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強化水資源管理建設和諧環境

2014-12-25 01:25武文志
城市建設理論研究 2014年37期
關鍵詞:用水節水水資源

武文志

摘要:分析研究了民勤縣水資源管理現狀及存在的突出問題,為進一步加強水資源管理,建設和諧環境,提出了具體的對策措施及建議。

關鍵詞:水資源 管理對策及建議

中圖分類號: C93 文獻標識碼: A

為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建設和諧環境,加快石羊河流域綜合治理和節水型社會建設步伐,推進民勤縣水權水價制度改革,必須實行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才能從根本上改變水資源的過度開發、無序開發和低水平開發現象,實現水資源的合理開發、綜合治理、優化配置、全面節約和有效保護。

一、水資源管理的現狀

1、水資源管理法規體系和制度框架基本建立。

按照《水法》、《甘肅省石羊河流域水資源管理條例》等地方性配套法規,初步建立了以水法為核心、多層次的水資源管理配套法規體系,確立了水行政主管部門實施水資源統一管理的職能,建立了水資源開發、利用、節約、保護和管理的制度框架體系。通過水資源管理法規體系和制度框架的建立,群眾節水的自律意識增強,水資源管理工作逐步走上了程序化、規范化、法制化的軌道。

2、水資源的循環經濟觀

循環經濟是以“減量、再用、循環”為社會經濟活動的行為準則,運用生態學規律把經濟活動組織成一個“資源一產品一再生資源”的反饋式流程,做到生產和消費“污染排放最小化、廢物資源化和無害化”,以最小成本獲得最大的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

科技節水與污水治理相結合;經濟結構、產業結構調整與節水治污相結合;大循環再利用與小循環再利用結合;循環經濟水資源觀強調產業內循環、區域內循環,將傳統的直流水系統改造成為循環水系統,實現最經濟的污水、再生水輸送配置,減少對周圍水域環境的影響。單位、小區、工業園區、學校等應建立區域污水處理系統,以實現中水回用、污水零排放。農業(農村)方面因地制宜建設符合當地實際的污水收集設施和小型污水處理設施,建立自循環水多次利用系統,促進水資源可持續利用。

水資源整體規劃與科學管理結合;實施水資源一體化管理,改變多“龍”治水的局面,將水資源的浪費、污染和地下水超采等問題納入系統管理框架。

二、水資源管理采取的措施及做法

針對民勤縣水資源嚴重不足的現狀,提出從傳統水利向現代水利、民生水利轉變的治水思路,建立行政管理與市場機制相結合的水權制度,采取優化水資源配置,加強節約和保護等重要措施,為推進水資源管理工作取得了新的進展和突破。

以總量控制為核心,抓好水資源分配方案的落實。

為全面落實省政府分水方案,民勤縣政府制定出臺了《民勤縣水資源分配方案》,提出了“當年突破、兩年規范、三年創新”的總體思路,采取多種行之有效的措施,扎實推進水資源分配方案的落實。具體工作中,通過進一步完善各項制度,創新工作方法,規范用水秩序,實行水資源的精細化管理和嚴格的過程性控制。進一步完善微觀水權配置、用水定額、智能化管理、過程性控制、用水者協會管理等方面的制度辦法,借鑒財政管理模式引入預決算和審計概念,探索推行電子水票和電子臺賬,規范水權分配的原則、程序、方法和取用水程序、輪次控制、臺賬建立、監督管理工作,實行水資源的精細化管理和嚴格的過程性控制,有效推進了水資源分配方案的落實。

以提高用水效率和效益為中心,大力推進節水型社會建設。

石羊河流域民勤屬區綜合治理根本的出路在于節水,必須把節約用水作為一項革命性的措施來抓。重點落實好兩個方案,一是落實好民勤縣水資源分配方案和節水型社會建設試點實施方案;二是建立健全節約用水相關規章制度,認真落實民勤縣以水定電以電控水管理辦法、民勤縣地下水計量控制設備管理辦法,民勤縣水資源管理辦法、節約用水管理辦法、行業用水定額標準等相關制度,用健全配套的各項制度保障節水型社會建設的順利開展;三是改善用水結構,堅持以水定布局、以水定規模、以水定面積,壓縮高耗水作物,擴大高效節水生態農業,壓縮種植業規模,擴大生態經濟和草畜產業規模,壓縮傳統農業,擴大“陽光產業”,著力構建節水型經濟結構體系;四是轉變灌溉方式。改變大水串漫灌等灌溉粗放方式,農業用水按照“戶均一座日光溫室,人均一畝大田滴灌”的節水高效模式,大力發展滴灌面積。同時,大力推廣渠道襯砌、低壓管道灌溉、小畦灌、地膜覆蓋、地膜溝灌等常規節水技術;五是加快節水改造。農業用水要緊緊依托灌區節水改造應急項目,著力推進田間工程節水技術改造,提高水資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大力推進城鎮生活節水器具和工業企業節水設備改造,對已建和新建的公共民用建筑,不得繼續使用國家命令淘汰的用水器具,制定計劃,逐年改造,凡拒不改造或達不到節水標準的,不予供水。

