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西經濟區中心城市學習型城市建設模式研究

2015-01-02 06:47
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5年20期
關鍵詞:終身教育經濟區學習型

張 引

(福建工程學院 管理學院,福建 福州 350108)

2011年3月國務院通過了《海峽西岸經濟區發展規劃》,規劃中提到福州、廈門、泉州、溫州、汕頭等中心城市,要發揮港口優勢,完善城市布局,推動產業做強、規模做大、功能做優、環境做美,增強其對區域經濟發展的輻射帶動能力和綜合服務能力.但是,目前海峽西岸經濟區中心城市實力還比較弱.建設學習型城市是海峽西岸經濟區中心城市建設創新型城市的基礎和前提,是建設成實力強大、人民富裕、社會和諧、生態良好的現代化城市的重要保證.

1 海峽西岸經濟區中心城市學習型城市建設現狀分析

1.1 海峽西岸經濟區中心城市學習型城市建設的成效

海峽西岸經濟區中心城市學習型城市建設的成效主要體現為以下幾個方面:

(1)形成了新的發展觀念.海峽西岸經濟區中心城市學習型城市建設過程中,形成經濟社會發展和人的全面發展并重的觀念.而傳統的發展觀則側重于前者.學習型城市建設通過追求個體自我提升和自我激勵,為市民提供平等的學習機會,促使他們主動參與到生活、工作和社會活動中,增強人們自我超越的意識,實現人的全面發展.

(2)城市文化事業發展較快.城市文化事業是終身學習體系中重要的構成部分.開展學習型城市建設以來,海峽西岸經濟區中心城市抓住契機,形成了良好的城市文化事業條件(見表1).廈門形成了“兩會兩節一展”(海峽兩岸文博會、海峽兩岸圖書交易會、廈門國際動漫節、海峽兩岸民間藝術節、中國廈門國際運動健身器材展)的“大文博會”格局.

表1 2014年海峽西岸經濟區中心城市文化事業條件基本情況表

(3)終身教育體系逐步完善.海峽西岸經濟區中心城市為了滿足社會多樣化的教育需求,讓市民有條件終身學習,建立了各級各類學歷教育體系,主要包括學前教育、九年義務教育和高中階段教育,各種形式的高等教育,建立了繼續教育制度.據福州市統計局數據顯示,截至2013年底福州市共有高等學校32所,中等職業技術學校56所,高中94所,初中268所,小學905所,幼兒園1204所,民辦小學18所,民辦普通中學39所,民辦職業中學12所,民辦高等學校12所.福州市在已有的基礎上,不斷加強教育基礎設施建設;2014年新建和改擴建中小學28所、公辦幼兒園21所;拆除重建、加固改造校舍15萬平方米,創建“義務教育標準化學?!?4所,擴容中小學學位5450個.

(4)廣泛激發市民的學習積極性.海峽西岸經濟區中心城市在建設學習型城市中廣泛調動市民的積極性.2013年廈門市圖書館藏總量440萬冊,借閱量696萬冊次,讀者流通量630萬人次;島內新增了55個“24小時街區自助圖書館”投入使用;鎮(街)文化站電子閱覽室全面建設完成;放映了7628場農村公益電影和城市社區“溫馨家園”公益廣場電影;“假日舞臺”文化惠民演出203場.福州市舉辦了九屆的福州讀書月,其中如閩都文化講壇、道德講堂、“書香人家”和“讀書明星”評選活動、書香廣場大家誦、公益助讀等品牌項目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目前福州讀書月期間還通過“福州微文明”微信公眾賬戶平臺開展“尋找最美麗的書籍”、“手機閱讀節活動”等活動,讓市民讀者可享有手機免費閱讀包.

(5)學習型組織競相發展.學習型組織是海峽西岸經濟區中心城市學習型城市建設的組織基礎,為此,海峽西岸經濟區中心城市在致力于學習型黨組織的建設的基礎上不斷建立完善多層次的學習型組織.廈門市將學習型組織建設與“美麗廈門”建設相結合.作為全省首批“理論進基層示范點”的廈門市思明區實現了黨員群眾學習陣地的全覆蓋,形成了通過各種渠道參與“學習”的新時尚,其中嶼后西社區還被評為“全國創建學習型家庭示范社區”.福州市在創建學習型黨組織的工作中,充分運用各類講壇論壇、新興平臺、主題活動等載體,建立起形式活潑、寓學于樂的學習模式,使學習型黨組織建設體現時代特點、貼近黨員需求、富有實際成效,其中“百場宣傳下基層”、“福州機關黨建論壇”系列講座等成為了有影響的學習品牌.

1.2 海峽西岸經濟區中心城市學習型城市建設發展中面臨的主要問題

現階段學習型城市建設正邁向了關鍵時期,海峽西岸經濟區中心城市在今后學習型城市的建設發展中面臨的以下幾個主要問題:一是如何鞏固終身教育體系,實施積極的包容性教育政策,增強教育公平;二是如何在覆蓋全民的終身學習服務體系建設中應用現代技術,并提高城市的終身學習服務能力;三是如何進一步推進各類學習型組織建設;四是如何弘揚自身優秀文化提升以文化實力為主體的“城市軟實力”;五是如何推進區域協同發展.

