名品牌的市場效應,改一下品牌名字中的一個字從而來麻痹消費者。在經銷的途徑中,各種各樣的黑暗勾當也充斥著整個市場,比如廣告產品的過度夸張宣傳,甚至有些廣告就是虛假的。還會存在商業回扣、商業賄賂、詆毀對手等不正當行為,這些都嚴重影響到了市場的正常運轉?,F在網絡市場是一塊新天地,各行各業不僅僅停留在實際門面的生意上了,大伙也搞起了網絡銷售。這就促發了淘寶網的興起,在網上淘寶,買家最能判斷小店的好壞主要是通過信譽和評價來估測的,所以很多商家就想方設法地來提高自己的店鋪的信譽,事實上此店沒有那么強的銷售量和五星級的好評。但為了能夠吸引到更多的網上顧客,商家就雇人來專門給他的店鋪刷信譽,刷一次給一些報酬,有了需求自然會有相應的供給,這就給虛擬交易帶來了硬傷,相信很多網購者都有過不少上當的時候。這種不正當競爭行為帶有欺騙和弄虛作假的行為,經營者應該好好反省,本來做生意就該講究誠實信用的,如果長久這樣地去欺騙買家,最后對誰也不好。還有更可惡的商家,看到買家評價不好,會影響自己的信譽,就時不時地打電話讓買家改評價,使用各種方法,有些商家會給點小利益誘導買家,有些商家直接打騷擾電話。雖然現在的網絡發達了,但人們的精神品格卻掉價了。

(三)經營者競爭觀念保守

很多企業還停留在傳統的交易模式時期,認為競爭是沒有能力的表現,這種藐視競爭的觀念直接就會導致企業不能再進一步做大做強。在市場經濟中,缺乏競爭意識等于是任人宰割,必然會走上被市場淘汰的道路。還有些人沒能在思想上跟上時代的腳步,沒有把公平自由競爭的發展方向貫徹到經營理念中,最終會在利益的驅使下,走向不歸之路。

五、結語

思想政治工作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線,是勝利地進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中心環節。思想政治工作是做人的工作,是通過思想政治工作教育和引導功能發揮其作用的。鑒于目前我國思想政治工作面臨的復雜局面和形勢,為了保證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的正確方向,促進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和小康社會目標的勝利實現,我們必須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和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為指針,充分發揮我黨思想政治工作的優良傳統和優勢,創新工作思路,不斷更新工作方法,把我們的各項工作做好,并不斷向前推進。

參考文獻:

[1] 張雪梅.新時期我國航空企業企業文化建設與思想政治工作融合研究[D]. 云南大學 2013.

[2] 高曉方.人力資源管理倫理與工作滿意度的關系研究[D]. 內蒙古大學 2013.

[3] 劉金玉.新時期民營企業思想政治工作實效性研究[D]. 長沙理工大學 2009.

[4] 許佳佳.改革開放以來國家隊思想政治工作的經驗與啟示[D]. 北京體育大學 2010.

[5] 管安桂.網絡時代下思想政治工作的倫理探析[D]. 電子科技大學 2005.

[6] 楊鑫.思想政治工作信息化初探[D]. 中共中央黨校 2006.

作者簡介:李月(1987—)女,漢族,吉林長春人,大學本科學歷,助理政工師。

猜你喜歡
價值取向主體性思想政治工作
中小學美術教育的價值取向及教育策略探析
幼兒教育改革進程中幾個重要問題的探討
淺談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
醫院思想政治工作需做到“六結合”
網絡直播下身體在場的冷思考
論“教學留白”在語文教學中的巧妙運用
論思想政治工作的人文關懷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