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園林植物與園林意境

2014-12-25 01:25劉玉玲劉巖
城市建設理論研究 2014年37期
關鍵詞:園林植物

劉玉玲 劉巖

摘要:中國古典園林尤為重視意境的創造。中國古代造園者通過對山石、水體、植物、建筑等園林要素的運用,著力體現古典園林的意境之美,傳達“雖由人作,宛自天開”的園林景觀效果。本文從中國古典園林意境的定義著手,剖析中國古典園林植物景觀意境的表達和現代植物景觀意境的創造。

關鍵詞:園林植物;園林意境;意境創造

中圖分類號:TU986文獻標識碼: A

園林空間景觀營造的可持續發展應以保護環境、提高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創建城市文明為宗旨,尋求植物景觀的發展與自然、文化和人類生存環境和諧統一?,F代園林空間景觀營造必須立足現狀,了解現狀自身存在的優勢和缺點,并形成一套比較完善的理論體系作為指導。

一、植物造景的藝術原則

(一)統一性

在植物造景中,運用統一的原理主要體現在配置的植物在樹形、體量、色彩、線條等方面要具有一定的相似性或一致性,給人以統一的感覺。凡是同一樹種成片栽植,最易形成統一的氣氛。在一個植物群落中,植物種類多樣,加上不同的植物形態各異,為植物造景提供了非常富于變化的客觀條件。所以在進行植物景觀配置時,要利用不同的植物的形態變化以及輪廓線、天際線的變化,創造形態和諧而又富有變化的植物景觀,植物枝、葉、花、果的質感,是人們可直接感知的對象,如枝干的光滑與粗糙、葉片的蠟質與絨毛、單葉及復葉等,給人的視覺效果均有差異。在利用植物造景時都應考慮,同樣也應注意季相變化以及與環境的整體統一。

(二)協調性

植物界中的樹木本身存在的許多大小比例關系是非常協調的,如樹冠長與樹高比例、樹葉長寬比很接近人類所推崇的黃金分割率。在植物造景過程中,我們要注意運用比例協調的美學原則,使植物與其他造園要素之間,以及植物不同種類之間建立起和諧的比例關系,給人們創造柔和、舒適的美感。找出近似性和一致性,配植在一起才能產生協調感。相反地,用差異和變化可產生對比的效果,具有強烈的刺激感,形成興奮、熱烈和奔放的感受。因此,在植物景觀設計中常用對比的手法來突出主題或引人注目。當植物與建筑配在一起時要注意體量、重量等比例的協調。

(三)均衡性

地面上的孤植樹,是一個有吸引力的聚焦點,而地面上兩個相似的植物同樣吸引人的注意力,產生平衡的效果,這就是均衡的作用。均衡就是平衡和穩定,對稱是最簡單的均衡。影響均衡的主要因素是植物體量的輕與重、質地的厚與薄、色彩的濃與淡等因素。

二、中國園林植物“意境美”的具體體現

2.1通過植物表現人格

樹的形式多種多樣,有的挺拔,有的茂盛,有的優雅,有的粗獷,樹木生態習性也不盡相同,有些耐寒,有些耐旱,有些陰影,有些喜水。各種形態,各種習性的樹木可以要做各種象征和比喻,會讓人激發各種聯想和想象。對于傳統的儒家美學看待自然的態度,更加主張從倫理(善)的角度來體驗自然之美,因此會將某種形態的樹某種生活習慣之物語提升到某種個性美的角度,代表了有一定精神品質的人。儒家文人認為私家園林應力求體現自己的道德情操。因此,在創設意境的植物配置過程中,代表儒家道德的植物往往成為首選,例如常用作古典園林的植物松柏,竹子,蓮花等。

2.2通過植物寄寓情感

除了被賦予道德和精神個性,古典園林植物也能引發各種各樣的樂趣和情感。根據植物的形態和習性或是名字,賦予了“?!?,“祿”,“喜”,“和平”,“富”,“如意”等寓意,并預祝吉祥的含義。其中牡丹花是古典園林多采用的花,其花形巨大,色彩艷麗,雍容華貴,兼有色、香、韻之美,象征繁榮昌盛、幸福和平,是人們公認的國色天香的象征,深受人們的喜愛。中國古代考取功名制度,讀書人喜歡在門前種植山毛櫸、櫸樹,寓意高中舉人。古典私家園林庭院中多種植玉蘭、海棠、桂花相配組合模式,示意“玉堂富貴”。還有,石榴的顏色令人喜愛,很多果實也意味著人丁興旺,多子多福,傳統大家族的庭院多見他的身影。

