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湄洲灣港與莆田市港城協調發展研究

2014-12-25 01:10林露華徐智君
關鍵詞:經濟指標莆田市吞吐量

林露華,徐智君

港口作為區域對外交流的門戶,“以港興城,港城共興”是港口發展的規律。港口不僅能使所處地的經濟發展,而且還能促進周邊輻射區域的進步。同時,城市的經濟發展可以提高港口的效率,增加港口吞吐量,提高輻射能力。在市場經濟不斷發展的形勢下區域經濟一體化是必然趨勢,隨著腹地之間的交流越來越密切,港口在城市發展中的重要作用也將日趨明顯。

湄洲灣港地處莆田市,是海峽西岸經濟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文對湄洲灣港與區域協調發展進行定量和定性分析,構建協調發展指標體系,應用靜態協調發展系數和主成分分析方法對湄洲灣港與區域經濟協調發展關系進行分析研究。

一、港城靜態協調發展概述

靜態協調發展系數[1]是用來對定量系統中兩個或多個子系統協調狀態的評價指標。這里使用離散系數協調度來對港口與城市協調發展系數進行建模:

其中,U是港口與城市協調發展系數(0≤U≤1),P是某一時期港口綜合發展水平值,C是某一時期城市綜合發展水平值,K是調節系數,K≥2。

從公式(1)可知,在協調度高的情況下,港口綜合發展指數P接近城市發展綜合指數C,協調系數U也就越大,反之亦然;在協調度完全協調的情況下,港口綜合發展指數P等于城市發展指數C,協調系數U=1;在協調度不完全協調時,港口綜合發展指數P與城市發展綜合指數C的離差趨于無窮,協調系數U=0。

通過公式(1)的計算得出:當P=C時,港口與城市顯現出同步發展的跡象;當P>C時,港口發展優于城市發展;當P<C時,港口發展滯后于城市發展。但在現實中,同步發展不能簡單認為是二者相等同的結果,應該有個緩沖地帶,這個緩沖地帶就是港口優先建設發展,從而達到城市經濟需求的不斷上升,也可以認為港口的超前發展與城市發展是同步的。根據港口規模的擴張與經濟發展的速度,本文使用港口與城市綜合發展指數的差異來表現它們之間的關系,如圖1所示。

圖1 港口與城市協調發展示意

從圖1看出,當P-C在0~0.5之間時,可以判定港口與城市發展同步;P-C<0時,港口滯后于城市發展;P-C>0.5時,港口優先于城市發展。

二、湄洲灣港與莆田市的經濟協調度評價

在對湄洲灣港與區域經濟協調度評價之前,首先要對港城經濟發展數據進行分析和選取。表征港口與城市發展的指標眾多,應選取其中主觀性因素較弱,且具有一定代表性的指標來構建港城協調發展評價指標體系。本文用港口貨物吞吐量、生產總值、城市產業結構和城市交通等指標來構建港城協調發展的描述指標體系,這些相互聯系的指標能從不同側面評價城市及港口的發展狀況。

所選擇的城市評價指標有:X1.外商直接投資合同金額(萬美元)、X2.實際利用外商直接投資合同金額(萬美元)、X3.年末實有鋪裝道路面積(萬平方米)、X4.地區生產總值(億元)、X5.第一產業生產總值(億元)、X6.第二產業生產總值(億元)、X7.第三產業生產總值(億元)、X8.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元)、X9.固定資產投資(萬元)、X10.基本建設投資(萬元)、X11.地方財政收入(萬元)和X12.地方財政支出(萬元)。其中:地區生產總值、第一二三產業生產總值、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固定資產投資、基本建設投資、地方財政收入、地方財政支出是反映經濟整體發展水平和實力的指標;外商直接投資合同金額、實際利用外商直接投資金額反映城市的國際開放程度;年末實有鋪裝道路面積反映城市的國內開放程度。

所選擇的港口評價指標有:X1.港口吞吐量(萬噸)、X2.港口吞吐量比增(%)、X3.集裝箱吞吐量(萬標箱)、X4.集裝箱吞吐量比增(%)、X5.外貿貨物吞吐量(萬噸)和X6.外貿貨物吞吐量比增(%)。其中,吞吐量是港口指標體系中最重要的產量指標,吞吐量比增則反映港口的發展勢頭。

