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保護資源與保障發展雙贏問題

2014-12-25 01:25劉建兵
城市建設理論研究 2014年37期

劉建兵

摘要: 隨著國土資源管理改革深入,保護資源與節約集約利用國土資源是實施節約優先戰略、緩解資源緊缺和促進科學發展的一項重要工作。文章從節約集約用地管控機制入手,并進行了分析和探討,提出了相應的對策和建議。

關鍵詞:保護資源; 節約集約用地; 管控機制

中圖分類號:D912文獻標識碼: A

當前,國土資源工作面臨保障與發展、供給與需求、管理與服務三大尖銳矛盾,而如何促進各個矛盾主體之間的有機統一,尋找科學的結合點,實現兩者雙贏的目標,既是體現破解發展難題、踐行科學發展觀能力的有效方式,也是檢驗深入解放思想、推進科學發展水平的重要標志。

尋找科學的結合點,首先要解放思想,樹立勇于創新、敢于創新的工作理念,奠定促進科學發展的思想基礎;找準思想和工作上的差距和不足,真正發現問題,理清思路,破解難題,推動發展;把解放思想的成果轉化落實到具體工作和行動中去。其次要堅持“兩手抓”,一手抓耕地保護,一手抓節約集約用地。一方面堅守全國十八億畝耕地紅線的目標,關系到國家糧食安全,關系到十三億人口的吃飯問題,因此耕地保護一刻也不能松懈。在耕地保護方面各地都有許多較成功的經驗,如“基本農田示范區建設”、“萬畝良田建設”、“土地整理改造中低產田”、“以建設促保護”、“藏糧于田”等。通過大力加強基本農田建設,確保耕地總量不減少、用途不改變、質量不下降、數量有提高,全面提升基本農田保護和建設水平;另一方面緊緊抓住節約集約用地主線不放松。節約集約利用國土資源是實施節約優先戰略、緩解資源緊缺和促進科學發展的必然選擇。在當前形勢下,提高國土資源管理水平應建立和完善節約集約用地管控機制,出臺約束激勵的政策措施,做到事前有防范、事中有監督、事后有評價,以此推動國土資源節約集約用地工作取得新進展。

一、建立閑置土地處置機制

加快對閑置土地的處置,有利于打擊囤積土地行為,緩解當前存在的土地供需矛盾;有利于遏止浪費土地資源的行為,促進節約集約利用土地;有利于推動存量土地資源的盤活利用,解決新增建設用地,供需“瓶頸”制約;有利于降低基礎建設投入成本,緩解政府資金不足的壓力。因此,做好閑置土地處置工作,是當前破難題,保發展,促進社會和諧穩定的最佳途徑和必然選擇,也是當務之急。為此,可以通過如下步驟推動閑置土地處置:

1、全面調查摸底。設定一個期限,由各區 (鄉鎮)負責全面查清本轄區內的土地閑置狀況,并經各區 (鄉鎮)負責人簽字后上報上級政府專門成立的閑置土地處置領導小組。

2、擬定處置方案。由閑置土地處置領導小組會同各區 (鄉鎮),對上報的閑置土地按照不同情況,擬定責令限期開工、收取閑置費、調整使用、有償收回土地、依法強制收回土地等處置方案。

3、依法開展處置。各區 (鄉鎮)在閑置土地處置過程中應每月向閑置土地處置領導小組上報閑置土地處置的情況,閑置土地處置領導小組定期或不定期進行監督檢查,并視情況在媒體進行披露。凡需依法采取強制措施的,相關部門全力配合。閑置土地處置進展情況應在一定范圍內定期通報。

二、建立土地供應全程跟蹤監管機制

1、把好批前準入關。認真貫徹國家相關產業政策,從嚴控制劃撥供地范圍,對交通、城市基礎設施以及各類社會事業等用地中的經營性用地,嘗試逐步推行有償使用。

對新增的工業項目,依據國土資源部關于工業項目建設用地控制指標和國民經濟行業分類用地標準,結合本地區實際情況,制定不同行業的投資強度、容積率、綠地率等相關控制指標,各區 (鄉鎮)在招商引資過程中,應將相關指標和企業的開、竣工期限以及建設周期、土地使用證發放的條件、違約責任等在意向協議中予以明確約定。

