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體育迷的身份認同維度研究

2014-12-05 10:31
成都體育學院學報 2014年11期
關鍵詞:體育迷認同度運動隊

馮 瑞

體育迷的身份認同維度研究

馮 瑞

(成都體育學院新聞系,四川 成都 610041)

體育迷是競技體育賽事的重要組成部分。體育迷的身份認同可能呈現出多個不同的維度。根據認同程度的大小可以區分為強認同和弱認同;根據傾向性與認同之間的反差可以劃分為正向認同、反向認同和零度認同;通過引入認同度的概念,根據認同樣態可以劃分為一元認同、多元認同和等量認同。體育迷身份認同維度的區分是從理論上對體育迷進行分類管理的基礎,為后續研究奠定一定理論基礎。

體育迷;身份認同;維度;認同度

一般而言,體育觀眾是指到現場觀賞賽場賽事和通過介質來觀賞媒介賽事的受眾。在多媒體時代,媒介賽事的受眾除了傳統大眾媒介中的廣播電視以外,也包括互聯網的各類終端,甚至包括社交媒體和自媒體。毋庸置疑,體育觀眾是全球范圍內群體數量很大的一個類別。尤其在夏季奧運會、世界杯足球賽等“奇觀”賽事發生的時候,在大多數國家和地區,體育觀眾可以占社會人群中的壓倒多數。體育觀眾和體育迷之間有著密切的聯系,體育迷是體育觀眾中的一部分。與體育觀眾隨機性特點不同的是,體育迷可能在一段特定時間內具有相對穩定的特點和更明顯的指向性。

有關體育迷的身份認同問題,國內外學者都有過不少研究。但各類研究更多的是從社會屬性和消費特征對體育迷進行分類,很少有研究從不同維度對體育迷的身份認同問題展開探討。事實上,這個問題是有效地分析體育迷的構成、屬性、特征以及可能引發的社會現象的根本問題。因此,研究不得不從已有的體育迷的概念和分類作為起點。

1 國內外體育迷研究概述

流行文化中的活躍詞匯“粉絲”來源于英語中“fans”的音譯。Fan來自于拉丁語中的詞匯fanaticus,意指在情緒上和精神上處于癲狂狀態的人?!胺劢z”一詞在流行文化中多與音樂家、演員、運動員和運動隊等相連接,但其在當下的內涵義也延展到了政治、經濟和社會中的絕大多數領域。近年來,各類“迷”(fandom)研究成為了大眾文化研究中的熱點問題,有關迷研究的話題層出不窮。

一般而言,學者對于類似體育迷、歌迷、影迷等各類“迷”的認知是偏消極的。例如,法國社會學家皮埃爾·布爾迪厄就把體育迷稱為“虛幻的參與者”[1]。波蘭裔英國社會學家鮑曼把“體育迷”社群指涉為“更衣室社群”,[2]認為他們除了在這里消費一些新球衣、新球鞋以外無法創造任何價值。對迷群體有持續研究的美國傳播學家亨利·詹金斯明確指出,在人文社會學研究中,學者們有將“病態迷”來提喻所有迷群體的趨勢。[3]為了區別于文學和藝術等所謂“高級文化”的“迷”,美國傳播學者喬麗·簡森干脆把文學藝術類的“高級迷”用西班牙語詞匯aficionado來表示。她認為,體育和娛樂工業的“迷”是危險的,經常是歇斯底里的狂熱分子,通常同時被描述為“狂熱的孤家寡人”或者“瘋狂的群體成員”。[4]

事實上,各類迷群體已經日益成為工業社會里日常生活中司空見慣的群體,他們在工業化市場策略中起著積極的被培育和被利用的作用。[5]尤其是體育迷,他們是職業體育運動中不可替代的重要參與者,他們與職業運動員、教練員、裁判員等一同構建了賽場賽事,同時也是媒介賽事的組成部分。因此,英國文化學者科內爾·桑德沃斯認為,在流行文化消費的研究中如果沒有介入迷群體和迷理論,幾乎是不可能的。[6]

在早期的體育迷研究中,較多的學者把研究重心放在了工薪階層。這源于他們認為工薪階層是體育迷中占據壓倒地位的組成部分。但最近越來越多的研究發現,如果不從更廣泛意義上的文化資本產生的領域,如果不從全社會的角度來研究體育迷,那么有關體育迷的研究注定是有局限性的。[7]事實上,精英階層中也有大量體育迷,他們的消費方式、對比賽的認知與工薪階層相比可能差距很大。

