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文歌曲在英語語言教學中的優越性

2014-10-27 03:30趙子璇
小作家選刊·教學交流(下旬) 2014年7期
關鍵詞:學習意識英文歌曲

趙子璇

摘 要:英文歌曲在英語語言教學中是一種非常重要的教學手段,為教師提供了大量的豐富多彩的語言材料。它們不僅能用于有目的的語言訓練,而且可以最大程度地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激發其潛能,提高學生主動參與英語語言學習的意識。本文就英文歌曲在中學英語教學中的運用進行了闡述。

關鍵詞:英文歌曲 英語語言教學 學習意識

一、引言

興趣是推動學習的內在力量,是學生學習的強大動力,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學生積極認識事物、積極參與教學活動的心理傾向。學生一旦對英語產生濃厚的興趣,就樂于接受,變“苦學”為“樂學”,從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成效。眾所周知,外語教學的主體應是學生,所有的教學活動應圍繞學生展開。但長期以來,傳統的英語教學一直都是采用的“滿堂灌”式的教學模式。使用這種缺乏趣味性和主動性的課堂教學模式造成的直接后果是學生學得被動,漸漸失去了學習的熱情和積極性,課堂氣氛變得沉悶,教學效果差。

目前許多學生認為學習英語很費功夫并且很乏味,成效比較低。造成這種狀況的原因有很多。首先,一些學生忽略了學習英語的重要性,失去了學習英語的熱情。其次,還有一些學生由于學習方法欠佳,長久一直沒有取得良好的學習成果,逐漸失去了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凡是能激發學生喜愛英語學習的方法,便是教英語的好方法。因此在英語課堂教學中適當地運用英文歌曲,不但能夠使學生通過聽和唱來學習英語,而且有助于打破沉悶的課堂氣氛,激發學生的學習激情和積極性,會收到很好的教學效果。

二、英語教學中運用英文歌曲的理論依據

1.運用英文歌曲符合學生的年齡心理特征和認識規律。

學生的心理特征是由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抽象思維依靠形象思維支持。相對于枯燥的記憶、背誦而言,學生更喜歡直觀形象的語言。通過教唱英文歌曲的教學手段,將語言與情景結合,將音樂引入英語課堂教學,創造生動、活潑的課堂氣氛,能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使學生在獲得美的享受的同時,對英語學習產生較大的學習興趣。

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英文歌曲把語言知識融于有趣的歌詞中,將知識與趣味、抽象與形象結合起來,能為學生提供更多的感性知識和形象材料,為學生搭起由感性認識向理性認識轉變的橋梁,使學生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并且在聽歌過程中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與鞏固。如在圣誕節來臨之前,教師可選擇一些與圣誕有關的歌曲如“We Wish a Merry Christmas”。在學習歌曲之前教師應向學生介紹一些西方的傳統節日,重點介紹關于圣誕節的知識,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旋律中學習掌握一些英美文化知識。

2.運用英文歌曲符合生理學和心理學原理

1)符合生理學原理。神經生理學研究表明,人的大腦右半球主管形象思維,是音樂感情的腦。聽歌曲不僅可以陶冶情操,刺激大腦,激活右腦,引起高度興奮,給學生帶來學習的快感,還可以激活主管語言的左腦,使其興奮。這樣左右腦交替興奮,不僅能夠使思維與語言引起共振,使口語通暢、自然,而且可以挖掘潛力。

2)符合認知心理學原理。認知心理學主張讓學生在有意的情景中操練英語。生記硬背是不可取的,聽唱英文歌曲就為學生建立起了無意識的心理傾向,調動其高度的學習動機,使學生發揮其潛在的能量,這就為學生輕輕松松地接受知識奠定了基礎。

三、英文歌曲的具體運用

1.利用英文歌曲進行語音訓練。

在英語教學中,教師可以適當地選用一些英文歌曲對學生進行語音訓練。如可以利用歌曲等單詞幫助學生糾正和訓練雙元音、長元音等的發音。還可以利用一些節奏歡快、朗朗上口的兒歌民謠來糾正發音。另外連續、弱讀等現象在英語歌曲中也大量存在,教師可以讓學生反復聽唱,習得自然的英語語感。

