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保持農村文化禮堂活動的經常性和持久性

2014-10-21 14:23陳宣吉
管理學家·學術版 2014年12期
關鍵詞:持久性

陳宣吉

摘要:要把農村的文化禮堂打造成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的鮮明亮點進而傳播先進的文化和對廣大農民群眾進行思想引領的重要場所,全國各地在文化禮堂的建設中就應該突出各地的地域特色。各級政府和所在村委會要從實際出發加強硬件及軟件的投入,并積極的引進社會資金,創新活動的載體才能吸引更多的農村朋友進行參與,同時以此為陣地,注重思想的引領,努力的弘揚社會主義建設的核心價值觀,使各地的農村文化禮堂真正的成為廣大農民群眾的精神家園。

關鍵詞:文化禮堂;活動載體;持久性

引言

在當前農民群眾物質生活不斷改善、精神需求日益高漲的大背景下,一輪文化禮堂建設的高潮正在全國各地農村蓬勃興起,在這個精神文化平臺上,有場所、有展示、有活動、有隊伍、有機制,在學教、禮儀、娛樂等過程中,讓人們受到了精神愉悅和文化熏陶。筆者認為,農村文化禮堂在建設中要努力突出地域特色,使其真正成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的鮮明亮點、傳播先進文化的重要場所和思想引領的主要陣地。

一、根據各村實際,加強硬件軟件建設

(一)設施和場所是農村文化禮堂建設的基礎,也是開展豐富文化活動的立足點。一個農村文化禮堂的建立,要有一定規模的硬件設施,諸如村史館、禮堂、學堂、書屋等,更要有適應男女老少活動的軟件設計。農村文化禮堂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也是一項很有意義的實事工程。要堅持政府主導、社會參與、鄉村為主、農民共建共享,以區、縣(市)為單位,整合農村現有各類文化設施,調動農民群眾的參與積極性,統籌規劃、綜合利用,上下互動、各方聯動,把農村文化禮堂建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備、管理有序的農村文化綜合體。

(二)農村文化禮堂與鄉鎮文化站都是農村的重要文化設施,“建立以政府為主體的多元投入機制,鼓勵和引導社會資本發展農村文化事業,形成投資主體的多元化、投資方式多樣化,是較短時期內解決農村文化設施不均衡發展的有效方法”對于農村文化禮堂建設,除了政府扶持外,還可以采用冠名等辦法,鼓勵和引導民間資金投資農村文化禮堂建設。要加大對農村各項建設的整合力度,相關專項資金向農村文化禮堂建設傾斜,并充分發揮行政村的建設主體作用,多方籌措資金,為農村文化禮堂建設和運行提供資金保障。在建設農村文化禮堂時,要秉承“一堂多能、一室多用、靈活多樣”的原則,合理利用好每一個活動場所和每一個文化設施,提高村級文化場館和設施的使用效率。

(三)要根據各村實際,高度重視農村文化禮堂的基礎設施建設。通過因地制宜、資源整合和突出重點,充分挖掘展示農村文化禮堂建設的豐富內涵,展示其魅力和特色,防止千篇一律、一個模式。要使農村文化禮堂若與地方文化巧妙結合,相輔相成,就能使一些塵封多年的祖上禮儀、道德、明規、戒律和地方人物故事、美文傳說、田園佳話、傳統民俗得以重見天日,并通過舉辦活動,既潛移默化中影響著眾人,也推介了地方特色文化,豐富了農村的精神生活。農村文化禮堂建設是滿足農民群眾文化需要的惠民工程,是構筑農民精神家園的靈魂的工程。因此,要創造性地開展建設,探索一條順應時代要求、符合地方實際、深受群眾歡迎的農村文化禮堂建設新途徑。

二、創新活動載體,吸引更多農民參與

隨著農村城鎮化步伐的加快,農民的物質生活得到了很大改善,他們更需要各種健康有益的精神文化生活。要創新活動載體,使農村文化禮堂對農民更有凝聚力、吸引力、向心力、輻射力、影響力和歸屬感。人人參與文化活動,人人共享文化成果,是文化發展繁榮的重要標志之一。因此,要增強公共文化產品的供給,豐富公益文化活動內容。農村文化禮堂只有兼具多種功能,賦予更多內容,具有豐富活動形式,才能吸引更多農民群眾積極參與。要根據實際條件建設一個能展示地方特色、深受群眾歡迎的特色活動室,對村史傳承、特色文化、先進人事等進行挖掘、整理和展示,提升村文化陣地內涵,增強農民群眾的可參與性。創新農村文化禮堂的活動載體,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一)提升功能

