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尋地方衛視參與異地重大災難報道的思路與對策

2014-10-27 11:29張笑峰
新聞世界 2014年10期
關鍵詞:震區蘆山災難

張笑峰

【摘 要】近年來,全國范圍內重大災難性事件連續發生,如“5·12”汶川大地震,“4·20”蘆山地震,這些事件引發的關注已經不限于局部,而是得到了全國范圍的重視。如何應對,怎么應對,這給所有地方衛視提出了新的課題和要求。本文試圖從實踐的角度進行回顧與總結,以便探尋出地方衛視參與異地重大災難報道的思路與對策,其中,有成功的經驗和做法,也有一些不足和教訓,以期引起新聞從業者的重視。

【關鍵詞】地方衛視 重大災難報道 應對原則

在當前的各類新聞報道中,重大突發事件,尤其是突發性災難事件,因其受關注程度高,采訪難度大而成為衡量比較各個衛視新聞采制水平的“試金石”之一。在“5·12”汶川大地震,“4·20”雅安蘆山地震報道中,安徽衛視作為一家地處中東部的省級衛視,雖然新聞采制的外延還沒有像東方衛視、江蘇衛視、黑龍江衛視那樣覆蓋到全國,但在上述的報道活動中也都派出了記者,深入到事件現場進行采訪報道,形成了自身的報道特色。筆者作為安徽衛視新聞中心的記者,參加了以上的幾次采訪活動。在采訪經歷中,深切的感受到,在報道此類新聞時,無論是輿論導向還是采訪內容,準備工作,記者素質等各方面,都有需要特別注意的地方。在此,通過對包括安徽衛視在內的各家地方衛視在此類突發性災難事件中的報道表現,進行歸納整理,以探尋應對的思路和對策。

一、輿論導向,采訪定位

地方衛視代表著一個地方的形象,在重大突發性災難事件發生以后,它所展現的是當地的黨委、政府在災后救援中的態度、立場、舉措,是有效展現國家“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政策落實情況的最有效途徑。因而,這也決定了地方衛視在此類突發災難性報道面前,所持有輿論導向是與黨和政府的救援方針高度一致的,就是通過電視所特有的直觀、生動、貼近現場的特點,把各項救援舉措通過當地衛視自身的平臺采制播出,讓廣大觀眾身處千里之外,也能詳細了解到災后恢復重建開展的情況和效果。

1、新聞展現內容

從新聞展現的角度來看,各地衛視(四川臺除外)主要展現的訊息包括抗震救災一線進展情況和本地救援行動,是把廣義救援活動與衛視所在省份的援助舉措有機結合的新聞內容。安徽衛視在震后派出的記者隊伍主要分為兩大類,一類屬部門派遣,自行前往震區核心地帶,追隨熱點采制新聞報道,優勢是,行動迅速,反應靈敏。缺點是,因為信息不暢,信息支援跟不上,難以獲得最新、時效性最強的新聞素材,而且容易以偏概全,難以在更高的角度和更廣的層面進行報道。第二類是跟隨安徽赴震區醫療隊或地震救援隊進入震區,優勢是報道內容比較權威、真實。缺點是,新聞采制的區域和領域比較狹窄,難以抓取和掌握更高層次和更大范圍的新聞素材。為此,安徽省在震后不到一周的時間,就在四川成都成立了抗震救災指揮部,設立宣傳組,組織精干力量報道震后救援和災后重建的事宜。由于暢通了工作機制,確保了信息共享和溝通,安徽衛視的記者可以有的放矢的開展新聞宣傳,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此外,記者還通過安徽駐川抗震救災指揮部這個信息平臺,掌握了大量與安徽有關的災后重建信息。進而跟隨從安徽派出的一支又一支教育、醫療、安全生產、消防、武警、公安特警等救援隊伍,深入到了地震核心的什邡,綿陽,德陽,北川,汶川等地,采制了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新聞報道。由于信息通暢,報道及時,在震后一個多月的時間里,僅安徽衛視的安徽新聞聯播節目就播出各類抗震救災新聞三十多條,平均達到了一天一條的量,也是安徽衛視有史以來,對異地重大災難報道發出稿件最多的一段時期。

