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推進吉林省城鄉商貿流通體系一體化建設

2015-01-12 03:00翟小光姜鵬
長春市委黨校學報 2015年1期
關鍵詞:流通農產品物流

文/翟小光 姜鵬

責任編輯 解梅娟

近年來,隨著現代信息技術飛速發展,大數據帶來的信息風暴正在改變社會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以信息共享為基礎,打通消費渠道,充分滿足城鄉消費者的消費需求,城鄉商貿流通體系建設迎來了以電子商務、物聯網模式為核心的大發展大變革時代。這些改變為打破城鄉二元化的經濟體制,加快城鄉商貿流通體系一體化建設,有效實現商貿流通業對經濟的帶動作用帶來了新的機遇。吉林省商貿流通產業緊跟時代脈搏迅速發展,在國民經濟發展中的基礎性、先導性作用顯著增強,城鄉商貿流通一體化建設步伐加快,隨著城市商業地產的迅速崛起,流通設施不斷完善,城市商業綜合體、購物中心、中心商業街區建設吸引了大量的社會資本,成為城市發展水平的象征?!叭f村千鄉”和“雙百工程”的實施使資本和市場資源向農村市場配置,極大地改善了農村的流通設施和購物環境,激發了農村市場潛力。但受長期以來形成的城鄉二元化經濟結構的制約,城鄉商貿流通業在發展水平、發展速度、發展質量、發展規模等方面存在著很大的差距,城鄉商貿流通一體化建設中有很多問題需要解決。未來吉林省應跟上“新四化”統籌推進加速發展的脈搏,加快城鄉市場一體化建設的步伐。

一、制約城鄉商貿流通體系一體化建設的主要障礙

(一)小生產與大流通的矛盾,對農產品的周轉形成制約

隨著市場開放程度和信息化水平的提高,特別是電子商務的迅猛發展,為全國大市場大流通市場格局的形成提供了政策與技術條件。而我國的農業生產還停留在以家庭為單位的小生產階段,生產分散,產能有限,農產品進入大流通的商品市場需要的環節較多,農產品周轉速度慢,價格波動較大,與數字化時代的大流通大貿易不相匹配,農產品買難、賣難現象時有發生,小生產大流通的矛盾造成供需信息不對稱,致使農產品流通不暢。在農業以小生產為主,市場發展處于大流通的背景下,無論是政府還是流通企業都無法建立起及時有效的覆蓋全行業的信息收集與發布系統,為農產品生產和經營提供正確的市場信號,這樣農產品生產尤其是以家庭為單位的生產就帶有很大的盲目性,供給與需求經常會脫節,相當數量的農產品出現了結構性過剩,增產不增收現象極為普遍,農產品賣難的問題已經成為制約農村經濟發展、農民增收的新瓶頸。農產品賣難的另一個原因是缺乏農產品的穩定流通渠道,許多農產品主產區沒有長期穩定的供銷渠道,農民基本上只能在家坐等小販上門來收購,在流通環節處于弱勢地位。農戶生產的農產品要進入市場,大多要經過一個甚至幾個小型采購商才能進入批發市場,再由批發市場進入農貿市場或小商販手中,經過多個中間環節進入終端市場到達消費者手中,環節越多價格越高,對農產品流通形成制約。

(二)城鄉差距大,農村流通業設施不足,物流發展滯后成為城鄉市場一體化建設的瓶頸

受城鄉二元經濟結構影響和農村生產力水平低下、消費水平低的制約,在商品流通體系建設中要素和資源向城市集中,致使農村流通基礎設施不足和落后、消費環境較差等問題仍很突出。吉林省萬村千鄉工程改造了1.6萬余家農家店,農村流通設施得到了很大改善,但農村日用消費品流通主要以小百貨、食雜店、夫妻店等方式為主,加盟連鎖為主要運營模式,農村的連鎖超市也是有名無實,無法實現統一進貨,統一配送。由于農村購買力較城市低,遍布城區的大型連鎖經營企業的觸角還不能深入鄉村,為農村居民帶來便利、實惠、安全的消費,連鎖經營、超市、便利店等新型流通業態,在農村還很缺乏。