以加強立法和執法監督為保障,規范水資源管理行為。

通過廣泛宣傳水資源開發利用保護的法律法規,不斷加大執法巡查力度,突出抓好建設項目執行水法規情況、取水許可制度實施情況以及水資源保護情況的執法檢查,對未經批準擅自取水、打井、未按照批準的取水許可規定取水等行為,依法查處并追究其相應的法律責任。并對擅自拆除、破壞智能化計量設施等違規違法行為及時進行查處,并按有關規定進行嚴厲打擊。同時,建立要情專報制度,積極接受用水戶和社會的監督,設立舉報電話,暢通進言渠道,重點對水資源管理暗箱操作、以權謀私等諸多問題進行嚴肅查處,確保水資源管理制度的有效落實。

三、存在的問題

1、村級農民用水者協會參與式管理作用發揮不夠。部分村農民用水者協會的工作尚停留在表面上,與參與式管理的要求有很大差距,需要進一步規范和完善。協會負責人員對水權管理的重視程度不夠,對落實水權的主動性不強,對印發的文件資料不及時學習、傳達,在水權審批和控制管理上概念模糊、程序不清,協會參與式管理作用沒有得到真正發揮。

2、提高供水效率的具體措施

進一步加強供水管理,提高量水精度。一是加大信息化建設力度,對干渠直開口進行適時監測,減少人工讀數和觀測間隔大等誤差。二是引進先進的測流儀器設備和技術,提高測流精度。三是加強干渠直開口管理,及時公開水量水費,做到公平、公正、公開服務,讓灌區群眾節約用水,遏制用水浪費,淌放心水,繳明白費。四是推廣應用防盜啟閉機及揚水防盜閥,減少直開口偷水搶水現象。

3、水權交易制度剛剛出臺,水權交易辦法需在運行中進行完善。根據近幾年民勤縣水權分配到戶和水資源配置方案的落實情況看,民勤縣的水權主體是明確的,但權力界限比較模糊,因而導致了地域之間用水上的矛盾。根據水權人人公平享有的原則制定水權分配方案,致使有些鄉鎮及村社由于人均耕地面積小,初始水權的分配水量過剩,而有些村社人均耕地面積較大,初始水權又不能滿足耕地實際灌溉的需求,在水權交易制度剛剛出臺的情況下,需在水權交易過程中進一步完善交易程序,規范方式。

結論

根據我國水資源日益短缺的現狀和未來的開發利用態勢,發展循環經濟能從根本上緩解我國水資源不斷減少和水環境污染等問題,并且有利于我國社會經濟的良性發展,有利于我國水資源的可持續性發展,有利于我國水環境的保護。積極推進以循環經濟為理念的水資源可持續性發展新模式,是實現水資源循環利用和清潔生產乃至污水、廢水低排放甚至零排放以及我國水資源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趨勢。只有水資源得到了有效保護和合理開發利用,我們的生產、生活、經濟發展才能相得益彰、更加和諧發展,同時也為人類今后的生存發展提供了堅實基礎,故發展水資源循環經濟新模式具有深遠意義和積極影響。

參考文獻:

[1]彭金平.加強水資源管理和保護 促進水生態文明建設[J].江西省人民政府公報,2013,01:46-48.

[2]陳明忠.關于水生態文明建設的若干思考[J].中國水利,2013,15:1-5.

猜你喜歡
用水節水水資源
水資源平衡調度在農田水利工程中的應用
水資源(部級優課)
艾條不要用水熄滅
淺談水資源的保護與利用
保護水資源,從我做起
GB 50335—2016城鎮污水再生利用工程設計規范
干旱區田間高效節水工程的最優設計
張媛媛出席2016年度節水論壇
節水必備水袋
Units?。保场保粗仉y點☆解☆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