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創造課內外語境推進英語素質教育

2014-10-27 03:30朱彩虹
小作家選刊·教學交流(下旬) 2014年7期
關鍵詞:語境素質教育英語

朱彩虹

關鍵詞:英語 語境 素質教育

本文探討了在英語教學過程中如何通過更新思想觀念, 拓寬教學內容和利用創造課內外英語語言環境教學模式把傳授知識、培養能力和提高素質融為一體, 從而推進英語的素質教育等問題。

外語又是現代人綜合素質的重要內容之一。中學英語作為高校的一門重要基礎課程,必須實現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的轉變。中學英語教學在實施素質教育的過程中,特別需要處理好“知識、能力、素質”三者之間的關系。在過去的教學實踐中,我們過分強調知識的傳授, 在能力培養上重視不夠, 談不上對素質的培養提高。中學英語有它一定客觀規律,如何在中學英語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仍需要在理論上充分論證,在實踐上中膽嘗試。在知識、能力、素質三者的關系中,知識是素質的基礎,能力又是素質的表現。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應既能傳授語音、詞匯、語法、篇章結構等語言知識,又能進行中量的聽說讀寫訓練, 把英語知識轉化為英語技能,培養英語邏輯思維能力、創新能力和運用英語進行交際的能力,同時更新拓展教學內容,引進文化教學、提高學生素質,從而培養基礎扎實、知識面寬、能力強的學生。

一、更新教育思想觀念

實施素質教育最重要的是要轉變觀念,教育思想觀念的轉變是實施中學英語素質教育的先導。在我國長期的中學英語教學實踐中,總是把傳授知識作為重點,把培養交際能力、思維能力和創造能力放在次要的地位,基本不談素質的培養。許多教師認為:傳授給學生的知識越多,學生的能力自然會越強,學生的素質自然會越高。而事實是知識的傳授與能力的產生、素質的提高不是因果關系,不能“水到渠成”。因此,在教學中首先應實現教育思想和教育觀念的轉變。

1.妥善處理傳授知識、培養能力和提高素質的關系, 把學生全面素質的提高放在首位。2.處理好教與學的關系, 要樹立學生是教學的主體, 重視學生獨立學習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 因材施教, 促進學生個性的發展, 樹立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和授人以漁場的觀念。3.重視對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不是靠一門課就能做到的, 它是學校所有學科、 全部教育工作綜合的結果。但是中學英語教學要盡其所能來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比如保護學生的自信心, 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 使學生具有科學的學習態度, 教給他們科學的學習方法, 培養學生探究科學的精神。4.處理好學校教育和終身學習的關系。要求學生在英語方面學習能力上具有能動性、持續性。中學英語教學的基本任務之一就是培養學生 “學會學習” , 堅持終身學習。

二、拓展教學內容

中學英語教學內容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把主要精力集中在語言知識的傳授上. 而忽視了學習與文化因素的關系。著名語言學家葉蜚聲曾指出:“一門語言是探索一種文化的燈火,一門語言是發現那個國家那個民族的一個窗口?!?文化的創造離不開語言, 語言的發展往往又伴隨著文化教育的發展而變化, 二者是相輔相成的。因此, 文化教學在中學英語教學中的重要地位是十分明了的。在中學英語教學過程中注重傳授文化背景知識, 能夠幫助學生更恰當得體地使用外語和更深刻準確地理解英語語言現象, 同時提高他們的文化素質。文化教學的方法應以對比法為主, 并伴以闡釋法、 角色扮演法、 案例分析法等等。

三、利用課內外英語語言環境創設教學模式

在總結國內外英語教學經驗的基礎上我們提出一種新的教學模式——創造課內外英語語言環境教學模式。該教學模式通過對教學方法、 教學手段、 測試方式和英語第二課堂活動的改革來實施全面素質教育, 使中學英語教學質量不斷提高。

1.在教學方法上,實現由注重知識傳授向注重思維能力、應用能力和創造能力的轉變。通過課堂提問、角色扮演、小組講座和專題說話等方式,在設定的語言環境中,使學生按照某一特定的交際目的學習英語, 使學生最終掌握運用英語進行交際的功能——聽說讀寫四種實踐技能, 使學生掌握直接用英語思維的能力。創造課內外英語環境教學模式 通過教學方法改革, 如利用課堂提問、角色扮演、小組討論和專題辯論等方式, 著重注意培養學生的分析、綜合、 批評和說話的能力、 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教學中, 中力發展討論式、 啟發式和案例式教學, 做到了 “課伊始、 趣已生; 課正行、 趣正濃; 課已畢、 趣猶在”的教學效果, 從而把傳授知識、 培養能力和提高素質融為一體。

2.在教學手段上, 實現由單一媒體向多媒體的轉變。創造內外英語語言環境教學模式動用圖像、文字、動畫、音頻和視頻相結合的現代化教育技術和手段, 在視覺、聽覺上以生動的形式來激發學生的興趣, 為高素質人才的培養提供新的教學模式。該教學模式使教師從黑板、粉筆、按教科書進行單向灌輸式課堂教學向投影儀、錄音機、多媒體教學轉變。如利用多媒體創造比較真實的語言學習環境。為學生創造形象、生動、有趣、地道的英語語言環境, 這非常有利于學生對語言的理解、 接受和模仿。

3.以多項選擇為主的客觀測試的確是語言測試發展過程中一項巨中創新, 它的優點是所測項目覆蓋面廣, 可以機器閱卷等。但是它的缺點也很明顯, 那就是它對教學起了極其惡劣的反撥作用。師生花了過多的精力去劃勾勾, 在集中精力去備考, 結果培養了一批會考不會用, 會認不會寫, 會讀不會說的學習者。因此在期中、期末測試中談化標準的客觀測試, 多采用要求學生動手的 “主觀評分試題” 題型。

4.開展第二課堂活動促進素質教育。第二課堂活動是整個英語教學過程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 它和英語教學的基本形式課堂教學緊密相聯, 是使學生掌握英語不可缺少的輔助形式。中學英語需要課內外結合, 學生課上學了英語就要用,課上用, 課下也用, 這樣才能養成運用英語的習慣。教師在課外英語語言環境中, 應多給學生提供使用英語的機會。

四、結語

推進素質教育是中學英語教育思想觀念的一場深刻的變革,這場變革的核心既不是與 “應試教育”的對立, 更不是與“知識和能力”的對立, 而是在于教育的根本目的。教育的目的, 不僅使人全方位地發展, 還要幫助每個人實現其自身價值, 使每個人的潛在才能得到充分發揮。素質教育所注重的正是人本身的全面發展, 是欲使人成為高度自覺的完善的人。隨著教育事業的發展和教育教學改革的深化, 我們對學生的素質內容有了較為統一的看法, 即:思想道德素質、文化素質、業務素質和身體心理素質。

猜你喜歡
語境素質教育英語
不忘初心,落實素質教育
在素質教育中樹立文化自信
語境與語境教學
主題語境八:語言學習(1)
主題語境九:個人信息(1)
淺析我國的素質教育政策
讀英語
跟蹤導練(三)2
酷酷英語林
也談素質教育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