有關“迷”和“體育迷”的定義有很多種。英國學者馬修·希爾認為,“對于特定的球隊、名流、秀、樂隊和類似者有廣泛興趣的瘋狂個體可以稱為‘迷'”。[8]美國學者丹尼爾·萬等給出了體育迷與體育觀眾的差別。他們認為,體育觀眾(也稱體育消費者)是愿意個體主動或通過廣播、電視等大眾媒介來觀賞體育比賽的個體。體育迷是對一個運動項目、運動隊和運動員感興趣并追隨的個體。體育迷這個身份可以對壓抑和異化等不良情緒帶來緩沖,同時也可以提升自我尊重和群體尊重感。[9]這樣的定義事實上并不嚴謹,還有循環論證之嫌。英國文化學者加里·克勞福德從道德層面來解讀體育迷。他認為體育迷是個體認同為支持者,能夠在很大程度上區分和判斷他人行為的群體。[10]不難發現,“體育迷”直到現在也沒有比較科學且被廣泛認可的概念。

體育迷的分類有很多種。如果按照項目分類,體育迷可以分為各個不同項目的迷群體,當然有的體育迷可能同時迷戀多個項目??此聘茖W的劃分應當是從體育迷對于特定體育項目的癡迷程度出發。媒介學者按照受眾對大眾媒介的依賴程度分為輕度、中度和重度,但這似乎也不足以描述體育迷之間的細微差異。

英國文化學者阿伯克隆比和隆戈赫斯特提出了一系列區分從業余到專業的迷群體名稱,分別是“消費者”“迷”“邪教分子”“愛好者”和“小資制片人”。[11]顯然,這樣的分類帶有一定的嘲諷意味,不過他們給出了區分迷群體的一個思路。

英國文化學者喬納森·格雷提出了“反迷”(aiti -fan)和“非迷”(non-fan)的概念。其中“反迷”是對特定文本或體裁強烈反感,在道德或審美層面上拒絕、對抗的群體。[12]在此基礎上,希臘學者維維·蒂奧多洛普魯以雅典的兩支足壇宿敵帕納辛納克斯和奧林匹亞科斯俱樂部為例,提出了“反體育迷”的概念。[13]類似皇家馬德里與巴塞羅那、國際米蘭與AC米蘭等具有鮮明對抗色彩的體育迷群體中對對方陣營的身份認同即為反體育迷。這個概念的提出使體育迷的分類更趨多樣化。

英國體育文化學者理查德·朱利亞諾蒂把足球迷分為四類。[14]如果借鑒這種分類方法,我們可以把體育迷劃分為擁躉(supporter)、追隨者(follower)、熱球迷(fan)和冷球迷(fl^aneur)四種。在這里,“球迷”泛指體育迷。將球迷的狂熱程度分為“熱”和“冷”顯然受到了加拿大傳播學者馬歇爾·麥克盧漢《理解媒介》和法國后現代主義學者讓·波德里亞《論誘惑》中的相關論述影響。但一“熱”一“冷”恰如其分地區分了體育迷情感上的差異。

根據朱利亞諾蒂的劃分,四種類型的體育迷被分在了縱軸和橫軸的四個區域。橫軸是以傳統和消費來劃分,縱軸則是以冷和熱來區別。擁躉和追隨者出現在橫軸的同一側,熱球迷和冷球迷出現在另一側;與此同時,擁躉和熱球迷出現在縱軸的同一側,追隨者和冷球迷在另一側。擁躉是具有密切的聯系、緊密的地緣關系、在背景認同中具有亞文化關系的群體;追隨者是具有或親密或疏遠的聯系、具有一定空間關系、具有符號交換關系的群體;熱球迷是具有或親密或疏遠的聯系、商品-媒介聯系密切、非互動市場關系的群體;冷球迷是具有疏遠的聯系、擬仿非空間的、全球認同關系的群體。簡而言之,擁躉、熱球迷、追隨者和冷球迷分別對應傳統/熱、消費/熱、傳統/冷和消費/冷四種不同的體育迷群體。[14]但朱利亞諾蒂的分類帶有比較明顯的政治經濟學色彩。況且,將地緣政治、經濟和體育融合在一起,其結果經常會由于不同的區域、族群和性別呈現出很大的差異。因此,這樣的分類其實仍舊是比較抽象和費解的。事實上,如果以體育迷的身份認同為劃分標準,體育迷的群體分類會更加清晰。

