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討建筑淺基礎工程施工技術

2014-12-25 01:25王文科王國普高長勇
城市建設理論研究 2014年37期
關鍵詞:施工技術建筑

王文科 王國普 高長勇

摘要:地基處理是建筑物建設之初最為關鍵的程序之一,目前還是存在著很多問題,這對以后淺基礎施工和建筑物的質量都受到嚴重影響。所以相關工作人員應該根據土質以及承載力等多方面的問題,通過合理的方法夯實地基顯得勢在必行。

關鍵詞: 建筑 淺基礎工程 施工技術

中圖分類號:TU74文獻標識碼: A

前言

天然地基土質過于軟弱或有不良的工程地質問題,需要經過人工加固或處理后才能修筑基礎,稱為人工地基。天然地基上的基礎,由于埋置深度不同,采用的施工方法、基礎結構形式和設計計算方法也不相同,根據埋置深度可以分為淺基礎和深基礎兩類。當基礎的埋置深度小于基礎的最小寬度時,稱為淺基礎,淺基礎是指基礎埋置深度小于基礎寬度或小于5 米。

一、建筑淺基礎工程施工技術研究

1、剛性淺基礎施工技術

( 1) 磚基礎施工技術。通常磚基礎以上為基礎墻、下為大放腳為特點,其中大放腳包括間隔式和等高式兩種形式,且在砌筑時確保每個皮丁轉與皮順磚處于相間狀態,同時相互錯開豎向灰縫60mm,并在交界處或者轉角處,根據實際需要加砌1 /3 磚、半磚或3 /4 磚,若無法同時砌筑,則應預留斜槎; 若磚基礎有著不同的底面標高,建議砌筑時從低處著手,結合由高向低逐步搭砌,并盡量將搭砌長度控制在大放腳高度以上; 同時選用飽滿度大于80%的砂漿填充厚度小于10mm 的水平灰縫,而在處理防潮層時,往往選用1∶ 2 的水泥砂漿。

( 2) 毛石基礎施工技術。該施工技術雖然常與磚基礎共同用于淺基礎工程,但其強度良好、耐水抗凍、經濟合理,主要包括驗槽、選材、放線、組砌以及清理等施工環節。由于其多是以磚基礎底層形式出現的,所以需要選用飽滿砂漿進行鋪漿砌筑,并保持80%以上的沾灰面積; 必須對首個皮石塊進行座漿處理,并使其大面一側朝下,結合大的平毛石用于砌筑交界處和轉角處; 毛石砌筑期間,盡量保證內外搭砌,上下錯縫,結構緊密,禁止先砌筑外側后進行中間填心,選用過橋石、斧刃石或鏟12I 石,以及出現石塊相互接觸等現象; 針對較大的石塊空隙建議依次進行填充砂漿和嵌實碎石,嚴禁工序顛倒; 而在部署拉結石時,應根據基礎寬度大小確定搭接形式和長度,如基于400mm 以上的基礎寬度,盡量使用內外搭接,并將其拉結石長度和搭接長度分別控制在2 /3基礎寬度和150mm 以上。

( 3) 混凝土基礎施工技術?;炷粱A多見于易受低溫影響或較高地下水位的建筑淺基礎工程,而這與其耐水、耐久、堅固、剛性角大、形式可變等特點有直接關系,但在施工中往往選用階梯型或梯形基礎斷面,并將其臺階寬高比控制在1∶ 1 - 1∶ 1. 5 范圍內; 有時為減少大體積混凝土基礎工程的混凝土用量,則會選擇毛石混凝土這一混合基礎,其中毛石體積應小于整個基礎體積的20 - 30%,粒徑小于300mm,基礎高度大于300mm,并在完成澆搗以及水泥終凝后,對外露混凝土進行覆蓋保溫、灑水濕潤等養護操作。

2、柔性淺基礎施工技術

鑒于剛性基礎受其剛性角的限制,要想獲得較大的基礎寬度,相應的基礎埋深也應加大,這顯然會增加材料消耗和挖方量,也會影響施工工期。在混凝土基礎底部配置受力鋼筋,利用鋼筋受拉,這樣基礎可以承受彎矩,也就不受剛性角的限制,所以鋼筋混凝土基礎也稱柔性基礎。在同樣條件下,采用鋼筋混凝土基礎比混凝土基礎可節省大量的混凝土材料和挖土工程量,常用的柔性基礎包括獨立柱基礎、條形基礎、杯形基礎、筏形基礎、箱形基礎等。鋼筋混凝土基礎斷面可做成梯形,最薄處高度不小200mm;也可做成階梯形,每踏步高300~500mm。警笆情況下,鋼筋混凝土基礎下面設有C7.5 或C10 素混凝土墊層,厚度100mm 左右;無墊層時,鋼筋保護層厚度為75mm,以保護受力鋼筋不銹蝕。

(1)獨立柱基礎

常見獨立柱基礎形式有矩形、階梯形、錐形等。獨立柱基礎的施工工藝流程,即清理→混凝土墊層→鋼筋綁扎→相關專業施工→清理→支模板→清理→混凝土攪拌→混凝土澆筑→混凝土振搗→混凝土找平→混凝土養護→模板拆除。