考慮到指標的可獲得性,本文選取的11個城市發展評價指標均來自歷年《福建統計年鑒》[3]。6個港口評價指標均來自歷年的《中國港口年鑒》[4]。在選取數據后,分析了城市與港口之間的綜合發展水平。

(一)莆田市的發展水平

1.莆田市的綜合經濟實力

綜合經濟實力是反映一個地區發展的核心指標,能衡量城市在經濟區中的地位及資源調配能力。一個地區若有比較強的綜合經濟實力,那么該地區的其他因素就更易發揮作用,從而實現良性循環。從經濟地位看,莆田市地處福建省的中間區域,上接福州下承泉州、廈門,是福建省重要的木材、礦建材料等原料的重要交通樞紐。從經濟增長看,據《中國統計年鑒》[5]數據,莆田市經濟總量及增長趨勢如表1所示。從表1看出,莆田市自2001年以來經濟總量持續增長。2009年金融危機爆發后,經濟仍保持增長的強勢勁頭,生產總值達到691.72億元,比上年增長14.5%。從經濟規???,莆田市的經濟總量在福建省居中,2002年全市GDP為2 320 750萬元,市轄區1 818 195萬元,人均GDP7 708元,GDP增長率全市為11.8%,市轄區為11.9%。2011年人均GDP達到11 026元。從對外貿易看,2011年進出口總額為46.47億美元,同比增長35.82%,其中進口增長51.51%,出口增長27%。2011年實際利用外資25 264萬美元,其中制造業、批發和零售業所占比例較大。

表1 莆田市2001-2011年生產總值及增長率

2.莆田市的綜合發展水平值計算

采用主成分分析法來分析評價莆田市及湄洲灣港的綜合發展水平,并運用SPSS軟件計算相關結果。2001-2011年莆田市主要經濟指標如表2所示。

由于不同城市的經濟發展指標量綱不同,因而不能直接進行比較,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對指標數據進行標準化,從而消除量綱的不同,使不同指標間具有可比性。用SPSS統計軟件標準化后的莆田市2001-2011年的經濟指標如表3所示。

經過標準化數據處理后,獲得各指標的相關矩陣如表4所示。

同時,各指標的統計分析描述如表5所示。

對歷年經濟指標的總方差解釋如表6所示。

基于以上的總方差解釋,用主成分分析法得到兩個主成分,其方差總貢獻率為94.98%,表示其可以描述原各指標信息的94.98%。同時得到的因子矩陣如表7所示。

基于表7的因子成分得分系數列表,除以SQR(9.666),得到特征向量A1。經過同樣計算,得到特征向量A2。

A1=(0.032 807 775,0.013 830 729,0.088 130 689,0.103 247 997, 0.101 961 418, 0.103 247 997,0.102 926 353,0.103 247 997,0.101 318 128,0.100 353 194, 0.102 604 708, 0.102 283 063)

A2=(0.218 397,0.232 549,-0.031 52,-0.00 901,-0.017 69,-0.006 11,-0.012 87,-0.008 68,0.001 608,-0.010 61,-0.00 354,-0.007 4)

將上述求得的特征向量與標準化后的指標數據相乘,從而得到主成分表達式:

表2 莆田市2001-2011年經濟指標

表3 莆田市2001-2011年經濟指標的標準化數據

表4 莆田市2001-2011年經濟指標相關矩陣

F1=0.032 807 775*ZX1+0.013 830 729*ZX2+0.088 130 689*ZX3+0.103 247 997*ZX4+0.101 961 418*ZX5+0.103 247 997*ZX6+0.102 926 353*ZX7+0.103 247 997*ZX8+0.101 318 128*ZX9+0.100 353 194*ZX10+0.102 604 708*ZX11+0.102 283 063*ZX12

F2=0.218 397*ZX1+0.232 549*ZX2-0.031 52*ZX3-0.00901*ZX4-0.017 69*ZX5-0.006 11*ZX6-0.012 87*ZX7-0.008 68*ZX8+0.001 608*ZX9-0.010 61*ZX10-0.003 54*ZX11-0.007 4*ZX12

以某個主成分對應的特征值除以所有主成分的特征值之和所得的值作為對應的權重,獲得的主成分綜合模型如下:

表5 莆田市2001-2011年經濟指標統計分析描述

表6 莆田市2001-2011年經濟指標的總方差解釋

表7 莆田市2001-2011年經濟指標的因子矩陣

F=0.805 47*F1+0.144 37*F2=0.057 9556 32*ZX1+0.044 713 369*ZX2+0.066 435 911*ZX3+0.081 862 96*ZX4+0.079 572 891*ZX5+0.082 280 883*ZX6+0.081 046 655*ZX7+0.081 909 396*ZX8+0.081 840 892*ZX9+0.079 299 103*ZX10+0.082 134 219*ZX11+0.081 317 914*ZX12

在主成分綜合模型中代入標準化的指標值,可計算得到綜合主成分值,進而分析評價不同年份莆田市的發展狀況,其結果如表8所示。

莆田市2000—2012年綜合發展水平值如圖2所示。

圖2 莆田市2000-2012年綜合發展水平曲線

從圖2看出,使用主成分分析法計算得出的莆田市綜合發展指數有正有負,這主要是主成分分析的特點所致。在主成分分析法中,對評價對象幾年的指標統一化為一個整體量,通過分析所占的比重求出評價對象每年的綜合發展指數,這個指數僅僅反映的是在這個評價區域內的相對水平,并非絕對水平值。當所得為0時,表明為評價發展水平期;當所得為正數時,表明為該年度高于評價區域內的平均值;當所得為負數時,表明年度低于評價區域內的平均值。評價指數越大的年度說明其發展水平越高。

表8 莆田市2001-2011年經濟指標的綜合主成分值

(二)湄洲灣港的發展水平

1.湄洲灣港的綜合競爭力

湄洲灣港在對港區進行整合定位的同時,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競爭力,拉動莆田市國民經濟的發展,著力發展外向型經濟和臨港工業。湄洲灣港以大宗散貨和集裝箱運輸為主。根據2011年港口經濟運行表顯示,湄洲灣港全年完成貨物吞吐量為4 509萬噸,各港區具體完成量如圖3所示,完成年度計劃的112%,同比增長15.4%,其中完成2 431萬噸外貿貨物吞吐量,同比增長15.2%。集裝箱吞吐量完成11 321標箱,同比增長91.6%。2010年湄洲灣港納入泉州、莆田兩港計量范圍,莆田港在2006—2011年集裝箱吞吐量在0.5-0.8萬標箱之間,但貨物吞吐量呈直線上升,說明近幾年莆田市的經濟保持高位發展。2008年、2009年,由于受金融危機、周邊港口競爭力加強等多種因素影響,同比下降14.4%。

圖3 湄洲灣港2011年港口吞吐量

2.湄洲灣港綜合發展水平值計算

運用SPSS軟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求得歷年湄洲灣港的綜合發展水平值。湄洲灣港的指標數據選自2005-2011年的《中國港口年鑒》,具體指標如表9所示。

不同港口的經濟指標量綱不同,因而不能直接進行比較,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對指標數據進行標準化,從而消除量綱的不同,使不同指標間具有可比性。用SPSS統計軟件標準化后的湄洲灣港2005—2011年經濟指標如表10所示。

表9 湄洲灣港2005-2011年經濟指標

表10 湄洲灣港2005-2011年經濟指標的標準化數據

利用SPSS20軟件,經過標準化數據處理以后,獲得的各指標相關矩陣如下表11所示。

表11 湄洲灣港2005-2011年經濟指標相關矩陣

同時,各指標的統計分析描述如表12所示。

表12 湄洲灣港2005-2011年經濟指標統計分析描述

對2005-2011年經濟指標的總方差解釋如表13所示。

表13 湄洲灣港2005-2011年經濟指標總方差解釋

基于表13生成的總方差解釋,用主成分分析法得到兩個主成分,其方差總貢獻率達到75.73%,表示其可以描述原各指標信息的75.73%。同時得到的因子矩陣如表14所示。

表14 湄洲灣港2005-2011年經濟指標的相關矩陣

基于上面得到的因子成分得分系數列表,再除以SQR(2.775),得到特征向量A1及A2。

A1=(0.285 045 045,-0.237 837 84,-0.258 738 74,0.167 927 928,0.265 585 586,0.238 558 559)

A2=(-0.256 434 062,-0.204 063 725, 0.235 666 515,0.355 757 114,-0.117 381 789, 0.238 826 794)