2、記者隊伍建設和相關準備工作

災難性事件具有突發性和不可預知性,對記者現場采訪能力、應變能力、快速寫稿能力以及各方面的協調能力、身體素質等方面都提出了較高的要求。這就要求地方衛視在平時就應注意培養一批應對突發事件的記者隊伍,這批記者應該熟知突發事件發生時,采訪報道的流程和任務,具有豐富的應急報道的知識儲備,和民政、醫療、地震救援等部門保持暢通的聯系,具有豐富的人脈關系和應急技巧,能在突發事件發生時,第一時間趕到現場,第一時間投入采訪報道。

“4·20”雅安蘆山地震發生時,筆者在當天夜里就趕到了成都,當時,進入蘆山需要辦理采訪證件,而四川省委宣傳部的新聞證件已經停止辦理,筆者根據平時的經驗,估計當地外宣部門應該還有辦證的途徑,所以就直接趕到雅安市委宣傳部門,辦理了相關證件,確保了后續十來天的采訪報道。同時,在出發前,筆者就通過各種關系聯系了安徽在川的江淮汽車4S店,安徽水利在雅安的施工隊伍,同時,與后方的各個地方臺保持聯系,了解震后安徽地方上前往震區救援的民間力量的情況,解決了交通工具和新聞線索問題。這些準備工作雖然不在業務范疇之內,可是做好這這些工作的重要性,絕對不亞于新聞采制本身。

突發新聞事件,尤其是重大災難事件,最大的特點就是事發突然,而且往往發生在偏遠地區,交通不便。這就要求提前做好相關拍攝、傳輸設備的準備和人員的培訓工作,“4·20”雅安蘆山地震時,筆者在第一時間趕到地震的中心地帶,所遇到的最大的困難就是畫面傳輸困難。當時,一些有異地采訪經驗的衛視,開來了衛星轉播車,不僅解決了信號傳輸問題,也為節目的現場化、豐富化提供了技術支撐。而對于一些異地采訪開展較少,或者技術設備還停留在常規報道層面的衛視臺來說,短時間內調動轉播車長途異地傳輸困難很大。為此,一些臺使用了通過無線網絡信號傳輸的GPS便攜式設備,這種設備的優勢是攜帶方便,使用成本較低,缺點是信號不穩定,畫面質量不高,無論對于現場連線還是發回報道,都只能是求其有,而難以求其精良了。

這個弊端,在“5·12”汶川大地震的時候就顯現無遺了。當時安徽衛視的做法是,協調兩路記者,白天在震區拍攝后,連夜趕回成都發稿,另外一路則根據事先確定的線索,接龍采集。既確保了發稿的數量,也因為有了周轉的時間,確保了稿件的采制質量。

3、記者臨場處置能力和新聞線索篩選原則

進入震區以后,面臨著的是斷水斷電、余震不斷、泥石流塌方頻發的惡劣環境,在這種情況下,如何采制最新、最鮮活、同時又體現出安徽元素的新聞稿件,我們報道組經過商量以后,確定了“大處著眼,小處著手,多方聯系,精中選優”的報道策略。就是不僅要展示震后的災情,展現災區群眾自立自強,奮起自救的頑強精神,體現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社會各界第一時間馳援災區的各項舉措,更要側重報道安徽人,安徽企業,在地震發生以后,深入震區,無私援助的感人事例。確定了這個報道思路以后,我們每天既要隨時與家里溝通,了解與安徽有關的人物和企業趕赴震區的情況,同時,更要打起精神仔細觀察震區內外和安徽有關的元素。象蚌埠的劉氏四兄弟,徐氏三兄妹,從他們出發的第一天起,我就和他們隨時保持著電話、微信聯系,了解他們的行程,做好跟隨報道的準備。還有滁州的張平救援隊,筆者是在蘆山縣城采訪的時候,偶然瞥見穿著“滁州張平救援”字樣衣服的人閃過,我立即上前,這才有了那條《安徽滁州張平救援隊疏通堰塞湖》的新聞特寫。這篇報道是我們播發的獨家新聞。歸納來說,是記者在現場的應急處置能力造就了這篇報道。

