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安全文化建設內容與作用

2014-12-25 01:25許偉俊葉煒濃
城市建設理論研究 2014年37期
關鍵詞:安全文化安全生產經濟效益

許偉俊 葉煒濃

摘要: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國家與社會對安全問題日益重視,企業安全文化在企業安全(特別是高危行業)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通過企業安全文化的建設,可以加深企業員工對安全的理解,減少事故發生頻率,同時也有益于企業的經濟發展。企業必須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堅持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以危險源辨識為基礎,以風險防控為核心,以規范員工行為為重點,實現人員無傷害、系統無缺陷、管理無漏洞、設備無障礙、風險可控制、人機環境和諧統一的本質安全型企業。

關鍵詞:安全生產;安全文化;安全價值觀;經濟效益

中圖分類號: C93 文獻標識碼: A

前言

世人都承認:利潤是企業的第一目的與追求,但普通人中很少有人認識或系統地提出:安全生產是企業存在的基礎。資金與技術使得企業生產成為可能,而安全生產則是企業生產穩定、持續發展的必要條件,沒有安全的生產是不可能長期存在的。在企業特別是高危行業(如礦山、化工、建筑等行業)中,對安全的管理更是重中之重,國家對此很是重視,也是下了大力氣。安全管理涉及到設備、制度、人員等方方面面,安全文化建設在其中扮演了一種重要而容易被忽視的角色,近年來國家提出了企業“安全標準化建設”,將“安全文化建設”提到了一定的高度。筆者認為,企業在安全文化建設中至少應該認識、做到到以下幾點,并愿與大家一起探討與提高。

1.以人為本,樹立正確的安全價值觀

以人為本其含義:是一種對人在社會歷史發展中的主體作用與地位的肯定,強調人在社會歷史發展中的主體作用與目的地位;它是一種價值取向,強調尊重人、依靠人和為了人;它是一種思維方式,在分析和解決一切問題時,既要堅持歷史的尺度,也要堅持人的尺度。

安全是企業的靈魂,人是安全生產第一要素,是企業安全之本。各級管理者在日常安全思想教育工作中,不能一味照本宣科,要結合實際,和員工做朋友,開展人文關懷、情感交流,把握員工在不同時期、不同環境、不同人條件下心理狀態和思想情緒,了解員工家庭生活情況,分析員工的性格特征,與員工建立平等、相互信任良好關系,只有這樣,才能及時化解管理者與被管理者心理矛盾;才能使員工對企業嚴格的安全管理給予理解和認可,主動接受安全教育;才能最大限度地激發員工的安全意識,使安全思想教育能夠入耳、入腦、入心,將貫徹執行規程制度成為員工的自學行動,實現“要我安全”成為“我要安全”的質的改變。

2.生命至上的價值觀是安全價值觀的核心。

安全價值觀高智能的生命價值觀,是指人們價值觀中,有關安全行為選擇、判斷、決策觀念的總和,是人們對安全價值的認知程度,是人們在創造各類產值,保證生命安全的靈魂,是人們安全行為的內在驅動力。一個企業能否保證其安全生產的重要因素,取決于員工隊伍的素質,而員工的安全價值觀決定了員工的日常安全行為。管安全就是管人,只有管好了人,才能管好人的行為,當一個人在生產過程中,能自學遵守各類安全操作規程時,說明他已賦予安全操作規程以一定的價值,把外部的安全操作規程內化成為自身內部的價值觀念,即相對穩定且持久的信念。由長期的生產實踐中積累的一系列安全價值的觀念,無形中就形成了他的安全價值觀念系統,即安全價值觀并主導他今后日常安全行為:他會對自身和他人的生命安全負責;會正確選擇、判斷、決策操作行為,從而達到安全操作避免事故的目的。