國內有關體育迷的研究尚處在比較初級的階段。學者黃順銘和徐沛有關于媒介中倫敦奧運的“體育迷”體驗研究,但在研究中并沒有對“體育迷”和“非體育迷”的概念進行界定。[15]孔樂迪對國外的迷群研究進行了部分梳理,但在與網絡媒體的互動中,對體育迷的概念仍然語焉不詳。[16]此外,國內對體育迷的研究有指向暴力研究的傳統,早在20世紀90年代就有對體育迷暴力行為的研究。[17]當下類似的研究也屢見不鮮。當然,國內更多的研究指向“球迷”,相關學術論文和學位論文數以百級?!扒蛎浴边@一概念其實是對“體育迷”的下限和通俗解讀,術語本身并不規范。國內對球迷的研究以足球迷為主,研究中既有對作為整體的球迷文化的思考,也有不少球迷群體性突發事件的研究,還有對球迷這一概念的經濟、法律和社會屬性等元素展開綜合分析的研究??傮w而言,國內對體育迷的研究以應用性的對策研究為主,基礎理論研究很少,有關體育迷身份認同的研究更是鳳毛麟角。因此,對于體育迷身份認同的研究就顯得很有必要。

2 體育迷的認同維度之一:強認同與弱認同

有關體育迷的身份認同,西方學者從20世紀80年代中期就可以陸續有研究成果。美國德裔體育學者阿倫·古特曼1986年出版的《體育觀眾》就開始涉及體育迷對運動隊的認同問題。[18]里爾和米奇科夫的研究在古特曼的基礎上更進一步,對體育迷對運動隊依賴的認同展開了研究。[19]萬等研究直接從心理學的角度闡釋了體育迷與運動隊和運動員之間的認同關系。[20]賴恩哈特的研究也是從體育迷的忠誠度來剖析與運動員之間的認同。[21]

在有關體育迷身份認同的研究中,一個核心問題是哪些是決定身份認同的要素,其中最重要的要素是什么。根據萬等學者的研究,在美國,家族傳承是體育迷身份認同的第一原因,運動員的能力和個性排在第二位,地域原因排在第三位,運動成績只排在第五位。[22]英國學者瓊斯對英國足球迷的調查報告卻顯示,地域因素是占據壓倒性優勢的要素。[23]日本學者竹之內等通過對日本足球的考察,也得出了地域因素是體育迷身份認同第一要素的結果。[24]顯然,由于地域、民族文化等差異,影響體育迷身份認同的要素會有一些不同。因此,要考量體育迷的身份認同,需要借助更為趨同化的標準。

遵循不同的維度,根據覆蓋全域的原則,研究者嘗試將體育迷的身份認同劃分為強認同和弱認同;正向認同、反向認同和零度認同;一元認同、多元認同和等量認同等不同區間。

按照身份認同程度的大小,體育迷可以劃分為強認同體育迷和弱認同體育迷。強認同是指體育迷對特定體育項目、運動隊或運動員具有高度的歸屬感、忠誠度和團隊感。強認同體育迷往往對于同一運動項目中的其他運動隊或運動員具有鮮明的敵意,具有天然的“敵我”情結。在體育迷的心目中,俱樂部賽場所在地就是自己心中的圣地,為俱樂部效力的教練、球員具有自然而然的親近感。反之,即便是該項目中最優秀的運動隊和運動員也無法讓體育迷口服心服。例如,由于地緣性和民族性等問題,西班牙足球甲級聯賽中的皇家馬德里俱樂部和巴塞羅那俱樂部是傳統宿敵。兩個俱樂部的絕大多數球迷之間對立情緒明顯。效力于對方陣營中的球員和教練員往往是球迷“憎恨”的符號。而且,從一方直接“跳槽”到對方的球員更是球迷“痛恨”的符號。例如,從巴塞羅那隊跳槽到皇家馬德里隊的葡萄牙球星路易斯·菲戈就被巴薩球迷稱為“最不能被原諒的叛徒”;相反,從皇家馬德里隊直接轉會到巴塞羅那隊的路易斯·恩里克成為了加泰羅尼亞足球迷心目中的英雄。