2、把好批中管理關。強化前期調查,加強出讓合同管理。土地出讓合同和劃撥決定書也要嚴格約定建設項目投資額、項目開竣工時間、規劃條件及土地閑置的處罰意見,對擅自改變用途的還應約定或明確政府可以收回土地使用權,重新依法出讓處理意見。這樣,一方面可以增強用地者依法用地的意識,另一方面可以為政府依法查處違法用地和土地閑置行為爭取主動。

3、把好批后監督關。一是建立項目監管制度。各基層國土所根據批準的建設用地項目逐宗建立跟蹤管理卡,施工現場懸掛項目公示牌,每月巡查項目實施進展匯總情況,并上報上級國土部門,同時定期更新建設用地項目信息。二是建立《土地使用證》二次放制度,首次發證年限為項目的建設周期年限,第二次換發可依據“不動產登記”相關規定辦理。三是建立項目竣工驗收制度。應由國土部門會同有關管理機構,對建設用地項目進行竣工驗收。對驗收合格的,按期換發相關產權證書;對驗收不合格的,由相關管理機構下發責令限期整改通知書,整改到位后換發相關產權證書。

三、建立節約集約利用評估考核機制

一旦條件成熟,建議按照節約集約用地的原則,制定符合本地區實際情況的、宜于操作和相對客觀公正的土地節約集約利用評價體系,每年對各區 (鄉鎮)進行用地評價,并納入政府考核。重點評價和考核土地的投資強度、利用程度、產出效率等指標,將評價和考核結果與新增建設用地計劃安排結合起來,以節約集約用地的實際行動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實現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四、建立土地市場動態監管機制

1、明確規劃條件。規劃部門在地塊的規劃要點中,具體明確用地性質中商、住、辦等多用途土地和各類用途建筑量,為合理制定土地的招拍掛價格提供準確的依據。

2、強化市場監管。對土地市場加強監管,是增強宏觀調控能力的體現。要定期對本地區的土地市場進行分析,便于政府決策,促進產業的合理布局;每季度更新城鎮地價監測成果,定期向上級政府形成書面報告;加強對土地二級市場的監管工作,合理配置好有限的土地資源。

五、建立約束激勵政策

1、鼓勵企業“零增地”技改,提升產業層次。經依法批準,企業在合法取得的用地內,通過企業技術改造、優化廠房布局、加層等措施提高容積率或建筑密度、增加建筑面積的,政府可給予政策性鼓勵。

2、把好工業項目用地關。鼓勵引入占地少、能耗低、污染小、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的項目。提倡興建多層標準廠房,對小型項目不再單獨供地,全部入住標準廠房。

3、對企業主動退還空閑土地的,除全額退還退地部分土地出讓金外,給予一定獎勵和補償。

4、促進閑置土地處置。對區 (鄉鎮)政府、開發區管理委員會在轄區內依法收取的閑置費,全額返還當地政府,??钣糜谕恋匮a償、拆遷安置及基礎設施建設等投入。對有償或無償收回的閑置土地,區別不同情況,經重新出讓后的土地增值部分市(縣)、區 (鄉鎮)兩級按比例分成。

5、強化合同管理。各區 (鄉鎮)和企業簽定的意向協議要細化完善,統一模式,抓住源頭;對非經營性用地擅自改變為經營性用地的,應當約定或明確政府可以收回土地使用權,重新依法出讓。

6、取消或嚴格控制項目預留用地。對需要分期建設的項目,按照其近期建設的實際需要進行供地。對于已經建設投產的項目內預留用地,及時督促企業按企業規劃投資建設,同時不再受理其用地申請。

總之,講保護資源,不是一味地保而不用;講保障發展,不是犧牲資源來換取一時的經濟發展。只有科學有力地保障,發展就有質量有速度,為真正有效地保護提供條件;合理有效地保護,資源就可以永續利用,實現可持續發展。隨著國土資源管理改革深入,把節約集約用地作為國土資源管理改革創新的主線,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統籌兼顧,建立和完善節約集約用地管控機制,出臺約束激勵的政策措施,對提高國土資源管理水平,實現保護國土資源和保障經濟發展雙贏,具有積極促進作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