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規劃理念轉變與非城市建設用地規劃的探索

2014-12-25 01:25馮祥玉高元
城市建設理論研究 2014年37期
關鍵詞:轉變探索

馮祥玉 高元

摘要:在城市用地規劃的過程中,觀念的變化在其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引導作用。不同觀念的引導下,導致設計人員在進行具體城市建設用地的規劃時也會有著不同的表現。所以本文在研究的過程中從規劃理念的角度出發,對規劃理念轉變對非城市建設用地規劃的內容展開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討。

關鍵詞:規劃理念;轉變;非城市建設;規劃用地;探索

中圖分類號:TU984文獻標識碼: A

在進行城市用地規劃的過程中,往往涉及到一些非城市建設用地的規劃。在對這些部分用地的規劃方面,是需要依據具體的用地要求、用地設置以及用地規劃等方面信息來進行用地的開發。所以在該部分內容實施過程中,規劃理念在其中的作用就顯得十分重要了。

1 非城市建設用地的發展

早在1990年前后,我國就已經開始了對非嘗試建設用地規劃的探索。隨著我國城市化發展的加速,在城市中進行非城市建設用地的規劃已經成為時代發展對城市建設提出的必然要求。通過對我國非城市建設用地發展的研究,不難看出:

1.1 非城市建設用地規劃的目標和作用一致性

在進行非城市建設用地規劃的過程中,最主要的是其目標和規劃的一致性。目前在我國許多城市的非城市建設用地規劃方面,其最主要的目標是對城市用地進行管控,從而提升城市規劃建設的科學性、合理性。

1.2 非城市建設用地規劃的內容

在內容的規劃方面,非城市建設用地的規劃主要是對房前城市中的土地條件進行探索,通過對城市土地條件的了解來進行具體的用地規劃。在用地規劃內容方面,主要有生態景觀用地、農田布局以及歷史文化古跡用地和工程技術用地等多方面的內容。

2 規劃理念與非城市建設規劃用地的理論

2.1 規劃理念

所謂規劃理念,指的是在進行城市用地的布局時,需要依據合理的布局方式、布局手段來進行城市用地的規劃。規劃理念是對城市用地布局的指導,能夠促使城市用地的布局和規劃更為符合城市整體建設的需求。

2.2 非城市建設用地

非城市建設用地指的是在進行城市用地規劃過程中,基于城市發展的考慮,對不涉及到建設方面用地的布局和規劃。在規劃的過程中,其必須符合務實客觀的規劃需求,同時要滿足城市增長管理的需求。

3 在規劃理念引導下的非城市建設用地規劃的具體探索

在規劃理念的引導下,進行非城市用地規劃時要符合規劃理念的需求。通過規劃理念的指導,實現對非城市用地規劃的合理設置。

3.1 在規劃理念引導下的空間范圍理解

在進行非城市建設用地規劃的過程中,首先需要對空間范圍進行明晰。整個空間的大小,以及空間適宜的規劃內容等,都需要提前明確。在這個過程中,規劃理念對整個用地的布局規劃有著主導的作用。

比如在空間布局中,如果空間中有大量的自然景觀的存在,那么從規劃理念的層面來說,需要對自然景觀加以保護。所以在進行空間非城市建設用地規劃時,就需要將這些自然景觀的規劃和布局考慮在其中。在具體規劃的過程中要繞開自然景觀進行空間的整體規劃設計。所以從這個層面說,整個空間的布局設置其實也就成為一個生態用地的概念。

那么如果是在房屋建筑密集的城市進行用地規劃,從規劃理念的角度來看,城市中心空間的布局則需要在盡量滿足居住空間的前提下進行,同時空間的布局規劃還需要盡量實現資源的節約。所以在城市中非建筑用地的規劃過程中要充分考慮到空間的大小,在進行景觀設置和布局時充分節省空間。這也是對城市中景觀用地的布局。

3.2 規劃理念引導下的非城市建筑用地規劃的內容

在對生態用地的土地布局中,要依據地區的長久發展目標來進行布局。對于生態用地的規劃,則必須依循保護和適度開發兩個方面的要求展開規劃。在具體規劃布局的過程中,則主要是從非城市建設用地空間的整體發展前景,以及產業開發的目標需求這兩個方面來進行區域用地的布局。而在城市中央景觀用地的布局,則主要是要依循發展的原則來進行整體空間的設置和打造。在具體的內容設置方面,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要求:

3.2.1 功能分區的設定

首先是功能分區的設定。規劃理念要求在進行任何用地的規劃中,都必須進行明確的功能區域劃分。比如在生態景觀用地的打造時,就需要明確整個空間布局規劃的生態功能,而在城市中央景觀用地的打造過程中,則主要是要強調對觀賞性和景觀性功能的設置。

以某南方城市的非城市建設用地規劃為例。南方多山、多水源,一些城市的建設往往是依山而建。所以在進行城市用地的規劃中,除去城鎮發展用地的規劃,需要明確的是生態用地的布局設置。在具體的布局過程中,又可以劃分為生態用地,農田用地以及自然景觀旅游用地等。同樣在一些北方城市的中央景觀區布局方面,也是要充分考慮到城市的特點來進行景觀功能區域的打造。

3.2.2 規劃理念引導下的旅游產業用地規劃

在城市用地的規劃中,旅游用地規劃屬于非城市建筑用地規劃的重要構成部分。尤其是在一些南方地區的城市建設中,旅游用地規劃在城市建設中更是十分常見。

按照規劃理念的指導,城市旅游用地的規劃主要目標在于更好的對城市中的自然景觀資源、生態文化資源以及歷史文物資源等進行合理的利用。通過用地的規劃打造適宜百姓居住的多層次、多內容的核心城市空間。對于城市建筑來說,一般的城市建設都包含了核心城市區、特色產業區和村鎮綜合區三部分的內容。其中特色產業和村鎮綜合區都是隸屬于非城市建筑用地規劃的范疇。在進行具體的布局中,規劃理念要求對非城市建設用地的布局要充分滿足城市發展的要求,與城市發展的主脈絡保持一致。所以在進行南方地區的城市旅游規劃用地打造時,也是要本著與城市發展主基調一致的原則進行。

比如在江西的九江地區,在進行城市旅游產業用地規劃時則主要是依托于廬山的自然景觀資源,打造自然景觀旅游用地。而在江西的婺源地區的旅游產業用地布局方面,則需要滿足婺源的城市特性,除了自然景觀用地的打造之外,還需要考慮到婺源的文化資源,進行歷史文化為核心的旅游產業用地的規劃。

3.2.3 具體的實施探討

由于規劃理念引導進行非城市建筑用地規劃還處于一個不斷發展的階段。所以在具體實施的過程中,還需要依據不同的城市發展現狀來進行具體應用。在進行非城市建筑用地規劃的過程中,規劃理念是主導,同時還需要得到政府部分的支持。唯有真正的將規劃理念運用到實處,才能夠確保城市非建筑用地規劃的合理化,從而更好的推動城市建設的綠色、可持續發展。

4 結論

城市的快速發展帶來非城市建筑用地規劃的探討。在當前的社會分發展過程中,非城市建筑用地規劃是當前城市規劃發展與變革的重要構成部分之一,更是城市規劃管理全覆蓋的產物。在本文探討的過程中,本文認為,非城市建筑用地規劃需要在規劃理念的引導下進行。通過更好的對規劃理念的踐行,能夠促使非城市建筑用地的規劃能夠始終與城市發展的主基調保持有效的一致。因此在進行非城市建筑用地規劃的過程中,必須依循規劃理念的指導,在具體實施的過程中保持規劃管理與城市發展的統一并進。

參考文獻

[1]陳晨、趙民.對“非城市建設用地”及其規劃管控問題的若干探討[J].城市規劃學刊,2011(04)

[2]陳眉舞、朱查松.城市非建設用地規劃理論與方法[M].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10

[3] 郭紅雨、蔡云楠、肖榮波.城鄉非建設用地規劃的理論與方法探索[J].城市規劃,2011(01)

猜你喜歡
轉變探索
以市場為導向的經濟管理模式轉變分析
淺析我國對外貿易的轉變及對策
創設探索情境,讓學生在“探”中“學”
面向小學課堂教學的智能闖關游戲設計思路
社會轉型期行政權控制的路徑探索
適應生態文明建設要求的增長方式和消費模式研究
試論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研究
關于會計職能轉變若干問題探究
房地產項目策劃課程案例教學探索與實施
“創新人才培養模式”下的實驗教學改革探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