進一步提升農村文化禮堂的功能,將其打造成傳播現代文明、弘揚社會主流價值觀的新平臺,展示村莊形象的新窗口,傳承傳統文化的新載體,普及科普知識的新課堂,農民文體活動的新陣地。

(二)抓住節點

以傳統節日、鄉風民俗為節點,開展豐富多樣的文化活動,引導農民群眾積極參與。

(三)培訓隊伍

加強農村文藝團隊、農家書屋、文化管理員等業余隊伍的培訓,努力增強農村群眾自助性表演、自娛性活動,引導群眾開展有聲有色、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既為民間藝術提供展示舞臺,又讓農民群眾自娛自樂。

(四)舉辦講座

定期開展黨的理論和形勢政策、思想道德、實用知識、致富技能、科學知識、法律常識、健康生活等講座,提高農民群眾的綜合素質。

三、注重思想引領,打造健康精神家園

(一)農村文化禮堂不是一個單純的文化活動場所,而是新形勢下加強農村意識形態領域工作的重要抓手,是一個集思想道德建設、文體娛樂活動、知識技能普及、傳遞向上向善正能量、營造風尚文明于一體的農村文化綜合體。要以農村文化禮堂為平臺,實現文化資源的左右互通、上下聯通,使其成為融思想引領、政策解讀、道德教化、禮儀培育為一體的廣大農民朋友的健康精神家園。

(二)在網絡時代,各種價值觀的沖撞也在影響著農民的精神世界?!皼]有農民群眾的精神富有也不可能實現全體人民的精神富有?!币虼?,社會主義主流價值觀教育,理應成為農村文化禮堂的一項重要工作,通過健康精神家園的打造,把農村文化禮堂建成為農民群眾思想引領的重要陣地。建設農村文化禮堂的最終目的是提升農民群眾的思想道德和科學文化素質,發揮文化對人的精神撫慰作用和凝聚作用,培養共同價值取向,筑牢農民群眾精神支柱,從更高層面、更大范圍來充實農民群眾的精神世界。農村文化禮堂在倡導“向上、向善、向美”的社會風尚、豐富農村文化生活、提升村民文明素質、弘揚社會美德等方面有著積極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四、結束語

農村文化禮堂建設是鞏固農村思想文化陣地的重要保障,要用正確的思想去占領農村思想文化陣地,就必須重視農村文化禮堂的作用。因為再發達的媒體傳播也不能取代面對面的信息交流和思想教育。加強農村文化禮堂建設,是提高農民綜合素質、促進農村經濟社會持續發展、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要舉措,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重要組成部分。要始終把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放在首位,著眼于提高農民群眾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以設施建設為基礎、以內容建設為核心,突出思想引導、道德教化、禮儀培養、文化熏陶,著力建設農民群眾開展文化活動、接受文明洗禮、豐富心靈世界的精神家園。

參考文獻:

[1]程明芝.怎樣讓農村文化禮堂建設不成擺設[J].《大眾文藝》,2014,(11).

[2]秦巨敏,俞桂忠.重拾文明碎片打造精神家園--縉云縣溶江鄉巖門村文化禮堂建設側記[J].《浙江檔案》,2014,(3).

[3]任光法.創新農村文化禮堂的建設理念--以杜黃新村為例[J].《文藝生活.文藝理論》,2014,(5).

[4]高宇霞.文化禮堂:村民共同的精神家園[J],《大眾文藝》,2014,(2).

猜你喜歡
持久性
整合德育資源構建主體德育
如何提高英語聽力
初中化學教學中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
小學生寫好日記的路徑探析
一類具有飽和發生率和時滯的SEIQR傳染病模型穩定性分析
一類具有飽和發生率和時滯的SEIQR傳染病模型穩定性分析
鋼鐵行業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的生成與控制研究
淺談生活中的英語新興詞匯
淺議城市照明建設應注意的問題
組織身份:概念、測量及研究視角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