如果劃分得更加細致一些,強認同體育迷還可以被分為Ⅰ級、Ⅱ級和Ⅲ級強認同體育迷。

2.1 Ⅰ級強認同

Ⅰ級強認同體育迷可以被稱為“骨灰級”體育迷。他們具有極其鮮明的“本我”情結,不能夠容忍任何有損“本俱樂部”和“本運動員”的舉動甚至言論。他們會在比賽場地的固定看臺,身著與運動隊或運動員約定俗成的統一服裝,有延續性比較顯著的支持歌曲、口號、隊形。在某些特殊情境下,他們在情緒上會與“對方”的體育迷發生允許范圍內的言語沖突。

其次,Ⅰ級強認同體育迷的消費方式具有較為極端的指向性。他們多數會無條件地購買俱樂部的各種套票;跟隨運動隊或運動員到客場觀戰;利用自己一切可能的方式觀賞運動隊或運動員的訓練,尋覓一切可能的機會與教練員、運動員接觸;購買與俱樂部相關的付費電視頻道;一旦俱樂部或運動員有更新換代的運動服、運動鞋、帽子、圍巾甚至隊徽和附屬紀念品,他們會盡自己的最大可能來“隨波逐流”。

再有,Ⅰ級強認同體育迷在情感方面很大程度上受到運動隊和運動員成績的影響。他們中的多數人是為了逃避現實或尋求社會認同,他們在日常生活中也會受到來自運動成績的影響。例如,一場酣暢淋漓的勝利可能會讓他們在接下來的一周中提升信心。

2.2 Ⅱ級強認同

Ⅱ級強認同體育迷可以被稱為“鐵桿級”體育迷。他們在很多細節上可能達不到Ⅰ級強認同體育迷的標準。例如,他們可能無法隨隊到客場觀戰,無法在多數時間陪伴運動隊訓練和比賽,他們在規約性上無法做到整齊劃一。

在消費方式上,他們的指向性可能并不極端。他們有時會在酒吧或影院里觀看運動隊和運動員的比賽。這種伴隨消費的方式絕大多數時間里仍然是群體行為。他們可能不會經常更新自己支持球隊或球員的服裝。但這一切并不影響他們對運動隊和運動員強烈的認同感。

2.3 Ⅲ級強認同

Ⅲ級強認同體育迷的癡迷程度較之Ⅱ級更遜一籌,他們可以被稱為“沙發土豆級”體育迷。他們會時常在電視、網絡上關注自己支持的運動隊和運動員的比賽。

他們消費的方式具有個體性的特征,偶爾會到現場或到酒吧參與群體收視行為。他們可能很少穿著具有規約性的運動隊或運動員的服裝。他們對運動隊和運動員的認同感依然強烈,但可能不具備排他性。

2.4 弱認同

弱認同體育迷的“弱”主要體現在認同的基礎上。類似英國文化學者馬克·杜斐特在《理解迷》一書中提出的“邊緣迷”(marginalized fans),[25]弱認同體育迷是在身份認同上“層級較低”的體育迷。如果在身份認同上與特定的運動員和運動隊有過多的不一致,就會導致訴求上的矛盾甚至沖突。弱認同體育迷相對于Ⅲ級強認同體育迷而言再遜一籌。他們對于自己支持的運動隊和運動員可能是比較搖擺的、隨機性的。對于“骨灰級”和“鐵桿級”體育迷而言,弱認同體育迷可能接近于“偽球迷”“偽體育迷”。但弱認同體育迷的自身認知依然應當是體育迷。

弱認同體育迷在消費方式上更為隨意。他們可能在某一個特定時段趨近強認同體育迷,例如關注度較高的職業聯賽期間,尤其是支持的運動隊和運動員連續取得佳績的時段。但這種消費不具備持續性和傳承性,可能因為客觀條件隨時中斷。

3 體育迷的認同維度之二:正向、反向和零度認同

在絕大多數情況下,體育迷對于競技賽事中運動隊和運動員的支持是具有傾向性的。這種傾向性往往受到地緣、種族、族群、性別、職業等要素的影響。但在某些特定情況下,體育迷對運動隊和運動員的支持會呈現出令人費解甚至匪夷所思的傾向性。為了相對準確地表達體育迷的這種傾向性,研究者嘗試引入正向和反向認同的概念。

