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適應生態文明建設要求的增長方式和消費模式研究

2016-10-14 21:21寧惠群
科學與財富 2016年28期
關鍵詞:轉變生態文明

寧惠群

摘 要:生態文明是工業文明之后一種更高層次的文明。黨的十七大首次把:"生態文明"寫入報告,這是建設和諧社會理念在生態與經濟發展方面的升華,充分體現了對生態建設的高度重視和對全球生態問題高度負責的精神。

關鍵詞:生態文明;轉變;消費模式;

一、建設生態文明的重要意義

標志著中國共產黨對人類文明結構和進程認識的拓展和深化,對文明問題的認識可以從文明結構與文明進程的靜態和動態結合中加以全面把握。在對文明結構的認識上,在十五大及以前的一段時期,中國共產黨明確提出了“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范疇,強調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兩手抓、兩手都要硬”;中國共產黨十六大報告明確提出“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命題,強調在推進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進程中,要促進社會主義物質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協調發展;黨的十七大報告則首次明確提出生態文明范疇,把建設生態文明作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新目標,實現了從“三個文明”向“四個文明”認識的飛躍。在對文明進程的認識上,明確提出建設生態文明思想,表明中國共產黨清醒地意識到傳統工業文明的弊端并且采取措施努力實現從工業文明向生態文明的轉變。

二、建設生態文明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科學依據

1、十八大報告中提出的關于生態文明建設的理念、途徑、方針和目標,為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提供了思想理念、價值取向、評判標準、目標方向和路徑選擇。建設生態文明將通過變革經濟領域的產業結構、生產方式、消費模式、貿易方式,轉變精神領域人的世界觀、價值觀,創新社會管理方式,從而多層次、多角度地指引加快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轉變后的新的經濟發展方式必須體現生態文明的精神,體現對生態環境的保護,對資源的節約集約利用,新的經濟發展方式要有利于建立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關系和實現可持續發展,要有利于實現人民群眾經濟政治文化權益與生態權益的生態文明建設的引導下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只有這樣才能實現經濟社會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2、我國經濟發展方式進一步轉變,改革開放30年來,我國的建設成就舉世矚目,然而代價的巨大和損失的慘重也是世界公認,這就是愈演愈烈的環境污染。我國在扮演“世界工廠”角色的同時,環境污染也由境外轉移到了境內,城市空氣污染、鄉村水體污染、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生態系統全面退化,都對我們的發展思路提出了挑戰。例如,目前全國有36%的城市河段的水質為劣5類,多數城市地下水受到一定程度的點狀和面狀污染;受監測的341城市中,有66.7%的城市空氣質量超過國家二級標準;全國城市垃圾真正達到無害化處理的面額占不到總量的10%,55.7%的城市噪音處于中度以上污染,嚴重的污染環境導致市民染有多種疾病。因此,必須走科學發展之路,減輕資源環境壓力,牢固樹立生態文明觀念,努力實現經濟發展與資源環境相協調。

3、走生態經濟發展之路,必須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產業機構,優化產業結構,產業結構是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方面,也是實現生態文明的重要支撐。要構建科學合理的產業結構,促進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逐步形成有利于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產業結構。要著力轉變農業發展方式,大力發展現代農業,創新農村經濟發展機制,盡快將低效益農業發展成為優質、高效益農業。要加快轉變工業發展方式,堅持走新型工業化產業、先進制造業健康發展。促進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加快由低級技術、低端產品、低素質人才向高新技術、高端產業、高素質人才提升,培育綠色技術、綠色產業,構筑產業鏈,形成產業群,推進產業結構生態化、產業層次高端化、產業布局集群化。要推動服務業特別是現代服務業發展壯大,培育研發設計、現代物流、金融服務、信息服務和商務服務,促進制造業與服務業、現代農行與服務業融合發展。從促進消費升級出發,不斷創造新的服務消費需求。深化服務領域改革開放,營造服務業大發展的政策和體制環境,構建充滿活力、特色明顯、優勢互補的現代服務業發展格局。

4、消費模式進一步改變。我們應當看到,西方發達國家的消費模式是建立在索取全球資源基礎上的。據全球生態足跡網估計,如果在全球維持一個像美國社會這樣的物質社會,將需要五個地球的資源,而維持一個像英國這樣的社會也需要將近三個地球的資源。減排不僅是工礦企業的義務,也是每個家庭應承擔起的責任??偠灾?,我們不僅要改變我們的生產方式以實現經濟又好又快的發展,而且還要加快形成可持續消費模式。也就是說,我們不僅要關注生產的源頭,還要通過積極干預生活的源頭,形成有助于擴大“綠色文明”發展空間的生活方式,以可持續的消費模式來迎接全面小康時代的到來。生態文明既是理想的境界,也是現實的的目標。建設生態文明是關系人民群眾根本利益、關系民族振興和國家長遠發展的系統工程,需要全社會共同努力。我們應該運用多種手段,廣泛、深入地宣傳環境保護知識,宣傳關于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的法律法規,推動形成節約能源資源和保護生態環境的產業結構、增長方式、消費模式;大力提倡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倡導綠色生產、綠色消費、適度消費,營造有利于生態文明建設的良好社會氛圍。

結束語:

構建有利于節約能源資源和保護生態環境的消費模式,是我國生態文明建設中與產業結構的調整和發展方式的轉變有機對應的路徑之一。而要建設好生態文明,消費模式的生態化轉型既是一個重要的切入點和突破口,也是走向生態文明的終極支撐。

猜你喜歡
轉變生態文明
發揮檢察職能助推生態文明建設
高校生態文明教育現狀研究
生態文明建設融入高職校園文化發展的思考
生態文明城市建設中花卉旅游發展策略研究
生態文明視閾下河北省循環經濟產業體系發展研究
淺談問題學生的轉化
以市場為導向的經濟管理模式轉變分析
淺析我國對外貿易的轉變及對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