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云計算在企業信息工作中的應用

2014-12-25 01:25曹吉勇
城市建設理論研究 2014年37期
關鍵詞:私有云云計算可靠性

曹吉勇

摘要:企業信息化作為現代社會發展的需要,和企業發展的需要,在企業經營管理和企業發展中占據重要地位。云計算技術的出現為企業的信息化工作提供了極為便利和規范的平臺,本文即詳細闡述了云計算技術在企業信息工作中的應用。

關鍵詞:云計算;企業信息;可靠性;安全性;私有云

中圖分類號:C29文獻標識碼: A

一、云計算的定義

云計算對應的英文是“Cloud Com puting”,普遍認可為由Google的Eric Schmidt于2006年8月在搜索引擎會議上首次提出。關于“云計算”的定義,IT 業界并沒有統一的共識,很多學者和機構都對“云計算”賦予了不同的內涵,下面列舉幾個具有代表性的關于“云計算”的定義:

Cisco:云計算是基于整合的架構下,利用虛擬化的資源,通過 IP 網絡提供規?;瘶I務的實現方式。

IBM :云計算是一個術語,既可以用來描述平臺,也可以用來描述應用程序的類型。云計算平臺能夠按需動態的提供、配置、重配置、撤銷服務器。云中的服務器既包括物理機,也包括虛擬機。

美國國家標準與技術研究院(NIST):云計算是一個可以通過互聯網提供與訪問的可定制的 IT 資源與能力池,采用按需使用,按需付費的模式,其中IT 資源包括:網絡、服務器、存儲、應用、服務等。

對于云計算的定義,筆者比較認同NIST所給出的描述。云計算將計算能力、存儲、網絡和應用池化,構建資源池或數據中心,通過網絡和安全機制安全以服務的方式提供給最終使用者。既然云計算是通過網絡以服務的形式,將資源池中的計算能力、存儲空間、應用軟件等池化的資源提供給最終使用者。那么資源池對于最終使用者必須是透明的且具備可伸縮性、高擴展性、高可靠性;而網絡則應該必須具備高可靠性和高安全性。

二、云計算在企業信息工作中的應用

(一)云計算技術的可靠性在企業信息化建設中的應用

傳統的企業信息化建設的模式通常是網絡信息技術人員通過建立企業的主服務器,使大家共享主服務器或使用服務器共享和傳輸數據,企業的數據通常存儲在企業的主服務器上。這種主服務器模式存在諸多弊端,例如一旦發生服務器遭受物理破壞,如火災、洪災、雷擊等事件時,主服務器被破壞,則企業數據將可能無法恢復,甚至永久丟失。

采用云計算技術建立企業信息化系統時,云計算下的企業相關信息都通過網絡存儲在云服務提供商提供的服務器上,服務器由云服務器提供商專門維護和保養,企業所有人員只要具備相應的權限,都可以隨時隨地的在云客戶端訪問云服務器,不需要網絡信息技術人員開發和建立數據庫。

(二)云計算技術的安全性在企業信息化建設中的應用

云服務器的安全性能遠遠高于普通的企業服務器,而且采用云計算技術構建的信息化系統不擔心數據丟失,一旦云服務中的數據被侵襲或破壞則自動建立備份,省去了數據丟失的后顧之憂。企業或用戶將數據交給云計算服務的提供商,委托云計算服務提供商運行數據時,云計算服務的提供商或運營商對企業或用戶的數據的安全性能負全部責任,因此免去了企業數據遭黑客竊取的后顧之憂,而云服務器通過SSL 和 VPN 數據傳輸和存儲,安全性能較高,因此企業不用擔心信息化建設的安全問題。

(三)云計算技術的高效性和共享性在企業信息化建設中的應用

企業采用云服務器建設的云服務,使企業有信息利用需要的員工能夠隨時隨地、方便快捷地從云服務器中獲取所需數據,提高了信息化的傳輸效率,從而提高了企業的競爭力。例如采用云計算技術的企業的銷售人員,在面對客戶的疑問時,可以通過網絡隨時登陸信息服務器,下載最新的產品目錄和產品介紹以及相關信息,使銷售過程更具競爭力。傳統的企業信息化建設需要購置服務器、搭建企業網絡平臺、和購買相應的軟件系統,以及支付大量的維護費用,在云計算中,企業可以針對自身需要購買云計算服務,而且無需花費大量的服務器維護費用,節省了企業信息化建設的開支。