3.1 正向認同

一般來說,在地緣、種族、族群、性別、職業等要素的壓力下,體育迷呈現出與自身的身份認同相匹配的傾向性即為正向認同。在一場中國隊與泰國隊的足球比賽中,中國球迷呈現出顯著傾向中國隊的情緒,這就是正向認同。類似的,在一場網球比賽中,一位猶太裔美國觀眾在日本運動員和猶太族羅馬尼亞運動員中選擇后者,也屬于正向認同。

3.2 反向認同

與之相對應的是反向認同。在相同要素的壓力下,體育迷呈現出與自身的身份認同不相符的傾向性為反向認同。例如,在一場英格蘭隊與德國隊的足球比賽中,普通的蘇格蘭球迷由于與英格蘭同屬聯合王國,因此應當呈現出一定的偏向英格蘭隊的情緒。但不少蘇格蘭球迷會轉而在情緒上支持德國隊,這就是典型的反向認同。再譬如,在一場拔河性別大戰中,男性觀眾“理應”支持男性運動員。但絕大多數男性出于社會規約的性別主義導向,轉而支持女性運動員,這也屬于反向認同。

3.3 零度認同

隨著全球化進程的加劇,受眾可以欣賞到世界各地的精彩體育賽事。不少職業賽事對陣的雙方或多方跟受眾沒有任何的相同要素。因此,在理論上,體育迷是可能存在沒有態度的“零度認同”的。零度認同是一種烏托邦狀態,在現實中很難成立。即使是執法多年、剛正不阿的裁判員,態度中立的體育記者、治學嚴謹的專家學者也很難做到“一碗水端平”。大家熟悉的“解說門事件”,正是因為理論上應當呈現出零度認同的體育解說,卻出現了令人詫異的傾向性。

零度認同類似于英國文化學者喬納森·格雷提出的“非迷”(non-fan)概念。[12]他們仍然會欣賞文本,但對文本本身不持任何態度。這與不欣賞文本的群體是有本質差別的。零度認同雖然在現實中很難兌現,但它畢竟是一個客觀存在的標準。

4 體育迷的認同維度之三:認同度

4.1 認同度I指數

既然體育迷的身份認同有如此多的維度,那么要更加客觀地衡量體育迷在一場或一系列比賽中的認同指數,就需要引入“認同度”的概念。認同度即體育迷對于競技賽事中各競賽方的認同指數。萬和布朗斯康姆比曾就體育迷的認同度提出了一個相當復雜的“體育觀眾身份認同指數”(SSIS),從7個維度來考察體育迷認同度。每個方面展示出8個不同程度。[26]這樣的體育迷身份認同指數事實上等于沒有區分,普通人很難通過如此復雜的指數來識別體育迷的身份認同度。

為此,研究者提出一套身份認同指數,指數從0到100。0認同與零度認同并不相同,它是指體育迷對參賽某一方的支持指數為0。100認同是指體育迷對參賽某一方的支持指數為滿分,無條件地表達自己的傾向。事實上,0認同和100認同在現實生活中是極為罕見的。在上述的Ⅰ級強認同體育迷中,對自己的主隊100認同的比例可能高一些;弱認同體育迷在對抗項目中的認同度比賽接近。如果把認同度與正向和反向認同結合起來就更顯得清晰。在一場中國香港隊與日本隊的排球比賽中,一位中國球迷對中國香港隊的認同度是75,那么即為+I(認同)25;反之,認同度只有45,那就屬于-I5。相應的,0認同和100認同的認同度分別是-50和+50。

不可否認的是,認同度不是一成不變的定量。即使在一場比賽中,同一個體育迷的認同度也是可能發生變化的,有時甚至是根本性的變化。這種變化可能是來自于文本內的,即比賽對陣方在比賽中的表現。有的體育迷喜歡強勢方的表現,他們對強勢方的認同度可能隨著強勢方優勢的擴大而加??;有的體育迷習慣同情弱勢方的表現,他們對強弱雙方的認同度可能隨著比賽走勢的懸殊發生逆轉。有的變化可能是來自于文本外的伴隨文本。例如,體育迷本來在NBA總決賽中偏向于支持邁阿密熱隊,但由于媒體大肆炒作圣安東尼奧馬刺隊極可能很長時間無緣總決賽,在這種元文本的壓力下,弱認同體育迷可能倒向馬刺隊。

