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鄉鎮(街道)文化站建設現狀與發展對策

2014-10-21 14:23陳旭明
管理學家·學術版 2014年12期
關鍵詞:群眾文化建設

陳旭明

摘要:隨著農村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隨之不斷的提高,人們對于精神文化生活的要求在不斷的提高。鄉鎮文化站是新農村傳播先進文化的重要組成,是最前沿的文化陣地,是推進我國新農村建設的橋梁和紐帶。努力實現“文化育民、文化樂民、文化富民”的總體工作目標。這對于提高廣大農民群眾的科學文化水平、豐富他們的精神生活、倡導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增強廣大人民群眾的團結和凝聚力都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當前鄉鎮文化站還不能夠滿足群眾文化的需求,在新農村建設的過程中,加強鄉鎮文化建設是非常重要的。

關鍵詞:鎮文化站;建設;群眾文化

引言

鄉鎮文化站作為基層的文化事業單位,是保障人民群眾的基本文化權益重要陣地,是加快發展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重要載體,是黨和政府用于活躍農村百姓文化生活的主要方式。鄉鎮綜合文化站建設很容易,但是管理、鞏固、發展卻不容易。加大對鄉鎮綜合文化站建設和管理力度,是目前文化行政部門和社會各界關注的重點課題。

一、鄉鎮文化站建設存在的問題

(一)領導重視程度不夠

有的鄉鎮領導干部只對經濟建設給予重視,而對于精神文明的建設則較為忽略,有的基層干部認為文化是“軟任務”,看不見,摸不著,不能明顯體現政績,所以沒有像抓計劃生育、綜合治理、教育等工作那樣重視,覺得文化工作的進行可有可無,文化站不會有人進行上訪,也不會有上級領導對此方面進行審查,因此對于文化建設和經濟建設之間的辯證關系并沒有得到充分的認識,沒有認識到文化建設的重要性。

(二)文化站人員素質不高,專業技術不精通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在文化崗位工作的人員大多是不懂文化專業技術的人員,而在鄉鎮文化站中懂文化專業技術的人才卻較少,現如今在農村鄉鎮文化站工作的專職干部大多數年齡偏大、業務能力較差、職稱偏低、學歷也不高。由于大多數人員沒有較高的素質,工作的水平一般,因此無法從事較有難度的工作,更談不上精確與專業。而產生這此現象的原因主要體現在鄉鎮事業結構的改革中,他們擅自降低了門檻,導致在文化單位從業人員的人員達不到稱職的標準。

(三)文化基礎設施落后

有些鄉鎮文化站的基礎設施過于落后,所占面積也過于狹窄,不存在活動的經費、書籍、器材,成為了一個空站,并且,由于基層的文化團隊人才稀少、待遇過低,使得工作人員毫無積極性,專業文化人才急缺,文化領導長期對鄉鎮中心的工作進行服務,并沒有過多的進行文化方面的活動,面對文化工作大多只是應付了事。文化基木設施簡陋,活動不經常對于文化的發展,城鄉文化的實施顯然失調,呈現出逐步衰敗的局面。例如在城市的街道、社區、居民區、活動場所等均配備了健身器材、娛樂設備,可是對于農村來講,僅僅有少數的鄉鎮配各了設施,大部分鄉鎮依舊不具備活動設施。

(四)文化團隊建設不穩定

鄉鎮部門在改革之后,文化站的人、財、物的權利已經轉到鄉鎮,文化主管部門僅僅對文化站進行業務方面的指導,而文化站人員調配方面的事宜卻無從支配,鄉鎮文化站的人員長時間處在較為固定的狀態,無法交流,缺少激情,文化工作人員待遇過低也是令內部不穩定、經常出現跳槽現象發生的原因。文化經費也并沒有符合當前國家規定,地方政府的文化投入不可以低于財政投入的規定的條例,使得農村文化建設嚴重缺少發展的動力。并且,鄉村具備文藝能力的人才十分稀少,特別是經營、管理、創新性人才更不易獲得,呈現出人難留、難留人的局面。