由于農村市場點多面廣、地處偏遠,工商、稅務、質監、衛生等主管部門難以保證連續有效地履行法定的監管職能,假冒偽劣產品充斥農村市場,損害農村消費者權益的事件時有發生。近年來,隨著市場競爭加劇,一些在城市里無法立足的日用消費品,通過各種渠道進入農村市場,尤其在城市消費者權利意識覺醒、消費維權日漸高漲、食品安全成為關注焦點的情況下,假冒偽劣商品大量流向了農村,特別是假農資問題更為突出,嚴重影響了農業生產,損害了農民的利益。

農村物流體系的發展滯后制約了農村電子商務物流的發展。在電子商務發展帶動下,城市物流業發展較快,而農村物流業發展較慢,很多地方都不在快遞送貨范圍內,給農村網絡購物的發展帶來了極大的障礙,成為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的最大瓶頸。除了郵政外,快遞企業的營業網點最多只延伸到縣城,并且縣城的網點布局也并非全面,有些快遞縣城都沒有網點,鄉鎮更不在配送范圍內,農民網上購物受到限制。在農產品輸出上,物流業的落后,同樣是農產品銷售的瓶頸,目前農村物流的參與主體主要是中小型企業和廣大的運輸個體經營業戶,資源集中度、運輸組織化程度低,缺乏能夠整合資源集約發展、及符合電商物流特性發展的模式。

(三)批發市場按照市場化運作模式改制后公益性缺失

前些年,商貿流通領域包括銷售農產品的國有批發市場和農貿市場按照市場化運作的模式,國有資本逐漸退出,國有企業轉變為民營企業,長春市蔬菜批發市場原為國有大型批發企業,前些年按照市場化的體制改革進行改制,2013年,剛剛完成民營化改制,企業轉制與現在農產品公益性的市場建設存在著矛盾。目前按照國家鮮活農產品流通體系建設的總體要求,進一步完善鮮活農產品流通鏈條和市場布局,創新流通模式,推進公益性試點的工作正在摸底和籌劃階段。吉林省的農產品批發市場、農貿市場基本都是民營企業,沒有公益性的農產品市場,因此農產品價格波動的調控能力缺乏,這樣我們就要重新探索、創新模式,加快公益性農產品批發市場、農貿市場和菜店的改革試點,現在缺乏很多政策與資金的支持,公益化進展過程中可能會遇到很多問題。對新建市場和菜店,可通過參資入股、土地使用權作價入股、公建配套等方式,明晰產權關系,實行委托經營。對原有并具備條件的農貿市場和商業網點,可通過回租回購或政府直接投資入股等方式,掌握一批市場和網點資源,用于開辦公益性農貿市場、生鮮超市和便民菜店,這些工作涉及到發改委、財政、土地、商務、規劃局、國資委等多個政府部門,目前這項工作也是停留在方案制定階段,具體實施細則還未出臺。

(四)特色農產品生產規模小,品牌效應差

由于農業產業化程度低,缺乏龍頭企業帶動,目前農業生產方式普遍粗放,農產品加工程度低,產業鏈條短,大多停留在初級生產加工上,精深加工很少,科技含量低,附加值不高,市場競爭力較弱。優勢農產品規模小,布局分散,缺乏產品優勢和規模優勢。吉林省是優質水稻種植地,有12個品牌的大米,這些大米銷售企業分散經營,規模小,廣告投入少,促銷方式落后,品牌效應差,競爭力弱,難以形成發展實力,產品要走出吉林走向全國市場還有很長的路。豬肉類農產品深加工能力不足,企業規模小,沒有像雙匯企業那樣的品牌化的大型肉類加工生產企業,還有吉林特產人參、鹿茸、林蛙油等保健品也有眾多個品牌,行業標準不健全,廣告效應差,企業規模小,還處于土特產發展的初級階段,沒有讓市場和消費者認可的品牌,市場發育不全。

二、加快城鄉商貿流通體系一體化建設的幾點建議

(一)培育大型農產品生產和流通企業,提高農業生產組織化程度

以城鎮化為契機,培育和發展一批大型農產品生產和流通企業,引導農民提高農業生產組織化程度。引導和支持大型連鎖超市、農產品流通企業建設農產品直接采購基地,建立“企業(專業合作組織)+基地+農戶”的產業化經營模式,鼓勵企業和專業合作組織發展“訂單農業”,與農戶建立長期穩定、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產銷機制;各級政府部門應加大對農產品批發市場、農貿市場完善交易設施、冷鏈、倉儲、檢測、信息等流通基礎設施項目建設的政策支持力度,增大農產品吞吐和平衡市場能力;整合信息平臺,建立統一開放的全國農產品產銷對接網絡平臺,切實解決農民農產品小生產與市場大流通信息不對稱的問題。