將上述求得的特征向量與標準化后的指標數據相乘,得到主成分表達式:

F1=0.285 045 045*ZY1-0.237 837 84*ZY2-0.258 738 74*ZY3+0.167 927 928*ZY4+0.265 585 586*ZY5+0.238 558 559*ZY6

F2=-0.256 434 062*ZY1-0.204 063 725*ZY2+0.235 666 515*ZY3+0.355 757 114*ZY4-0.117 381 789*ZY5+0.238 826 794*ZY6

以某個主成分對應的特征值除以所有主成分的特征值之和得到的值作為對應的權重,獲得的主成分綜合模型如下:

F=0.462 53*F1+0.294 73*F2=0.056 263 074*ZY1-0.170 150 837*ZY2-0.050 216 437*ZX3+0.182 523 999*ZY4+0.088 245 366*ZY5+0.180 729 911*ZY6

將標準化的指標值代入到主成分綜合模型中,計算得出綜合主成分值。所得數值可用于分析比較不同年份下湄洲灣港的發展情況,其結果如表15所示。

湄洲灣港歷年綜合發展水平值如圖4所示。

圖4 湄洲灣港2005-2011年綜合發展水平值

表15 湄洲灣港2005-2011年經濟指標的綜合主成分值

從圖4可知,湄洲灣港綜合發展水平在2005—2008年呈上升趨勢,但在金融危機的重創下,從2009年開始呈下滑趨勢?,F實情況是,整合前湄洲灣港主要為莆田市的地方經濟發展服務,吞吐量在腹地經濟的推動下實現了快速穩定增長,2000—2008年間吞吐量年均增長速度和絕對增長量均高于同期福建省沿海港口的平均增長。但受金融危機影響,2009年湄洲灣港吞吐量增速明顯放緩。這和圖4反映的湄洲灣港口綜合發展水平值的變化是吻合的。

三、湄洲灣港與莆田市港城協調發展評價

首先分析莆田市港城協調發展關系,將兩者的綜合發展水平值綜合,如圖5所示。

圖5 莆田市2001-2011年綜合發展水平值與湄洲灣港2005-2011年綜合發展水平值比較

從圖5看出,莆田市綜合發展水平與湄洲灣港綜合發展水平相比顯現出不同的狀態,2000-2012年莆田市的發展水平都高于湄洲灣港的發展水平,港口發展滯后于城市發展,港口經歷了金融危機后,在2009年后顯現出回落狀態,而城市綜合發展則呈現上升趨勢。

根據公式計算莆田市港口與城市協調發展系數(其中k=2),其結果如表16所示。

表16 莆田市港口與城市協調發展系數

從表16看出,莆田市港城協調發展系數隨著年份波動。2005、2007年港城協調發展系數接近0.8,2009年為0.98,達到最大值。其余年份協調發展系數都較差,港口的發展明顯滯后于城市的發展。2009年后,受國際金融危機的沖擊,港口發展明顯放緩。這種放緩要求優化對外貿易結構,提高外貿水平和質量。要從粗放加工、低值型轉換成發展出口高附加值產品,不應是簡單的出口創匯,而要發展科技型和環境友好型產業。同時,應繼續加大港口碼頭建設,把湄洲灣港建設成為海峽西岸的綜合性多功能樞紐港,并推進湄洲灣港口片區的開發。硬件上,應充分利用周邊的公路和鐵路(如向莆鐵路)等物流網絡;軟件上,加強和周邊港口的合作,積極拓展國際航運。

根據莆田市的傳統和優勢產業,要以湄洲灣港建設為契機,充分發揮莆田和湄洲灣港口的區位優勢,并轉化為經濟發展優勢。在臨港產業發展的基礎上,增強向腹地輻射的能力,加快腹地經濟發展。腹地的經濟發展要因地自宜,發展特色山地農業等,最終形成港口開發利用、特色產業支撐、城市建設和腹地加速拓展的“四位一體”互動發展格局。繼續扶持服裝、制鞋、工藝美術等傳統優勢產業;發展新興的化工、能源、先進制造和物流等產業;各產業協調發展,齊頭并進。