2.利用英文歌曲進行聽力訓練。

學生在長時間的聽力訓練過程中,精神一直處于高度緊張的狀態,如不進行調節,教學效果就不會盡如人意。由于歌曲具有較好的精神調節的作用,所以教師如能適時播放一些優美的歌曲,學生的精神和情緒都能得到放松。當然聽歌并不是單純地放歌給學生聽。聽歌之前教師可以先向學生介紹背景知識;可以將歌詞編成填空練習,讓學生填空;可以根據學生的水平自主決定哪些詞空出,一般是主語、謂語和賓語,學生聽完做完之后再核對;也可以再次放音讓學生進行自我校對,最后老師講解給出正確答案。

3.利用英文歌曲進行語法訓練。

在語法教學中,如果英文歌曲運用適當會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以“If You Are Happy”為例,這首歌曲可以進行真實條件句練習。這首歌中這種句子反復出現多次。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學習和訓練能夠得到他們所喜愛的英文歌曲的歌詞,滿足他們學有所用的要求,切身體會感受學習的成就感,激發學習動機。

4.利用英文歌曲進行翻譯訓練。

英文歌曲形似詩歌,翻譯起來看似簡單,但要譯好則不易。把枯燥的翻譯與詩歌結合起來,翻譯知識的講解會更生動、直觀、實用。教師可以讓學生翻譯,然后進行分析比較,讓學生理解直譯與意譯之間的區別。諸如此類的練習多了,學生的知識也慢慢地豐富了,學生的翻譯能力和興趣也會不斷地提高。

四、英文歌曲的選擇

英文歌曲能為英語教學提供豐富多樣的資料。但以英語歌曲教學并不是很容易把握的,因此選擇恰當的英文歌曲對教學來說很重要。英文歌曲的選擇應滿足以下幾點:

旋律要優美,要符合中國的社會文化形式;歌曲所傳遞的信息應易于理解;歌曲的詞句應非常清晰,能夠適合進行語言訓練;歌曲的內容應符合學生的水平或能滿足特定的教學目的;所選歌曲應是健康向上、教人自信自強、激發人們奮發向上的勵志歌曲。

五、運用英文歌曲進行英語教學的實踐意義

1.使課堂教學手段多樣化,增加英語學習的趣味性。

長期以來,英語教學總是以“教師為主”或“教材為主”,教師講解占據大部分時間,補充材料也僅僅限于歷史、文化等背景知識,學生在課堂教學活動中成為語言知識的消極接受者。而在教學中引入英文歌曲可以改善課堂的嚴肅氣氛,活躍課堂氣氛,使課堂教學形式多樣化,大大地增加了英語學習的趣味性,從而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2.創造輕松的英語學習氛圍,活躍課堂氣氛。

利用英文歌曲有助于激發興趣和分散難點。在英語教學中以學生為主體,能幫助學生理解對話,創設語言環境,使學生自然投入,讓學生從機械、呆板、單調的緊張的學習環境中解脫出來,并感到學習的樂趣,提高學習效率。

3.提高學生學習和模仿的積極性,促進地道的、口語化的英語。

學生遇到和使用的英語大多為口語體,把英文歌曲應用到教學中,能為學生提供真實的語言輸入。而且很多英文歌曲的韻律性強,便于記憶、朗讀和演唱,唱幾遍后學生就能模仿原句創造出自己的詞句,自然而然地從語言輸入過渡為語言輸出,從而促使學生的口語能力不斷提高。

4.發揮教師和學生的創造力和想象力。

歌曲能引發學生的想象與聯想,歌詞所包含的內容能夠把學生帶入多彩的知識世界,促使學生放飛想象的翅膀,拓展自己的創新能力。

六、結語

音樂可以增強英語學習的趣味性。歌曲不但是一種音樂形式而且是一種很重要的教育方式。把英文歌曲與英語教學結合起來,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陶冶情操,全面提高學生素質,是一個寓教于樂的促進英語學習的好方法。但英文歌曲在教學中只是一種手段,教師一定要運用得當。

猜你喜歡
學習意識英文歌曲
英文歌曲聽唱對中學生英語學習的作用
唱響英文歌曲
How to keep healthy
英文歌曲在中學英語課堂教學中的應用
淺談小學語文個性化教學法的應用
信息時代的為學之道
論跨文化學習能力的培養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重要性
淺談小學生自主學習思維能力的培養
淺談教師的職業化素養
用英文歌曲促進初中英語教學的嘗試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