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于杭州城市公共空間的幾點思考

2014-12-25 01:25金一
城市建設理論研究 2014年37期
關鍵詞:公共空間城市措施

金一

摘要:在一個城市中,其公共空間可以代表這座城市的氣質,當前人們行為中缺乏尊重、體諒、謙讓、顧及他人的良好習慣與城市公共空間文化缺失有很大的關系?;诖?,對城市公共環境的相關問題的分析研究對人的行為方式和生活方式有極其重要的作用,良好的城市公共空間建設是提高人們生活環境質量的重要前提?;诖?,本文就將對城市公共空間的發展現狀以及其有效措施做一個淺析。

關鍵詞:城市;公共空間;問題;措施

中圖分類號:K915文獻標識碼: A

1、概述

正如國際建筑大師多米尼克訪問深圳并做客市民文化大講堂中所說,公共空間是連接不同城市功能的一個重要的交流空間,允許每一個個體自由表達、享受城市帶來的便捷和愉悅,同時又受到城市環境、文化的約束。換句話說,公共空間是有規則的自由空間。在公共空間中,個體與集體共存,個體享有城市集中帶來的便捷、擁有思想行為上的自由;集體的意志和各種元素在這里獲得表達。它可以是政治權力的表達、經濟力量的表達、媒體力量的表達、商業力量的表達,或者歷史的表達、文化的表達。城市的公共空間是由網格結構構成,這個網絡結構包括街道、大道和高速公路等,尺度過大的是集體空間。因為,公共空間需要人與人之間產生關聯感,過大的空間尺度,會屏蔽人與人之間、人與建筑之間的關系。例如街道是公共空間,但火車站前的大廣場、購物中心只能算作集體空間。

2、杭州城市公共空間現狀及問題分析

2.1、公共空間數量和面積不足,服務半徑過大,未形成網絡體系。城市綠地、廣場等公共空間總量規模偏低,數量較少,分布不均衡,服務半徑過大,特別是與杭州持續增長的人口規模發展不適應,無法滿足市民的公共活動需求。此外,廣場、綠地、街道、步行路徑等公共空間缺乏系統性聯系和網絡化效應,市民使用較為不便。

2.2、公共空間尺度失當,設施配置和活動組織人性化考慮不夠。各類公共空間在設計和建設上普遍缺乏對人的活動需求和心理感受的關注。許多廣場、街道尺度龐大,損害了空間的活力和歸屬感;廣場、綠地上缺少可供市民活動、休憩的場所和設施,導致空間使用效率不高,甚至被停車等功能所占據。

2.3、歷史文化元素挖掘不夠,歷史風貌展現不充分。作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杭州擁有大量歷史文化遺存。然而由于種種原因,許多歷史建筑缺乏有效的修繕與保護,新建筑和公共空間的設計與歷史建筑缺乏有效的協調與對話,導致城市歷史文化元素并未得到充分的挖掘和展示。

2.4、缺乏藝術引導,文化內涵和設計品質不高。公共環境設計未得到足夠的關注,缺乏統籌設計和公共藝術特點,導致公共空間設計水準參差不齊、風格形象雜亂無序,缺乏高質量的公共藝術品,街道家具的設置缺乏整合且藝術水平不高,城市公共空間缺乏文化內涵。

3、良好城市公共空間的運作及特點

3.1、具備人性化的服務設施

相對空闊的廣場,人性化設計的公園或其它公共公間,往往提供大量方便舒適的座椅??臻煻鵁o座椅的空間讓人感覺一種壓抑和不受歡迎的感覺,似乎自己是突然的造訪者。一些設計者以為這樣的設計可以加速人們的流動,不必擔心人們的逗留,從而有利于安全和維護。實際上,失去了群體屬性的個體更容易感受到孤單,安全感也就無從談起,個體的安全感更多地來自于與自己熟悉和親近的人在一起??臻煹脑O計某種程度上也是一種懶惰和不負責任的心態的體現,是服務意識的缺乏,因為這樣的服務設施供給與人們期待的公共空間是有明顯差距的,或者說是回避式的。同時,城市公共空間是為社會大眾服務的,而不是為特定人群提供服務的,以便于管理的心態指導下的公共空間往往成為權力展示的舞臺,而不是為公眾的服務的公共空間。