2 國內外學習型城市建設的經驗借鑒

2.1 歐盟學習型城市的建設經驗

歐盟從1990年代中期就開始進行學習型城市的建設,強調學習型城市的建設是一種跨越傳統教育思維與架構的新學習運動.歐盟學習型城市的發展特色,可分析歸納有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在學習社會型社會中發展學習型城市;二是將學習型城市作為經濟社會與文化發展的新動力;三是促進社會融合與積極解決社會問題;四是基于實務發展的需要構建學習型城市指標,以有效評估城市學習的情況;五是建立緊密的多向互動式學習型城市網絡與國際合作關系,以分享與增進知識,促進學習型城市的建設;六是發揮民眾的力量,在制定學習型城市發展政策前,開展社會對話、傾聽民眾的心聲和掌握民眾的需求;七是將學習型城市的建設視為新社會運動,強調以構建學習型城市為目標,并且充分整合各方力量和學習資源,促進各類型組織的積極參與,從而實現個人發展、城市繁榮和社會進步;八是發展學習型城市多元模式,各國因地制宜采用較佳之發展模式;九是發展學習型城市的最佳實務與個案研究,開展歐盟各城市間進行經驗分享和學習[1].

2.2 “北上廣”城市的建設經驗

2.2.1 北京模式

1998年北京市提出建設學習化社會.北京在學習型城市建設中通過科研引領學習型城市建設,創建多種活動提升民眾意識,并加強與國際社會交流合作.2013年10月,在北京召開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學習型城市大會,并發布了《建設學習型城市北京宣言》.這份文獻,將對全球成人教育與成人學習、終身教育與終身學習、學習型城市建設與學習型社會建設的未來發展產生重大影響.目前,北京已形成了領導體制、保障制度和“四條工作主線”(“完善終身教育體系”、“建設終身學習服務體系”、“推進各類學習型組織創建”和“開展全民學習活動”)的具有北京特色的建設學習型城市模式.

2.2.2 上海模式

1999年上海就提出了要“創建學習型城市”,在國內率先提出了完善終身教育體系.2010年,《上海市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明確“實施市民終身學習促進工程”,“建設終身教育體系和學習型社會”.在上海已初步建成“人人皆學、時時能學、處處可學”的學習型社會框架[2].市民能獲得便捷的、可供選擇的學習途徑,通過教育學習提升了個人能力.

2.2.3 廣州模式

廣州市總體發展目標中的城市定位為國際商貿中心、世界文化名城、世界先進城市.廣州市提出將擴大教育對外開放作為教育體制改革的重點;啟動了“數字教育城”和“數字化學習港”建設;提出將市民素質提升工程作為培育世界文化名城的引領工程之一.以國際化、高端化、特色化為發展導向廣州市的學習型城市建設,與國際大都建設、智慧城市建設、世界文化名城和世界先進城市建設密切結合,相互促進.[3]

3 構建海峽西岸經濟區中心城市學習型城市“海西”模式

基于海峽西岸經濟區中心城市學習型城市建設現狀,借鑒國內外的經驗,面對今后的發展,建立能整合城市學習資源、體現城市學習性質,并能將城市的學習與更廣闊的環境聯系起來的學習型城市發展的“海西”模式基本架構,見圖1.

圖1 “海西”模式基本架構圖

3.1 海峽西岸經濟區中心城市學習型城市的發展目標

為何要建立學習型城市,這是建設中的重要問題.學習型城市的建立,應該要能為能實現市民個體的發展和城市的發展,兼顧市民與城市雙重主體價值的提升.海峽西岸經濟區中心城市學習型城市的核心目標是以人的發展為中心,不斷完善終身教育體系、進一步開放多樣化的學習機會,培養和造就大批各級各類人才,為海峽西岸經濟區中心城市的發展提供智力支持,不斷提升居民幸福感和城市的競爭力、學習力.

3.2 海峽西岸經濟區中心城市學習型城市的實現途徑

3.2.1 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黨的十八大提出,倡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倡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導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富強、民主、文明、和諧”,是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建設目標,也是從價值目標層面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基本理念的凝練,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居于最高層次,對其他層次的價值理念具有統領作用;“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對美好社會的生動表述,也是從社會層面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基本理念的凝練;“愛國、敬業、誠信、友善”,是公民基本道德規范,是從個人行為層面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基本理念的凝練[4].在學習型城市建設中,把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國民教育全過程,貫穿于基礎教育、高等教育、職業技術教育、成人教育各領域,落實到教育教學和管理服務各環節,覆蓋到所有學校和受教育者,形成課堂教學、社會實踐、校園文化多位一體的育人平臺,不斷完善優秀傳統文化教育.

