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邑7.30暴雨技術總結

2014-12-25 01:25張正宇余威曠云米
城市建設理論研究 2014年37期
關鍵詞:降雨量水汽降雨

張正宇 余威 曠云米

一、降雨實況:

7月30日-8月1日,大邑縣出現了一次持續時間較長的降雨天氣過程,八個鄉鎮累積降雨量超過了100毫米,最大降雨量出現在沙渠,為171.6毫米。較強的降雨有三個時段,第一時段在30日17時,第二時段在31日06時,第三時段在31日22時。本次暴雨天氣過程特點是前兩時段降雨時段小時雨量大,持續時間短,雷電活動明顯,以局地強對流天氣為主,主要落區在大邑中東部地區。第三降雨時段在沿山地區,雨強相對較小,持續時間較長。

各鄉鎮降雨量如表一,落區分布如圖一。

鄉鎮 沙渠 董場 蔡場 王泗 晉原 新場 西嶺

降雨量 171.6 158.8 139.5 132.4 129.9 123.2 109.2

鄉鎮 蘇場 出江 霧山 悅來 鶴鳴 唐場 花水灣

降雨量 102.5 86.8 70.1 59.4 52.9 46.9 27.3

表一:各鄉鎮累積降雨量

圖一:鄉鎮累計降雨量分布圖

二、環流背景

圖二:30日08時-31日20時500hpa高空圖

從圖二中可以看出,在本次過程中,500百帕對成都地區造成影響的主要影響系統為西北渦和副高。在河套地區存在一高壓脊,由于該高壓脊的阻擋作用,從30日08時-31日20時,西北渦一直穩定少動,低渦前部的切變系統一直影響著成都地區。隨著臺風的北抬,高壓脊東移,西北渦也逐漸東移南壓。30日,成都地區一直吹西南風,并且20時,西南風有所加強。該西南風是由兩部分組成,一是受副熱帶高壓邊緣氣流影響,二是受到切變前風場的影響。副高為成都地區帶來了持續性的熱力不穩定能量供應,切變前部的正渦度平流有利于氣流的垂直上升運動。在30日08時,新疆地區存在大面積的負變溫區。隨著低值系統的東移南壓,切變后部的偏北氣流攜帶冷平流影響成都地區。

三、水汽分析

圖三:30日08時-31日20時700hpa流場圖

本次降雨天氣過程水汽輸送很好,有著來自孟加拉灣和南海的共同的水汽通道。在30日20時的圖中可以看出,有西南低渦的出現,并且在31日南風氣流逐漸加強,這也說明西南低渦有所東移,并且水汽增加,在31日08時的風場圖中可以看到在甘肅有北風入侵,冷暖氣流的交匯以及充足的水汽為31日凌晨的強降雨天氣過程提供了有利條件。而850百帕在31日20時之前都是偏東風,在大邑眾多的暴雨歷史個例中,偏東風便是較為有利的一個因素。

四、觸發機制

圖四:30日14時和20時地面圖

地面圖上,30日14時之前,地面氣壓一直處于降壓狀態,直到30時,地面氣壓才逐漸回升,表明冷空氣開始影響大邑。上干下濕,地面低壓是典型的局地強對流天氣,因為地面低壓有利于局地強上升作用。在30日17時,大邑便出現了強對流天氣,雷電活動非常明顯。20時,地面開始升壓,說明冷空氣開始影響本地。由于地面冷空氣的參與,促發了本地的不穩定能量,使得降雨形勢變得更加有利。

五、物理量分析

時間 K Si 500-850 500T-Td 700T-Td 850T-Td

30.08 42 -2.23 -20 11 3 3

30.20 42 -3.64 -14 2 4 5

31.08 38 -0.18 -3 2 2 2

31.20 41 -0.36 -3 1 1 5

表二:30日08時-31日20時物理量診斷

從表二可以看出,K指數,Si指數,500-850假相當位溫差都顯示出本地的熱力條件不穩定。并且在30日20時以后,各層溫度露點差都較小,水汽條件充足。為本次暴雨提供了熱力條件。

六、總結

本次降雨天氣過程是屬于東高西低,高能高濕不穩定型。由于高壓脊的阻擋作用,導致西北渦長期維持,成都位于低渦底部的切變前部。大邑地區主要有三個降雨時段,但是有2種降雨類型,30日屬于鋒前暖區降雨,31日夜間屬于鋒后冷區降雨。大邑的不穩定能量來自于副高,水汽則來源于孟灣和南海的水汽通道的建立。西南低渦的形成為本地提供了上升條件。地面冷空氣成為了本次區域性暴雨的觸發機制。特別是在31日,溫度雖低,但是不穩定能量卻還是很高,比如大邑最大降雨量為西嶺鎮飛水村,但是最高溫度才23.5攝氏度。因此,在今后需注意尋找指標,確定鋒后降雨累計雨量的一些具有指示性的指標和物理量因素,防止鋒后降雨形成的暴雨天氣過程。

猜你喜歡
降雨量水汽降雨
為什么會下雪?
降雨型滑坡經驗性降雨型閾值研究(以樂清市為例)
中國東部霧霾頻發 水汽分子是“幫兇”
泥石流
豫南山區野生北蟲草發生出草規律及采集利用調查初報
為什么“久雨大霧晴,久晴大霧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