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圍城內外

2014-11-25 02:44盛仁杰
黑龍江史志 2014年5期
關鍵詞:劍橋

盛仁杰

[摘 要]大學的觀念始于西方國家,直到今日西方大學仍然主導著大學文化發展的風向標。然而,國人對西方大學的認識,除去專家學者那些曲高和寡的學術研究之外,大多數人還是停留在霧里看花的狀態。殊不知大學一如錢鐘書筆下的“圍城”,只有身在其中才能品嘗滋味?;钌髮W生活應該更多地進入公眾的視野,也可以成為未來學術研究的重要課題。

[關鍵詞]西方大學;大學生活;劍橋

游學英倫半年,足跡遍踏這個海外小島的東西南北,最難割舍的風景便是城堡與大學。每進入一座古堡,便仿佛穿越到了中世紀,眼前盡是戎裝威武的騎士與硝煙彌漫的戰場。然而一切俱往矣,留給后人的唯有對那個光榮與夢想年代的浪漫回想。大學的命運卻與之截然不同,它得以經受千百年歷史的風雨滄桑保存至今,甚至煥發出更光彩奪目的青春活力。從歷史的角度來看,大學與王室、教會并稱為中世紀歐洲公認的三種權力。時過境遷,教權已衰而王權不再,然而大學堅守著追求真知的信念,成為了西方文化不絕如縷的傳承者與代言人。

英國的大學,牛津與劍橋自然是不可不去的學術圣殿。此外,我還造訪了南部的倫敦大學與蘇塞克斯,中部的約克與曼徹斯特,北至蘇格蘭的格拉斯哥與圣安德魯斯,林林總總,各有千秋。很多在大學里經歷的事情,都成為了這次出國交流的難忘回憶。最讓人震驚的事發生在蘇塞克斯大學。學校為了節流而大規模裁減員工,學生們便自發組織起來,在校園內游行、演說表示抗議。甚至在名師的講座上“拍案而起”,高呼抗議口號。英國警方也調遣了大量警力前來維持秩序,卻也并不干預??梢?,民主與自由的思想在大學中早已深入人心。而最為有趣的故事發生在圣安德魯斯大學。當時我在圣安拜訪好友,正值這所蘇格蘭最古老的高校六百周年校慶,躬逢盛事,無比榮幸。據說,在圣安德魯斯大學有一個不知從何時開始的傳統,每當春學期的期末考試前,學生們都要赤膊跳海才能保證考試通過。是否靈驗不得而知,但是這已經成為了一年一度的狂歡節日。5月1日凌晨四五點的蘇格蘭海邊,狂風呼嘯,寒意逼人,我穿著羽絨服尚嫌不夠保暖,但是沙灘上早已站滿了半裸的同學。他們或是三五成群地圍著篝火取暖,或是豪氣干云地痛飲烈酒伏特加,或是手牽著手大喊一聲沖向冰冷刺骨的大海。遠方的海面旭日初升,天邊的云彩盡染玫紅,為這場勇敢的挑戰定格下最美的畫面。

當然,最令我為流連忘返的唯有劍橋。牛津古老神秘又略帶憂傷的貴族氣質,固然醉人,可是因為一個人,因為一首詩,便有了一生的劍橋情結。古人說:“凡有井水處,皆能歌柳詞?!币源吮雀降脑?,徐志摩的《再別康橋》對于今日的中國人來說亦復如是。在律動的優美音節中,這位天才詩人氤氳出如夢如幻的劍橋。

究竟是怎樣的一個人間天堂,讓這位素來心比天高的詩人留戀不舍,甚而甘心做那康河柔波中的一條水草?劍橋的美有一半要歸功于劍河。劍河不寬,但是寧靜而清澈。她蜿蜒曲折,如同一條藍色的柔軟飄帶將整個劍橋大學攬入懷中。不知是這劍河的清泉哺育了大學,還是大學的氣質賦予了靈性。河面波光閃爍,河邊金柳拂水,撐著長篙的小舟不停地從眼前經過,他們也是來劍橋尋夢的人嗎?來到劍橋豈能不體驗一把志摩詩中的生活情趣。盡管價格不菲,但是我們還是愉快地租了一條小舟。隨著漣漪向兩岸蕩去,才開啟了真正的劍橋之旅。我半躺在船上,將手放入河中,感受著清涼而柔和的水波從手指之間傾瀉而過,兩岸的旖旎風光躍入眼簾,仿佛一幅慢慢打開的畫卷,訴說著劍橋的歷史與榮光。跟撐船的帥小伙聊起徐志摩,他居然也非常熟悉,這讓我頗為自豪。追尋這位與我同飲一江水的詩人的足跡,自小便是我的愿望。國王學院為徐志摩立了一塊詩碑,上面用中文鐫刻著《再別康橋》的詩句。人生有此榮耀,夫復何求。事實上,在不遠處的圣約翰學院,還有另一個中國人的傳奇故事,那便是金庸。查先生曾經在圣約翰學院攻讀唐史,授予博士學位時,因為年邁,由學院院長親自飛往香港頒發。不知他在此地求學時,是否曾站在圣約翰學院著名的嘆息橋上,為他的這位志摩表兄嘆息過?

公眾的歷史總是會選擇性地記憶那些美好的片段,這無可厚非。然而,在這種層累的印象下建構起來的大學形象難免與現實有所偏差。大學往往被描述為無憂無慮的伊甸園或者一塵不染的象牙塔,但縱然是伊甸園也會有邪惡的毒蛇。當我站在嘆息橋上,回首這座名校的前塵往事,不僅有才子佳人的風花雪月,也有驚心動魄的刀光劍影。今日的劍橋市與劍橋大學水乳交融,難分彼此,可又有多少人知道自劍橋大學創立之后的數百年間,劍橋市民與劍橋學生發生過多少次流血的沖突,又有多少人知道在宗教改革的年代劍橋有7位校長被送上斷頭臺。不談宏觀的歷史,從個人處著眼,則劍橋的學生也會抱怨生活。據說,如果在劍橋買自行車,通常用不上幾個星期就會被偷走了。過不了幾天,你會發現被偷的自行車又出現在了二手車市場上,讓人啼笑皆非。劍橋的老師也會受不了同行的排擠和嚴苛的校規而轉投別校。西方的大學生活就像是一桌豐盛的晚宴,酸甜苦辣咸五味俱全,個中究竟是何種滋味,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大學就是錢鐘書筆下的《圍城》。很多人仰慕名校,削尖了腦袋想要往里鉆。比如德國的西奧多?W?阿多諾,本已是法蘭克福學派最杰出的學術大帥,但是因為牛津絕不聘用猶太人做老師,而遺憾終身。但是有些人進去了又拼命想逃出來,怎么聘請都心不甘情不愿。比如維特根斯坦,劍橋渴望聘任他為教授,他卻東躲西藏,總算去劍橋教了幾年書,最終還是隱居到愛爾蘭。

這種種看似矛盾的現象,與中國的大學生活或許有某種異曲同工之妙,“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蛟S,我們應該以某種特殊的方式,進入西方的大學校園,才能更真切地把握大學生活的細微之處,并在愉悅的氛圍中對大學產生某種新的認識。

猜你喜歡
劍橋
快樂的人
古 音 對 “劍 橋” 譯 名 影 響 一 說
歐洲·英國 中國人限游?
請打賞
劍橋歷史
歷史與智慧之城——劍橋
劍橋的椅子腿
劍橋成立“終結者”研究中心
一組完形填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