4.2 一元、多元和等量認同

在競技賽事中,體育迷對于運動隊和運動員的認同可能會呈現出多種樣態。因此,介入一元、多元和等量等概念,有助于更準確地定位體育迷的認同,更精確地辨析體育迷的認同度。

4.2.1 一元認同

一元認同是指體育迷在一場或一系列比賽中呈現出壓倒性的認同狀態,即認同度達到或接近+I50。這往往是比較極端的體育迷呈現出來的認同狀態。他們毫無保留地表達對競賽中一方的無條件支持。即使比賽過程中出現不利于他(她)支持的運動隊或運動員的狀況,他(她)也不會有任何的認同轉變。

4.2.2 多元認同

多元認同是指體育迷在一場或一系列比賽中出現兩個或兩個以上認同度有顯著差距的認同對象。這事實上是絕大多數體育迷在欣賞競技體育賽事時的狀態。在對抗性比賽中,體育迷的認同度可能是+I10和-I10。在多角參加的賽事中,體育迷對其中幾位運動員的認同度可能分別是-I10,-I20,-I30和-I40。當然,對于比賽中的一些非主流運動員,體育迷的認同度可能趨近甚至相同,但這并不影響他(她)的認同隸屬于多元認同。比如,一位美國女觀眾在欣賞男子10米跳臺比賽中,她對美國選手布迪亞、英國選手戴利、中國選手邱波和林躍的認同度分別是+I10、-I30、-I40和-I40,那么她跳水迷的身份認同仍然是多元認同。

4.2.3 等量認同

等量認同是指體育迷在一場或一系列比賽的主流運動員中出現兩個或兩個以上認同度接近一致的認同對象。在對抗性比賽中,這種認同度可以同時達到I0。例如,一個支持洛杉磯湖人隊的籃球迷在觀看圣安東尼奧馬刺隊和邁阿密熱隊時,他(她)的認同度就可以幾乎相等。當然,他(她)也可能因為對某一方較為顯著的不喜歡而導致多元認同。

另一方面,在多角參加的賽事中,體育迷對幾位主流運動員的認同度可能十分接近。仍然以上述男子10米跳臺比賽為例。一位意大利男性觀眾對布迪亞、戴利和邱波的認同度可能都接近-I20。那么,他的身份認同即為等量認同。

5 結語

與過往的西方研究不同的是,本研究提出的是相對中性、覆蓋全域的體育迷身份認同維度的區分。強認同與弱認同,正向認同、反向認同與零度認同,認同度I指數、一元認同、多元認同和等量認同等工具的建立,為今后進行各種有關體育迷身份認同的實證研究奠定了理論基礎,同時也為如何處理體育迷的各類社會問題提供了分類的考量標準。研究者建議后續研究繼續完善體育迷身份認同維度的建構,同時在此基礎上針對一些具體的體育迷突發事件展開個案研究。在完善相關數據和框架結構以后可以建構更為成熟的體育迷理論框架體系。

[1]Bourdieu P.Sport and Social Class[J].Social Science Information,1978,17(6):819-840.

[2]Bauman Z.Liquid Modernity,2nd edition[M].Cambridge: Polity Press,2012:200.

[3]Jenkins H.Textual Poachers:Television Fans and Participatory Culture,2nd edition[M].New York:Routledge,2013:xvi.

[4]Jensen J.Fandom as Pathology:The Consequences of Characterization[A].Lewis L.Adoring Audience:Fan Culture and Popular Media,2nd edition[C].London:Routledge,2001:9.

[5]Jones G.Web Wars:Resistance,Online Fandom,and Studio Censorship[A].Jancovich M,Lyons J.Quality Popular Television:Cult TV,the Industry and Fans[C].London:British Film Institute,2003:163-177.

[6]Sandvoss C.Fans:The Mirror of Consumption[M].Cambridge:Polity Press,2005:3.

[7]Hognestad H.What is a Football Fan?[A].KrΦvel R,Roksvold T.We Love to Hate Each Other:Mediated Football Fan Culture[C].G¨oteborg:Nordicom,2012:33-34.

[8]Hills M.Fan Cultures[M].London:Routledge,2002:ix.