四、發展建議

(一)港口方面

首先,提高港口效率,增加港口吞吐量。對港區的吞吐量進行有效的提升,建設深水泊位。一要在相關港區建設大型作業泊位,改善湄洲島的交通,優化格局與改善港區結構;二要建立港區完善的集疏運體系,提高港區效率。三要利用莆臺直接“三通”,深化莆臺之間的合作,增加項目之間的融合,開辟更多的國際航線。

其次,加強聯系,擴大貨源,提高能力。通過港口的集疏運網絡體系,將湄洲灣港的經濟腹地向上、向下擴展。特別要針對周邊省份加強湄洲灣港的宣傳,增設相關物流網點,在重要貨源區設立辦事機構,設立綠色通道,減少通貨時間,提高效率。

再次,推動港口資源整合。湄洲灣港應加強與福州港、廈門港的競合,提高腹地的通達性,完善港區集疏運和航道等公共設施配套體系。一要大力建設、改善航道。二要加快陸地交通建設,推動鐵路進入港區,使港區運輸更加順暢。三要在資源整合過程中,適度調整港口的管理體制,從全省發展大局出發,配合泉州、莆田兩市發展戰略,進一步深化港口一體化改革。

(二)城市方面

首先,政策傾斜,創新方式,拓寬渠道。在開放投資渠道和經營市場下,鼓勵各類投資主體投資城市及港區的基礎設施建設。以股份制、分紅制、項目稅收優惠制、貼息制等經濟政策來推進港口和城市的開發進程,使港口建設能跟上城市化的發展進程。完善港口碼頭的特許經營制度,允許投資以多種運行方式經銷經營。多方爭取國家、省的大型臨港工業項目進駐,盤活產業鏈條,以項目帶動開發港口建設。

其次,在產業群、城市群、港口群聯動發展的前提下,從服務泉州、莆田兩市發展臨港產業出發,進一步優化港區功能布局,全面提高港口的競爭力。在科學規劃下,委托相關機構在港區進行統一開發,并以租賃的方式,把港區內的一些碼頭資源租給有資質的企業或船務公司經營,實行兩權分離,收取一定租金,實現港口建設資金的良性循環。

再次,培養和引進相關物流人才。要給專業技術人員提供科研和展示才華的平臺,對引進的專業技術人才給予優惠獎勵政策,確保專業技術和管理人才安心港區工作。改善人才結構,提高物流隊伍的素質和管理水平,與相關高校合作,定點培養物流人才。

最后,創新項目招商方式。開展招商活動,進行項目推介,有針對性地對相關產業鏈集群進行招商引資,積極引進能發揮產業龍頭作用的企業,帶動周邊配套產業的入駐,達到“以商招商”的目的,形成經濟鏈,以項目開發帶動城市和港區的建設發展,并在“以商招商”中達到調整產業結構,培育主導產業。

總之,莆田市應堅持“以港興市”戰略,創新港口服務機制、優化港口經濟發展軟環境。一是優化政府管理機制,提高行政效率。各級政府部門應提升港政、監管和救助能力,推進“大通關”建設,制定有特色的相關政策。二是在招商引資中,對競爭力和抗風險能力強的客戶提供優惠政策,并在海關、商檢、銀行、保險等方面開設綠色通道,降低前期投入門檻。三是在規范市場的前提下,為客戶創造一個公平的競爭環境。

[1]王維國.論國民經濟協調系數體系的建立[J].統計研究,1995(4).

[2]林海明.對主成分分析法應用中十個問題的解析[J].統計與決策,2007(8).

[3]福建省統計局,國家統計局福建調查總隊.福建統計年鑒(2000—2012)[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00-2012.

[4]中國港口年鑒編委會.中國港口年鑒(2000—2012)[M].中國港口雜志社,2000-2012.

[5]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編纂.中國統計年鑒(2000—2012)[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00-2012.

猜你喜歡
經濟指標莆田市吞吐量
莆田市婦聯開展關愛兒童“幸福種子”小組活動
莆田市婦聯打造品牌助力脫貧攻堅
享創客之樂 育創新之才——莆田市實驗小學簡介之一
為霞滿天—福建莆田市老年大學校歌
2017年3月長三角地區主要港口吞吐量
2016年10月長三角地區主要港口吞吐量
2016年11月長三角地區主要港口吞吐量
本周重要經濟指標
本周重要經濟指標
2014年1月長三角地區主要港口吞吐量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