二、職業道德、專業態度、人文關懷

重大突發性事件往往伴隨著慘烈的現場,悲戚的幸存者,斷瓦殘垣的廢墟,在這樣的環境下開展新聞采編活動,把你的所見所聞傳達給觀眾,就對新聞工作者的職業道德、專業態度和人文關懷提出了較高的要求。一個新聞工作者,首先得是個道德水準高于社會基本水平的人,在從事采編活動時,時刻把尊重新聞當事人的人格尊嚴放在第一位,在采編技巧上體現專業態度,不追求驚險、奇特、感官刺激,同時,在稿件采寫、畫面編輯時,絕不僅僅是如實反映,就事論事,而要體現出立場、觀點,用鏡頭和文字表達出對逝者的悲憫,對生者的鼓勵以及對未來重建生活的追求。

在蘆山地震的報道中,安徽衛視也同樣如此。我們汲取了汶川地震時,過分追求新聞的時效性、逼近性的習慣,就把職業道德、專業態度放在了首位,雖然我們是在地震發生后的第一時間就進入了震區,但是,我們拍攝報道的視角沒有過多的集中于地震的慘狀和人員傷亡的實況,而是把重點集中于災后自救,震后安置等方面。在蘆山縣龍門鄉、清仁鄉和大川鎮,面對著一片廢墟,我們知道,災情已經被中央主要媒體報道過了,突出災情,渲染悲情,不是我們應該做的。作為地方衛視,只有如實報道災區群眾當前的生活狀況和安置工作,才能得到觀眾的認同。因此,我們選擇的報道點分別是安置在救災帳篷里的受災群眾,龍門晨陽希望小學里得到救助的師生,黑水河堰塞體旁清除巨石的工兵部隊,奮戰在災區的安徽人,連續發出了七條系列報道。整個報道就立體起來,呈現出安徽衛視在災情面前,選擇的報道思路和報道角度,完全體現出新聞工作者的職業道德和職業追求。

從以上論述中可以看出,在面臨重大災難事件時,各個地方衛視的積極主動的表現,形成了很強的行動合力,體現了對于國家動員的響應能力。成就這種響應能力的制度前提在于信息公開?!斑@一次,災難的信息傳播在尊重前者的前提下,以高效的組織性、自覺的主動性和廣泛的靈活性,呈現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公開和人性化”?!缎轮芸吩?76期封面文章《偉大的透明與國家的成人禮》里給予高度評價:在中國傳媒史和傳播史上,這種信息的透明度是里程碑式的,并因其對生命的關注、政府的作為和災情的嚴重性所做的客觀傳播而堪稱偉大。

參考文獻

①李兆豐,《治理與動員:影響媒體反應機制的多元結構》[J].《新聞傳播》,2008(8)

②陳力丹、毛湛文,《災難報道的專業性:蘆山和汶川地震報道比較》[J].《新聞愛好者》,2013(6)

③孫晶晶,《從汶川地震報道的不足看強化人文關懷意識的必要性》[J].《今傳媒》,2008(9)

④胡靈敏,《地方媒體如何參與重大災難性報道——以〈金華晚報〉為例》[J].《中國記者》,2013(11)

(作者單位:安徽廣播電視臺電視新聞中心)

責編:周蕾

猜你喜歡
震區蘆山災難
雷擊災難
流浪衛星
災難報道常見問題及反思
蘆山震區大田壩崩塌發育特征及其防治措施
災難不是“假想敵”
春回蘆山
318國道沿線蘆山地震的震害特征與烈度區劃探討
蘆山地震公路地質災害調查及評估
蘆山7.0級地震前后巖石圈磁場異常變化研究
強震區軟弱地基上承式連拱橋設計總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