3.2.2 完善立法,改善監管

政府在推動學習型城市建設工作的健康、穩定和可持續發展中發揮著重要的引導作用.

一方面要完善立法.落實終身教育和建設學習型城市有賴于法律的制定完善.國際上一些國家早已有一些配套的立法和政策規劃,如美國于1976年制定了《終身學習法》、日本于1990年頒布了《關于健全振興終身學習推進體制的法律》、韓國于1996年將《社會教育法》改定為《終身教育法》.

另一方面要改善監管.在國家政府的統籌指導下,地方政府要結合本地實際制定相關政策制度和推進建設的方案,建立組織管理機構,健全管理舉措.

3.2.3 采取得當的措施

(1)開發和開放社會學習資源,促進資源共享,提供更廣泛的教育學習機會.在社會層面構建終身教育體系,促進各類教育融合開放,增加人民的學習機會;在企事業單位層面,提供更多的培訓機會,為提高從業人員素質和能力創造更多的條件.

(2)推廣應用現代學習技術.2013年《北京宣言》中提到“信息和通信技術,特別是互聯網,為學習和教育開辟了新的可能性”.海峽西岸經濟區中心城市在學習型城市建設發展中,在已有的終身教育體系中應加強現代學習技術的推廣應用:一是要搭建終身學習公共服務平臺,可以以政府為主導,充分發揮已有教育資源的作用,從而建立更加開放和多樣化的繼續教育;二是建設豐富、高質量的學習資源,滿足個性化需求,吸引學習者參與學習,進而改變學習者的學習意識;三是提升數字化學習服務能力.

(3)推進各類學習型組織建設.學習型組織主要包含了學習型黨組織、學習型機關、學習型企事業單位、學習型社區、學習型村鎮、學習型家庭和學習型共同體七大類[5].推進各類型的學習型組織建設,一是加強互相學習借鑒,通過搭建交流平臺,促進學習型組織之間的經驗交流;二是通過制定各類學習型組織的評估指標體系,開展對各類學習型組織的評估和指導,以評促改,以評促建.

(4)推進地方特色產業和特色文化的發展.海峽西岸經濟區中心城市在推進地方特色產業發展方面,一是需要結合地方實際集中內部資源強化幾個主要產業的競爭優勢;二是需要與城市建設相結合,如廈門市在打造7大特色產業園區時就與“美麗廈門”建設相結合.

海峽西岸經濟區中心城市在推進特色文化發展方面,一是不斷打造特色文化品牌,如福州以曇石山文化、船政文化、三坊七巷文化和壽山石文化四大文化品牌共同打造閩都文化;二是要發揮地理優勢,發展文化創意產業[6].海峽西岸經濟區連接長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更重要的是與臺灣隔海相望.臺灣的文化創意產業起步較早,已形成了一批有實力的文化企業和有影響的文化品牌[7].特殊的地理位置有利于海峽西岸經濟區中心城市借鑒臺灣在發展文化創意產業的經驗,實現將海峽西岸經濟區的文化創意產業推向國內外.

(5)加強區域間的合作與交流.一是建立城市各組織間有效的伙伴關系,建立海峽西岸經濟區中心城市聯盟,進行資源的優化和共享;二是加強城市個案研究,建立學習型城市的最佳實務,并通過學習型城市網絡,分享彼此成功的經驗與作法;三是加強與國內外學習型城市和組織的交流,掌握學習型城市建設的前沿理論和實踐創新.

4 結語

總之,建設學習型城市是應對知識經濟挑戰,適應經濟全球化,增強海峽西岸經濟區中心城市綜合競爭力的必然選擇.

〔1〕吳明烈.歐盟學習型城市的發展與特色分析對臺灣之啟示[J].福建省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11(03):78—82.

〔2〕毛麗萍.比較視野下的學習型城市建設——從上海范式看溫州路徑[J].成人教育,2014(10):66-69.

〔3〕葉忠海.廣州市學習型城市建設特色和創新的研究報告[J].當代繼續教育,2014(06):4-18.

〔4〕呂春燕.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與踐行[J].經濟研究導刊,2013(31):192—194.

〔5〕陳鈴光.學習型黨組織的理論來源及現實路徑[J].黨史文苑(學術版),2011(08):42—43.

〔6〕張清泉.傳承閩都文化打造旅游品牌——促進福州歷史文化保護與旅游經濟發展的調查與思考 [J].發展研究,2008(04):41—43.

〔7〕李艷波,郭肖華.海西文化創意產業集群的集聚模式與發展策略[J].廈門理工學院學報,2011(02):1—5.

猜你喜歡
終身教育經濟區學習型
五環節自主學習型教學模式改革初探
終身教育學院(老年大學)
做學習型父母 和孩子共成長
慕課讓終身教育變為一種現實
《終身教育與培訓研究》QQ群(110278383)“共享好文”
甘肅省主要經濟區聯動發展戰略探討
圖解北部灣經濟區同城化
建設學習型黨組織的實踐與思考
為什么要建設一帶一路經濟區
我國終身教育制度建設的創新方向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