三、云計算在企業信息工作中的應用案例及效果

(一)技術架構確定

傳統的信息化系統建設采用機架式服務器加存儲的方式構成,為保證信息系統安全,通常采用增加備份服務器做雙機熱備,每個信息系統都使用獨立的磁盤陣列存儲作為數據存儲介質,這樣的系統架構導致服務器資源得不到充分利用,單機運行的系統資源平均使用率小于 30%,雙機熱備的系統資源平均使用率更是小于 15%,同時眾多的服務器、存儲設備也不利于信息系統的管理。

經過對多個服務器虛擬化產品的對比,Vmware的 ESXi 平臺成為了最終選擇,該技術相比 VmwareESX 剔除了基于 Red Hat Linux 的服務控制平臺,使

VMware 代理可以直接在 VMkernel 上運行。由于脫離了對基于 Linux 的控制臺操作系統的依賴,整個軟件平臺的尺寸由 ESX 的約 2GB 縮減至不到150MB,并消除了底層 Linux 系統可能帶來的安全性和穩定性隱患,而獲得授權的第三方模塊也可在VMkernel 上運行。ESXi 同時使用了新的管理控制臺 PowerCLI。

(二)私有云系統搭建

某公司搭建虛擬化平臺使用三臺IBM 3850 X5服務器搭載Vmware EXSI 4.1 平臺構成,存儲介質使用現有的EMC DMX950存儲陣列,服務器與存儲通過SAN交換機連接。為了集中管理和監控虛擬機、實現自動化以及簡化資源調配,使用虛擬化平臺創建一臺虛擬服務器,配置為系統管理服務器,用于安裝VMware vSphere套件中的vCenter Server管理軟件,對3臺物理服務器及其上的虛擬機進行統一的管理。

1、系統平臺測試

為檢驗虛擬化平臺的安全性、穩定性、可靠性,進行了一系列的極限測試,第一個測試是硬件故障測試,將虛擬化平臺的其中一臺服務器直接斷電,該服務器上運行的虛擬機自動開始遷移,三分鐘后遷移完成,虛擬服務器運行正常,數據完整;第二個測試是壓力測試,在虛擬化平臺上創建并同時開啟30臺虛擬服務器,使得硬件服務器的資源占用達到80%以上,經過15天的不間斷運行,系統穩定,未發現異常;第三個測試是負載平衡測試,在三臺物理服務器的其中一臺上啟動10臺資源消耗較大的虛擬服務器,觸發了虛擬化平臺的資源負載均衡機制,自動將3臺虛擬服務器遷移到了其他服務器上,達到了負載均衡;同時利用其他測試,通過對服務器CPU、內存利用率,系統I/O,系統響應時間,系統可用性,宕機率,應急處理,災難恢復等多種指標分析,虛擬化平臺的性能都明顯高于傳統信息系統平臺,尤其在系統災難恢復和宕機率方面虛擬化平臺表現出了明顯的優勢。

2、系統遷移

Vmware 虛擬化平臺提供完善的系統克隆軟件VMware Converter,該軟件包含兩部分工具,一部分是把一臺物理計算機Physical Machine原封不動轉換為一臺虛擬計算機Virtual Machine的一種工具VMware P2V Assistant,另一種工具是VM-ware為了與競爭對手抗衡,而推出的能夠將其他形式的虛擬機映像轉換為 VMware的映像的一種工具VMware Virtual Machine Importer,利用P2V技術可以將正在運行的服務器平滑遷移到虛擬化平臺上。

(三)實施效果分析

利用虛擬化的技術整合企業信息化系統,使用三臺物理服務器可以代替二十余臺物理服務器,系統建設成本大幅下降,系統集成度大幅提高,電力消耗節約80%,系統管理效率提升80%。

參考文獻

[1]白玥琦.云計算在企業會計信息化中的發展前景[J].中國證券期貨.2013(09).

[2]胥玉霞.基于云計算的企業會計信息化建設問題研究[J].中國證券期貨. 2013(09).

猜你喜歡
私有云云計算可靠性
高密度存儲服務器可靠性設計與實現①
高密度存儲服務器可靠性設計與實現
可靠性增長試驗與相關概念的關系及作用研究
J.D. Power發布2016年中國車輛可靠性研究SM(VDS)報告
企業創新私有云平臺的搭建探究
高校私有云的架構和實施
虛擬網絡建設思考與實現
基于云計算的移動學習平臺的設計
實驗云:理論教學與實驗教學深度融合的助推器
云計算中的存儲虛擬化技術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