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中學政治教學

2014-11-10 17:38李偉紅
博覽群書·教育 2014年6期
關鍵詞:聯系實際轉變觀念自學能力

李偉紅

摘 要:中學政治課的教學,不僅僅是知識的傳授過程,更要關注學生思想的變化和能力的提升。新的課程標準更加關注學生學習的過程和方法,尤其是伴隨這一過程而產生的積極情感體驗,而不是僅僅關心學生是否形成某項技能,這就意味著思想品德學科的教學與其他的學科不同,因材施教,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同時適當對知識點進行遷移擴展,通過理論結合實踐的方式,這樣才能切實提高政治教學效率。

關鍵詞:中學政治教學;轉變觀念;自學能力;因材施教;聯系實際

以學生為主體是教學的基本出發點,是進行素質教育,提高教學質量的必要條件。課堂教學發揮學生的主體性,是教學改革的必然趨勢。只有充分調動“教”與“學”兩方面的積極性,并著力構建學生的主體地位,才能真正把課堂還給學生,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

一、轉變教育觀念,更新教育思想

傳統的思想品德課的教學方法,是死記硬背,按題型進行強化訓練,課堂教學就是教師教,學生學,學生的學無條件的服從教師的教,學生的學習處于被動地位,十分不利于學生能力的提高。今天的思想品德課教學,不僅是知識的傳授,而且是創新能力的培養。我認為思想品德課課堂教學改革,要從知識教學轉向以創新能力為核心的素質教育,積極實行探究性學習,激發學生思考,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

學生主體思想已被大多數教師所接受,但在具體的思想政治課教學過程中,學生主體作用的發揮往往很不理想,主要原因在于教師習慣于讓學生跟著自己的思維轉,這樣學生成了學習的機器,缺乏主觀能動性,沒有自覺性和創造性,只是一種被動接受,與發揮學生的主體性,提高學生素質的要求是很難適應的。因此就需要廣大政治教師在教學實踐中,真正樹立起學生主體的思想,并落實到具體的教學過程中,尊重、相信學生主體,讓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教學。

二、以學生自學為主,教學為“輔”

在新課改的理念下,一些教學方式進行了革命性的變化,自學為主就是這樣的背景下提出來的,我們不是否定老師的主導地位,而是提倡要在教學中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調動他們的主觀能動性,發揮他們豐富的想象力,提高他們的課題參與度,從而提高工作效率。

體現在教學上,教師可以簡短的把需要講解知識的重點和難點給同學們傳達,然后多留一些時間給同學們自己,讓學生自己去理解和把握,然后讓他們按照“教師”的角色,把自己的理解講出來,這樣就可以改變學習被動學習的單一模式,變被動為主動,以“主人翁”的姿態對知識進行學習,不僅減輕了教師的教學工作量,還鍛煉了學生的自學能力,讓學生學會思考、辯論,增強駕馭知識的能力和方法。

三、注重個性發展,突出能力培養

在教學活動中,非智力因素具有廣泛的內容。注重個性的發展就是要培養學生的非智力因素,而培養非智力因素的關鍵是尊重學生,創設寬松的教學環境,努力營造民主、平等、和諧的教學氛圍,促進學生的交流與合作,使學生的個性得到充分展示,個性得到健康的發展,自信心得到增強,這樣,學生才能主動參與到學習和實踐中來。在知識學習過程中,所學得的或領悟到的應是思想方法、思維規律、審美意識和意志的品質,而傳統教學過分強調知識學習,忽視或淡化對能力的培養,錯誤的把知識教學放在教育教學的首位,關注更多的是學生是否記住了課本上的結論。而把真正有用的,而且是學生受益終身的分析問題的方法,思維規律及知識發現的原始沖動掩蓋起來了。在教學過程中,必須把知識教學與能力培養有機結合起來。因此,新課程的教學,必須摒棄那種只重知識學習,忽視個性發展和能力培養的傾向,把人的發展作為教育流動的出發點和歸宿,要樹立現在的學生不久就是社會的人的意識,切實把教育觀念轉到正確的方向上來。在教學目標中,要看其是否具有把人的長遠發展作為目標的理念,是否有這樣的意識和實踐。所以,要關注學生的個性發展,突出能力的培養。

四、因材施教,提高教學的針對性

我們傳統的考試體制決定了我們對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只有通過考試來實現,分數就是說明問題的最佳表達方式。在這種以考試為導向的教育體制下,學生難免陷入死記硬背的漩渦,只要記住了就萬事大吉。這種結果不僅制約了學生的個性發展,違背了素質教育的初衷,尤其是不利于在新課改條件下對學生的素質提高的要求。所以,我們要切實轉變觀念,加強自身修養,提高知識儲備,加強教學方法,從而提高教學水平。在新課改下,我們可以嘗試著對學生按照學習成績和素質基礎,以及學生之間的個性差異進行分組分類,對于不同類型的學生,要制定不同的教學方法,使每個學生都按照自身的發展規律成長,從而讓每個學生真正的融入課堂,在快樂的氣氛中學習,體驗到自己的成長。

在教學中,教師要樹立正確的教學目標,有了明確的目標,教師才能按照教學計劃,針對學生的個性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有的需要用講故事的方式吸引學生注意力,有的需要用有哲理的故事來感染,有的則需要理論結合實際的方式,對知識點進行重點講解,綜合運用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原理,提高學生對課堂認識的深度,達到快遞傳授知識,提高學生素質,完成教學目標的目的。

五、理論結合實際,讓知識發揮效用

我們學習政治的最終目的,還是在于通過學習政治知識,真正意義上的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實踐能力,培養一批身心健康、積極向上的合格中學生,從而對他們今后的學習和工作產生積極的影響。中學時代是一個重要的時期,學生都處于身體發育的黃金期,人生觀初步形成,這個時期的教育會對今后很長一段時間甚至終生都有深遠的影響。所以,筆者在課堂上提出“讓政治課堂回歸生活”的教學理念,在教學當中不斷引用一些現實生活中的例子去輔助教學工作,巧設生活場景,通過課堂模擬,比如播放一些音樂作品等,將生活化的場景在政治課堂上重現,讓學生們在熟悉的設定場景中體驗知識的魅力,從而順利打開他們的思想的閥門,積極開動腦筋,把生活和政治教學緊緊地聯系在一起。通過在教學中增加生活化的場景片段,活躍了課堂氣氛,增加了課堂對學生的吸引力,促進了中學生發散思維的形成,提高了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

中學政治教育對中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和世界觀起著關鍵性作用。在教學過程中,我們要積極引導學生參與教學實踐,開展多種形式的教學活動,給他們營造一個健康、良好的成長和學習環境,這樣才能為社會培養出更加全面、高素質的時代人才!

猜你喜歡
聯系實際轉變觀念自學能力
探究打造高效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途徑
2016年全國高考物理聯系實際試題賞析
淺析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淺談思品課堂體驗式教學的重要性
我國社會救助制度創新研究
探究初中語文活動課
初中生語文自學能力的培養
談談新課改下的數學課堂教學實踐
優化課堂結構,激發學生學習數學興趣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