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談談中職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

2014-10-27 03:30閆利霞
小作家選刊·教學交流(下旬) 2014年7期
關鍵詞:心理咨詢德育工作心理健康

閆利霞

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壓力增大,人們越來越重視心理健康問題,心理健康的標志是——身體和情緒互相協調;能適應環境,在工作中能發揮自己的能力有成就感。擁有良好的人際關系,懂得謙讓;幸福感強;過著有效率的生活。心理問題無論對個人還是對社會都產生深遠的影響。中等職業學校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與其生活幸福與否密切相關,是為社會輸送身心健康的勞動力的關鍵,還關系到國家的經濟發展。2010年《國家中長期規劃綱要》中提到“發展職業教育,就是發展生產力”。要發展生產力,建設創新型國家就必須培養大量的高素質的技術工人。職業教育中培養的中職學生就a是將來最早投入社會建設的技術工人,要培養他們成為高素質的技術工人首要條件應先保證他們的身心健康。中職學生如果沒有一個健康的心理狀態,經常處于負面、消極甚至極端的情緒中,勢必對學習、生活產生不良影響也就無法正常完成教學目標,長期得不到心理疏導還會造成犯罪等嚴重后果。所以加強中職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家庭、學校、政府非常重要的工作。隨著國家對職業教育的重視2005年6月5日教育部頒發了《中等職業學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許多中職學校建立了校園心理咨詢室。學校的心理咨詢工作方式和流程是按照心理學專業的咨訪關系進行的,談話的時間、地點、次數都是有嚴格規定的。但是因為服務對象是學生,所以要為學校教育服務,與社會上的心理咨詢和治療不同,針對學生心理障礙和不良行為進輔導矯正,側重于學生的心理疏導,要為學生的全面素質提高、掌握一技之長,更好的適應社會服務。而學校的德育工作主要以說服、教育為主。二者的工作模式不同。但是心理咨詢是有助于開展德育教育的,學生有不良情緒得到及時關注和疏導,使學生以積極、陽光、健康心態學習和生活,可以降低和減少不良行為和嚴重后果的發生。

首先從中職學校學生心理健康情況來說。中職學生普遍存在如下幾種現象:第一、自卑感較嚴重。以我們內蒙古烏海市職業技術學校來說,學生來源就是中考失敗的學生和其他學校學習最差的學生。這些學生在小學、中學期間就受盡了老師家長的責罵,受到歧視。自信心受到嚴重打擊,容易出現自暴自棄,自我否定現象。不能適應社會,躲避老師甚至敵視老師。 第二、以自我為中心現象嚴重。中職生一般處于15歲-20歲之間,大多為獨生子,在家庭中處于中心地位,受到家長寵愛較多尤其是隔代長輩的溺愛,所以他們以自我為中心不懂得尊重他人,不考慮他人的感受,不關心他人只在乎自己的感受。所以在學校集體生活中如果不能成為中心就會心理失衡。做出一些不良行為。第三、易沖動、控制情緒能力差。正處于青春期的中職生,人生觀和世界觀還未穩定,沒有很好的控制能力,容易受外界的影響,缺乏準確的判斷能力容易出現沖動、偏激或不理智的極端行為。第四、擇業壓力造成的心理困擾。社會偏見和中職學生就業的弱勢地位帶來的壓力以及伴隨著這種抉擇而來的興奮、緊張、憂慮混雜于一體的矛盾心態。第五、人際交往產生的心理問題。中職生大部分都是集體生活,與老師、同學及家長的相處中存在許多矛盾和問題而許多問題他們不具備處理能力,致使矛盾和沖突不斷。 其次從中職學?,F有的心理咨詢情況來看,也存在許多問題。第一、認識上的偏差,將心理咨詢統一到德育工作中,這種錯誤的認識直接使心理咨詢工作這種非常專業的心理學應用方法變成了變相的德育教育,心理咨詢工作沒有按照心理學專業的流程進行而是用德育教育的模式進行,而德育工作更多的是說服教育,對中職學生而言,過多的說教會使他們產生逆反心理,這種名不符實的心理咨詢對于學生的不良的情緒沒有得到及時疏導和宣泄,不能深入學生的心靈。第二、部分學生對心理咨詢知識缺乏了解,認為有病的人才會去做心理咨詢。當他們遇到心理問題時,他們不想讓別人認為自己有病所以不會采用心理咨詢的方式尋求幫助。第三、社會和學校以及家庭沒有形成整體的對心理咨詢工作重要性的認識,沒有形成有心理問題就要尋求心理咨詢來幫助解決的行為習慣。一些學校雖然建立了心理咨詢室,但是主動前去做心理咨詢的非常少。一方面是學生缺乏這方面的知識另外,我國心理咨詢起步較晚,整個社會沒有形成心理問題需要心理咨詢的氛圍,從老師到家長,大家有了心理問題像長期的焦慮,抑郁等已經嚴重影響到工作和生活但是很少有人積極主動地尋求心理咨詢來幫助自己。家長老師沒有這種意識,學生也很難有。其次,家長和老師及學生對不良心理狀況的危害認識不夠,例如抑郁看似一般的情緒低落實際上如果長期得不到疏導產生自殺的嚴重后果。

綜上所述可以看出中職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不容忽視而與之對應的心理咨詢情況也不容樂觀。要改變現狀我認為應從以下幾方面改進。第一、將心理咨詢工作與德育工作結合進行,將心理咨詢工作專業化。在校園中針對學生大力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詢知識的普及,要改變學生認識上的偏見和誤區。要讓心理咨詢成為他們快樂生活的工具。形成有心理問題就去咨詢。學生積極主動地進行咨詢,也能促進學校及時發現學生的心理問題及時疏導學生的心理沖突和壓力。有利于提高學生心理素質,共建安全校園。心理基礎。第二、建立和完善學校心理咨詢的支持系統。通過為家長和老師定期開展心理學講座的手段,增強老師和家長對心理咨詢的認識,讓大家認識到不良心理狀態的危害,以及心理咨詢的重要性。形成所有人對心理咨詢的正確認識,并且應用心理咨詢作為自己幸福生活的工具。第三、學校心理咨詢工作重心放在解決學生成長與發展中的主要心理問題。解決這一類共性問題應充分發揮團體心理咨詢的優勢, 通過張貼招募廣告、宣傳海報的方式吸引學生參與其中。

猜你喜歡
心理咨詢德育工作心理健康
“割韭菜”的心理咨詢行業亟待規范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徑探索
微課在心理健康團訓師培養中的應用探討
淺析提高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實效性的對策
基于人際交往的心理健康課程
心理咨詢:架一座心靈的彩虹
教育部下發關于印發《中小學德育工作指南》的通知
探討如何提高新時期德育工作的實效性
內蒙古從10方面加強德育工作
心理咨詢不簡單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