3.2、具備開放的視野

公共空間是一種開放性空間,強調空間的外向性,需要給與觀察者一個開放的視野。公共空間本身是針對私有封閉空間而言,相對于封閉空間帶來的束縛性,好的公共空間可以拓展人們的思維空間,并密切環境與行為的互動關系。諸如一些好的城市公共空間往往靠近湖泊,海岸或者是令人輕松愉悅街道場景,因為開放的視野能夠放松人的心情,充分感受大自然的活力與生氣,也更具有吸引力。能否具備開放的視野,與地點的選擇也有很大的關系,處在街道中間的公共空間和處于寬闊湖邊的公共空間給人的感受是不一樣的。此外,開放的視野對人的行為也會產生影響。毫不相干的個人之間的互相的全面地依賴,構成他們的社會聯系。%&。開放的視野體驗能夠有助于人們形成頭腦中的認知地圖,了解空間的意義,能夠擴大和深化人們的活動范圍,增加人們對環境的信賴感和依附感,鼓勵人們相互交流,減輕環境的壓力,并積極參與到環境的改造之中去。

3.3、具備良好的生態效應

公共空間的建設是為了更好地服務于人們的生活需要。當前,生態問題突出地表現出來,無論是大氣霧霾,還是食品安全問題都嚴重威脅著人自身的發展,過度物質化的沖擊也侵蝕著人的心理生態。在公共空間的建設過程中,綠色生態是最基本的環境要求,而如何把生態文明理念全面融入公共空間的建設過程,集約利用土地,水,能源等資源,強化環境保護和生態修復,減少對自然的干擾和損害,實現綠色,安全,低碳,宜居地生活空間,成為人們對社會生活的新期待。良好的生態效應是為了生活于其中人的本身而服務的,新型城鎮化規劃中指出:合理劃定生態保護紅線,擴大城市生態空間,增加森林,湖泊,濕地面積,將農村廢棄地,其他污染土地,工礦用地轉化為生態用地,在城鎮化地區合理建設綠色生態廊道,這些要求都有助于在公共空間的建設中積聚正面的生態效應。

3.4、包容自信的心態

現代城市公共空間的建設,是在新的歷史條件和科學技術支撐下進行的,這也需要城市管理和建設者有文明自信的心態。注重發掘城市文化資源,使城市公共空間建設既凝聚著當地的歷史底蘊,又體現著時代特色和鮮明的人文魅力。好的城市空間在于能有效地促進社會文化,人的活動的結合。人和空間是交織在一起的,人不僅是單獨的觀察者,而且本身是空間的一部分。城市包括了人與社會交往以及公共活動等多重關系,城市公共空間的建設也不例外,人在這里既是劇作者又是劇中人。一方面,人通過外部空間與社會生活進行著信息交流。另一方面,不同個體之間又相互聯系和溝通,從而實現自我認同和成長。環境的改變和人的活動或自我改變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為革命的實踐。城市的發展越來越需要用開放包容的心態來促進公共事業的發展,客觀上也是時代文明進步的標志,公共空間不再是權力擁有者炫耀自己的地方,而是體現城市建設者共享社會發展成果,展示自己才華的平臺。

總而言之,在以后的具體工作中,對于相關的城市公共空間的設計、建設者來說,要進一步認識到文化是一個城市的氣質與靈魂,理解文化在塑造城市公共空間的同時更是塑造城市品位的重要舞臺,是城市活力再生的重要載體以及是周邊環境和諧的必然要素。以此增強的城市公共空間場所設計以及建設的有效合理性。

參考文獻

[1]李枝秀.關于公共藝術與城市公共空間的探討[D].南昌大學,2005.

[2]龍室伊.城市公共空間的敘事性表達分析[D].湖南大學,2013.

[3]劉萌.關于城市公共空間藝術的幾點思考[J].現代裝飾(理論),2011,04:69.

[4]張振華.關于城市公共安全體系建設的幾點思考[A].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中央委員會、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黑龍江省委員會.,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專題研討會論文集[C].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中央委員會、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黑龍江省委員會:,2012:5.

[5]楊貴慶.城市公共空間的社會屬性與規劃思考[J].上海城市規劃,2013,06:28-35.

猜你喜歡
公共空間城市措施
解答排列組合問題的幾種常用措施
求函數零點個數的措施
解答高中數學問題的幾個常用措施
廣西南寧市金湖廣場使用狀況評價
現代城市公共空間中的像素藝術探究
“物”化的空間
儒學轉型與民間社會的新維度
城市綠地系統規劃理論
城市規劃管理中出現的問題
徐州廣播電視臺:講好特色故事雕刻城市形象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