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于綠色建筑設計的探究

2014-12-25 01:25常松濤
城市建設理論研究 2014年37期
關鍵詞:環保建筑設計綠色

常松濤

摘要:隨著社會的發展,在建筑設計中運用綠色理念已經成為了一種趨勢,其能夠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建筑工程的能源消耗,起到節能環保的作用,進一步促進建筑行業的發展。對此本文分析了綠色建筑設計的相關方面。

關鍵詞:綠色;建筑設計;環保

中圖分類號:TU2文獻標識碼: A

引言

建筑行業一直是一項能源消耗大、資源消耗多的行業,并且給環境帶來了嚴重的污染,為了響應我國可持續發展政策,踐行環境保護的基本原則,綠色建筑應運而生。所謂的綠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壽命周期內,最大限度地節約資源、保護環境、減少污染,為人們提供健康、舒適與高效的使用空間,與自然和諧共存的建筑。綠色建筑能夠降低建筑施工與建筑后期運營中的能源與資源消耗,并能夠有效降低建筑工程造價,達到環保節能效果。

1、綠色建筑的特征

在建筑設計的過程中,將綠色理念深入其中。綠色建筑設計有助于綠色建筑的實現。因此,在設計的過程中,設計師盡量選取天然的材料進行設計。同時,在施工的過程中,技術人員應對材料進行全面的檢查,確定所用材料不會對人體造成傷害后,運用于工程的建設中。因此,在設計中,設計人員根據工程建設的地理位置,并對其進行全面的分析,將太陽能和風能運用到設計中,在保證建筑工程所應有價值的情況下,最大限度地達到節能效果。通過建筑施工人員和設計師的總體分析,在對建筑進行設計、施工以及投入使用和后期的拆除工作都需要達到綠色環保的要求。根據設計人員與技術人員的分析,選取對建筑施工有用的材料,避免建筑施工中對生態環境的破壞。選取有利環保的材料,從根本上保證綠色環保的要求

2、綠色建筑設計的意義

2.1、提高資源利用效率

綠色建筑設訐能夠顯著提高資源利用效率,有利于緩解當地資源壓力,對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產生積極作用。比如,在設計的時候,結合當地的氣候特征,設計低耗能的建筑物;通過就近獲取建筑材料來節約運輸成本;通過運用各種節能墻體材料來實現建筑物的保溫節能,提高資源利用效率,等等以上綠色建筑設計策略的運用,都能夠顯著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對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產生積極的影響。

2.2、拓寬建筑材料使用范圍

運用綠色建筑設計理念,能夠推動新材料、新工藝的運用,有利于拓寬材料的使用范圍,為新材料的進一步運用創造了有利條件。例如,為了滿足綠色建筑設計的要求,在工程建設中采用各種新型墻體保溫材料,各式各樣的新型的建筑材料也被不斷的研發出來,并在工程建設中得到應用,拓寬了建筑材料的使用范圍。

2.3、有利于建筑行業的可持續發展

綠色建筑設計有利于資源能源的節約,而通過運用新技術、新工藝,能夠最大限度的降低建筑物的能源消耗,節約資源,啟動整個社會的綠色工程建設,有利于建筑行業的可持續發展。

3、綠色建筑設計方法的基本原則

3.1、以人為本原則

在任何時候人都是社會的主體正是因為有著人發揮著主觀能動性的作用社會才會一直向前發展。因此在建筑設計伊始,就不能忽視人的主觀能動性與訴求性在設計的各個階段都要注重人的話語權的營造。在綠色理念的倡導下在保持以人作為主體的前提下不能忽視了建筑周邊的自然環境。當今時代的以人為本是建立在自然環境與人工環境共同發展的基礎上只有做到兩者的有機融合,才能真正做到在綠色理念下以人為本的建筑設計。

1)共生原則。黑川紀章提出的新陳代謝與共生原則是建立在哲學視角下的空間論的基礎上,提出的共生理論能夠較好地連釋空間的物質屬性座間屬性精神屬性以及文化屬性。在綠色理念的倡導下共生原則同樣可以在建筑設計中得到充分運用。綠色理念下的綠色建筑要做到人與環境共生建筑與周邊環境共生人與建筑共生這三個最基本的共生原則。不能單單只是將人作為主體人,建筑,環境三方是互為平等的關系要尊重三方最基本的訴求。