[9]Wann D,Melnick M,Russell G,Pease D.Sport Fans:The Psychology and Social Impactof Spectators[M].New York:Routledge,2001:2;164.

[10]Crawford G.Consuming Sport:Fans,Sport and Culture [M].London:Routledge,2004:42.

[11]Abercrombie N,Longhurst B.Audiences[M].London: Sage,1998:140.

[12]Gray J.New Audiences,New Textualities:Anti-fans and Non-fan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ultural Studies,2003,6 (1):64-81.

[13]Theodoropoulou V.The Anti-fan within the Fan:Awe and Envy in Sport Fandom[A].Gray J,Sandvoss C,Harrington L. Fandom:Identities and Communities in a Mediated World[C]. New York: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2007:316-327.

[14]Giulianotti R.Supporters,Followers,Fan and Flaneurs:A Taxonomy of Spectator Identities in Football[J].Journal of Sport and Social Issues,2002,26(1):25-46.

[15]黃順銘,徐沛.體育迷和非體育迷對于奧運會的體驗鏈——一個基于大學生樣本的調查報告.體育傳播國際學術會議論文集[C].2013-11-20.

[16]孔樂迪.我國網絡媒介與體育迷互動發展研究[D].武漢體育學院碩士論文,2013.

[17]徐群,雷宏.體育迷暴力行為之心理初探[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1993,25(4):59-62.

[18]Guttmann A.Sports Spectators[M].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86.

[19]Real M,Mechikoff R.Deep Fan:Mythic Identification, Technology,and Advertising in Spectator Sports[J].Sociology of Sport Journal,1992,9(4):323-339.

[20]Wann D.Sport Psychology[M].Upper Saddle River:Prentice Hall,1997.

[21]Rinehart R.Inside of the Outside:Pecking Orderswithin Alternative Sport at ESPN's 1995“the eXtreme Games”[J].Journal of Sport&Social Issues,1998,22(4):398-415.

[22]Wann D,Tucker K,Schrader M.An Exploratory Examination of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Origination,Continuation,and Cessation of Identification with Sports Teams[J].Perceptual and Motor Skills,1996,82(3):995-1001.

[23]Jones I.A Further Examination of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Current Identification with a Sports Team,a Response to Wann et al[J].Perceptual and Motor Skills,1997,85(1):257-258.

[24]Uemukai K,Takenouchi T,Okuda E,Matsumoto M,Yamanaka K.Analysis of the Factors Affecting Spectators'Identification with Professional Football Teams in Japan[J].Journal of Sport Sciences,1995,13(6):522.

[25]Mark Duffett.Understanding Fandom:An Introduction to the Study of Media Fan Culture[M].New York:Bloomsbury,2013: 45-47.

[26]Wann D,Branscombe N.Sports Fans:Measuring Degree of Identification with the Team[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port Psychology,1993,24(1):1-17.

Research on Dimensions of Sports Fans'Identities

FENG Rui
(Chengdu Sport University,Chengdu Sichuan,610041)

Sports fans are important part of sports events.Deferent dimensions of sports fans'identities could possibly be presented.According to degrees of identities,differentiates strong identities and weak identities.By contrast between tendencies and identities,forward,opposite directional and zero degree identities could be identified.Through concepts of degree of identities,unitary,multivariate and parallel identities could be divided.Differentiating dimensions of sports fans'identities,is the fundamental of further studies against fandom.The research demonstrateswhat the further studies toward.

sports fan;identities;dimension;degree of identities

G80-056

:A

:1001-9154(2014)11-0050-06

G80-056

:A

:1001-9154(2014)11-0050-06

馮瑞(1981-),女,四川成都人,助教,碩士,研究方向:體育新聞傳播。

2014-07-09

猜你喜歡
體育迷認同度運動隊
國外體育迷研究的熱點、網絡與趨勢
——基于Web of Science核心數據庫(1975-2019)的知識圖譜分析
教育部:柔道、摔跤等普通高校高水平運動隊項目今年停招
為雙奧之聲叫好
媒介融合背景下體育迷的互動方式研究
黨建工作在優秀運動隊管理工作中的作用探討
中學創辦二線運動隊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淺析提升航海類專業認同度的有效途徑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普通群眾中的認知與認同度研究
大學生對中醫藥的認知度調查
Facebook發布實時體育平臺目前僅支持橄欖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