生產現場一些員工經常發生習慣性違章行為且屢禁不止,高空作業不掛安全帶、使用電動磨具等不戴護目鏡、現場作業不帶工作票、對現場危險點分析不透徹等等問題,抱著僥信心理對違章違紀行為不以為然,對違章違紀產生的后果視而不見,不能正確地意識到由此帶來的安全事故隱患及其嚴重后果,甚至以逞能,冒險,自以為是等不安全行為導致違章作業危險行為取得“業績”為榮。所有的這些都帶來了極大的安全隱患。根據“海因里希事故法則”:在機械事故中,死亡、重傷比輕傷比無傷害事故的比例為1:29:300,300起的無傷害事故就伴隨著29起輕傷事故以及1起死亡或重傷事故。如果員工的價值觀不轉變,不改變違章作業的“不安全行為”,也許一天、一個月、一年甚至幾年不出大事故,但一旦發生就后悔莫及。對于這些員工,安全思想教育尤其重要,這就要求企業能夠做好安全文化建設,扭轉員工的“不安全的思想觀念”。

3.從經濟的角度看待安全投入。

我們都知道安全投入的最直接表現就是成本的增加,收益卻難以看到,許多企業的負責人因此不愿投入。但是,究其本質,安全投入應算是一種特殊的投入。對安全的投入所產生的效益并不像普通的投資那樣直接反映在產品數量的增加和質量的改進上,而是體現在生產的全過程中,保證生產的正常和連續的進行。這種投入的直接結果是,企業不發生或少發生事故和職業病,而這個結果是企業持續生產,保證正常效益取得的必要條件。只是它的產出總是間接地反映出來。如果是發生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重傷事故,那么企業每一人要賠償數十萬元。企業損失之大可見一斑。因此,企業的負責人應該要認識到“今天的一萬安全投入”可以避免“日后的十萬損失”,只有負責人的思想觀念轉變過來才能真正將安全文化建設落到實處。當然,安全投入不代表無限制投入,必須運用科學的管理手段合理控制安全投入。合理的安全投入,可以與經濟效益成正比例增長。但是,一旦超過某一限度,就變成了無謂的浪費,甚至可能降低企業效益。企業正常的安全投入都應該在安全失穩點與安全保障點之間,超過安全保障點的安全投入可能就是盲目的投入,得到的效果必然會適得其反。首先要加強安全技術標準的研究,制定既經濟又適用的安全技術標準,努力用較少的投入獲得較大的安全保障。其次,要運用科學方法,廣泛開展預評價、驗收評價、企業現狀評價等安全評價工作,準確查找安全隱患,減少安全投入盲目性。第三,在安全投入上,企業必須加大管理力度。在每次經營活動中,企業均應對安全投入的需要進行預算,同時還需要通過企業審計,監督監察等手段,對企業安全經費的投入和使用進行監督檢查。

4.以價值思維與效益為導向,全面落實安全責任和管理制度。

安全職責應該層層落實,制訂出安全生產目標、要求和措施,以督促認真履行安全職責到崗到位同時也要制定好相應的計劃以確保能夠落實到位。真正建立起了千斤擔子眾人挑、人人有責的良性格局。立足行為規范,形成本質安全員工。認識到人是安全生產出發點和落腳點。安全管理的實質就是人的管理。管不好人就談不上如何管理安全。人的生產技能和安全技能是生產者在現場作業中的直接體現。這同設備安全,人員安全緊密相聯。做好安全文化建設,使得員工人人樹立“我要安全”的觀念,自覺落實安全責任和管理制度,最大程度地實現安全生產。

總結

安全生產應當“常抓不懈”,首要的就是企業負責人與員工思想上要重視,做到“居安思?!?。不能看到現在的安全就對過去發生過的事故淡忘,所有的教訓都應成為今日的警戒牌,只有這樣才能避免不斷重復同樣的過失,避免發生不必要重復的危害。應當對過去發生的事故進行不斷的反思與學習。安全生產最大的危險點不在人的行為也不在設備的問題而存在于思想中――安全意識的缺失與空位。這就是“安全文化建設”的目的與意義所在。

參考文獻

[1]林柏泉.安全學原理[M].北京:煤炭工業出版社,2011.

[2] 羅云. 企業安全文化建設.煤炭工業出版社,2007.

猜你喜歡
安全文化安全生產經濟效益
提高建筑經濟效益研究分析
新常態下會計與經濟效益關系辨析
淺談電力基建企業安全文化建設
煤礦企業安全文化評估研究
淺議煤炭企業安全文化建設
各種農作物是否使用化肥精經濟效益對比情況一覽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