2)滲透原則。綠色元素是綠色理念中提取出的重要的設計元素。若要使綠色理念在建筑設計中能夠充分體現,必須要重視綠色元素在建筑設計中的各階段滲透。所謂滲透的要領可以總結為設計剛開始的理念滲透方案設計中的語言滲透,建筑施工中的材料滲透與技術滲透建筑建成后的建筑外立面元素滲透等等一系列完整的過程。一棟好的綠色建筑必須是承載著從設計開始到最終建成后的整體綠色滲透原則的。

4、綠色建筑設計方法與策略

4.1、綠色建筑的平面設計

在對建筑進行設計時,設計時應根據當地的氣候以及地理條件進行合理的設計。如果建筑朝向設計的良好,就可以避免過多能源的消耗。因此,設計人員根據我國氣候的特點和光照,有必要對其進行平面設計,設計的方向主要朝南向。朝南向的設計可以為建筑預留出更多的有用空間,避免夏日陽光直射的同時保證冬季日照。建筑的體型是影響整個建筑能耗的重要原因。因此,在設計中應當考慮建筑的體積,合理的計算,對建筑平面進行設計。

4.2、采光設計策略

陽光直射和熱輻射是影響室內環境的主要原因,同時也是影響住戶心理感受的主要因素。因此,設計師應根據地理環境與氣候,合理地進行采光設計。認真計算,明確單宅與其他建筑之間的關系,分析各建筑之間的采光的需要。

4.3、踐行節能與節地的環保

在綠色建筑設計的過程中,踐行節能與節地的環保理念,需要從四個方面進行考量。首先,保持場地的生態。在對建筑進行規劃的過程中,應當最大限度保持規劃范圍內原有的自然水系和生態環境。在注意水系與環境的同時還應將其進行合理融合,運用自然條件下產生的河道,將各種自然環境相互利用。以彌補建筑工程建設對自然城區的破壞。其次,屋頂的綠化?,F今,設計師受到現代藝術影響,在對建筑設計的過程中,實行對屋頂設置花園,花園的面積占屋頂面積的50%以上。這樣的設計方式不僅有效的利用資源,還能夠起到綠化、美化環境等作用。對于屋頂綠化的植物,通常選擇適宜當地氣候和土壤的植物。而對屋頂植物的灌溉,現今采用噴灌的節水方式??梢?,屋頂的綠化對整個城區環境具有重要的作用。再次,室外風環境。設置室外風環境的目的主要有兩個方面:第一,保證人的舒適性,但室外的風不能太強;第二,維持室內空氣的新鮮。室外風的流動可以保證室內空氣的清新。通常情況下,室外通風量不能太小,以促使自然風;最后,透水鋪裝。在建筑施工的過程中,應使用透水鋪裝的材料。透水鋪裝可以增強人體的舒適感。

4.4、自然通風設計策略

建筑物布局合理與否,直接決定著住宅區氣候的好壞。自然通風是調節環境最有效和經濟的手段。而影響自然通風效果的因素主要就在于建筑物的平面布局、立體設計及三維空間布局。因此,在自然通風設計時,必須全面了解住宅區的空氣流動情況,是確保住宅區氣候良好、通風情況合理的根本前提,有效提升建筑物內部的空氣質量和熱舒適度,住戶無需增加任何投資就能實現居室環境的健康舒適。

4.5、圍護結構布局設計

圍護結構布局設計主要針對的是外窗、外墻等的布局設置,而體型系數又不能全面反映建筑物熱環境受到外圍護結構影響的復雜性。這是由于外墻和外窗的朝向角與傾角的不同,所在地的主導風向不同導致滲透情況不同,外表面對流系數的差距也相對較大,啟天受到的太陽輻射又隨著時間的推移而千變萬化,且夜間背景的輻射狀況也有所不同。

結束語

綠色建筑能大大提升建筑物的使用性能和壽命,也能夠大大降低能源和資源的消耗,保護生態環境。作為建筑設計人員,應牢牢掌握綠色建筑設計的要點,在設計中始終貫徹環境保護與能源節能的概念,實現對社會環境的保護與建筑行業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江步.綠色建筑設計方法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8.

[2]夏敏,肖慶,江嬌.關于綠色建筑設計的分析[J].城市建筑,2013,14:32+34.

[3]曹靜.關于綠色建筑設計的幾點思考[J].城市建筑,2013,18:21.

猜你喜歡
環保建筑設計綠色
安東尼·高迪建筑設計研究
敘事思維下的建筑設計與表達
傳統建筑設計元素在現代商業建筑設計中的運用
劇院建筑設計指南之哥本哈根歌劇院
淺談公路綠色環保養護
追蹤綠色的秘密
再造綠色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