2.3通過植物制造閑趣

傳統植物花卉一味從道德和寓意表達,難免會使整體的植物配置單調乏味。因此,在傳統園林中的中國文人還會根據自己的喜好和氣節,以及偏好的詩詞歌賦,選擇自己偏好的植物花卉品種,以邀請朋友,觀賞游玩。尤其是一些隱士仕途失意,歸隱山野,創建孤傲、寧靜而優雅的環境,已經成為他們很大的樂趣之一。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東晉著名山水田園詩人陶淵明這樣描繪自己的田園生活,這是情感的寫照。

2.4通過植物體現自然

相較于西方傳統美學,中國傳統美學的精髓更遵循的自然神韻層面?!巴鈳熢旎?,中得心源”的意思是在藝術和現實關系的唯物論基礎上,從本質上講不是再現模仿,而是更重視主體的抒情與表現,是主體與客體、再現與表現的高度統一。而在園林藝術方面,特別是自宋朝以后,“雖由人作,宛自天開”的理念便成為評價中國古典園林作品的最高標準,造園者不僅僅是再現自然而是對自然的凝練與抽象表達。

三、現代園林植物意境美的創造

通過研究中國古典園林的營造意境美方式,挖掘其根源,運用現代植物配置及其景觀手法,創建一個有豐富的文化底蘊的特色植物景觀是大勢所趨。目前,創造現代園林植物意境美的主要有以下方式:

3. 1 結合城市文化創造園林植物景觀

區域文化是城市文化的特征之一,不同的地理位置和氣候條件對植物景觀形成的影響是不一樣的。在每一個城市都有最能適應當地自然生長條件,生長旺盛的鄉土植物。根據人們的想象和情感賦予這些植物的特殊象征意義。千百年來,因為這種植物的象征意義不僅代表區域文明城市文化的符號語,而且體現一定的地方文化和地域風情。如香樟是江南地區極具地方代表性的樹種,在北部城市白樺和白皮松是無畏的象征。廈門市樹三角梅,象征堅韌不拔,頑強奮進的精神。設計師在塑造現代城市景觀同時,可以充分發揮其文化特色,以植物的地方文化代表的身份來塑造現代景觀,造就了其意境之美,園林植物的豐富的文化內涵。

3. 2 借古樹名木創造園林植物景觀

我國地域遼闊,有著悠久的歷史和璀璨的文化,尤其是在植物優勢方面更是得天獨厚。在現代景觀設計中,以古樹名木做亮點體現豐富的文化內涵,同時與其他植物或小品配置結構相得益彰,營造出一條獨特的風景線。例如位于陜西黃帝陵縣城北橋山皇帝廟內的軒轅柏,樹高幾十米,下周圍長10米,為廟內群柏之冠。軒轅柏相傳為皇帝公孫軒轅氏手栽,歷見證著華夏歷史的滄桑

3.3 在特定文化環境中創造植物配置

在某些特定的文化環境中,不同的植物需要依靠外觀還是象征意義,創造出不同的植物配置。如在幼兒園中種植色彩鮮艷的景觀苗木,或種植別有一番風味的外來水果,都能突出幼兒園熱鬧的氣氛,滿足了孩子的好奇心和喜歡鮮艷的色彩心理特征,另外,紀念花性園林,常用四季常青的松柏,體現莊嚴、肅穆的氣氛。

3. 4 結合立地條件創造園林植物景觀

園林植物意境營造應該根據場地情況場形成特色。根據場地環境,在設計中不僅考慮是否適合植物物種的生長,而且在配置植物中應該創建適當的氛圍。如在濱水區域設置垂柳、旱柳、楓楊、水杉等營造清涼、舒適的范圍。

四、總結

總之,運用園林植物進行意境營造時候,我們一定要注意方法和情感語言的選擇;同時,深挖地域特色和民族文化內涵,準確分析場地精神。經過精心組織和策劃等許多方面創造美妙空間,以滿足現代人高品質的綠色景觀心理需求,建立一個富有意境的植物景觀空間。

參考文獻:

[1]朱鈞珍.中國園林植物景觀藝術[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 2003.

[2]周維權.中國古典園林史[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 1999.

[3]陳秀中.境是天然贏繪畫趣含理要收精微[J].中國園林, 2002.

[4]金學智.蘇州園林[M].蘇州:蘇州大學出版社, 1999.

猜你喜歡
園林植物
園林植物良種繁育策略探討
西北園林植物景觀的空間意象與結構解析研究
園林植物常見病蟲害防治及園林植??沙掷m發展方法探討
園林植物害蟲種類及防治技術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