(五)農民文化活動乏味

當前,對于我國農村很多地區,農村文化建設過于薄弱,農民文化活動過于乏味,農村文化建設的重任十分重大。由于農村青壯年大多數在外打工,兒童、老人、婦人則成為了留守人員,而婦女們的時間都用來照顧老人孩子、做家務、忙農活,并沒有時間和條件融入到更加有益的文化活動當中,而賭博、打牌的現象依舊嚴重。文化活動大致是電視加麻將,其他活動進行的則非常少,使得造成了嚴重的失衡。

二、加強文化站建設的工作

(一)改變文化領導人觀念

鄉鎮文化站的管理在當前市場經濟發展的狀態下已經呈現出滯后的現象。要積極使用市場經濟機制將社會對文化的情感激發出來,持續完善并執行機制成為了當前文化站轉變的現狀、力求發展的出路。政府應當主要偏向于公益性文化事業的建設以及基礎設施的建設。并且加強管理職能,將文化政策落實到實處,提升鄉鎮文化基礎實施的保護程度以及建設程度,確保文化發展的渠道能夠舒暢。

(二)加強組織領導,明確目標任務

首先要爭取當地領導的重視,正確處理好領導重視支持與發揮主觀能動性的關系。要高度重視鄉鎮綜合文化站建設,切實加強組織領導,落實工作責任。爭取工作主動,正確處理好抓點與帶面的關系,通過抓點、抓線,對面上的工作起到示范、帶動作用,要加強監督和管理,努力建成“示范工程”、“陽光工程”。

(三)加強建章立制,保障工作開展

要建立健全統一領導,各部門分工協作,各方積極參與的工作新機制,將目標、任務分解到相關單位和部門,責任到人,要建章立制,提高鄉鎮綜合文化站的規范化管理水平,確保工作開展有計劃、有安排、有章可循。要健文化站成員資料檔案,做到心中有數,有的放矢,確定重點聯系對象,實行動態管理,有條件的鄉鎮(街道)要探索開展網格化管理模式。

(四)創建、規范管理體制,理清管理方式

當前,制定文化站內部的管理措施,加強目標管理責任制,包含了考勤獎懲制度、財務制度、檔案制度、承包制度、工作程序任務、機構性質、編制、經費保障等相關規定,令責任制可以合理進行。而且,就創建文化設施的管理來講,國家應當對文化投資或者文化事業的發展目標進行詳細的規劃,將文化站的工作歸入法制化程序當中。

三、結束語

通過該文讓我們了解到在堅持社會主義發展的同時也要努力把鄉鎮文化站建設的更好,我們要以政府為主導、群眾為主體,發揚改革的精神以及踏實的工作作風,努力把加強鄉鎮文化站建設這項十分重要的工作做好,力爭通過幾年的努力,把鄉鎮綜合文化站建設成為農村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陣地、農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場所和傳播科學文化知識的重要課堂。同時我們也要堅持科學發展觀,充分的相信群眾的力量,并且要有與時俱進的態度來建立讓黨和政府以及人民群眾放心、滿意的文化站。

參考文獻:

[1]高麗鄉鎮文化站在新農村建設中如何發揮作用理論觀察2013,04(03).

[2]宋偉,王剛明淺談鄉鎮文化站建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宿州教育學院學報2012,01(10).

[3]王麗華淺談鄉鎮文化站建設在構建農村和諧社會中的作用田黑龍江科技信息2009,06(05).

[4]張曉清如何有效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文化建設田農村實用科技信息2011,07(06).

猜你喜歡
群眾文化建設
寒露
質量建設永遠在路上
保障房建設更快了
芻議墨江縣農村業余文藝隊伍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淺談群眾文化的思想教育功能
關于當前群眾文化工作的冷思考
淺論基層群眾文化緊跟時代步伐
做好基層群眾文化工作的相關思考
關于在全國城市建設中實行《公共藝術百分比建設》方案的提議
城市雕塑是一項文化建設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