(2)獨立柱基礎的施工要點如下:

a清理及墊層澆筑:地基驗槽完成后,清除表層浮土及擾動土,不得積水,應立即進行墊層混凝土施工,墊層混凝土必須振搗密實,表面平整,嚴禁晾曬基土。

b鋼筋綁扎:墊層澆筑完成后,混凝土強度達到1.2Mpa后,表面彈線進行鋼筋綁扎,鋼筋綁扎不允許漏扣,柱插筋彎鉤部分必須與底板成45°綁扎,連接點處必須全部綁扎,距底板50mm 處綁扎第一道箍筋,距基礎頂50mm 處綁扎最后一道箍筋,作為標高控制筋及定位筋;柱插筋最上部再綁扎一道定位筋,上下箍筋及定位箍筋綁扎完成后將柱插筋調整到位并用“井”字木架臨時固定,然后綁扎剩余箍筋,保證柱插筋不變形、不走樣,兩道定位筋在基礎混凝土澆完后,必須進行更換。鋼筋綁扎好后底面及側面擱置保護層塑料墊塊,厚度為設計保護層厚度,墊塊間距不得大于1000mm(視設計鋼筋直徑確定),以防出現露筋的質量通病。同時注意對鋼筋成品的保護,不得任意碰撞鋼筋,造成鋼筋移位。

c支設模板:鋼筋綁扎及相關專業施工完成后立即進行模板安裝,模板采用小鋼?;蚰灸?,利用架子管或木方加固。錐形基礎坡度大于30°時,采用斜模板支護,利用螺栓與底板鋼筋拉緊,防止上浮,模板上部設置透氣及振搗孔;坡度小于等于30°時,利用鋼絲網(間距300mm)防止混凝土下墜,上口設“井”字木架控制鋼筋位置;不得用重物沖擊模板,不準在吊綁的模板上搭設腳手架,保證模板的牢固和嚴密。

d清理:清除模板內的木屑、泥土等雜物,木模澆水濕潤,堵嚴板縫及孔洞。

e混凝土澆筑:混凝土應分層連續進行澆筑,問歇時間不超過混凝土初凝時間,一般不超過2h,為保證鋼筋位置正確,先澆一層50~l00mm 厚混凝土固定鋼筋。臺階型基礎每一臺階高度整體澆筑,每澆完一臺階停頓半小時待其下沉,再澆上一層;分層下料,每層厚度為振動棒的有效振動長度,以防止由于下料過厚,振搗不實或漏振。振搗時盡量避免碰撞預埋件、預埋螺栓,防止預埋件移位。

f已澆筑完的混凝土,應在12h 左右覆蓋和澆水。一般常溫養護不得少于7 晝夜,特種混凝土養護不得少于14 晝夜。養護設專人檢查落實,防止由于養護不及時,造成混凝土表面裂縫。

g模板拆除:側面模板在混凝土強度能保證其棱角不因拆模板而受到損壞時方可拆除,拆模前設專人檢查混凝土強度,拆除時采用撬棍從一側順序拆除,不得采用大錘砸或撬棍亂撬,以免造成混凝土棱角破壞。

2、條形基礎

常見條形基礎形式有錐形板式、錐形梁板式、矩形梁板式等。條形基礎的施工工藝流程,即清理→混凝土墊層→清理→鋼筋綁扎→支設模板→相關專業施工→清理→混凝土攪拌→混凝土澆筑、振搗、找平→混凝土養護→模板拆除。條形基礎的施工要點與獨立柱基礎十分近似。除此之外,還要考慮以下幾點:

(1)當基礎高度在900mm 以內時,插筋伸至基礎底部的鋼筋網上,并在端部做成直彎鉤;當基礎高度較大時,位于柱子四角的插筋應伸到基礎底部,其余的鋼筋只需伸至錨固長度即可。插筋伸出基礎部分長度應按柱的受力情況及鋼筋規格確定。

(2)鋼筋混凝土條形基礎,在T 字形、L 形與“十”字交接處的鋼筋沿一個主要受力方向通長設置。

(3)澆筑混凝土時,經常觀察模板、支架、螺栓、預留孔洞和管道有無走動情況,一經發現有變形、走動或移位時,立即停止澆筑,并及時修整和加固模板,然后再繼續澆筑。

結束語

總之,建筑樁基礎土建工程中的施工技術,直接決定著建筑工程項目在建設中的效率與質量,它能夠有效的保證高層建筑的穩定性、可靠性、安全性,對于建筑工程項目的建設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需要引起足夠的重視。

參考文獻

[1] 艾東升,王立軍.淺基礎結構在寒冷地區的應用[J]. 黑龍江水利科技. 2004(03)

[2] 席宇鵬.金堆地區淺基礎設計的實踐[J]. 中國鉬業. 2004(03)

[3] 席宇鵬.山區淺基礎設計研究與實踐[J]. 中國礦山工程. 2011(04)

[4] 王凌寒.淺基礎與樁基礎在工程中的聯合應用[J]. 浙江建筑. 2009(08)

猜你喜歡
施工技術建筑
建筑與數學
淺談房屋建筑工程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技術
獨特而偉大的建筑
Chinese Architecture Meets Globalization
想象虛無一反建筑的建筑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