(二)以電子商務發展為契機推動吉林省農產品網絡銷售

運用電商促進吉林省地方產品線上線下雙渠道銷售是使吉林好產品賣出好價錢的有效方式,目前吉林省政府和商務部門正積極推動與阿里巴巴集團的實質性合作,大力發展網上銷售,充分利用阿里巴巴高端網絡平臺加速擴大電商總量,以龍頭骨干企業為載體,以多層次交易平臺為支撐,大力提高電子商務的普及率。在阿里巴巴淘寶網開通了吉林館,依托吉林省汽車、石化、農產品加工、裝備制造、電子信息、醫藥、冶金、建材等優勢產業,打“吉字牌”。培育縣域模式,首批優選23個具有農副產品特色的縣(市、區),集中打造縣域模式。通過建立網店協會,培訓發展賣家,整合上游供應商,建設專門用于分銷網貨供應平臺;通過微博、微信等工具來營銷推廣主打產品,與媒體、專家、大V互動,提升當地產品線上知名度。打造“淘寶村鎮”,首批優選100個村鎮,依托當地特色產品,推動“公司+農戶”、“超市+基地”模式,倒逼“一鄉一業”、“一村一品”,大力發展商品生產。與“萬村千鄉市場工程”店店通結合,拓寬雙向雙網流通;與農村信息化發展結合,引導更多的農民開網建店,暢通農產品流通渠道。

(三)制定物流發展規劃大力發展商貿物流業

吉林省計劃在長吉圖物流節點區域建設20個標準化物流園區,推動物流企業整合物流供需雙方、物流中介、物流園區、物流信息平臺等資源,搭建“商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四流合一的物流交易電子商務平臺,構建第四方物流信息平臺,形成“點、線、面”物流網絡結構,實現“線上交易,線下流通”的雙向保障、同步經營的高效物流模式。同時,組建長吉圖區域物流企業聯盟,培育大型物流企業集團,推動大型流通企業和商品市場加強配送中心、分撥中心建設,提高物流作業機械化、自動化和信息化水平。加強城際配送、城市配送、農村配送的有效銜接,規范貨物裝卸場站建設和作業標準?;I建長吉圖戰略實施物流產業多元化投融資與擔保平臺,利用多種融資工具,拓寬融資渠道,最大限度降低資金風險,為長吉圖物流產業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資金支持。建設末端配送網絡,發展快遞物流和農村郵政物流。開展城市共同配送試點,搭建公共信息服務平臺,計劃實施“712”城市配送項目,升級擴建7個城市配送中心、100個配送末端站點、2個服務平臺即公共信息和車輛集中調配平臺;實施物流示范帶動工程,公主嶺市、梅河口市將開展縣級物流示范城市建設。

(四)完善相關政策支持

在農貿市場、農產品批發市場建設上,各級政府應通過參股控股、產權回購回租、公建配套等形式,加大財政投入力度,按照便民利民合理布局原則,科學合理制定農產品批發市場、農貿市場發展規劃,支持建設改造一批農產品流通設施,提高國有控股比重,發揮其在滿足消費需求、保障市場穩定、提高應急能力中的公益性作用,提升各級政府在農產品市場出現異常波動時的宏觀調控能力。

降低流通費用,進一步規范吉林省道路運輸行業收費項目和收費標準。全面落實鮮活農產品運輸“綠色通道”政策,選擇部分大型農產品批發市場、生鮮加工配送中心,探索建立鮮活農產品運輸車輛公路不停車收費系統。切實規范農產品市場收費、零售商供應商交易收費等流通領域收費行為。

猜你喜歡
流通農產品物流
農產品網店遭“打假”敲詐 價值19.9元農產品竟被敲詐千元
富“鱖”逼人!標鱖最高38元/斤,訂單去到39元/斤,流通商瘋狂搶訂!這條魚成“搶手貨”
打通農產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各地農產品滯銷賣難信息(二)
圣物的流通——蕃尼古道上的尼泊爾鎏金銅佛流通考察
本刊重點關注的物流展會
“智”造更長物流生態鏈
企業該怎么選擇物流
“流通空間”的中西方比較
基于低碳物流的公路運輸優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